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视角、目的和理论

[复制链接] 9
回复
357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9-4 11:4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视角、目的和理论

         ——读《企业的贡献:创造生活方式》序和后记

                              含英

古董兄文章总是能是让感觉到有话可说,读了他的新作《企业的贡献:创造生活方式》序和后记后本打算跟贴说几句,没想到一写就写多了,也不知道跟在哪一贴合适了,就单独贴了出来,欢迎各位拍砖。

一 视角

古董兄的眼光很是独到,总是能从常人难以觉察的角度来观察周围的世界,《企业的贡献:创造生活方式》这本书就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认知企业的运行,从这个角度出发,会令我们有为之一新的感觉,会使我们对企业的理解更为透彻。

对企业,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看,企业是一种手段,经营企业是为了追求利益;从经济学角度看它是一个经济社会的基本组织,它要创造顾客才能生存;从社会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社会的一个组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它又在改变着文化。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我们所观察到并不是不同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同景象罢了,不论我们从那个角度进行观察,也不论这个视角观察的多么深入,都不是为了、也不可能去“纠偏”其它角度所得到的景象――因为每个视角都是偏面的;相反,如果能参考从其它视角所观察到的结果会更有利于从当前视角的观察,而把这些从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图像综合起来的话,就会更为完整的描述和认识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

因此,把上面提到的几种视角结合起来,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企业与它所创造的顾客之间的互动而改变了社会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文化的变迁;企业参与这种互动主观上源自其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但客观上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相反,如果这几种视角隔离开来,尤其是把创造生活方式与顾客和企业割裂,那么对所谓的创造生活方式的理解将是狭隘的、肤浅的,因为离开它们的互动我们就无法理解生活方式。

首先,离开了对顾客的依托,生活方式就是虚无的。确实,“只要玩具能够带来快乐的生活,它就会成为所有顾客的产品;只要时装产品能够展现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时装就会不分男女老幼的受到欢迎。”,但是没有一种玩具能成为所有顾客的产品,也没有一种时装能同时受到男女老少的欢迎,因为不同的顾客对快乐、对个性的理解是不同的。顾客是一个复杂的群体,顾客的需求是复杂的。顾客的消费要求,首先需求性的,然后才是方向性的;顾客的消费能力,是生活性的,但是取决于经济性;顾客的消费数量,不仅是阶层性的,而且也是流量性的。离开了对顾客的分析,生活方式也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存在的,企业也会感到茫然,它不知道新的生活方式将是如何的被接受。

其次,离开了企业的参与,生活方式的演变既是散漫的也是缓慢的。在计算机搬到桌子上以前,人们无法预见今天会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更无法预见这种的生活方式什么时间会到来,正是企业对商业价值的渴望才推动了这样的发展。本质上讲,引起生活方式改变的是科学和技术,新生活方式到来的背后意味人们对一种新科学技术的接受,但是科学技术本身不会让人们接受,而它要有一个推动作用,企业就是这个推动的主体,今天的企业不仅推动着科技的普及,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再次,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企业和顾客影响也是同时存在的。当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演进的时候,它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无论是企业和顾客,乃至整个社会,都会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既会被它吸引,更会被它左右。个体的感觉总是那样的渺小。企业对新生活方式的投入可谓是前赴后继,但是新生活方式的形成必将是无数的企业的倒下。IBM不是第一个制造计算机的,微软也不是第一个编程的,第一个是谁,或许已经倒下了,但至少没有人记得它们,因为还有太多的企业接着倒下了,颇有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味道。

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到来就意味着旧生活方式的消失,这是一场革新;你可能不喜欢它,但有时你不得不选择它,因为供你选择的空间是有限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9-4 11:49:11 | 只看该作者
 

二 目的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管理的方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这个目的。因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也是历来不断,最初的说法就是利润最大化,其后的一个说法是来自于德鲁克——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据说,德鲁克的很多理论就是沿着这个说法展开的,而且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就这一说法来看,我们会很容易的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企业为什么要创造顾客?显然,这个说法并不是所谓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德鲁克的这一说法,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角度提出来的,这个说法很好的解决了企业怎样才能生存下去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涉及企业为什么要生存的问题――这才是企业的目的。不仅如此,像利润说、使命说等其它的说法也会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

拨开这些疑问我们就会发现,企业只不过是一个实现更高一级目的的工具或是手段。人做事情都是有动机、有目的,谁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创立或是拥有一个企业,都是要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或赚钱或实现自身的价值或兼而有之等等。显然,企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个工具或是手段,是要为它的所有者服务的。当然,企业的仅有所有者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参与者:员工(包括管理者)、顾客、供应商等等,这些人的参与到企业也是有动机的,也是有企图的,企业也是他们赖以实现自己某种目的的工具或是手段。由此可以说,企业是它的参与者联合起来实现各自不同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当然是以企业所有者的目的为首要的。

实际上,德鲁克在他的著作里,也提到了企业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但由于他仅仅是从外部看问题,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问题,才会提出了企业目的是创造顾客这一说法的。

