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之惑:好、还是快?fficeffice" />
成本、数量、质量,都是大腕,谁做排第一的老大? 好,还是快?这个选择题,选出的是质量意识,意识的差距,正是质量的差距。
自从把质量降级到成本与数量之下后,丰田便欲行欲远,直至一头栽在美利坚这片凡事较真的土地上。爆出轰动全球的“丰田召回门”,实事求事讲,丰田之败,非质量体系之败,他的TPS精益化生产仍然闪耀着标杆生产的光辉。丰田之败,败在质量意识。“又快又好”地干事,还是“又好又快”干事?选择了理念,结果就自然而来!
数年前,沅纸二氧化氯系统安装时,有位年青的加拿大外方专家,望之三十不到,不似行家,每天在工地上晃晃悠悠,国内人员热火朝天地安装。不久,安装完毕后试机令安装人员懵了:迷宫般曲折的管道哆哆嗦嗦打着寒噤——震动。他到现场后,拎着个扳手,将管道阀门的螺丝再紧固了一圈,开了几个阀门,奇迹消失了,震动立即消除。当时,听我讲述完“多拧一圈”的故事时,我的老师感叹一句:有人做事,只用四肢,图快,差不多就行;有人做事,带脑子,图精,步步到位。当代对于“快”的推崇向来如此之多:快餐、快女、快车、快人、快眼、快迅......
一百年太长,力争朝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很小,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下熏陶起来的。中国人民伟大的智慧与战天斗地的精神一旦结合,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奇迹。数年之功,赶上了欧美几百年的差距,这就是“快”;中国制造横扫全球,这便是“多”。中国产品折腰“中国创造”,是因为——我们做的够多、够快、不够好!
是什么使所有质量制度成为了“橡皮图章”?——为了快,把好丢掉了!质量成了虚设的球门,谁都可以射门。质量是一项由意识统领的基础工作,美国人的戴明理信念帮助日本产品大行其道,所以,丰田的TPS精益化生产世界有名;当丰田质量意识退一小步时,最先发出声音的也是美国人。观之同类,ISO9000族质量体系引进来,轰轰烈烈地挂在墙上,在赶生产进度时,“超产奖”、“节能奖”、“生产进度”等一系列“快”字头的考核,逼得质量体系靠边站,客户对质量的如山抱怨充耳不闻。仅仅围着质量体系打转转,每年一个认证,这样的质量不要也罢。
社会角色的多元性,使“好,还是快?”这个选题很难。做为生产者,成本、速度、数量无时不在诱使着对“快”偏心。做为消费者,谁会放弃好呢?这个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创造外部条件,配备合适的原料,合格的检验工具,得力的培训技术,让生产工人有能力,有条件生产出一流的产品。也要在制度设计上更加科学合理,要“高产”,也要“优产”。这样,才能“优产夺高产,既快又好。”
该贴来自群组:栖息谷公益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