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学习力】【管理综合】【精摘】国企业人才之困 不及格的大学

[复制链接] 1
回复
6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2-25 14:0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提示:当中国的企业开始大量筹办大学的时候,也是大学教育病入膏肓之际
中国企业人才之困 不及格的大学

  千万就业压力 九成人才缺口
  企业无奈办大学
  采访·撰文/潘青山
  当中国的企业开始大量筹办大学的时候,也是大学教育病入膏肓之际。
  吉利大学、金蝶顾问学院、携程大学、麦当劳汉堡大学、真功夫米饭大学等等,这些都可以被理解为企业和企业家们在努力培养自己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同样,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企业无法寻找到大量适合自己的人才。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质疑道,“我不会说这些企业不该办大学而批评他们。如果因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课程设置得不好,那么,我觉得有问题的是大学,而不是企业。”
  这就是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企业招不到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在企业拼命挖掘人才的时候,在中国“象牙塔”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经在遭遇声势浩大的“就业难”问题——2010年,等待就业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30万,2009年是611万,当年就业率为68%,待业人数196万。如果加上前几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0年人才市场上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大学生在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就业难”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根据麦肯锡公司刚刚发布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显示,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于失败的大学教育有着一针见血的批评。“就教学质量而言,大学教学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很多大学教师依然用五年前的东西来教今天的学生。这样,学生没出门就落伍了,因为教他的老师早就落伍了。”
  谁来当BOSS?
  上海松江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10年应届毕业生张华(化名)决定去最后搏一把,借来同学的正装,前往学校礼堂参加“谁来当BOSS”选拔活动。这是一个面向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选店长的比赛,选出的学生首先从销售员做起,一年后表现优秀可晋升为店长,并可获得部分股份,实现大学生从就业到创业的过程。
  “谁来当BOSS”是上海珈程服饰有限公司举办的。总经理王霞表示,这是公司挖空心思想出来的优秀人才选拔办法。之所以如此急迫,因为王霞在2009年计划投入18亿元资金打造全新时尚品牌“城市第八天”,主要是为了快速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
  出生于1977年12月的王霞,是江苏典型的“富二代”,家族拥有庞大的制造工厂和贸易公司,在英国留学时和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的女儿是同学。她在留学时经常打工,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和用人经验,“企业用人需要节约成本,往往要用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经常会出现矛盾的时候,刚毕业的大学生也问题多多。”
  “我也是没办法了,才会办这样的活动。对社会人来说,可能很多东西是不需要学的,判断力、应变力、沟通力、创新力等。但是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也是大学生缺乏的。” 王霞说。考虑到现状,王霞想出了“谁来当BOSS”这个创意。这个创意的目的就是选拔合适的人才,经过培训之后能够上手。
  这其实是个矛盾,在王霞看来,在大学里学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毕业生都需要再培训,但是企业也不可能把自己当作培训基地。
  不过,可能王霞没有注意到的是,除了也做很多校园选拔之外,还真的有很多企业不仅大量投入培训,甚至开始创办自己的大学。这些都是企业自己筹办的,目标多是为自己的企业培养人才,有些注重技能培训,有些则为社会培养高等人才。
  这的确是一种悲哀。当企业迫不得已开始考虑自己培养大学生时,人们不得不怀疑,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不是能够及格?
  这一悲剧的结果是,当企业不惜血本在寻找和培养人才的时候,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出路。
  让我入职吧
  “如果再得不到这个机会,我就只能回陕西老家了。”张华说。由于是外地生源加上非“211”的大学,直到6月15日他还没有签署就业协议。“心里挺急的,家里给我的压力也很大,辅导员也催了我好几次,希望我赶紧找个单位签了,先就业再择业,因为我不签就业协议会影响到班里的就业率。”
  在此之前,张华面试了28家单位,但是没有一家是相互满意的,“当然,看不上我的比我看不上的要多。”张华说,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对专业知识理解不够,对营销业务不甚了解,这些是最主要的拒绝理由。
  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期对全国1044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中,“缺少实习经验”以51.7%的比例排在用人单位拒绝应聘大学生的第一大原因,其次是“专业技能水平低或学习能力不强”(43.3%),第三是“专业不对口”(40.4%)。
  根据麦可思所做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大学生离校时掌握的能力的提高幅度低于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的升高幅度,“211”院校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为53%,非“211”本科院校为52%,高职高专为51%。
  面对就业难的窘境,大学毕业生除了把自己的简历打扮得更漂亮,也从未向现今这样认真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提前做出准备。这也许是就业难这一负面消息的正面利好。
  杨波明狠狠地把剩余6份制作精美的求职简历撕成粉末,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宿舍楼5层的阳台向窗外扔出去,看着如雪花般飞舞在夕阳下的片片纸屑,他大声喊:“见鬼去吧!我再也不会用你们了!”为了找工作,他花了大约5000元的“求职费用”:着装费、简历费、交通费、餐费,还去做过一次“牙齿美容”。
  杨只是今年要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中国630万大学毕业生中的普通一员,在经历了30多次的面试之后,终于在北京某小广告公司得到了一个策划的职位。7月15日,将是他正式报到上班的日子。“我对工作单位有三个要求,就是工作地点要在北京、月薪不少于2500元、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杨波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做企业管理人员。
