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也跟风谈谈我的读书方法,喜欢新观点的朋友可能会比较喜欢我这帖,因为和别人一样的方法我就不说了。 第一是要有战略规划。先有个书单,这可以从推荐书目和畅销书目中来,接着我把书按类型分类,“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学”,等等。然后制定阶段计划,先明确下个阶段侧重读什么类型的书,再从这个类型里面挑出自己想读的书。第三步是确定优先级,哪本书比较迫切需要的就先读。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多的。最重要的是一个时间段读一个方向的书,彼此可以互相弥补。我一个很自豪的经验是最近在写管理学的备忘录,我一个观点是现在的人盲目崇拜扁平化和“精兵简政”:然后看《我与万科二十年》,王石刚好是反对多元化和扩张的;接着读汉迪的《大师论大师》,就看到有些大师为什么支持扁平化。不管这些观点我认不认同,这对消除我的思想的偏颇都是有好处的。其次也不会漏掉什么想读的书,不会出现盲目跟风,流行《蓝海》就读《蓝海》,流行《长尾》就读《长尾》,又没法把观点统一起来。 第二是书的选择。我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专后全。先易后难是先看入门书,哲学我用罗素《西方哲学史》入门吃了很大亏,因为理念不好懂,花了很多时间,这些时间都是浪费的,如果当初先看《苏菲的世界》就好了。同样的经济学不能一想入门就看萨缪尔森的著作,应该看《魔鬼经济学》或者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先专后全是指先看一个方面的理论,然后看全面理论统一起来。很多人说看德鲁克的书记不住,我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觉得它太精微了,一开始就谈微观,不谈宏观框架。幸好我先看了各种各样的专业书,花了很多时间在大脑建立起理论框架,看这书的时候自然一一对应,就不容易忘记。 这里我就是说读书的顺序决定了思维的顺序,像组成一个宏观框架这么难的事情肯定需要很长时间,你不能指望在看一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时间内就形成,偏偏它是很全的,不像蓝海战略这么好记。汉迪说大师总是喜欢条块的理论,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记忆,诚哉斯也,可惜并不是所有名著都是这样的。 第三是一本书只读一遍就换一本。这和很多人的理念不同,我刚刚是看到有人说“读一百本书一遍不如读一本书一百遍“,才兴起兴趣写这篇文章的。为什么呢?因为先要明确读书也有边际效应,读第二遍吸收的知识不如读第一遍多,因为你是把时间花在“读字”而不是“思考”上;而且每本书都有其局限性,读精读透不代表得到真正正确的知识。我们不能求完美,应该求最大限度利用时间这个战略资源。 但是书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读第二次呢?我觉得也不是的。因为根据熵理论读书的过程就是解码的过程,解码必然带来信息的缺失。这可以靠第二次读书来弥补,但我觉得要是你思想没有变,不会对书的思想进行全新思考就不应该浪费时间。隔一段时间再读第二遍,尤其看那些看太不懂的书是有必要的。 第四是笔记和读书卡片。笔记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划出核心观点,一本书不可能字字是核心观点,作者有时也要把一个观点翻来覆去说几次强化效果,我对《思维导图》特别深恶痛绝。这样划出核心观点就很有助于理解。事后整理出读书卡片,一本书就读薄了,看看读书卡片和读第二遍效果可能差不多的。第二是标记出自己的观点,这主要是要明确自己的思想,对第二遍阅读反复思考也有好处。 第五是思考。看完一本书不要看第二遍,但肯定要合上书思考,因为你要趁大脑还没把它忘记前吸收。最好是写作,写作过程中多看这个方向的书,就很容易统一起来。肯定有人说我不是边看书边思考吗,要注意你这时的思考是微观思考,是针对词句的,还需要针对全书的宏观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论积淀和别的名家著作,要是发现有不相合的地方你就赚了:因为就算最后不知谁是谁非,差异之处也能加深记忆;要是得到了一个结论,那理论造诣肯定得到提升。 总之我觉得要明确一点,读书不等于思考,我们读书更多时间和精力是放在读字上,但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是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5 23:35: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