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3-7-26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反方:大红鹰成功了吗???
一、文章摘要
品牌首先是科学,其次才是艺术。
把品牌的内涵无限扩大化,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一件空洞的概念的长袍,它越宽大,穿在品牌身上就越虚幻,它越具美感,就越不真实。
就象电影《英雄》。
二、正文
拜读完今年3月下半期《销售与市场》上刊登的叶茂中先生撰写的《大红鹰-激情打造品牌“胜利”工程》一文,感觉非常振奋。
因为叶先生又为中国营销传播界创造了一件艺术品。
巍巍雪山,灿灿金塔,涛涛流瀑,熠熠天光,飞机滑过天际的烟路,摩托艇荡开海面的排浪,纷纷融入叶先生为大红鹰创想的“V”标识中,画面壮美,气势夺人,统一和谐的品牌视觉效果恐怕已经被演绎到极致了吧!
当年拜读叶先生为圣象地板所做的规划纪实,诗意的气息便在空气中流淌。圣象的品牌形象雄浑、庄严而不失优美,与强化木地板产品的特质水乳交融,不愧是大手笔的制作。
眼前的大红鹰的品牌形象,在美学意义上丝毫不逊于圣象,二者堪称叶氏作品宝库中的双璧。
然而,大红鹰真的就此开始凌空翱翔了吗?
“胜利”足以担当叶先生为大红鹰设计的“成为真正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形象的中国烟草强势品牌”这一远大目标的核心概念的重任吗?
且让我们先欣赏一段大红鹰的平面广告文案。
《飞机篇》
胜利是一种信念
心比天高
从不接受命由他人定
呼啸的快感
胜过平静与沉寂
一生追求那种
非常态下的体验
且留下一条胜利的尾影
让人去崇尚仰息
只有天空是我的舞台
大红鹰胜利之鹰
浪漫的诗意之外,崇高的信念之后,这段文字究竟想让消费者产生怎样的心灵的共鸣呢?
单从文字上说,用飞机来描摹雄鹰“从不接受命由他人定”,以及从尾影中找到的胜利的感觉,是否都有些过于牵强了呢?
我以为,品牌之于消费者主要有两大作用:认知和认同。认知可以理解为了解和识别,认同则是品牌主张与消费者工团真实需求的契合。品牌主张并非可以空穴来风,任间挥洒,而必须与产品的物理属性和行业特点保持一致。
打造品牌,只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消费者注重电器产品的售后服务,所以海尔才会提出“真诚到永远”的品牌主张;手机产品既面临现实的功能期望,又有个性化的使用需求,所以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的广告语才会广为流传;万宝路香烟的西部牛仔形象成了半个世纪的经典,也无非是因为香烟之于男人的主要作用,就是一种放纵思绪、表达愿望的工具罢了。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药品厂家也以牛仔代言品牌形象,打出“某某某的世界”的招牌,那该是一件多么滑稽的事啊。
那么,“胜利”一词和大红鹰品牌的联系点又在哪里呢?
叶先生在“‘胜利之鹰’凭什么胜利”一段中如是说:
“这是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人人都在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力量……目标都是一样的:胜利!在人的内心深处,谁不渴望胜利呢?事实上每个人都渴望被自己认同,更渴望被外界认同。”
这段话说得本来不错,只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大红鹰”不过是一个烟草企业的品牌,并不能作为这个时代的一枚标签!
烟草产品有着极强的个人享受和体验特性,绝少有人会在吞云吐雾时去畅想时代的广阔背景和胜利的伟大意义吧。
我的观点是,以“胜利”来打造品牌的核心价值,如果是针对酒类产品或运动用品,是可以考虑的,与烟草产品则毫无关联性——而恰如其分的品牌联想对于不允许出现与产品相关的形象的烟草广告来说尤其重要。
叶先生在上述文字之前以万宝路品牌为例,认为万宝路“宣扬一种开拓、冒险的精神,这正是美国大力推进西部开发需要的一种时代精神,它符合了当时的主流文化,所以它成功了。”
我认为,对于一个行业专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幼稚的错误!
