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知识信息有真伪 今天教您辨是非

[复制链接] 11
回复
26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30 00:2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两年做的一个话题,好东西咱们先分享(这个话题其实不错)——

以前我们总听说有什么假烟、假酒、假货,现在听说的是什么假冒伪劣的火腿、奶粉好多食品。关于知识信息还有假,可能您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话题,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两个对联很有意思,上联是:“吃一亏又一亏亏亏有体会”,下联是“上一当又一当当当不一样”横批“吃亏上当”。“受一骗又一骗骗骗都在变,涮一回又一回回回没长见”横批叫“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因为食品有假还有办法分辨,可知识信息有假,我们该怎么办呢?

前不久又听到一个对联,谈的是网络上的骗局——假人假姓假地址,骗人骗钱骗感情。横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可别小瞧这一句话,这可是经典中的经典。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为什么要上钩,自愿啊,为什么自愿?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您知道么?一般来说,面对骗局,人要分成6中类型。在座的好多朋友可能都是头一次听说。在骗局面前,

第一种人是默默无闻型,不论是什么样的骗局都是不理不采,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一样;

第二种人是当场识破型,能立刻识破这种骗局;

第三种人是事后明智型,这种人被骗了,事后才能醒悟;

第四种人是别人点化型,这种人被骗了,事后经过别人点化能醒悟;

第五钟人是蒙在鼓里型,这种人被骗了,一直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考证,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

第六钟人是顽固不化型,被骗了,还在那里说什么“缘分那”还在为行骗人做广告宣传,即使你给他说明确了,他还是执迷不悟,叼着窝窝头给麻花都不换。

前几年的315,中央电视台《打假联欢晚会》上,姜汝祥博士开始的知识打假,深深吸引了我。

看到姜汝祥博士,做为知识打假第一人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挺激动的。如果按经济效益来评估的话,我认为,姜汝祥才真正的应该是打假英雄。大家想想,知识如果有假的话,社会的危害往往要更为深远——不过还好,目前畅销假书只有经营管理类和激励类………刚才我不是谈了被骗的人分六个层次么?其实面对假知识、假书,更多的人属于第5类——蒙在鼓里型,这种人被骗了,一直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考证,一直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经典原创的。如果姜汝祥博士当时要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考察这些书的真假,他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收获。可我们大多数朋友呢,根本没时间去考察这些问题的真假,只有相信。

也就是说被人卖了,还在那帮人数钱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0:44:21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4:16 | 只看该作者

上当受骗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怒知道自己上当受骗。正象有句话说的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是双倍的无知!”书有假,就说明知识和信息同样有真假。

那我们如何分析什么样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对我们有用呢?

如何分辨知识真假,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知识”?

知识,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经验总和。注意这里面的几个关键词实践中获得、经验的总和。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实践,其二是总和。这下很多朋友该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有虚假的成分了吧。只有来源于实践的认识总和才是真知识。打个比喻,海尔集团的成功有目共睹,关于海尔成功的分析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个没有亲自参与海尔策划的朋友,又怎么能写出真正的成功经验。这些所谓的经验也不过是我们常听的那英的那首歌一样——《雾里看花》

雾里看花确实能给人朦胧的美感,但看的不明确,不具体。所以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不是在实践中得到的结论我们就要抱着怀疑的角度去看。也许这些人说的一部分正确,但又不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所以,向来我看书,看帖、看报纸、看文章都是先分析作者的。作者的经历就决定了他文章写到什么水平,问题分析到什么程度。

下面咱再说说如何分辨信息的真假吧。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下什么是信息?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5:09 | 只看该作者

对信息的理解,许多专家曾经都发表过自己的见解,这里咱先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一下。所谓信息,原来就是指音信、消息和息告通知,就是通过一个事实来告知人发生什么事,后来被广泛的引用到很多领域。尤其是互联网等一些行业。信息,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为,信是本质的事务啊,事件,留言。息是告诉,就是告知我们这件事所带来的意义后果说个土比喻,你听到一条信息——倒卖土豆能挣钱,就想参与,可能有三个结果,挣了、赔了或老驴拉磨本本本——没挣没赔。也就是说作为一条信息也同样有真假。即使这个信息当时真的,可因为时间的变化、地点的变化,它就已经不再具备其商业价值。 所以,我们提取信息时候,要考虑信息的质量,提取准确时效的信息。

