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做过几年市场,而且认为公司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市场部门,所以我对市场这一块始终情有独钟,从控制子公司总体市场战略到市场团队建设,花了很多心思,几年来,面试过的应聘人员很多,,有些感触,现写给大家,供参考,不对之处,见谅!
人员的来源渠道,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人才市场(包括网络)搜索;朋友、同事推荐;公司内部转岗;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
先说人才市场(包括网络)搜索类:此种方式简便快捷,可谓玲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操作简便-----下载,,通知,,来(面试)者十之一二,面试。开始甚不理解,后得知,一般上网留资料者,有工作也,多数为寻觅更好工作,基本上属于吃着碗里惦着锅里的那一类(无可厚非)。此种人员一旦谈妥,对于公司要面临两种风险:一是企业文化的渗透(可不要小瞧这一点),二是网上资料仍未消除,公司面临竹篮打水的风险。但此种人一旦选准、选对并笼络住,则上手极快,事半工倍,节省培训成本(但这种人一般工资要价较高,而且会面临管理难度----认为自己有一刷子)。
朋友同事推荐类:对于他(她)自己而言,应聘成功率较高,对于公司而言好坏参半,我有时也有一种偏激的看法“谁真有料道还用别人去推荐!”,但此种人被选定入职后极为稳定,若是可塑之才,公司可做长线投资,也可有不错的回报。 但还要提醒大家,应聘关可适当放宽尺度,但绝对不能将就。
公司内部转岗类:此种方式效果不错,尤其是大型公司,既可以给广大职员提供更广阔的职位锻炼空间,又可以节约公司招聘成本。此种人员一经选拔、转岗任用,一方面感激公司提供的机会,会加倍努力,为公司创造效益,另一方面领导者省略很多口舌去讲公司情况,,公司文化,一切几乎顺理成章。
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类:基本适合长线培养,,最好不要上手就去搞经营销售工作,哪怕他(她)学的就是营销专业,手生不说,关键是各方面较稚嫩,而且眼高手低,先放到其他部门冷却一段时间,同时熟悉公司整体业务,,,(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7 11:34: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