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汽车业迎来“寒冬”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汽车行业算是碰到了好年景。井喷式的销售增长让很多民营资本看着眼红,2004年上半年,众多的企业——包括奥克斯、波导等等——都宣称要进入汽车产业。然而2004年的下半年,迎接他们的却是愈来愈冷的寒冬。
从2001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的飙升,让全世界为之震惊。2002年中国汽车总产量325.12万辆,销量324.18万辆,分别比2001年增加38.49%和36.65%。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产量444.37万辆,销量439.08万辆;分别比2002年又增加35.2%和34.21%。在最为引人注目的轿车市场,其2003年的产销量分别为201.89万辆和197.16万辆,比2002年增加83.25%和75.28%。
中国汽车市场的突然启动,在吸引人们目光的同时也吸引了全球几乎所有汽车业巨头。据美国高盛分析师的估计,将这几年众多宣布增资中国汽车业的投资相加,仅在2006年之前,就将超过100亿美元,而这其中绝大部分资金投入了利润相对丰厚的轿车产业。巨额的资金投入,使得中国轿车企业的产能获得巨大提升。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年初的预测,今年国内的轿车产量可达282万辆,增速40%。而国内的轿车生产企业更是豪情满怀,对于2004年全年的产量,上海大众是46万辆,一汽大众是33万辆、上海通用是28万辆,广州本田是21.15万辆,北京现代、浙江吉利、上汽奇瑞和天津一汽等几家企业则把目标锁定在10万辆以上,再算上其它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今年轿车厂家安排的生产总量达284万辆,比2003年增长42%。
在这样乐观的气氛中,突然降温的车市,使得轿车企业所制定的生产销售计划纷纷落空。原本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的国内轿车生产企业,三年来第一次饱尝了败走麦城的苦涩。
三月份开始出现的市场拐点,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国内企业的关注,它们多数认为这是去年超高速增长后的正常调整,通过降价的刺激,到下半年轿车市场将再度攀升。所以,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计划并没有与市场销售同步调整,各式各样的豪言壮语仍时常见诸报端。
轿车产量的持续增长与销量的逐月下降,终于引发了人们对于库存的关注。据相关的数据统计,一季度全国轿车库存大约8万辆,4月份新增2.3万辆。5月份,轿车产销率低至84.5%,又新增3.2万辆。到6月份国内轿车的库存据说已突破了16万辆大关。当时国内的轿车总产量大概是130万辆左右,表面上似乎还在国际标准库存的警戒线之内,但我国的汽车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销量指标,经常强迫经销商将车子提走,然后放在仓库里慢慢销售,而这批车的数量是统计数字难以包括的。所以有市场研究人员表示,加上经销商手中的车,全国轿车的总库存超过了50万辆,这个数字虽是估算的,但却让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如果以每辆车平均十万元计算,那就是五百亿元的产值放在仓库里,再加上这些车辆的库存维护和上市销售时整备费用,这笔巨额资金的成本何时才能消化得了?而轿车企业又如何能承受呢?
媒体评价汽车业寒冬的原因是“宏观经济调整带来的银根收紧,使得购车贷款紧缩;几年的高速发展,大城市轿车的购买力已经释放,而中小城市没能及时跟上;油价高涨及国内不良的道路交通环境使人们对于有车生活的成本开始关注;加入世贸五年的保护期临近结束,消费者期盼车价与国际接轨转而持币观望;许多企业的新产品不能切准新出现的细分市场等。”
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在成长期,而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波动特别大,但轿车企业今年的败走麦城也许是件好事,因为一个行业或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总是很难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反而是在困难时期,才会使其所存在的问题真正地暴露;遭受挫折之后,才会有优胜劣汰,才会想到苦练内功,自强自力,才会锻造出一批真正的强者。
专家所说的“成长期”,如果说的再确切点,可以理解为大众市场向细分市场的一个拐点,这个时候的消费者已经变得理智而成熟,他们更强调适合自己的品牌以及更合理的性价比。说“大城市轿车的购买力已经释放”显然还为时过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今年持续的降价,导致了持币观望者的增多。下半年一封广为流传的明年汽车价格将暴跌并列出暴跌后的各种汽车价格的电子邮件虽然不能说是始作俑者,但至少是增强了持币观望者继续等待的信心。
国际汽车业的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市场的现实,中国众多行业价格大战的历史,使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汽车价格肯定还会继续下跌,而且,中国也必然在几年后成为全球汽车价格最低的市场。
汽车行业经历并非是一个寒冬,而是消费者在等待着业者自己先把“水”挤干净。微利时代将是中国汽车行业必然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