因此,所谓的企业目的只是一个流行的说法,真正的问题的是:企业的参与者都是谁?其参与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是怎样去实现各个参与者的尤其是所有者的目的的?这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先来看第二问题。就一般企业而言,其所有者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行为达到赚钱的目的,这一点是很明确的。想想看,那么多的人把钱投到企业干吗?难道是为了追求什么境界?为了境界把钱投到企业干吗?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赚钱往往羞于启齿,尤其是一些公司做大了,往往喜欢把这个目的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掩盖起来。其实,赚钱有什么不好?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就是因为赚钱而生,也因为能赚到钱而存在,不必遮掩。一个目的明确的组织才是一个真正的组织,一个目的明确的组织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组织,因为只有目的明确的组织才能把精力放在怎样实现目的上,而不是把精力耗在寻找目的上。而只有目的明确并执著的追求于其目的的企业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去创造顾客,才会推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不会允许只索取不贡献的企业长期存在,但是只贡献而不索取的企业却决不存在。个体的追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才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实质。

在商业社会的初期,赚钱与利润基本是等同,因而利润最大化必然会成为一种追求。但是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利润与赚钱之间发生了背离。一方面,企业的参与者们不仅想要企业今天盈利,而且还想要企业明天也盈利,甚至是更多的盈利;另一方面却是一些今天还盈利的企业明天却倒闭了,这是人所不希望的。于是,人们不再是只盯着企业眼前的利润,而是更看重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看重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发展到今天,企业所能创造的最大商品是什么?就是它自己啊,一个具有赢利能力或是潜力的企业,可能要比它生产的商品更值钱。企业作为赚钱的工具,其工具性是越来越强了。

《基业长青》上说“利润是生存的必要备件,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的的手段。”,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现实却是,利润既不见得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也不是达成目的的唯一手段。一些企业出现过亏损的情况,但是投资人相信、银行支持,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企业还能扭亏、还能盈利,它就能生存;而有些企业也在盈利,但是却被别的企业收购了,甚至是被规模不如自己的企业,为什么?因为投资人看到被收购后能够更盈利,或是他们能赚更多的钱。纵观企业的发展,不变的是企业要赚钱,变化的是怎样去更好地赚钱。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的都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天下之大,各式各样企业都有,而且很多企业的存在都是各个目的兼而有之的。比方说一些国有企业,不论是西方国家的还是咱们国家的,它们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保障经济的运行和国家的利益。因此,当某家负有此责任的国企,利润大增、股票大涨,这不见得就是好事。

再来看第三个问题。有人说,20世纪管理科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发明了有限责任公司的体制及适应这种方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恰恰是这种现代公司治理体系支撑了微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仔细研究这个体系就会发现,其实质就是能够挑选一群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企业从而保证实现企业所有者的应有权益。当郭士纳挽救了IBM的时候,让大象重新起舞的时候,我们除了要感叹他的能力,更要惊叹选用郭士纳的这种公司治理体系。迄今为止,取得巨大成功的世界性的企业,无不应归功于这种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成功,而不是什么使命的成功。如果一个首席执行官在董事会里大谈什么企业使命,而不是使董事们相信他有能力去执行董事会所形成的决议时,那么他就得滚蛋。

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对《执行》是不理解的,不知道执行的是什么、谁来执行,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还很少有企业建立了这种现代公司治理体系,还不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管理层,也就没有什么单独的执行,国有企业是如此,民营企业是如此。

那么,它们为什么没有建立这种现代公司治理体系?问题就出在第一个问题上了。国有企业的原因是企业的所有者不明确,即我们常说的产权不明晰。一个所有者不明确的企业,有了利益大家都争着来分享,但出了问题却是没有人责问,这样的企业,目标和运行都是不明确的,其运行的正常结果也只能是稀里糊涂。民营企业的情景则相反,是过于强调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忽视了其他参与者的权益,这样的企业是维护了所有者的权益,但是由于其他参与者的权益到体现,动力不足。这就好比一只苍蝇,没有头到处乱撞,头大身子小又飞不动。民营企业的这种情况有个人认识和文化上的问题,但是在客观上则是因为整个社会还缺乏一种法律保障体系,来保证所有者对企业的拥有和权益,是一种“补偿性增生”。

企业的参与者(所有者)是谁?――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中国企业的现状却告诉我们,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弄清并解决好这个问题,一个企业才能成功的运行。这是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的最为根本的差距。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9-4 11:49:37 | 只看该作者
 

三 理论

现代管理学是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开始的。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泰罗是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制定了标准的工作方法,达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在今天看来,泰罗的工作只不过是研究了管理中的一个很细小、很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他开创性的采用的科学方法,把管理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研究,从此使管理由经验上升为了科学。这是前人所没有做过的,因而我们才说,泰罗的工作是开创性的,是现代管理学的鼻祖。

