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飞草:长安汽车无法澄清质疑 [转帖]

[复制链接] 0
回复
97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6-6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飞雪漫天《七问长安》(见附一)的核心是长安汽车毛利率过高、第四季度业绩反常以及销售子公司资不抵债问题,长安汽车今日澄清公告(见附二)说明了"第四季度业绩反常"的成因,第四季度毛利率过高是内部销售收入抵销导致,第四季度营业费用为负数是销售补偿费巨额冲回所致,但没有对毛利率过高以及销售子公司资不抵债问题作出澄清,即使是已作出说明的"第四季度业绩反常"也反映了长安汽车会计核算存在很大的问题,第四季度冲回了前期预提的销售补偿费40872万元,这个金额相当于2002年长安汽车利润总额的36.41%,长安汽车作如此巨额冲回的理由是:

  "公司主要产品是微型汽车,微型汽车行业在我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入关后很多不确定因素公司难以把握,汽车市场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本着稳健的原则,为了应对市场可能发生的价格大战,公司在前三季度累计提了30600万元的销售补偿费,用以支付给销售商作为降价补偿和兑现折扣折让。第四季度,2002年的销售形势已经明朗,不需再计提销售补偿费;同时公司收购长安集团所属146家销售分子公司工作完成,其报表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原为其计提的销售补偿费已不需支付。因此公司于年底对前期预提的销售补偿费进行清算并冲回"。

  据2002年报称,销售补偿费主要包括:降价补偿和回款奖励等,长安汽车以2729万元价格收购了154家销售子(分)公司,然后将欠销售子(分)公司的40872万元的销售补偿费冲销,这是很不正常的,因为这154家销售子(分)公司还欠长安汽车68880万元,虽然并表之后,母子公司的债权债务抵销,但从法律上,长安汽车可能无法回收这68880万元货款(而且事实上,这些销售子分公司也资不抵债),在此情况下,将40872万元销售补偿费冲掉,显然不够谨慎。笔者不清楚这些销售补偿费是如何算出来的,除了154家销售子(分)公司外,是否还包括其它经销商?从报表上看,2001年长安汽车实现销售73亿元,长安汽车集团附属公司销售额只有24.6亿元,这说明长安汽车大部分销售不是通过上面的所谓154家销售子(分)公司进行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长安汽车开始以计提"销售补偿费"名义隐瞒利润,后来根据需要释放利润,从过度"稳健"到过度"激进",长安汽车利用会计手法随意操纵利润,一个证据就是,这154家销售子(分)公司股权购买日分别是2002年1月31日、3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在2002半年报时侯就将第一、二批的91家销售子(分)公司合并。投资者现在需要的是,长安汽车要详细披露其销售补偿政策及会计处理依据,否则可能就是一种严重的利润操纵行为。长安汽车曾因提前确认巨额收入在2002年遭到财政部处罚,对这种有前科的上市公司,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

  长安汽车澄清公告未能澄清一个实质性问题是长安汽车的毛利率为何那么高,尤其是SC6350系列(长安之星),作为微型车,毛利率比轿车的相对要低,但长安汽车的SC6350系列毛利率高达34.34%,连汽车零部件毛利率也高达31.93%,笔者随意挑了几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2年的毛利率,福田汽车(600166)是9.71%,东风汽车(600006)20.05%、金杯汽车(600609)18.18%、一汽轿车(000800)23.86%、ST夏利(000927)3.49%、江淮汽车(600418)13.31%,为什么长安汽车毛利率就那么高?就象飞雪漫天质疑的"合并报表毛利率由01年22.72%增至29.19%、母公司报表毛利率则由20.86%增至29.99%",长安汽车去年汽车价格下降近10%,毛利率提升了近10%,则成本要下降20%。长安汽车称"其他问题,由于相关数据需要核对,公司将于近期补充说明",笔者认为,这里面有几种可能,一是长安汽车故意少转成本,二是长安汽车成本核算不严谨,造成季度、年度之间波动较大。故意少转成本的背后也有可能是长安集团利用关联方转移定价向上市公司转移利润。

  此外,长安汽车应付账款从2002年初的11.2亿元增加到年末的24.8亿元,到了2003年第一季度仍为23.9亿元,公司解释称"零部件采购增加"所致,考虑到付款方式改变(应付票据减少3.5亿元),长安汽车有巨额的闲置资金,如此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有一种可能是现金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如果是这样,则长安汽车账上28.7亿元现金的真实性非常可疑。