再说白点,就是说我听到了别人说销售土豆能挣钱,可那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现在很多人听到这个信息,已经参与了销售,所以不挣钱了,这个信息也就不具有商业价值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应该明白。信息同样有真假。在一个单位内部,市场部要经常不断的向公司总裁反馈信息,其中有一些信息就是假的,如果当领导的不知道去分析这些信息的真假,就会造成决策方面的错误。

大公司。这个公司做的是小食品销售,总体上分两方面的投入,广告费用和终端促销费用,别小看小食品,每年的销量惊人,一年的回款接近10个亿。几年后,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品牌,可公司上层研究发现,伴随市场的扩大,销售回款增加,投入的费用也在增加。后来就在各个区域经理中展开调查,市场的反馈是——高销售是因为广告和终端促销费用换来的,如果减少投入,回款必然大幅度减少。最终公司还是按以前的两方面投入去做。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下,市场的反馈有可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什么,区域经理有自己的一比小帐计算。

为什么我会怀疑反馈信息有假?

一个比较焦点的问题,信息,究竟来源于哪里?

4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5:58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来源于市场,有人说来源于人……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了,“信”——就是人所言,别人说的话,从哪里说的话呢?“息”发自内心的话。这才是信息的根源。简单来说,信息和知识的真假完全在于——人。知识和信息是不是都由我们“人”这个载体来总结、传播和传递的呢?没错,不要说什么报纸、电视、广播还有网络什么的。关键的就是一个人,人才是传递的根本。

 

现在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时代,知识的更新非常快,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很多朋友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可都学也真学不完啊!据我所知,知识每年更新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就拿一些语言来说,现在有很多网络术语增长的非常快,学是必须的,以前不是有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现在可是‘天天不学习,脑袋攉稀泥’。可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源源的新信息,如果我们还不能慧眼识别的话,可真要应了赵本山的那句话“正的把你忽悠邪了,傻的把你忽悠苶了,小两口过的挺好给忽悠分别了,就是一双刘翔的飞毛腿,也硬是给你你忽悠瘸了……”

人是知识和信息的总结传播的关键,但有时候我们并不能直接找到总结知识和传播信息其本人,那又该如何去做?博士发现他的《赢在执行》被剽窃,就被冠个外国什么经济学专家的名字,很多读者根本无法考证这个外国作家,只是看内容好而纷纷购买。然而博士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将各行业里面的假知识帮大家找出来。关键还是靠我们自己,俗话说“老师领进门,进步在个人”说的就是这个理儿。我们虽然无法考证一些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但我们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鉴别能力去辨别一些是非。

所以: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这可是个好方法。
5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6:30 | 只看该作者

刚才我不是谈到一个关键字——人?人是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总结者和传播者。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人类究竟积攒了多少知识?咱也没办法去统计,总之呢,用句俗话来形容真是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记得在我们智网论坛,我们曾探讨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一个分类真的很好。显性的知识就是能拿到书本上的,能即使传播的,并且是当事人愿意传授的知识;而隐性的知识就是不能拿到书本中来,当事人不愿意广为传播的知识。但不论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是由人总结创造的。也都在一个知识体系中。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由人创造的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好比一棵参天大树,大树主要能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梢、树叶。知识体系大体也是可以分为总、体、类、科、学几个方面。了解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识别鉴赏能力,就不会再轻易的上当受骗。一般而言,很多人应用的最简单的欺骗办法就是说你不了解的,别看你是什么大学本科毕业,什么博士、硕士的,你学的专业是IT,我懂得的是医学,我就用我的专业去忽悠你,你跺脚、很劲跺,脚麻不?麻了,对,谁垛谁都麻!可你不知道,就相信我的,因为我是医生。别笑,就是这个理儿。反过来你用你的专业IT业的知识来忽悠我,我也一样不知道,明明是电脑中病毒了,你拿个什么零件,说坏了,我不一样给你掏钱,嘴里还直说:“谢谢啊,谢谢啊,真是缘分啊!”但如果你了解了多层次的知识,您掌握的知识更全面,一般人是骗不了你的。

面对假知识和信息,了解知识体系只是增强自身鉴别能力的一个基础。其实这也是增强一个人整体工作能力的一个基础。

6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7:02 | 只看该作者

那么除了这个基础以外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去辨别知识和信息的真假了呢?我的结论简单来说就是立项、查找、比较、思考。我们常说到的是调研,就是面对知识和信息,做全方面的调查研究,调研这个词现在用的非常的广泛,可真正的调研难点,不是在调研本身,而在于立项

