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职责和主业是耕田,偶尔农闲季节也会打打猎。耕田的成果相对稳定,而打猎的成果却不然。机会好的时候可以满载而归,机会不好的时候,不但会一无所获,弄不好打猎的家什还会被猛兽弄坏。在年景不太差的情况下,只要按部就班、勤勤恳恳,耕田收获相对稳定,但要想每年收成都增加,可要下一番苦功夫了。从选种、播种、除草、松土、施肥、收割,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每个环节都要不断改进,以低投入获得高产出。例如选择优良的种子、改进农机设备、改进各类流程方法等等,甚至要想办法抵御自然灾害等不好的年景。所有这些改进,都会为提高耕田收成起到一定作用。如果我们把企业比作农民,企业“耕田”成果(营业利润扣除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等与企业实体经营无关的收益后的利润)和“打猎”成果(相当于企业的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益)合计构成了企业总收入(相当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衡量企业职责履行成果主要看其“耕田”成果。
作为国内最为知名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正略钧策,经过对国内近千家上市公司的研究与分析,推出了正略钧策管理收益率(ROM),ROM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扣除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等与企业实体经营无关的收益后的利润与该年初、年末的股东权益均值的比值,用以衡量企业业务经营管理能力。因此ROM越高,其业务经营管理能力越强,进而以低风险获得高增长的能力越强,其越容易长期持续保持良好业绩。
通过对近几年上市公司ROM数据进行了监测分析,发现一些企业ROM行业内排名 靠前而且相对稳定,华东医药就是其中之一。
2008年,华东医药虽然受到新收购子公司西安博华制药和杨歧房地产业绩拖累导致整体利润较上年有所降低,但2005、2007和2008三年ROM仍然保持行业内领先地位,如表1所示。
备注:因未对2006ROM进行排名,所以该年ROM数据缺席
对于“耕田”来说,殊途可能会同归。那么华东医药是如何耕好自己这块田的呢?
在近几年风起云涌的医药行业并购大潮中,华东医药也不甘寂寞,走出了一条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外购相结合、自身培养业务和业务并购相结合”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发展道路。早在1996年,当时的华东就与美国富春公司进行合资,用300万美元组建了当时浙江第一个基因工程实验室,开始了自主研发的征程。1996年,以实验室为基础成立的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基因工程药物的两个重要产品之一白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成为世界上第三家、国内第一家G-CSF产业化企业。同时华东成为世界上第二家、国内第一家生产价值是黄金的3倍环孢素的公司。而以后研制的新一代环孢素制剂赛斯平软胶囊打破了瑞士人体器官移植抗排斥药物的垄断局面。华东医药对国际上的产品的仿制已经从上市后提前到在国外尚在二、三期临床时期就进行仿制,实现1-2年就上一个新产品的目标,大大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华东医药在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方面,不仅仅依靠自身。
图1 近年华东医药技术外购和企业并购路线
经过了如图1的一系列技术收购与企业并购,目前华东医药以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为主业,初涉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和中药饮片业务,形成了“工”、“商”相互促进的医药产业以及以房地产开发为辅助利润来源这样一种业态组合。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是华东医药目前主要营业额的来源和利润来源,拥有较高的利润率;医药商业利润率相对不高,但也占营业额的相当比例,而且对医药工业有促进作用;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房地产开发业务当前营业额有限,但盈利能力较强,将成为未来新的利润增长来源,如图2所示。
图2 华东医药业态构成图
通过技术收购与企业并购,华东医药的医药工业部分得以专注于专科用药,拥有免疫抑制全系列产品,成为国内免疫制剂龙头企业。公司在糖尿病、消化领域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差异化、专注化战略成效逐步显现。华东医药控股子公司中美华东在 2008 年实现销售收入 10.42 亿元,同比增长17.89%,净利润率高达19.3%。华东医药制造分公司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601 万元,净利润率高达24.3% 。
医药商业接轨国际是另一个值得一提之处。在积极拓展原料药的国际市场的同时,华东医药充分认识到打破国际技术壁垒的必要性。经过几年的努力,2006 年主导产品之一阿卡波糖原料药生产车间通过了美国 FDA 认证;同年年末另一主导产品环孢素原料药车间通过了欧盟 COS 认证,为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
采取适合公司发展的组织架构。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做好激励加强成本管理,华东医药对商业业务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取消分公司制,采用事业部制,设立了西药、中药、医疗器械三个事业部,将采购和销售权力集中,提高了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
综合来看,华东医药主要采取了紧密的产品跟随、产品差异化、技术领先、国际化、低成本等竞争策略赢得稳定的高收益率。企业和人一样,不可能是完美的。对华东医药来说,应该充分重视新购入企业的经营风险、超过70%的资产负债率带来的高财务成本和资金链风险以及产品跟随者对企业日益增加的威胁。
(本文转载自“正略钧策十二五规划视角”专题,更多内容,请查看http://adfaith.com/index.php?tmpl=topics&option=com_topics&task=topicsart§ionid=68&bdclkid=8UVR8gqP-evY5r-CqhqgINsbX7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