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sliverwolf - 

[原创]管理:走出去,请进来

[复制链接] 29
回复
44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17:1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巴山的鱼在2009-11-5 16:06:32的发言:
管理需要气度,需要热情,也需要亲情

不错,就是这样,自己首先能够包容,不是有句话说:“有容乃大”吗?

22
发表于 2009-11-5 20:23:5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sliverwolf在2009-11-2 18:28:39的发言:

飞猫看到没有啊,现在可是2:1,你现在是少数派

 

  sliverwolf兄,我想我们存在名词定义不清楚、不统一的问题。

  通过百度搜索,“意志”一词的解释,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志,是对目的方向的坚信、坚持。飞猫对意志的理解,就是朝着既定的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气魄。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

  在日常纷乱复杂的生活工作中,如果你无法主动确立自己的意志目的,你就会被动或不自觉地选择其他目的,结果很可能会让你失去掌控全局的能力,同时你也将受制于使你分心或搅乱你的人或事件。这就像将一艘游艇自码头松开绳索,却忘记了启动马达一样,你将随波逐流,海风、水流或其他船只随时都会让你葬身海底。也许对岸有好事等着你,但是除非奇迹出现,否则你无法顺利到达对岸。意志如同开启游艇的引擎,能驱动我们朝着所选择的道路勇敢前进。弱势大赢家刘邦VS强势大输家项羽的历史案例,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革命前辈从千辛万难中走过来的光辉事迹,皆可以明证之。
  毛主席说得好:“秀才造反,三百年不成。”《菜根谭》说得好:“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要在一座大型体育馆里作演说。
  演说那天,体育馆里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而焦急地等待着奥本·海默做精彩的演讲。终于,大幕徐徐拉开,人们看到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能够吊起这个铁球,舞台上还搭起了高大的铁架。奥本·海默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从后台走了出来,然后站在铁架的一边。
  人们有些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这时候上来两位工作人员,他们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奥本·海默面前。主持人对观众开口说话了:“现在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于是好多年轻人跃跃欲试,一阵骚动后,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了舞台上。
  奥本·海默这时才开口说话,他对那两名台上的观众讲明规则,然后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其中一个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拼尽全力向吊着的铁球砸去,结果一声震耳的响声过后,球却纹丝不动。于是他又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铁球,很快就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了。这时候,另一个人也不示弱,他从那个筋疲力尽的人手中接过大铁锤也把铁球打得叮当作响,可是铁球始终纹丝不动。
  台下的呐喊声逐渐消失,所有的观众好像都已经认定锤击是没用的,就等着奥本·海默出来作出什么解释。会场恢复了平静,只见奥本·海默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不停地,有节奏地敲击。
  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经开始骚动,观众以各种声音和动作来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而台上的奥本·海默却仍然在一小锤一小锤地敲击着,他似乎根本就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台下的观众开始愤然离去。
  大概在奥本·海默进行到40分钟左右的时候,突然听到坐在前面的一个人尖叫道:“球动了!”会场顿时鸦雀无声,人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只见那个铁球真的开始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便很难察觉。奥本·海默也没有任何反应,而是继续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最后,球在他一锤一锤地敲打中越荡越高,并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巨大威力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受到强烈的震撼。终于,响彻云霄的掌声在体育馆内爆发,在掌声中,奥本·海默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人们开始安静下来。奥本·海默开始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精彩演说,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做到不断重复这个简单的动作,那么,你就只好去用一生面对失败。”

  重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的忍耐过程。不经过这种历练,你不可能让自己实现蜕变。而在这一过程中,你是否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重复,积极、愉悦地面对它,这将决定你最后取得的成绩。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想找到一步而就的成功之路。殊不知,正像那些一锤子敲过去却不见效果的人,在他们放弃的同时,一些看似弱势的人则在一次次重复敲击着自己的目标。也正是在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也使得自己对人与事看得更加透彻、把握得更加准确,使自己能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能做别人做不到事,从而获得了渐进式的积累、突破与成功。中国明朝的思想家、军事家王守仁说得好:“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亦如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德谟克里特所说:“坚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对于多数人而言,成功的捷径就是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依靠重复操作、积少成多,以谋求渐进式的突破;如果我们不能持之以恒,那么自己面对的只有失败。所谓的艰难、失败,既可以是我们人生的墓志铭,也可以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如果思想心态消极的视它为苦难,它就会让我们萎靡、颓废,丧失斗志和意志力。如果把它当做一块垫脚石、一个熔炉、一杯烈酒,你咽下去的是苦涩,吐出来的却是精神。《菜根谭》有云:“横逆困穷,是煅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煅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煅炼者,则身心交损。”中华文明智慧古书《易经》有句话说得好:“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重复定律也称为实践定律,指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当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大众的普遍心理,倾向于喜欢新鲜的、刺激的事物,不喜欢做重复单调枯燥的事情,例如职场上的“三年之痒”、婚姻生活的“七年之痒”。但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个世界可有不经过人们反复操作、实践、修正、完善,个人、企业和商品就能获得长期发展、成功和幸福的呢?一个都没有!但奇怪而又有意思的是,我们却总是急功近利的希望自己,不用经过反复操作、积少成多、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升华,就能获得成功的、幸福的人生。这行得通吗?(飞猫不由想起家人常道兄在“修练成长”版块发布的关于自我评估的贴子)

  …………

 

