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股市近两年的资金匮乏使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遭受严重打击,现在这些券商希望能通过发行债券来度过困难时期,但分析师警告说,这种做法只能推迟灾难的到来。
中国100多家券商的收益报告目前大多只提交给中国证监会(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和中国证券业协会(Securities Association of China),并不对外公布,因此,它们亏损的程度仍然难以估计。
只有两家券商公布了业绩──上市不久的蓝筹股公司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 Co. , Q.CTJ)和规模较小的宏源证券(Hong Yuan Securities Co. , Q.HGS ),而它们的收益情况恰恰反映了人们对该行业近期表现的普遍看法。
中信证券2002年全年利润为人民币1.1008亿元(1美元=人民币8.28元),较2001年下降了82.5%,还不到2000年净利润的10%。尽管对所持股票等资产进行重新估价后,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394万元,但其税前业绩仍亏损了5,419万元。
宏源证券的情况更糟,第一季度该公司亏损人民币1,689万元。按国际通用会计准则,宏源证券2002年和2001年分别亏损7,537万元和7,593万元。宏源证券表示,将发行10亿元债券。
收入过份依赖股市表现
证券行业的前景仍未有改善。
自从4月20日中国官方承认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俗称:非典型肺炎)的扩散程度以来,股价大幅下挫,交易量萎缩,同时,为避免SARS扩散,很多上市推介活动被推迟,许多股票的承销交易也因此被迫束之高阁。
目前上证综合指数已从中国政府承认SARS蔓延前的收盘点位下跌了4.9%,至1522.92点。深圳综合指数下跌6.3% 至 425.96点。
股市的下跌更凸显了各家券商面临的问题,即收入水平过份依赖于股市表现。
深圳证交所一位研究人员说,一些券商为吸引有实力的公司和客户加入不太规范的资产管理业务,曾向这些公司和客户许诺给他们高水平的固定收益。
但当市场下跌导致许诺的高收益落空时,这些券商就不得不动用他们从别的业务获得的利润来填补这之间的缺口。
随著2001年年中中国股市的泡沫破灭,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遭受了沉重打击。在牛市大行其道的2000年,上证综合指数全年累计上涨51.7%至2073.48点,深圳综合指数上涨58.1% 至635.73点。
但随著政府实施国有股减持计划,股市的涨势逐渐退潮。
2001年的下跌极大挫伤了市场人气,并且,尽管后来政府决定暂停国有股减持,但投资者对大规模国有股的最终归属仍感担忧,并对市场构成压力。
市场人气恶化不仅使2002的成交量比2000年时下降了50%,也使投资者对增发和配售的股票胃口大跌。承销这些新股的券商不得不面对帐面上难以出手的大量股票。
证券业人士说,这期间,只有那些承办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券商才有所赢利,因为,为了保证发行成功,IPO的价格通常人为地定得很低。
行业整合初见端倪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决定放开券商的交易佣金收费标准,在券商间引发了价格战,并导致市场总体佣金水平下降。
对有股票承销业务的券商来说,严格的资本要求和交易的固定配额对他们开展业务也增加了更多限制。对那些曾为有欺诈行为或业绩不佳的公司承销股票或债券的券商,配额还有可能进一步削减。
虽然这些措施加剧了证券业的困境,但分析师预言,这将加速行业整合。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斯蒂芬.格林(Stephen Green)说,证监会正在运用市场机制让大型券商盈利,而小券商将被逐步淘汰。
格林说,证监会在山东省和四川省遇到了阻力,他们未能迫使当地政府移交其证券公司,但他们可以让这些公司成为当地政府的亏损业务。格林最近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股票市场》(China's Stock Markets)的投资者指南。
他指出,中国的许多证券公司都是当地政府成立的,通过这些证券公司的贷款来维持亏损企业的生存。
尽管许多人赞成证监会营造整合环境的努力,但有分析师对允许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感到担心。
即使按照办法草案的规定仅有少数几家大券商有资格发行债券,但这将为已耗尽巨额资金的证券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高盛(Goldman Sachs)驻香港的固定收入业务执行董事Fan Jiang说,允许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有点象给小孩火柴让他们玩火一样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