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3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30 20:2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向全球高调发布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07年1月1日起率先执行,随后,中国的会计行业掀起了学习新准则的热潮,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有什影响呢?
一、会计职业与《企业会计准则》
      在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大量运用的今天,会计人员应有职业危机,在10年前,公认的优秀会计人员还是能写工整的会计字体、会写精简的会计摘要、会打一手好算盘、能迅速将凭证试算平衡,而现在这些都流程化、电脑化了,会计人员还能做什么?
      10年来会计工作有如下变化:一是会计人员思维简单化,新增了大量以前没有的、更枯燥的人机转换的简单劳动(原始凭证的录入、账簿报表的输出);二是会计规则复杂化,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过去,“借贷平衡”和“会计要素衡等”两大公式加上行业会计制度几乎就是我们的专业技术,现在你必须在会面学习《会计准则》基础上深刻领会《会计准则》简单与复杂的辨证关系;三是会计职业理性化,过去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工资,但要求会计人员做财政局的事,美其名曰会计监督,现在的会计人员要服务经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会计职业的理性回归。
        因此,会计人员首先要学好、用好会计规则,这是计算机处理系统无法代替,也是会计服务经营、参与管理的基础。
二、学习《企业会计准则》
        对于新会计准则,对其主要内容,学习的难点、重点进行应进行如下梳理。
      (一)        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主要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一般要求和广泛遵循的原则,是具体会计准则制定的依据。具体会计准则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要求,就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作出具体规定。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分为会计要素准则、特殊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准则、会计报告准则四大类。
      (二)        会计准则学习的难点
      我国在1992年进行了会计制度的改革,颁布了基本的会计准则,后面又陆续的颁布了16 个具体会计准则,与现在要学习的新准则——1个基本会计准则合38 个具体会计准则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必须要把过去学习内容进行矫正和扬弃,然后才能深入学习现在的新准则,从这个角度上讲,也许没有会计知识的人学习新准则会更容易。
      (三)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对于新准则,我们只要抓住以下变化,学习起来很有意思,也并不困难。
      1、会计目标
      过去的会计目标是信息是否可靠,如购买的一项资产,非要取得发票,按历史成本入账,就算购买时值1万元钱,现在值10万元钱,你也不能调账,要的是可靠,这就是责任观下的会计可靠性。新的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论下的相关性,也就是更好的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报表使用者想了解的是这项资产现在真的值多少钱(10万元),不是当时购买时值多少钱(1万元)。
由于会计目标的变化,资产的估值、计价的方法随之而变化,所以现在引入了公允价值,而不是原来简单的历史成本,如前面购买的资产就不能仍按原来的历史成本1万元计价了,而要记录成10万元,相差9倍,这就是财务报告目标的变化导致的影响。在财务报告目标—在决策有用观的推动下,新的会计准则得以迅速出台。
      2、会计确认基础
      过去有四个会计假设,没有会计确认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仅作为一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现在新增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即权责发生制。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过去会计有十二项基本原则,但分类不清,现在只提会计信息质量的八项要求(没有了会计基本原则的说法)。对过去十二项原则进行了删减,简化为八项信息质量要求,如:过去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现在作为了会计确认基础;过去有历史成本原则,现在没有了,历史成本只是计量的一个属性而已了。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对于谨慎性,需要特别进行说明,谨慎如果过度,可能会丧失经营机会,由于谨慎计量,经营业绩可能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新的会计准则对于谨慎性,形式上没变,实质上进行了修订,谨慎是要的,但不能过度。
        4、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过去的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基本上只有历史成本,现在的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新增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是我们熟悉的,而后面的几种计量属性都是要求会计计量更加合理,而不象过去完全采用历史成本而导致会计的生硬、而少了合理性,这也是增加后面这几种计量属性的原因。
­
  三、会计、财务与管理
      会计,新准则明确了会计的三大职能,即确认、计量和报告,传统会计的监督职能有所弱化。会计本质上是经济的衍生事务,经济在发展,会计易变化。
      财务,通过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在理论上对会计与财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除了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外的职能均应归属财务职能,财务是一种灵活的参与,企业财务职能有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利益分配,企业财务要有能力参与风险控制、目标管理、规划决策。(《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不要误以为这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准则。)
     会计与财务,会计与财务在理论上有分界(过去在理论上也没有清楚的分界),实务上大量交叉,实务中这两种职能往往是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个人在做,这些人通称财会人员。因此,最容易将财务和会计职能混淆,现实中部分财会人员只当自己是会计人员,因此只履行了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还以为自己尽责了,而管理者又希望财会人员最好只当财务人员,要求财会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参与管理活动。
     会计、财务与经营,从会计、财务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上看,会计和财务有很大的差异。会计测重于编写经济个体与外界交流沟通的语言,会计准则是对公共交流平台的构建,对企业个体经营利益较小,因此,企业从自利的角度上看会计是不划算的。而财务是站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主动的参与,是去整合资源、创造价值、规避风险,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是一至的,这样也就明白管理者为什么更喜欢财务管理人员了。当然,区分的财务职能和会计职能的意义在于财会人员履行较完整的职能、职责,并不是要将其截然分开。
­
    《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必须遵循的规则,通过对准则的学习,对财会(习惯上仍称会计)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它包括会计和财务两类职能,准则只规定了会计业务规则,而企业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活动是没有统一规则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