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三点:
其一,政府调控房价的目标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只要涨得不快就达到了预期。
其二,政府调控房价往往税收打头阵,这样的结果是,在抑制房价上涨的过程中政府的收入是持续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房价能够下跌必须有其他利益主体(比如开发商)让渡部分利益,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其实,指望在税收增加的同时调控房价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相关税收很容易转嫁到购房人身上。
其三,所有房地产调控措施都需要地方政府来执行,而哪个地方政府愿意房价下跌呢?他们更多的是对中央的调控政策阳奉阴违。道理很简单,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权大幅削弱而事权大致不变,财政缺口太大。因此,我们经常会发现地方政府出台的极其荒唐的调控措施,比如,发现开发商囤房将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其卖房——这不是明摆着帮助开发商囤积吗?
如果地方政府违背调控政策,会受到处罚吗?答案是:也不会。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必须从土地出让金这一块来弥补。地方政府在卖地方面犯的“过错”基本上是被原谅的。——这正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怪圈。
在综合这些年的大量数据及政策信息后,我得出结论:政府能够容忍的中国房价的最大跌幅应在20%以内,时间应在10个月以内。超出这个极限,政府就必然出台救房地产的政策。2008年,房价刚刚步入下跌轨道不久,系列房地产救市政策的出台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除非有能够替代房地产解决地方政府财政缺口的产业,房价虽然会有调整,但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推动下,大趋势仍是上涨,会一直上涨到即使在任何推动力量下也不能再上涨为止,即崩盘为止。
当下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开发商等强势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们已经能够直接影响一些政策的出台。公众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权力部门的高官(对政策出台有决定作用)与开发商勾肩搭背在一起,宛如同志。在这种情况下,官商勾结之网如何能够打开呢?谁来打开呢?
就全世界而言,发达国家的商品房在整个住房供应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上都在25%以内,而保障性住房和带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占比高达75%左右,像中国这样商品房一手遮天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由于地方政府担心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会拉低房价,他们在这方面根本不执行中央的政策,即使执行也是应付,做点样板工程让媒体宣传一下,很少真正脚踏实地地去做。保障性住房的缺位,使得中国商品房占绝对垄断地位的局面几乎受不到任何冲击——所以,未来,住房民生问题会密集涌现。
另一方面,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有关数据显示,2002年到2007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2年为62.1%,2007年为52.3%,下降了9.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房价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削弱了民众的购买力——高房价对民众购买力的吞噬作用是内需萎靡不振的罪魁祸首。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43.6%下降到了2007年的39.4%。
如果把时间拉长,我们会发现: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1978年是39.4%,到2007年仍然是39.4%。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据一般都在70%以上。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当中,消费必须成为主力军经济体才显得健康。消费长期低迷的状况与投资占比过大的状况,共同加剧了中国经济结构的畸形化。
中国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由于消费不足,就大规模搞投资,而这些投资就是未来的供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过度信贷支撑的情况下,才能与中国的出口相对接,消化掉中国过剩的产能,在次贷危机后,由于美国消费者已经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今非昔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仍然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一旦这种供应能力在未来释放出来,产能过剩的严重局面情何以堪?这将在未来让中国作茧自缚——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本上升,一方面是大量产品积压。也就是说,在通货膨胀之后,中国将步入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的通货紧缩共存的经济形态!
中国现在最重要的是减税!政府要大规模节约开支!把钱留到企业手中,让企业有研发能力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能力,有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把钱留到个人手中,让居民真正有钱消费。同时,把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领域,消费民众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钱消费、敢于消费。一旦消费激活,则中国经济对外的依存度降低,经济安全系数更高,经济运行状况更加健康。而现在,由于做企业税费负担过重,一些人停掉企业转而炒房牟利,这种状况对经济基础的伤害是阴性的但也是非常深的。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担心突击花钱的事情。财政部前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往年出现的财政支出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形今年将再次出现,根据全年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部门将在12月完成突击花掉2万亿元财政资金的任务。2万亿,平均到每个居民身上达1500元左右,与其这样浪费,真的不如通过减税的方式让老百姓自己花。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个体对资金的利用效率是超过政府的。
中国要想成为强国,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走民富路线是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改变我们过于倚重挤压民生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诸如高房价这样的畸形状况应该及时得到纠正。否则,只是让少数人谋取了暴利。中午与一位老同学通电话,他告诉我:“像我们这样一个中等城市的房产商,大都移民到了国外,只是收钱的时候才回来。”
高房价培植起了一个背叛祖国的食利阶层,他们把在国内掠夺民众获得的血汗钱转移到国外,在那里过着逍遥、奢侈的生活。
即使拥有房产者,如果仅仅是一套房子自住,他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为,房价的上涨必然伴随着通货膨胀,而自住房又不能卖掉换取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个民族在高房价中的迷失,愈来愈深。当年轻一代把拥有住房这一生活必需品作为人生的目标,这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哪里?
我深为这种状况感动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