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变革,管先还是理先

[复制链接] 2
回复
78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16 10:4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变革,“管”先还是“理”先

 

 

企业要发展,在一些关键时刻就需要进行变革。

说到变革,我们看得比较多的是:管理者直接对员工提出各种管理要求,一令五申的制度和大会小会的强调,甚至是部分管理者的口头语“你们给我如何如何”、“你们要”。如果这样做很有效,相信世界上不会有管理问题存在,管理者们也就用不着那么心烦意乱、焦头烂额了。

企业变革是多方面的,一般都会围绕“业务流程”展开。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6西格玛、平衡计分卡等管理方法和工具,都有改变原有业务流程、建立新的业务流程模式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工作。对业务流程是“管”还是“理”,将最终决定变革的效果。

业务流程是什么?

业务流程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有前因后果关系,有投入、有产出。业务流程是一个有人力、物力和信息投入和结果产出的过程。随着一个个业务流程的展开,企业这个大系统就开始了持续运转。

对业务流程“管”?

在实践中,一说到业务流程变革,我们就会象上面所描述的那样,条件反射地想到要制定出生产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在制度中安排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的步骤、顺序以及具体方式、方法。大家根据制度所规定的来工作,不能有所违反,违反了将会受到处罚。一句话,要“管”好,突出一个“管”字。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预期目标未实现,业务流程照样不顺畅,还多出了一些以前从没出现过的新问题;工作秩序好象更乱了,我们变得更忙了。

对业务流程“理”!

“管”不行,那我们就“理”。

“理”是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对业务流程“理”,就是先把业务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弄清楚,在工作中运用业务活动的自然顺序取代人为安排的直线顺序,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安排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序。

“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业务的脉络,准确把握业务的关键,就可以确保业务活动的开展既高效又规范。

“理”什么?怎么“理”?

“理”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就开始理,想起什么“理”什么,对吗?什么都理行不行?当然不行。

“理”业务流程,我们首先得了解现行的流程。了解客户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客户的行为及其结果表现在我们的哪些流程上。了解现行的流程能提供什么,不是了解现行业务流程是如何运行的,而是要了解现行流程的内容及其原因。

其次,分析客户需要与我们的流程能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之间有什么差距,寻找一个标杆看我们的流程中还需要添加或删除什么内容、如何安排流程中的各项具体业务活动内容。所谓标杆,就是某一方面业绩最佳的公司,他们具有取得最佳成绩的经验。他们会启发我们的思路,迸发出好主意。

 “理”业务流程的第三步是对业务流程进行设计。这是变革中最富挑战性、最富创造性的环节。

对流程的了解、分析和诊断,不是就此修改流程。只有在不为细小的得益而操心的情况下,不只看个别流程、个别环节合理不合理、合算不合算,把各个流程放到公司整体这个大“流程”来看是否合理、合算,旧的流程才能得到重大的改进。

对业务流程进行设计,我们可以应用以下的方法:一是跳出原来做起来很顺手的习惯框框(如果它们是有效的,我们就不需要提出变革的要求),找出和摒弃原有的假设;二是寻找创造性地应用先进技术的机会(信息技术、加工技术等);三是大胆地采用一项或多项原则。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更多的思路或克服困难,围绕“成果”来安排工作,设计流程。

第四步,我们要落实新的业务流程。

这是变革中较严肃的环节,也是变革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重新设计的流程启动以后,各部门必须调整自己的工作以适应新的流程。公司需要从构思概念向付诸实践过渡。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说服员工,让他们愿意执行新的流程。我们需要向员工传达两类信息,第一种信息,我们这家公司当前的处境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停留在现在这种处境?为实行变革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第二种信息是,我们这家公司应该转变成什么样的公司?给公司员工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并督促管理层对此作出承诺。

 

 

变革不是赌博,运用我们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根据我们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理”清业务流程,控制变革的全过程,成功就在前方。

这是一篇文章的初稿,希望得到大家的意见.谢谢了. 

该贴来自群组:人力资源&管理这点事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6 13:32:58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3:36:0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目前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企业变革(理论上很好说)在中国企业大部分时候表现为领导一句话,就开始执行了,而制造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缺口也越来越大。

很多时候变成了形式。

希望得到同仁们对这个问题的宝贵意见。

板凳
发表于 2007-11-15 17:04:2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提高执行力度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