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关注
“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家梯度开放发展理论影响下,在旧思维、旧体制的束缚下,在武汉人耍小聪明、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劣根性作用下,武汉沦落了,大幅度退步了。”
“武汉目前的经济发展滞后,跟武汉人的劣根性有一定关系。”
《大武汉,你何时崛起!》这是一位网名叫“fanghang”的网友在武汉汉网论坛上发的帖子,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该网站“武汉建设”版的热门帖子,已经历时近一年,昨日该帖被第三次置顶。据多位版主介绍,第二次置顶约在四五月份期间。
一则热帖火了一年
记者从发帖时间看到,《大武汉,你何时崛起!》一帖于2006年1月19日发表,此文作者“fanghang”2006年1月19日在回帖中称:“此文章酝酿了一年多,半年前才成草稿,至到现在才整理发表。武钢已开始搬迁部分项目,汉阳也开始拟定了六湖连通工程,与我的设想不谋而合。但愿我的建议能得到有关部门的注意,也希望武汉早日崛起!!!”
记者辗转想联系“fanghang”,但是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据告知“fanghang”联系方式的人称,“fanghang”也是武汉人,现在在外地工作。
这个帖子在刚发上论坛时,得到了汉网“武汉建设”超级版主“武安生”的关注。
“论坛上面的声音很多,只要有利于武汉的发展,我会支持他。” “武安生”说,今年1月20日,他看到这篇帖子时,“fanghang”的观点是分散发出的,于是他将帖子进行了整理编辑,让帖子文字更加有条理,然后将标题套红发出,并把帖子第一次置顶。
“武安生”认为,像天津、沈阳、重庆这样原来和武汉在经济发展上差不多的城市,为何现在都发展得比武汉要好?武汉从地理位置、城市人口、资源条件也不应该比人家差,是应该做一次讨论。
在今年5月份时这个帖子因为讨论中部崛起的问题,帖子再次引起关注。
“最近帖子又被提起。”汉网论坛管理员申燕伟说。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该帖的阅读人数达到8172人,发帖人数达到75人。
劣根性引起网上争议
“fanghang”在帖子中说,武汉目前的经济发展滞后,跟武汉人的劣根性有一定关系。这种劣根性表现在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欺生排外、恃勇抖狠,对人缺乏信任和宽容,防范心理重,耍小聪明,精于算计。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占了眼前的这点小便宜,最后却吃了大亏。武汉人的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汉口历史上是个大码头,汇聚八方人流,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骗子众多,要想立足必须百倍小心、高度防范。
他还认为,武汉人外号“九头鸟”,贬义居多,欺生狡诈,导致外地人不敢也不愿同武汉人打交道,不愿到武汉来发展。不光外地人对武汉印象不佳,就是武汉人自身亦对武汉人评价不高。武汉人这方面须正视自己,反思反省。
对此,网友“justin”有不同见解:上海也是一个码头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这种感觉不明显呢?他以为,发达的地区,往往移民众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所以武汉市政府应该在户口、自主创业方面放开一些,吸引更多的外省移民。“不是说武汉人不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事实上,武汉人素质越高,才能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才能吸引更多的外省移民来武汉学习、工作、创业!
汉网资深网友“文侠”则不认为武汉人有劣根性。他说,原来武汉人还是很客气、很优雅的,“您家好啊”显得就非常亲切。现在“武汉人”的概念应该为“大武汉人”,即生活在武汉的人。
民意表达呼唤政府关注
在回帖中,多数网友们表示,希望帖子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版主“一叶知秋”称:“文章很好!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网友“tjygbell”认为,文章很有见地,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看来作者不仅对武汉发展倾注了高度的热情,而且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潜心研究。此帖应当直接推荐给市领导读一读,看一看,不比政策研究室的手笔差。
网友“白云98”说,武汉的发展主要靠内因,即武汉领导层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其次离不开外因,即中央的政策支持!
有些网友也会有些疑问,认为有关部门会来关注这样一则帖子吗?
网友“舟轻不畏风”称:“你说有用就有用,你说没用就没用,所以我们要多说、多顶,慢慢地形成与积累,就是一股力量,舆论是很重要的,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都要靠我们去争取、斗争!”
网友“逗逗龙”回帖:顶!!!武汉怎么也是一个大城市,真的希望武汉越来越好。
“前几天,我把帖子重新提了起来,就是希望网友们能畅所欲言,通过论坛发出普通市民的声音,也希望这种声音被有关政府部门看到。”汉网论坛管理员申燕伟说。
他们都是关心武汉的人
“文侠”的真名叫胡志全,他现在是武汉第一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在武汉土生土长49年,他说他从小受到毛泽东思想的熏陶,小学时代就是学生干部,他的父母也都是共产党员,后来他工作了,在工厂工作,提干后搞宣传,又到市委信访办工作,现在又在武汉第一技术学校教书。“这样的经历让我很关注政府的工作,也关心武汉的发展。”胡说。
2002年底,汉网论坛开通,胡志全在2003年注册,当时有个“大话武汉”的板块,40多岁的他学会上网后,发现了这是一块“精神家园”,和一群热爱武汉的朋友文字交流,常常会出现“心灵碰撞”,他成为了汉网的一位热心网友,因为对武汉了解,他发表了很多有关武汉建设发展的文章,引起了汉网管理员的注意,被邀请做“嘉宾”。
在他的倡导下,关注于武汉发展的网友越来越多,后来将“大话武汉”变成了“武汉建设”,他也做了一段时间的版主。
在做版主时,他不断培养年轻人,“他们年轻,思想更有活力”,在2005年他就辞去了版主职务,现在的超级版主“武安生”也是在论坛中很活跃的一个人。
“武安生”,真名叫胡军巍,武汉人,现在是武汉华工科技的员工,经常出差于全国各地,受到各地文化冲击很大,看到一些大城市的发展,他觉得武汉的发展步伐还太慢了。
在论坛做管理员是没有工资的,“我太想把我在其他城市看到值得武汉学习的地方告诉网友。”胡说,每到一个城市他都发掘其他城市的优点,希望武汉也能快速发展。
原帖摘录
大武汉,你何时崛起!