  “职业规划是从高考选专业时就应该开始的事情,越早了解自己的需求,越早了解行业的基本情况,越早通过可行的途径弥补缺失的技能,越能不受制于经验和专业。”中国职业规划专家程良越教授说。
  这种观点还是很难被实践。一年前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制片管理专业的杨鹏,曾经因为没有影视发行经验,不得不在某知名电影公司接受了3个月的“零月薪”工作。“我一无所有,如何制定职业规划?先规划如何积累经验、提升能力还差不多,长远发展是以后的事情了。”杨鹏说当初作出这个决定也很冲动。不过,一年半后,杨鹏帮助香港某知名导演在内地开设了分公司,并成为他的助理。
  “零月薪”成为大学毕业生走向市场的一种难以言说的变通方式。《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表明,有18%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零月薪”,大大超出去年1.3%的比例。专科学历与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硕士与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分别为11.2%和11.4%。接受“零月薪”的时限最短一个月,最长为半年。
  同样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王婷,没有接受杨鹏“零月薪”的建议,经过朋友介绍去了一家杂志社,可是3个月后,只写了一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写出来的东西都被领导毙掉了!”王婷是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大学时候写得更多的是广告文案和策划方案,她写出来的文章被主编批评为“软文”;随后,她去了一家互联网营销公司,4个月后,部门总监以“沟通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合适做网络营销”为由拒绝为其转正;她的第三份工作是一个广告公司,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有幸”进入首批裁员名单中。“都毕业一年了,我还要和今年的应届生们抢工作,我觉得很悲哀。”王婷开始对未来感到迷茫,而且所学非所用,也让她很无奈,准备离开北京回到安徽老家。
  “与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源曲线相一致,往届毕业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被调查者所体验到的三项压力指标(情绪体验、身体体验、行为体验)都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其次是应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说。
  教育悲剧
  在毕业生为“就不了业”而想破头时,企业也同样为招人和培养人才努力着。
  “今年以来我们参加了各部门组织的大约10场招聘会,我们今年需要新招聘20多名销售人员,收到了上千份简历,不过领导满意的只有不到15份,4月份签了10个学生,到6月份还毁约了3个。”齐真如是某国际食品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今年公司决定在中国进行加速发展,希望能增加新的销售人员来扩充市场。
  很快,齐真如发现这些前来应聘的大学生都愿意呆在上海总部,不愿意去那些中小城市进行市场拓展。此外,从收到的简历看,普遍对食品饮料行业的营销规律缺乏基本的了解。
  事实上,能被企业认可的大学生并不多。根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披露,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人才70万~80万,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需要200万~300万人,然而能被这些跨国公司看上的人才,仅有不到30万,人才缺口高达90%。
  如此大的人才缺口,让众多企业不得不放弃此前“不招应届生”的要求,企业的大门正在越打越开,门槛也在开始降低,但依然找不到所需要的人。在中国教育信息网上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所做的关于“你的企业需要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的调查中,有75%的人选择“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学习、钻研;有良好的融合力和沟通能力”。
  这正是大学教育欠缺的。“企业需要的是多技能、复合型人才,而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大多是单技能、无经验的学生。”金蝶顾问学院院长权顺亮告诉本刊记者,金蝶用人需要在急速增加,只好把招聘条件相应降低,比如之前是2~3年的工作经验,现在全部取消了。“就应聘者的整体情况来看,不少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不能达到基本条件。”
  对于中国的教育,王霞深有感触。“大学的这一块理论知识多,其实任何理论都有它有用的地方,但关键是中国的教育没有更好地让你懂得去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知识都是通的,教书育人重在‘育人’,要懂得让人把这个知识变通,就像培养营销人才,他应该是可以做各个行业的营销,只有变通了才厉害。比如说平面设计师,应该既可以设计房产又可以设计服装,实际上都是通的设计。但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都把自己局限在一个领域里面,这就是中国的教育,没有创新精神。”
  不过,直接发愁的是齐真如。“一方面企业正处在快速扩张期,希望尽快找到能去市场上打拼的年轻人,但是,另一方面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人力、物力去培养新手。”齐的想法和金蝶顾问学院院长权顺亮的看法如出一辙。“企业面临的市场变化很快,不愿意也没时间去养一个‘闲人’,一进来就能上手干活的员工当然是最受欢迎的。虽然听起来比较残酷,但市场竞争就是这样。”
  但是对于注重人才长远规划的大型企业来说,自己创办大学成为不得不面临的选择。“遗憾的是,学校本身没有能力教育大学生达到创新人才的标准,很多大学教师本身就无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转化为社会所需,而让企业的人去学校讲课的话,从人力、物力上考虑都不现实。”权顺亮说,出现创新人才之荒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高校教育课程设置失衡,还有社会环境、企业需求、个人选择等多重因素。“金蝶因此成立了顾问学院,给自己和客户培养创新型人才。计划3年内改成有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教育机构,到那个时候,就可以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了。”
  除此之外,吉利大学、金蝶顾问学院、携程大学等等企业创办的大学在中国风起云涌。不过,在权顺亮看来,学校教育培养人才还应该是第一位的,企业应该承担的只是一个弥补的作用。他说,从长远来看,如何让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有效结合,如何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是个性的充分发展。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许多人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与我们不重视个性发展、求全责备、追求整齐划一有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尽管对教育现状不满,大多数人却认为改变不了,不得不适应这一现实。学生、老师、家长、政府都日复一日地做着自己痛恨的事。



沙发
发表于 2012-2-25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分享,非常感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