  长安汽车还暴露出一个问题是,子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母公司对子公司有巨额债权如何处理的问题,如果不并表,母公司可能要根据债权回收的情况计提巨额的减值准备,但并表了,就不要计提任何减值准备。长安汽车此次收购146家销售子(分)公司,与其说是解决关联交易问题,不如说是用创意性会计手法虚增利润,这一招在上市公司中也很常见,由于子公司亏损以出资额为限,超过出资额亏损记入未确认的投资损失, "销售子分公司资产54940万元"与"公司本部应收154家销售公司货款68880万元"如果是成立的,则长安汽车销售子公司严重资不抵债,造成严重资不抵债原因应是今年购进后的亏损所致,一种可能是本来这些子公司还有应收本部的销售补偿费40872万元,由于本部认为不需支付,导致子公司资产减少40872万元,从而导致严重的资不抵债。也就是说,本部冲回销售补偿费40872万元后果是本部利润增加40872万元,而销售子(分)公司利润减少40872万元,这样在报表上要披露巨额的"未确认投资损失" 40872万元,亦即长安汽车2002年度虚增利润40872万元。

  附一:问长安汽车,你是否造假?银广夏第二?

  作者:飞雪漫天 提交日期:2003-06-02

  曾几何时,一个美丽的故事广为流传:一位股民因为执着地投资银广夏而圆了其购房梦,经媒体渲染,无数人为之感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年前诗人的心愿终于因为广夏奇迹而将梦想成真。这个号称"中国第一蓝筹股"的公司在媒体的一片赞誉声中股价新高迭创、义无反顾,其复权后昂然向上的K线图象一座巍峨的丰碑,傲然挺立,令市人景仰;然而,《财经》杂志的一篇文章不期而至,令"丰碑"一夜间轰然坍塌,同时也击碎了无数人执着的梦想。

  时隔数年,昔日的创痛或已淡忘。今天,人们重又祭起"蓝筹股"的大旗,汽车、银行、钢铁、石化都被贴上"蓝筹股"的标签。而这一次的领衔者长安汽车也气度不凡,股价顽强向上、屡创新高,在一年多时间里翻了两番。中国的GDP在15年间翻了两番,长安股价只用了一年,当然,在这一年里,它的利润也翻了两番,虽然它的营业收入只增长了35%。今天,一些人为跻身有车一族而持筹长安,或许有一天又有一段美丽的故事流传坊间,但愿这一次他们的梦想不再成空。

  笔者对于利润暴涨的公司向来持有一种警觉,99年早在蓝田上市造假案曝光前就曾对其业绩提出质疑,并撰有蓝田系列在网谈上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争议,2001年初在和讯等多家网谈对银广夏业绩谈个人看法,鲁北化工、轻骑等一批当年声名显赫的绩优股都曾成为本人质疑的对象。但质疑总是不那么令人愉快,即便是在网谈上也常常遭遇利益中人恶毒的咒骂和恐吓,我渐渐明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良知和道德是多么的脆弱!太多的故事、太多的骗局!我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报表深感失望。但愿长安的业绩是一个真实的奇迹!虽然我对上市公司的报表已很少感兴趣,但是对一个万众瞩目、勇创辉煌的公司还是另眼相看。读长安报表,洋洋数万言,其势恢弘,果有大家风范,惟某愚钝,心存疑虑一二,列示如下,讫名师指点。

  一、第四季,奇迹从哪里来?

  2002年三季度季报显示,1-9月份长安汽车实现净利润40982万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然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2002年年报显示,长安汽车全年实现净利润高达83500万元,也就是说,长安汽车在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42518万元,超过了其前三个季度的总和。然而,从销售收入的角度看,其四季度并无亮点:1-9月份长安汽车实现销售收入740983万元、其中三季度销售收入324467万元,而四季度销售收入只有247424万元(全年收入减1-9月收入);销售滑坡、利润倍增,如此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令人感到困惑!

  二、毛利率,危乎高哉!

  2002年长安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81%,利润同比增长421.17%,利润增幅远远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长,笔者注意到:其合并报表毛利率由01年22.72%增至29.19%、母公司报表毛利率则由20.86%增至29.99%;公司年报解释的主要原因为:1.销售收入增长、2.毛利率高的产品销量大增、毛利率较高的SC6350系列销量同比增长162.76%。3.成本降低。"由于深入实施成本工程,SC6350系列车型的夹模具等固定费用已摊销完毕以及配套零部件价格的降低,使公司产品成本大幅降低。"

  由于其销售收入只增长35%,对利润翻两番的贡献有限;而成本降低与毛利润上升为因果关系,因此利润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由于SC6350系列产品成本大幅降低、毛利率较高且其产销量大幅增加。根据该公司年报,SC6350系列全年销售收入464343万元、销售成本304896万元、毛利159447万元、毛利率高达34.34%,由此可见,SC6350系列是长安汽车的点睛之笔,是其产生利润的"金牛"。各种媒体在报导时也对此反复引述、耳熟能详。但笔者细作思量,犹觉不解:

