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为政府出主意?
胡鞍钢先生被质疑的做法:经济学家的贡献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在理论上具有原创性,一类是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变革之中。胡鞍钢自称属于后者,并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能与上层决策者保持畅通联系的信息渠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胡鞍钢的论文几乎都是从国家角度来研究问题,为政府的高层决策提供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宏大壮观,真正操作的话必须借助很高的权力保证,在很大程度上是“规范性”的。例如,对国情的研究,很可能一开始就建立在政府意志上。“人民情结”、“人民范式”演化为他的研究前提和理性信仰。
李建标博士如是说:胡鞍钢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范式一般是这样的:提出一个很大的题目,跟着抛出一大堆数据,最后罗列一些似曾相识的建议。这样的研究也许很对政府官员的脾胃。当然,要被决策层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靠学者们自己的“推销”。但是,学者的意见到底水平怎么样,并不以决策层认可为标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是区别的,从胡鞍钢的论文来看,“人民情结”、“人民范式”的存在,使得胡鞍钢的工作更像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而不像经济学。正是这种价值取向,才使得胡鞍钢在一些重大经济问题上得出了“似是而非”的结论。他的研究粗看还行,有一些道理,一些政策建议也不乏创造性火花,在实证研究和数据调查上下过一些工夫,但若将这些东西放在比较严格的现代经济学框架下来看,就不免显得苍白。从总体上看,胡鞍钢更像是一个社会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