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楼的西南角,宁静的花园里,圈在栅栏里的几只小羊“咩咩”叫着,引得看书的学生抬头张望。小羊给校园增添了一些活力和野趣,不过却在师生中引起争议。 不过,比起宁远楼里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的惊人言语,这些争议实在算不得什么。“中国国有大学储备的优秀MBA师资中,能够高质量地进行EMBA教学的教授不超过50人”、“EMBA学员已经取得的成功在入学前跟商学院没有关系”等话如一记记重拳打在许多关注EMBA教育的人心里。 这位语出惊人的商学院院长,还说出了诸如“毛泽东不是从黄埔军校中培养出来的,但黄埔军校确实培养了很多优秀军事人才”等让人记忆深刻的话。 一个综合排名并不显赫的商学院,为何频频受到人们的关注?掌控这所商学院的院长为什么总是出言大胆?在他的眼中,中国的商学院教育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痼疾?如何去解决? 炮轰商学院排名 见到《英才》记者,张新民的第一句话便是指责某媒体所做的商学院排名:“居然在前十名里面,没有人大和上海交大……”言语之中,满是对商学院排名的不满。 熟悉张新民的人,都明白这不是因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怀才不遇”。这个排名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是名列其中的。 “我不赞成商学院的泛泛排名,但赞成MBA、EMBA、EDP的项目排名。”张新民的观点鲜明:国内商学院排名太乱,而这种项目排名的内涵是比较一致的。 国内的商学院,存在专业设置、名称等方面的不同,有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不同称谓,专业设置也从市场营销到国际贸易、财务管理等各方面。 “客观地说,很少有商学院的课程设置是完全一样的。必须明确的问题是:商学院的学生学的是什么?出来以后能干什么?他跟别的商学院的学生有什么不同?” 跟许多人避谈挣钱不同,张新民的观点是:高质量商学院的学生不应该为两件事情发愁,一是挣钱,一是就业。当然,就业和挣钱必须合法。 那么,商学院MBA排名要根据什么来排?张新民认为,除了挣钱和就业,还有一项就是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如果学习了MBA,你的薪资不增加,在单位的工作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学习MBA还有什么用?” 此外,商学院本身的师资结构和特色也应该是考察项目。“如果你的老师都是从外面引进来的,那你的特色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打破MBA神话 自1999年上任以来,张新民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打造得有声有色。他让老师的工资两年时间翻了两倍,迅速较早地实现了“商学院的学生可以开车来上课,老师也可以开车来上班”的目标。 但是,在商学院国际化特色这一方面,张新民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招生录取制度的原因,我们的学生来源在一定程度程度上满足不了国际化的要求。” “参加MBA学习的并不都是精英”是张新民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他的理由是:现在的MBA学生,相当一部分是对原来的工作或者专业不满的人。显然,这些人在原来的职位上并不是很成功。加上原来专业的限制,经过两三年的训练,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优秀管理者呢? “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好的学校,它的部分MBA毕业生不如本科生竞争力强,也不如普通研究生竞争力强。有人对此不理解,认为是MBA教育的失败。其实这很正常:考上MBA的学生,有些很难考得上这个学校的本科生或者普通研究生。”张新民有些无奈。 那么中国搞MBA是不必要的吗?张新民的答案是“否”。他说,中国各类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需要很多受过MBA教育的人。符合中国实际开展MBA教育大有可为。打破MBA是精英的神话,并不意味着否定MBA,或者MBA不需要了。 EMBA教育的失败和耻辱 两年时间,每月四天,集中授课,收费从10万到29万不等,这是中国EMBA的现实情况。 曾经给多所大学EMBA授课、并亲自检查过多家EMBA项目办学质量的张新民,认为自己对中国EMBA教育的现状很有发言权。通过对国外EMBA与MBA教育的研究,张新民认为, EMBA教育是现阶段中国商学院面临的最大挑战。 据研究,中国EMBA教育和MBA教育的价格比与美国有很大差别。在美国的很多学校,EMBA和MBA 是一回事,只是学生经验和阅历不一样,因此学费比大致是2:1。而中国则造了个EMBA学位。 “造出这个EMBA学位,价格又这么高,教师给学员讲什么?用一帮学院派的人来继续维持,还可以吗?” 于是,便有了“中国大陆高质量的EMBA师资不超过50人”的说法。张新民认为,国内一些顶级商学院,老师的学术水平和经验都没有问题,问题是当EMBA学员入学前的成功跟你的商学院教育没有关系时,教师凭什么让EMBA学生认为你讲的是对的? 一个客观的情况是,很多商学院EMBA的授课老师挣钱没有他现场教的学生多,阅历没有学生丰富,车没有学生的好。“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心态。” 张新民的观察是: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商学院EMBA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就一直是制约EMBA教育质量的瓶颈。“你讲的有些东西,学生说是小儿科,不接受。你怎么办?” 于是有这样的说法:上MBA人们关注谁是你的老师,上EMBA人们关注谁是你的同学。一些高校的EMBA甚至成了富人俱乐部,是搭建人脉关系的场所。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一定是中国EMBA教育的失败和耻辱。”说这话的时候,张新民一脸的认真。 -----“商学院是加油站”-----
《英才》:你认为EMBA教育的瓶颈是什么? 张新民:师资问题。如何应对EMBA学生在薪资、阅历方面比老师强而带来的心态上的挑战。 《英才》:有人说EMBA课堂上站的就是一帮善于讲故事的人,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张新民:不认同。其实高质量的EMBA师资是一些理论造诣相当深,也善于驾驭环境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能力,他们很难在EMBA教育中站住脚。 《英才》:很多人读EMBA是否为了打造人脉? 张新民: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很多EMBA最在意的,还是文凭。尽管有些人对此极力否认。如果说他们想学知识,EDP就够了。打造人脉、交朋友?任何 地方都可以交。学习EMBA,接受系统化的专业教育还是最重要的。 《英才》:现代社会强调社会责任,那么商学院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 张新民:最大限度促进企业成功,减少失败机会,输送负责任的商学人才。商学院的社会责任,不仅在于强调道德意识,更多的是要谈尊重商业规律。教师谈的是企业运作的规律、商学教育的规律、系统化整合资源等问题。这就能让企业家在决策的时候有所借鉴。 《英才》:你说过“中国商学院要想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位置,必须对世界商学教育有所贡献”,贡献什么呢? 张新民:最根本的,是贡献中国本土的管理理念、方法,甚至理论。这方面,很多学校也在做,不过程度上是有差异的。 《英才》:总是强调MBA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会影响到生源吗? 张新民:MBA教育本来就不是精英教育。我强调商学院是加油站,我们提供的是质量好的油。但是我不能保证我的好油,就能让你的车变好。但是商学院又不仅仅是加油站,它还有一个整合知识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