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02日10:14 齐鲁晚报 手机VS干粮 新生“装备”差别大 我市各高校昨起陆续开学新生的行囊里两重天 有的是手机MP3有的则是自制棉被和干粮。
9月1日起,各高校陆续开学,一批批新生已经打点好行囊,即将开始大学生活。他们的行囊里都装了些什么?昨天,记者走近几名大学新生,发现他们的“装备”差别巨大,有的塞满干粮和自制的衣被,有的则是电脑、手机、MP3等高科技装备。
钟娅斌·简约派不带电脑是不想搞特殊
“我爸要把我撒出去!”钟娅斌的普通话里透着一股京腔。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见到海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生钟娅斌时,她正忙着办理入学手续。前天,小钟和爸爸、奶奶乘动车组从北京赶到青岛,每人花费273元。
小钟的行李很简单,5套衣服,两双鞋,一双穿在脚上,一双备用。简单的洗漱用具和一床花240元买的被子,她还带了4本平时喜欢看的书。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随身携带的一个有MP3功能的手机和手里的一个小DV机。
正在查看女儿宿舍有没有网线的父亲告诉记者,自己家的收入只是中等水平,大约每个月会给小钟500元左右的生活费。他说,他不想让女儿特殊化,如果宿舍里三分之一的人有电脑,那就把女儿的手提电脑拿过来,如果大家都没有电脑,那女儿在学校网吧上上网就行了。对这一点,平时喜欢在电脑上“敲字”的小钟有些不乐意。
刘萍萍·实用派家人贷款给她交学费
昨天是中国海洋大学新生入校的第一天,上午8时左右,记者在学校门口碰到了被一堆行李包围的刘萍萍一家人。
刘萍萍是临沂罗庄区人,今年考入海大外语系,昨天,全家一共7口人陪她到学校报到。记者留心观察了刘萍萍所带的行李,两个塑料布包裹的大包里塞着一床自制的棉被和一床褥子,另外是一个蓝色的旅行箱,刘萍萍说,里面装的是衣服和洗浴用品,4个小包里分别装着干粮和土特产。
刘萍萍的姥姥告诉记者,除了刘萍萍的父亲在城里有份工作外,家里其他人都在老家种地,全家的月收入不过千元左右。“除了萍萍,家里还供养着一个大学生。”老人介绍说,刘萍萍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其中姐姐正在济南读大学,姐妹俩每年光学费就要支出一万多元,刘萍萍今年的学费是家人贷款凑起来的。因为亲戚的家境也不富裕,所以刘萍萍也没收到什么礼金。
方艳玫·计划型亲戚送来8000元助学金
19岁的方艳玫是青岛人,今年考取了湖北师范学院的艺术类本科,学声乐。学校在9月4日开学,方艳玫早早就打点好了行装。打开她的行李包,里面没有化妆品、首饰、洋娃娃等东西,一个大皮箱里除了30多件衣服和被子、褥子、剪刀等日常用品外,就是各种琴谱、CD、mp3等跟音乐有关的物品。
方艳玫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从事旅游行业,家庭每个月的收入大约是三四千元。艺术类专业每学期7500元的学费和1200元的住宿费,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母每个月会通过银行卡汇600元的生活费,我也不准备买笔记本电脑和mp4一类的东西,主要是不想给家里增加额外的开支。”方艳玫还向记者透露,考上大学后,她还从姥姥、姑姑、舅舅等亲戚那里收获了大约8000元的“助学金”,她已经存进了自己的“小金库”。
方艳玫对未来充满期待,她觉得自己离歌唱家的梦想更近了。她对记者说:“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变自己无限的人生。”这样的表达也许显得过于书生气,但真实地传递着这个年轻女孩的内心想法。
王嘉威·时尚型随身银行卡存着9000元“我带来了十多件换洗的衣服,一点点日用品,还有MP3等。”他说,他喜欢弹吉他,但因为是电吉他,这边没法用,所以就没带。“我平时喜欢打篮球,准备在这边买球,手提电脑也准备这几天在青岛买。”王嘉威说,他和父母从东莞开车到深圳,然后从深圳乘飞机,前天下午来到青岛,机票打折后每人票价790元。王嘉威说,因为回家的路程太远,以后多半也会乘飞机往返。今年7月份,他曾和同学随旅游团到过海大校区,初步了解了海大的情况和青岛的消费水平。根据网上查到的数据和同乡反馈的信息,王嘉威预计每月的生活费在600元至1000元之间。这次,父母在他的银行卡里存进了9000多元,以后再陆续往里面存款。一直站在王嘉威旁边的父母说,虽然儿子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但心里还是一点都不放心,到了学校感觉其他各方面都挺好,就是宿舍环境稍微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