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关于《隐居法国》的闲言碎语

[复制链接] 0
回复
125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3-12 15:4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隐居法国》 作者:关键

《隐居法国》是关键的文字,周国平先生做的序。在广东二十四天的生活中,一直随身携带着它。穿行在那些海枣椰,旅人蕉,榕树,蓝天,白云,绿水之间时,总是与书中的那些文字结合起来,幻想着自己是那个女子,在自己的世界里飞翔。“父母在,不远游”。我知道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那样的女子。在某个闲睱时光,倒一杯冒着热气的白开水暖手,再去读关键的文字,沉浸在那个幻想的空间,把自己的联想发挥到即至,就像坐禅一样进入到一个忘我的境界。这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

把《隐居法国》带回了长沙。很喜欢这本书,就像当年很喜欢三毛一样。只是三毛是脆弱的,她终究没能从失去荷西的悲痛中坚强起来。而关键不同,她写的是与周围相处的人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她还活着,)与我写东西的时候有些相似。不过,我的文字相比她来说,显得没有情趣和可欣赏性。

在长沙的日子里,很少能够静下心去读一本书。除了网络还是网络,网络成了某个人对未来生活的一个预言:“网络成为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当电脑系统绷掉时,我有些许欣喜,几日没有网络,倒也闲睱。在接电话时,也有了话题和朋友们聊。不像以前接电话时,三言两语的挂断。我笑言他回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帮我去交电话费,因为爆涨了。

人总是在一点点改变的。从小不怎么喜欢玩,书便是最好的玩伴。长大了,仍是不怎么喜欢玩,网络却成了玩伴。曾经交笔友,交得不亦乐乎,每周期盼的信件给枯燥的学生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和开心,而现在交网友,聊天通话,能走到网络下面,像我和步儿一样可以玩到可以同宿一床的情况很难再有第二例。

读书需要时间和心情。一本好书,一个好友,一个好的伴侣,都将获益一生。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心情去经营。而能为之付出时间和心情的机会太少太少了。

“ 不过,地方毕竟不是决定性的。无论身在城市还是身在乡村,一个人都可能领悟生活的真谛,也都可能毫无感受,就看你的心静不静。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关键一定知道她到底要什么,所以她的心很静。”

PS: 这是周先生写关键的话。我对着电话把这段话念给了我那位朋友听。他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肯定的回答“是”。在我走近他时,我感觉他也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我把这本书送给了他。原本打算等他读完后要要回这本书,但后来想想只有欣赏这本书,他才会珍惜这本书。也算这本书遇到了一个有缘人吧。就在网络上找到了网络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