  首先,SC6350成本大幅降低之说似难成立:根据报表,SC6350系列车型的夹模具等固定费用已摊销完毕是成本降低的一大原因,报表未说明具体金额,上述项目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01年摊销8749万元、02年摊销4983万元,较上年少摊销3763万元,假定少摊销金额全部属于SC6350系列,即该系列由此成本减少3763万元,但相对于其15.94亿元的毛利而言,显然对其毛利率影响甚微,剔除该因素影响,SC6350的毛利率依然高达33.53%;而公司年报将成本降低的原因解释为"SC6350系列车型的夹模具等固定费用已摊销完毕以及配套零部件价格的降低";可见,"夹模具等固定费用已摊销完毕"比"配套零部件价格的降低"更为重要,而2002年初以来,钢材、橡胶价格在过去一年里大幅上升,其车用钢材、轮胎价格恐难有下降,"配套零部件价格的降低"对其成本下降究竟有多大贡献,年报未作披露。如果这二项理由都不能成立,那么其极高的毛利率也就成了无本之末。

  进一步分析发现,SC6350并非该公司利润骤增唯一的功臣!年报披露了占公司02年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主要产品表,SC6350系列、羚羊和奥拓,毛利率分别为34.34%、22.45%、16.84%,根据该表和该公司利润表,可计算出未列入该表的其他产品(微型货车、微型厢式车)的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分别为229283万元和31.93%。

  其他产品虽然每一品种销售收入、毛利均未达到该公司年度10%,但总体上毛利达7.63亿元,其毛利率高达31.93%,堪称该公司利润骤增的幕后功臣,是其隐型的利润"金牛"。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产品既无SC6350系列的规模优势,又无所谓的"模、夹具"成本摊销优势,其极高的毛利率想必另有原因,公司报表对此讳莫如深,莫非属该公司"重大经营机密"?

  近年来,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汽车进口关税不断下调,国际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国内车市狼烟四起,降价之声此起彼伏,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汽车板、橡胶(生产轮胎原料)供不应求,价格持续扬升,从总体上看,整车价格不断下降、部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事实上,国内车市并非一片光明,老牌轿车企业天津夏利连续两年亏损为一汽并购、江苏悦达雄心勃勃巨资进军车市,无奈英雄气短,最终折价向东风转让股权;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下,长安汽车毛利率不降反升,堪称奇迹!

  三、毛利率,你为何跳跃?

  根据长安汽车最近一年披露的季报、中报和年报,其02年1至4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18.51%/26.81%/22.02%/34.83%,03年一季度毛利率20.81%,各季度间毛利率呈现出不规则大幅波动,尤其是02年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上升,高达34.83%,、03年一季度又大幅回落,长安汽车从未披露其销售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征,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近百亿元的大企业,其毛利率如此跳跃式波动,颇令人费解。

  四、营业费用,负数意味着什么?

  根据长安汽车2002年三季度报表和02年年报,1-9月份和全年营业费用分别为80354万元和75082万元,由此推算,其四季度营业费用为-5272万元。而根据财政部下发的《企业会计制度》,"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等。虽然该公司四季度销售滑坡,但上述费用仍需支出,不知哪位慈善家代该公司支付了上述费用,而且还倒贴了五千多万元?公司年报惜墨如金,对此未作任何解释。

  细读报表,其预提费用的变化似乎与此有关:年末预提费用较9月末下降了2亿多元,预提费用的减少有两种可能,一是相关费用已支付,二是冲回了前期多提的费用;如果是后者,那么,冲回了多少,多提的原因,是否有调节利润的嫌疑,是否有已发生尚未计提,尤其是涉及巨额费用冲回乃至引起营业费用项下赤字,报表是否有披露的必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该公司2002年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约35%,但其全年营业费用较上年下降了4300多万元;一般而言,销售费用与销售量呈正相关,尤其是运输、装卸、包装、保险费与企业的销售量应成正比关系,尽管销量增加引起的规模效应可能会导致单件销售费用下降,但总体销售费用应随销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该公司02年收购了母公司一百多家销售机构,销售人员达到1000多人,网点遍布全国,销售费用理应有所上升,然而,其营业费用不升反降,耐人寻味。

  五、财务费用,巨额利息从哪里来?

  根据其年报,02年公司财务费用为-5337万元,其利息收入高达8013万元!而该公司期初和期末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8.04亿元、28.74亿元,平均余额23.39亿元,据此计算,其平均存款利率高达3.426%,而通常企业结算帐户上存款按活期利率(0.72%)计息,即便按定期利率计息,也无法获得如此高额利息,而根据其现金流量表,其货币资金中,除1000万元保证金外,其他均为结算帐户资金,并无定期存款。巨额利息从哪里来?年报对此未作任何解释。

  六、154销售子公司,资不抵债?!

