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华章经管 于 2012-1-30 17:06 编辑
王勇:加拿大皇家银行集团副总裁
艾经纬
2009年前后,很多人欢呼,危机结束了。然而,2010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占据着新闻头条。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动荡得更加剧烈。
日前,有消息称,德意志银行需要增加资本金。此前,德国已同意重启Soffin(特别金融市场稳定基金),对流动性困难银行进行注资、担保。其实,不仅是德意志银行,在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下,全球银行业都将面临增加资本金的问题。
近日,加拿大皇家银行集团副总裁王勇就此相关问题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的采访。
王勇认为,金融危机触发了全球监管的变革,危机中出炉的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金融机构去杠杆,但在降低复杂衍生品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很容易出现羊群效应,而这又将导致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
危机从未结束
《财商》:去年8月4日,欧债危机触发全球金融市场暴跌,很多人惊叹金融危机再度袭来,但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肇始于2007年的危机从未结束。你怎么看?
王勇:我赞同后一种看法。2008~2009年金融危机使得监管机构意识到金融机构的杠杆太高。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金融机构提高资本充足率,而这将导致全球金融机构进入去杠杆的过程。
金融机构去杠杆,意味着很多金融机构处理高风险的产品,但这也带来金融机构的羊群效应,市场因此容易出现大幅的波动,所以说目前市场动荡是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延续没有错。
《财商》:你认为危机发展的下一环是什么?危机的演变逻辑是什么?
王勇:我不是经济学家,很难对此做出预测。不过有一点,正如格林斯潘所说的,他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他太相信自由市场的力量。从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之时来看,当时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是基于市场结构,对自身利益进行最大化,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合理的,但整体道德风险被忽视,从而导致了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触发了全球监管的变革,而监管的改变和实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财商》:金融危机后一个关键词是去杠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去杠杆花了20年,现在要多久呢?
王勇:这个周期完全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周期有很大关系,而该协议实施区间在2013~2019年。另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全球经济恢复是存在一些障碍的,毕竟当时全球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远逊于现在,譬如近期全球主要央行联手注入流动性的举动。流动性对金融机构的作用,就如同血液之于心脏那般重要。至于目前去杠杆所需要的时间,很难预测,但说20年估计用不了这么久。30年代大萧条和当前危机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大萧条时是实体经济触发金融危机,是单向的。而2008年以来的这次危机,是金融体系影响到实体经济,而后实体经济又影响到金融体系,彻底摆脱危机,我们要消除金融体系的弊端,同时也要为实体经济恢复做出努力。
《财商》:去杠杆周期之外,那么,按照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倒推的资本金要求,全球金融机构需要降低多少衍生品规模呢?
王勇:数量上不一定降低很多,而是结构上,复杂产品比例会降低很多。事实上,全球场外衍生品的规模从2009年6月的594万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6月的707万亿美元。衍生产品市场的实体化、简单化、中性化是发展的趋势,中性化的衍生产品市场可以产生内在的对冲效应,市场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外,中性化衍生产品所需要资本金会比传统场外市场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金要低,这是因为对经过中性化的衍生产品无需再配备对手信用风险资本金。
全社会或被金融机构绑架
《财商》: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协议Ⅲ出炉,美国也出台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这些改进可以降低危机发生的频率吗?
] 王勇:我认为会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金融机构提高资本金比率,由此杠杆也会降低,机构承担的风险在变小。美国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影响深远,法案如此之大,其条款数量超过过去75年美国所有银行法案的总和,该法案最重要的一条规则是限制金融机构进行自营交易,这会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华尔街正经历有史以来最大变革。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巴塞尔协议Ⅲ的推出并不能消除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和表现方式都不相同,监管总会有漏洞,市场有人要去追求超额回报,就会寻求套利机会,对超额回报的寻求是产生危机的来源,但同时也会促进监管的进一步完善。
《财商》:在你看来,巴塞尔协议Ⅲ是不是还存在什么局限性?
王勇:肯定是存在的,巴塞尔协议先前的版本对资本金的要求有漏洞,实际上鼓励各金融机构使用资本套利,即为了降低资本金要求,将持有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然后推向社会,结果导致各金融机构都做证券化,最后触发了系统性风险。而巴塞尔协议Ⅲ的最大问题还是将所有的管理者面临的难题统一化,这造成金融机构同时去杠杆,触发羊群效应。与前期的巴塞尔协议类似,巴塞尔协议Ⅲ也要依赖在2008~2009年危机中表现并不是很出色的风险价值度模型,模型的局限是所有管理者都应关注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巴塞尔协议Ⅲ与先前的协议相比毕竟是个进步。
《财商》:危机爆发后,有人把危机归结为金融机构高管过于依赖短期业绩的分红模式。你曾提到欧美已经有商业银行试水计分卡形式的分红模式(更早的业绩都会对分红结果产生影响)。那么,效果如何?
王勇:危机期间听说计分卡模式有所实施,但据我所知,记分卡的实施并不是很多,毕竟这涉及利益的分配,实施有很大的阻力,市场一好,大家马上就沾沾自喜,也许就好了伤疤忘了痛。
《财商》:前段时间“占领华尔街”运动如火如荼,你怎么看?
王勇:我认为这场运动还是缺乏一个能够引起广大民众共鸣的主题,运动从最初的占领华尔街发展到后来的占领世界的不同地区,我认为这场运动的信息表达方式是有问题的,占领者所抗议的主题中有些问题确实是来自金融机构,而有些问题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金融领域当下重要的问题是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现象,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控制的话,全社会将被金融机构绑架。我认为占领华尔街从根本上没有太多作用,因为政府已经对金融行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作为一个普通民众,与其占领华尔街,还不如努力去占领一份工作。
王勇简介
博士,CFA,现任加拿大皇家银行集团副总裁及全球风险定量分析部董事总经理。2010年获“世界华人金融贡献奖”,加中金融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会长。著有《现代西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管理》(第二版)、《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第二版)等。
更多信息:http://www.amazon.cn/dp/B006QFZAKS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