其一,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主要发生在十九世纪,万宝路现有的品牌形象则诞生于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给万宝路贴上这样一枚“迎合当时主流文化”的标签,如果不是“时光倒流”的科幻游戏,就只能理解为一种黑色幽默的文学手法了;
其二,如果万宝路是因为迎合当时的主流文化才成功的,如何解释万宝路五十年来的长盛不衰呢?主流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吗?
其三,“地球人都知道”,万宝路的品牌性格是粗犷、自由、男人气,它迎合的是人性,是基于男人才是香烟的主要消费者这一最基本的事实,它不需要什么时代精神就足以动人心魄了。
叶先生是我最钦佩的中国广告人之一,他居然会犯这种错误,我难以理解。
我唯一的解释就是,叶先生沉浸在了品牌美学的海洋里,却迷失了品牌设计的最终方向。
纵览大红鹰品牌这一次规划的前前后后,有几个关键时刻颇可玩味。
关键时刻一:发现品牌符号。胜利符号由何而来?《激情》一文指出,胜利的符号在形象上来自雄鹰飞翔的身影,在内涵上是因为胜利的认知度极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里胜利是每一个人的渴望,胜利还是一个好口彩。在这里,《激情》一文阐述了很多,却唯独没有阐述胜利概念与烟草产品消费特性之间有何关系。
关键时刻二:通过品牌概念。胜利概念因何通过?《激情》一文说到,在提案阐述后,虽然厂家工作人员各有观点,但随着厂家徐厂长在连抽完七颗烟之后的掷地有声的拍板,品牌规划令人激动地通过了——徐厂长是事业的胜利者,一个胜利者对胜利的图腾产生共鸣,也在情理之中。《激情》一文读到此处,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会为这一规划的宏大气势和顺利通过的感人场面而激动吧,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一规划是否经过了目标消费者测试,如果有,消费者是否也为之认同拍板呢?《激情》一文并没有告诉我们。
关键时刻三:验证品牌规划。胜利规划如何验证?《激情》一文在最后告诉我们,此次工作已经看到成果了。品牌规划和传播通过了市场的第一轮验证,这确实让人欣慰,但据我所知,如今背影渐远的当年中央电视台的几个标王,疯狂传播后的第一份市场答卷也都漂亮得紧哪!由市场来验证,恐怕为时还尚早吧。
我理解叶先生的感受:这样的创作不独结果美,过程也很有美感。
可是,商战惨烈,怎一个“美”字了得!
品牌首先是科学,其次才是艺术。
把品牌的内涵无限扩大化,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一件空洞的概念的长袍,它越宽大,穿在品牌身上就越虚幻,它越具美感,就越不真实。
就象电影《英雄》。
大导演张艺谋以为,《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是武侠的成功,是中文电影符号化的成功,是水上追逐的写意和竹林中打斗的空灵征服了西方观众的心。
他完全忽视了东方文化内在的神蕴和东方人的人性和价值观才是《卧虎藏龙》获得赞赏的核心所在。
他于是扛起“和平”这一足以与“胜利”比肩的大旗,义无反顾地走进符号的背影里。
终于,《英雄》成就了今年以来最出色的商业运作,和最佳的电影票房。
画面不可谓不动人,“和平”的标签不可谓不伟大啊!
然而,《英雄》成功了吗?
我无言。
有时,最华丽,最苍白。
一场视觉的盛宴,五彩斑斓却味同嚼蜡,纵然引来食客如云,又有几人会流连忘返呢?
《英雄》,真得有望成为电影史上的一枚符号了。
如果拿同为烟草品牌、又同经叶先生之手策划的大红鹰和白沙相比较,我更欣赏后者。
淡远,平和,白沙品牌让人回味。
我特别担心的是,如果没有了强大的广告支持,如果各大烟草品牌纷纷提升自己,大红鹰是否还能保持目前强劲的销售势头呢?
只有认知,缺少认同的品牌如何御风而行?
大红鹰真的飞起来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