从另一方面看,科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大型组织的兴起,管理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内容的时候,人们必然会管理纳入科学的范围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因此,现代管理学的诞生也是历史大的必然。实际上,从泰罗开始,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一直是建立在管理实践基础上的,而只有这样的管理科学才能指导实践。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没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就不会有深厚的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今天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人物还有法约尔、韦伯等人。法约尔也是一位在企业的工作人员,他的贡献之一就是详尽论述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五项管理职能并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韦伯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在今天看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它构成了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科学还远未成为一种文化,管理也未成为一种科学。科学和管理这两个概念,对于大多说人还是含糊不清的。大部分人不相信,那么复杂的管理工作可以分门别类的进行研究,中国人还习惯于用自己的传统思维方式来看待管理,很少人能认识到“只要将组织内部管理得井井有条,企业所期待的管理成果就会应声而出”,很多人在对最基本的管理不屑一顾中期待通过一种方法而使企业管理水平一飞冲天。事实上,今天的中国企业管理与西方企业管理的真正差距就在管理的基本层面,而不是那些高级层面。同西方企业比起来,人家是高中生,我们是刚上小学,我们最需要的是背诵小九九,而不是去学立体几何。而我们今天的一些所谓管理学,都是从某一个思想出发而阐述的,即没有实践基础也没有考虑怎样把理论付诸实践。因此,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对今天的中国更有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内容更包括它所包含的态度和方法,对管理理论和实践而言都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需要的。

古典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学的第一个阶段,之后又经历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而发展到所谓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时代。“管理理论的丛林”源自孔茨1961年的同名论文,他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其时的管理理论的发展状况。实际上,在有前面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基础之后,管理理论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是必然的结果。孔茨在80年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里,划分了十一个管理学派,我们所熟知的德鲁克就是其中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如果现在再来分的话就更多了。

其实,无论三个阶段还是十一个学派,都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划分的。三个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而不同派别之间也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它们只是处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基于不同得理论假设。管理学同其它科学一样,其发展一般不会出现重大的理论颠覆,通常的情况是,新的发现和理论在不断的强化、扩充和修正原有的理论,从而使整个理论体系枝盛叶茂的壮大起来。一种新理论的出现,就如同承载它的那本新书一样,它的出版或许会引起一时的轰动,会被我们买来放在案头,占据最显眼的地方,但是随着我们对它的理解尤其是新书的出版,它就要被我们从案头拿走放入书架中它应该归入那一类里去;而整个书架就是这样一本本的充实起来。不要期待一本书会永久的占据案头,只要它能找到归属,在书架中占据一个合理的空间就行。

虽然西方管理理论进入了繁荣时代,但是相对于丰富的管理实践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一些理论的局限性会越发显示出来,但还没有证据表明西方管理理论误入了歧途,这只会促进管理理论的更进一步的发展。记得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就是在研究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能否促进企业的发展问题,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一些人会想当然的说那还用问吗,但是人家却在精心研究,这就可看出来西方管理理论发展之细。当然,这不是说西方管理理论不要反省或是批判,但是现在还轮不到我们头上来。这一是因为我们对西方理论知之甚少,而且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管理理论根本就不是原本的西方管理理论,很多西方管理理论由于翻译和应和需求等原因,传进来以后就走样了。要批判人家的理论,总的先把人家的东西吃透了才行啊。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管理实践才刚刚开始,理论研究的基础还不够厚实,而且这其中存在很多问题都没有总结和探讨。自家门前雪还没扫,就别顾他人瓦上霜了。

与这种总想扳倒西方管理理论相反,还有一股趋势就是对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更有些人利用这种崇拜为自己捞实惠。西方管理理论固然要学习,但是它都是针对特定环境特定问题的,理解和运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万能钥匙。实际上,被一些人所崇拜的理论要么是还称不上为理论,要么是歪曲化的理论;话也说过来了真正的理论是无法被崇拜的,被崇拜的东西都是虚伪的东西。对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于西方管理理论还是学习得不够,我们还需要认认真真的学习西方管理理论。

今天,我们的企业界和理论界应该更多的把目光放到我们自己的管理实践上,不论是取得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进行总结和探讨,看清我们与西方的差距,学习和运行西方管理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这是最有效的办法;真到了西方管理理论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理论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4
发表于 2006-9-4 18:09: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一觉醒来,阅此好文,醐醍灌顶,先占此楼,赏企业"全景图"...........

5
发表于 2006-9-5 09:03:45 | 只看该作者

“不论我们从那个角度进行观察,也不论这个视角观察的多么深入,都不是为了、也不可能去“纠偏”其它角度所得到的景象――因为每个视角都是偏面的;相反,如果能参考从其它视角所观察到的结果会更有利于从当前视角的观察,而把这些从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图像综合起来的话,就会更为完整的描述和认识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

很精彩的论断!Wonderful!

今天上班看到的第一贴,又对企业这一组织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5 9:05:17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6-9-5 09:20:1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因为人的欲望而改变,企业制造产品来满足人的欲望,企业通过人来改变这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从这一点说,企业改变生活方式也不为过。
7
发表于 2006-9-5 19:53:2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8
发表于 2006-9-11 21:28:42 | 只看该作者

iiiii-==

9
发表于 2007-1-26 18:35:06 | 只看该作者

good

10
发表于 2011-2-4 19:48: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遗憾,今天才把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读完,有些观点总能触动内心的琴弦。值得再读。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