立项,根据你想达到的目标和想得到的结论去立项。比如,您看到一本书,感觉不错,但不知道怎么样,就要立几个项目去分析:1、书卖的如何2、作者是什么人3、以前别人是怎么评论的4、价格和普通一样的书差别有多少5、内容适不适合我……

查找,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您的立项去查阅和寻找相关的答案。查找一般应用的工具有网络收索、工具书、咨询专家比方说,在网上我可以借助几个搜索网站查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刚才我们不是说要了解一个话题的真假么?你用几个搜索网站直接收索下什么都出来了。在网络面前,虽然是真假并存,但还是能非常简单的就有结论的。(举例单位招聘)。此外,还可以用一些工具书,以及和请教专家,别人交流中去问讯都可以对您的立项进行查找。一般的项目答案经过查找能马上有结果,但有的项目并不是立刻就有结论的。

比较,这是建立在查找基础之上的一个方法。你查找的结论有两方面,到底谁是真的,你要比较啊。怎么比较?简单的事物我们能比较,那烦琐的怎么办?记住,将事情或事物无限细分去比较。俗话说:“不比较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同样道理,你比较了,就很容易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了。就这么简单……无限细分比较法,有点象拳击裁判常用的方法,两个人势均力敌,谁也没打倒谁,怎么区分冠亚军?查点数啊!

很多朋友喜欢看辩论会,但听了正方的辩论,再听了反方的辩论,可能觉着说的都有道理,这可怎么比较啊?确实是这样,查找能帮我们得到简单的结论;比较让我们能对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有个结果;要是面对两方面都无从分辨了,就要用下一步棋——思考。

7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7:32 | 只看该作者

思考,在骗局和假知识假信息面前,就是你要不思考,对方就发笑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板,上面写着“Think”(想、思考)。这个字的精粹,是IBM创始人华特森(Thomas J·watson)创造的。有一天,寒风刺骨,阴雨霏霏,华特森一大早就主持了一项销售会议。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气氛沉闷,无人发言,大家逐渐显得焦躁不安。突然,华特森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的是,对每一个问题充分地去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脑筋赚得薪水的。从此,“Think”成为了华特森和公司的座右铭。人类的脑细胞约有165亿个,一般人一生不过用了20%,就连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只不过是用了30%而已,有人曾经预言,人类最急待开发的就是我们的大脑。所以我们真应该动动脑,好好地去思考。思考可是我们人类的专利。如果人没有思考能力,还值几个钱?

如果抛开人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人根本就不值钱。人是由简单的细菌发展出的一个复杂生命物种的一个分支。其实人的构成也非常的简单,一点脂肪、一点糖类、一些蛋白质、百分之七十五的水。一个人也就值十几块钱,做两块肥皂、打几个铁钉,还能做点化肥。但是这一堆化学物质却组成了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也使人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是生物。你们知道么,你一生、看电视,讲话的时间都要超过12年,一生中有8年在工作,12年在行走,距离大约22000公里。大脑掌管人体50万亿个细胞,每小时在您的体内有10亿细胞新生。每天呼吸2300次……但这些不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人和许多生物都有相似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人有思想、人追求精神。人能思考。可偏偏现在我们很多朋友不愿意思考。人云亦云。其实有很多事情,您稍微琢磨琢磨,用常识去思考下,就不容易上当了。比如说:我们刚开始在节目中谈到的话题,一个跟海尔没有任何关系的专家或咨询顾问,写个海尔是如何成功的文章,你应不应该不做任何思考的情况下就相信,不应该是吧;那么,一个刚加盟海尔集团工作仅仅有半年的高级管理人员写了海尔是如何成功的你就在不思考的情况下相信么?还有,即使是海尔张瑞敏本人写个海尔是如何成功的,你也不动动脑袋就相信是真的?其中有没有什么真经他隐瞒不说,你知道么?哈哈,这就是不动脑子不思考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当前的一种现实。今天我们有缘分将这样的一个道理说给大家,如果您领悟了,进步了,也不枉此行。既然我们是家园的朋友,就应该有智慧,就应该不上当少受骗。

8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8:03 | 只看该作者

那思考都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呢?有时候很多朋友一思考就好象没思路了,怎么办?