在社会发展中,人是最根本的要素,是第一生产力,其作用远大于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生产资料等。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日本能在二战废墟上迅速崛起,以色列、新加坡能在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国情下成为傲视周边、影响世界的小强国的原因。
更换武汉人的思维
武汉目前的经济发展滞后,跟武汉人的劣根性有一定关系。这种劣根性表现在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欺生排外、恃勇抖狠,对人缺乏信任和宽容,防范心理重,耍小聪明,精于算计。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占了眼前的这点小便宜,最后却吃了大亏。武汉人的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汉口历史上是个大码头,汇聚八方人流,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骗子众多,要想立足必须百倍小心、高度防范。
武汉人外号“九头鸟”,贬义居多,欺生狡诈,导致外地人不敢也不愿同武汉人打交道,不愿到武汉来发展。不光外地人对武汉印象不佳,就是武汉人自身亦对武汉人评价不高。武汉人这方面须正视自己,反思反省。1999年武汉市政府曾组织有关专家做过“武汉人形象研究与设计”,颇有成果,也引起不小的反响,但没有深入地在武汉人中讨论并督促改正。今后应在这方面下功夫,利用媒体、发动群众,深入讨论批判,重塑武汉人的形象,让“九头鸟”成为一只好鸟,一只充满智慧的鸟,一只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神鸟!
另一方面,武汉要大力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交际的语言,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服务行业。这也是消除地域歧视的有效手段,如深圳就通用普通话,不存在排外一说。再者武汉话粗门大嗓,如吵架一般,影响人际交住。
武汉虽然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但处于中国腹地中心,且交通优越,完全可以像上世纪初那样,充当内陆与外海沟通的桥梁。内陆一样可以开放,如芝加哥、法兰克福都是国际大都市,还有瑞士同样深处内陆,却是全球首富,其所辖之日内瓦市是联合国欧洲总部和众多国际组织所在地,是世界有名的外交中心、国际会议中心。
武汉不仅是武汉人的武汉,还是中国的武汉、世界的武汉,不仅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要把武汉搭建成一个大舞台,一个适合五湖四海的人创业经商、学习、居住、旅游的大舞台。
准确定位 积极营销
自1861年开埠以来,尤其是张之洞督鄂期间,武汉地位迅速上升,在全国范围仅次于上海,与天津、广州争雄,成为内陆地区当之无愧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东亚名声显赫,号称“东方芝加哥”。建国以后在全国地位虽有所下降,亦位居大城市前列。自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突飞猛进,武汉渐渐落伍了。
武汉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和位置。放眼全球,有两个城市在各自经济体内的区位与武汉相似,同时又经济发达,堪称武汉的楷模,那就是美国的芝加哥和欧盟的法兰克福。
芝加哥地处美国中北部的五大湖之密歇根湖畔,通过圣劳伦斯河及伊 利运河,东可达圣劳伦斯湾、大西洋及纽约港,通过运河与密西西比河相连,南可达墨西哥湾、加勒比海。是美国最大内陆水运港口、最大铁路运输中心和机械制造业中心,原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近来由于洛杉矶的崛起而屈居第三。
法兰克福位于德国中西部、欧盟中部,临莱茵河支流美茵河,西北通过莱茵河可达北海、大西洋,东南通过运河及多瑙河可达黑海及地中海。法兰克福城市虽不大,却是欧洲金融中心之一,有欧洲央行总部、德国
证券交易所和黄金交易所。国际会展业亦相当发达,还是德国的贸易中心。
因此武汉可将芝加哥和法兰克福定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目标大,起点才高,对自己要求高,发展才有动力,才有大进步。眼要高,但手要低,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来追赶自己的目标。如果说上海是纽约,武汉就是芝加哥;上海是
汉堡,武汉就是法兰克福。武汉就是要做东方的“芝加哥”、亚洲的“法兰克福”。
具体而言,武汉的定位是:内陆最大的制造业中心(钢铁、汽车、机械、造船、服装等),综合性交通枢纽(水、公、铁、空),物流、金融、贸易、会展中心,中国光谷(这是武汉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当然这其中大部分还是将来时,有待化蓝图成现实,尤其会展、金融、贸易是软肋。
武汉要积极做好城市营销,擦亮城市名片。这方面很多城市走在了武汉的前面,如大连的“足球之城、服装之都”,成都的“天府之国、休闲
美食之都”,杭州的“天堂硅谷、休闲之都”,深圳的“创新名城、设计之都”,武汉的名片是“中国光谷、长江之都”。同时努力改善经商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让武汉名实相符,成为乐业的热土、安居的绿洲、旅游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