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6-4-21 15:14 编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下十分火的一个话题。不仅中央政府旗帜鲜明地鼓励和支持,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倡导。许多高校也针对大学生创业组织了各种相应的竞赛进行引导。
作为多次应邀担任高校创业项目评委的飞鸿,感到虽然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但许多项目距离真正用于创业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项目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和创意,思路没有完全打开。
近日飞鸿看了一个在线教育公开课,是清华大学李睦教授主讲的《东西方现代艺术》,觉得很有启发。中国的高校应该给所有在校大学生而不只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这对于启迪大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意义重大。
该课共分为“有限的空间与空间的无限、色彩的解放与心灵的解放、内容决定形式与形式决定内容、感受艺术与艺术感受、艺术的意义与艺术的无意义、答案的获得与问题的揭示、西方中的东方与东方中的西方、艺术的真实与艺术的现实”等八部分内容。用了大量的西方现代艺术作品案例及点评当堂让学生亲手制作的手撕纸空间构成来讲授相关理论。最主要的是强调其对于理工科的学生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习现代艺术对于促进双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来自于现代艺术所具有的鲜明特点。自有了以印象派为代表的现代艺术,就使得在西方已经相当成熟的艺术被归为了古典艺术。两者在空间、审美、方式、多元化方面有了截然的区别。现代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思辨性;其审美观是建立在主观世界存在基础之上的拓展与探索精神;在艺术表现方面是在对物质世界的异化中追求精神的永恒;强调在无限的空间中再现时间。从以上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现代艺术在思维方面所具有的极强的创新性。可以大大拓展人们的创意想象空间,求变求异求多元。从而降低因没有思路而导致创业项目出现趋同的概率。
二是创意来自敢于质疑既有的结论。古典艺术奉行的是理性写实主义。精确成为艺术的唯一目的,内容成为艺术的决定因素。因而使其具有结论性、确定性及规范性。艺术家会迫不及待地给每一件艺术品下结论,而观者也期待从艺术中得到结论。但以现代艺术的观点来看,前者是一种霸权,后者是一种懒惰。他们强调感性表现主义;奉行“形式或许不能决定内容但却可以决定自己,内容或许能够决定形式但却不可以决定自己”;明确表示“艺术只能被感受,而不能被告知”。从而对一切已有的结论都会进行质疑,并进而产生了大量好的创意。最典型的就是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出现,而电影《阿凡达》中的许多创意也来自于现代艺术。
三是创造来自于好奇心。古典艺术在做之前就有很明确的目的。而现代艺术则强调“画好了再想”,也就是先有艺术后有意义。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避免创意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同时摒除功利性。使创造来自于被未知所吸引、允许模棱两可的状态、去除非此即彼的习性、远离绝对化思维。从而可以通过偶然性导致新的发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创造新的内容。
在中国走向全面自主创新的今天,现代艺术当成为一门必备的理论基础进行普及,使人们学习和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