思考,也讲求方法的,简单说有两个,其一、跳出来看问题;其二、反过来看问题;跳出来看问题!是看一个人,不论他的学历多么高深,不论他有多么的吹嘘自己,你跳出来看他,看他的生涯发展轨迹,就都明白了!分析一件事情,和一个产品的市场,跳出来,看过去的发展状态,分析有几个因素在干扰这个事情的发展,你就会另有领悟!

跳出来的方法能让我们领悟好多问题,不仅是辨别是非方面,还有处理日常小事情方面。跳出来能让我们感觉突然间领悟了好多道理一样。

第二个就是反过来看其实就是逆向思维。事情分析没有眉目了,我们就反过来去分析,突然间也会顿悟。比如说,你一个多年的老朋友,平时电话都很少打,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能想到他是因为什么事情找你么?你就要琢磨了,怎么琢磨?逆向思维啊!你就想是什么利益趋势他来找你?在几年前,有个初中同学,突然间在别人那打探到我的电话,就给我打电话,别的没说什么,就是套近乎。和我套近乎,一定有什么目的,后来他说了让我去听课,啥课程啊?传销呗。当初我就寻思一点,你找我是有你自己利益点的,所以还没去听课,基本就知道是什么内容了。

逆向思维就是要求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琢磨。

9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8:24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为什么这些假知识能被那么广泛的流传呢?甚至假书卖的比什么正规的书还要畅销?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分析个现象。前两年在长春报道了这么一件事情——人造美女进入大修期?“人造美女是近几年来很抢眼的一个词,一些爱美者,在抱怨自己不是天生丽质的同时,毅然决定躺在了整容手术台上,圆一个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美丽之梦。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美容业就已经非常发达了。而到了2003年,竟然出现了所谓‘中国第一人造美女’,虽然连业界人士都说不清中国的第一个人造美女究竟是谁。可是,凭借‘中国第一’一词的炒作,美容‘蹦’上了一个高峰。各个媒体争相报道,爱美的女性也义无返顾的投入到美容大军中去。目前传来消息,中国第一人造美女开始返修,其他人造美女也同样‘快速跟进’,有人说,2005年是‘人造美女’大修年。我看说的对!更另人感到可怕的是,吉大一院整形外科在一些做过隆鼻手术患者的鼻子里取出的各种材料,粗糙的另人难以置信。

人造美女太多了,如果照这样下去,没嘴您找的恋人就是一只曾经做过美容的猴子或猩猩!在此提醒家园的朋友们,如果要做美容手术,就上正规大医院,要么就不做。其实,长什么模样就什么模样,长的对不起观众的演员多了,尤其是中国的当代男演员,有多少对不起观众的,一样成为大腕。长春有个小伙子,说什么也要把自己手术成‘刘德华’,你说要是真成功了,这小伙子他爸爸不气个半死才怪,可能成天就在那琢磨,这孩子这到底该管我叫爹还是管刘德华叫爸呢?

解决的办法有一个,就让刘德华当他干爹好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00:28:46 | 只看该作者

美容行业的造假害人不浅,但为什么美容业依旧火暴。因为利益大。您想想做个美容小手术没有个万八千的也下不来。要是大手术,可远比换个肝呀肾什么的贵的多。最关键的是这种‘返修’,能一次又一次的把手伸您兜里掏钱。所以说,有高利润的产业其中就很容易出假。那么当前为什么出书热,尤其是商业书籍热门。是大环境造成的。我们整个社会现在最热门的就是商业,学生们学的最多的是管理,再有就是什么营销策划专业热门。这么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利润就丰厚,在金钱的诱惑下假东西自然而然的就成长起来了。最关键的是,很多假书您并不能一下看出真假,仿佛还觉着写的在理儿。切记书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一个载体,是有时效性的。

最后,我就送家园朋友几面辨别是非的镜子,非常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六面镜子。也就是在知识打假的过程中能用到的镜子——望远镜、显微镜、透视镜、哈哈镜、倒车镜、三棱镜。

望远镜——看一个问题和事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你就比别人高明;

显微镜——看一个问题和事件要从细微处去看,你就比别人看的要明确;

透视镜——看一个问题和事件要看的比别人更透彻,往深了看;

哈哈镜——什么时候都有幽默感,您自然就要觉得生活有乐趣;

倒车镜——看一个问题和事件从更高的角度去看,您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三棱镜——看一个问题和事件多观察优秀的好的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您进步的就快。

天不早了,就到这里,到这里了,休息休息一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