转一则哲理小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一家磨房有一匹马和一头驴,马拉车驴推磨,相安为伍。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到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经本回到长安会见驴朋友,谈起旅途经历,驴子大为惊异。马说:“我们走的距离大致相等,不同的只是你被蒙住眼睛转圈圈,我随玄奘大师有一个始终如一的目标和前进方向”。这个故事说明,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什么成就有天壤之别,职业生涯设计就是要让你设置一个奋斗方向和目标,然后始终如一地去做。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确定目标,并知道怎样才能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的结果:调查样本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外,在生活、工作、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平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并正在按照原来的目标走下去。
  行为科学学家对目标设置有一个典型的测验:把同一个取样的人群分成甲组和乙组。告诉甲组“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什么时候停止有人会告诉你们,你们只管不停地走就行。”告诉乙组“沿着这条路一直走,每隔10公里有一个小界牌,每隔100公里有一个大界牌,走到第五个大界牌时停下。”实际测算结果:同样的取样和体力,乙组的效率是甲组的两倍以上。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区别。
  根据故事和科学论证,我们可以看出目标和方向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要明确的,也是一个组织必须明确的。这就是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对我们将来在任何组织中做事都有用。而设计的好坏,取决于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正确看法,取决于我们的思想心态、爱好习惯、性格才能、眼光行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22:35:38编辑过]
23
发表于 2009-11-5 20:27:34 | 只看该作者

  谈到意志,我们不能不说到西方关于意志论的二个代表性人物: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法西斯之父、德国哲学家尼采。(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优秀思想相比,落于下乘了。一只手VS二只手,自然不是对手)

  生存意志论是叔本华哲学的核心部分。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第一次把意志提升为哲学的首要范畴,并将它与理性完全对立起来,把意志看成非理性的世界本体。叔本华写道“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的,是作为意志现象的工具而隶属于意志现象的”。
  尼采的权力意志(另译为“强力意志”)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即人性欲望。不过,尼采积极向上的哲学与叔本华消极悲观的哲学,是有区别的。在叔本华那里,事物的生存意志的目标仅仅在于求生存。尼采则继承、改造和发展了叔本华的哲学,他的核心思想是“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人们追求食物、追求财产、追求工具、追求奴仆和主子,根源都在于权力意志。在社会生活中,压迫、剥削、奴役、战争、人们之间的争斗等等,都是不同的权力意志相互作用的表现。他认为求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最低的要求,任何人都决不会仅仅满足于这种要求,都有一种渴望追求尊重、求强大、求优势、求权力、求自身超越的强烈欲望(与亚当·斯密《国富论》“看不见的手”是一回事)。

  如果没有希特勒,这个世界没有多少人会知道哲学家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在苏联20世纪50年代版的大词典里,尼采的词条竟是这么解释的:“极端反动的法西斯主义哲学家,法西斯理论的直接创造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阵营的士兵每个人被包里都放着一本德国著名哲学家著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就是所谓的权力意志论(另译为“强力意志”)。许多历史资料表明,希特勒对尼采“厚爱有嘉”:希特勒去过魏玛的尼采纪念馆瞻仰,和尼采塑像合照;曾经拜谒过尼采的墓地;《尼采全集》常常被希特勒当成礼物送给盟友,1943年墨索里尼60岁生日时就收到了这样的礼物。不仅仅是尼采本人,对尼采的家人也是“关怀备至”:1934年,希特勒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魏玛,在那里会见了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费尔斯特·尼采,并参观了尼采档案馆;一年后,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妹妹去世,希特勒为她举行了国葬。   
  尼采哲学是一种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哲学,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21:22:09编辑过]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3:24:50 | 只看该作者

飞猫兄:看见你的回帖,我就准备缴械投降了,工作紧张,你那么多文字,我看见头晕。

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喜欢看尼采的作品,这种精神和意志的哲学确实很能鼓动人,是一种立志的哲学。据说鲁迅在年轻的时候,在人生路上彷徨,看了尼采的作品以后,才找到人生之路,同一时期的其他名人也是这样。

在那个时候铁血宰相俾斯麦是贫弱中国所崇拜的人物,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德国出力甚多,国人也对德国抱有好感,所以我猜想,喜欢尼采,既是其作品魅力所在,也是知识分子情感倾向性所在。一句话总结:尼采是哲学家中的牛人。

回帖比你简单多了吧?呵呵

25
发表于 2009-11-6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来顶楼主的,谢谢分享
26
发表于 2009-11-6 15:57:07 | 只看该作者

1.优秀的管理者:成功时看窗子,失败时看镜子。

 

2.不理想的管理者:成功时看镜子,失败时看窗子。

27
发表于 2009-11-7 09:04:3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sliverwolf在2009-11-6 13:24:50的发言:

飞猫兄:看见你的回帖,我就准备缴械投降了,工作紧张,你那么多文字,我看见头晕。

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喜欢看尼采的作品,这种精神和意志的哲学确实很能鼓动人,是一种立志的哲学。据说鲁迅在年轻的时候,在人生路上彷徨,看了尼采的作品以后,才找到人生之路,同一时期的其他名人也是这样。

在那个时候铁血宰相俾斯麦是贫弱中国所崇拜的人物,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德国出力甚多,国人也对德国抱有好感,所以我猜想,喜欢尼采,既是其作品魅力所在,也是知识分子情感倾向性所在。一句话总结:尼采是哲学家中的牛人。

回帖比你简单多了吧?呵呵

 

化简为繁与化繁为简,两者皆不可少。俺的回贴比你更简单。^O^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09:59:53 | 只看该作者
作弊,这次你什么都没说。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3:12:24 | 只看该作者

最好在回帖时说出自己的意见,大家能够互相分享。

30
发表于 2010-3-28 21:10:56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彩的留言,先MARK,慢慢学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