  长安汽车02年出资2729万元,先后三次收购了其母公司的销售网络,第三批收购为0价格收购,并产生-1914万元股权投资差额,年末,该公司销售子(分)公司达154家;年报披露,154家销售公司总资产54940万元、注册资本7809万元、净利润-2259万元,但对公司净资产未作披露。第三批收购以0价格成交,似乎显示其母公司特别慷慨,但正是该笔收购产生了-1914万元股权投资差额,说明其已资不抵债,第一批和第二批收购价款2729万元,期末长期投资全额冲减至0,期末对154家销售公司"长期投资"帐面余额为0。可见,154家销售公司并非优质资产,但报表未披露其销售公司净资产状况。根据其年报附注,期末,公司本部应收154家销售公司货款68880万元,也就是说,销售公司对公司本部负债(应付帐款)高达68880万元,而销售公司总资产也不过54940万元,即使不考虑销售公司其他负债,154家公司也已严重资不抵债!如果确实如此,在销售公司持续经营的情况下,简单地将其长期投资冲减至0似乎不够稳健,虽然,公司对子公司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但当子公司主要债权人为公司自身且子公司仍保持持续经营情况下,公司应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并向投资人详尽披露子公司的财务状况。154家销售公司究竟是一块优质资产还是一个巨大的窟隆?也许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七、巨款存银行,贷款举债为哪般?

  报表显示,公司货币资金由期初18.04亿元增至期末28.74亿元,尽管其银行帐户存款颇丰,期末短期借款余额仍高达2.17亿元,03年1季度在部分借款偿还后又续贷4000万元;贷款利率通常在5%以上,远高于帐户存款利率,巨款存放银行,同时贷款举债,其筹资决策所为者何?令人颇费思量。

  附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澄清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公告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负连带责任。

  6月3日,有媒介刊登对本公司2002年报的分析文章,对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增长、毛利率、营业费用、财务费用、154家销售分子公司等提出疑问。 本公司对此特别澄清:本公司2002年度审计报告是经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 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据此披露的信息是真实的;截止目前,公司无应披露而 未披露的信息。现就有关问题澄清如下:

  一、2002年四季度净利润增长原因说明

  2002年第四季度,在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增长的形势下,本公司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但由于下述原因,公司年报反映出该期"收入减少、利润增加"的情况:

  第四季度冲回了前期预提的销售补偿费40872万元,同时比前三季度增提技术开发费10920 万元,导致该期的期间费用比前三季度平均数大幅减少、营业费用呈现负数。 公司主要产品是微型汽车,微型汽车行业在我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入关后很多不 确定因素公司难以把握,汽车市场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本着稳健的原则,为了应对市场可能发生的价格大战,公司在前三季度累计提了30600万元的销售补偿费,用以支付给销售商作为降价补偿和兑现折扣折让。第四季度,2002年的销售形势已经明朗,不需再计提销售补偿费;同时公司收购长安集团所属146家销售分子公司工作完成,其报表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原为其计提的销售补偿费已不需支付。因此公司于年底对前期预提的销售补偿费进行清算并冲回,同时冲回2001年计提的销售补偿费10272万元。

  公司计提技术开发费是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度来计提的。公司新产品开发是与国外汽车设计机构进行的联合开发,公司须先行支付信用证或一个进度完成后再进行结算,或发票跨年度寄回。年末公司按技术部门的进度表对已完工或大部份完工的部份进行预提。

  二、关于毛利率增加原因

  说明2002年,由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增加了毛利较高产品SC6350系列的销量(该系列2001 年销售43615辆,2002年销售114601辆),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比2001年增长。

  关于第四季度毛利率增加,主要是审计调整抵销子公司内部交易收入导致比较基数发生 变化。由于公司下属子公司多,报表合并范围宽,工作量大,公司在前三季度对内部交易收 入抵销不够完整。年末审计对与所有子公司之间的内部销售收入和成本进行了完全的抵销, 导致该期合并收入减少,毛利率由审计前的27.52%变化为38.79%,本公司经审计的全年销售 毛利率为29.19%。

  三、其他问题说明

  1、财务费用减少原因:公司在现金充裕的情况下,比协定付款日提前向零部件供应商 支付货款,收取资金占用费6170万元(含税),导致财务费用下降。

  2、关于贷款举债原因:公司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为保持正常的"银企"关 系,公司向银行申请了少量贷款。

  其他问题,由于相关数据需要核对,公司将于近期补充说明。公司董事会重申:本公司 指定信息披露报刊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香港商报》,请广大投资者以上述 报刊披露的信息为准,并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OO三年六月四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