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ldcr - 

[公告]德鲁克与管理学

[复制链接] 16
回复
217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4:49:56 | 只看该作者

  

要真正经营管理好一家企业,管理者要做好真正的管理工作,我们必须回到管理的基本面,即从正确认识企业是什么,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开始。组织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企业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吗?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吗?为什么当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的著名商学院都成了被攻击的靶子?我们是否背离了企业的目的和责任?究竟是谁错了?面对所有的这些问题,应该到了我们重新再来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什么是企业的目的,什么是真正的管理、有价值的管理、负责任的管理并反思我们的管理学教育的时候了。


 

德鲁克把企业的身份定义为“社会的器官”。称之为“器官”,就是说企业没有自己狭隘的目的,企业的目的只能按它在社会中的作用(贡献)来确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可能认为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为谁都“知道”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德鲁克说,这种回答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答非所问。盈利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企业的目的。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客户。企业存在于社会的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利润并不是企业的行为和决策的原因或根本依据,而是对其有效性的一种检验。企业是为了自身之外的那些需要它的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中的人群或组织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并不是为了投资人和企业中的员工的愿望或利益而存在的。企业不是只对股东负责,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赚钱机器,而是一个同时对股东、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社会、生态环境负有责任的社会组织。企业不是为了利润去赢得客户,而是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而获得利润,二者的关系不能混淆和颠倒。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长青企业,没有一家是以狭隘的赚钱为目的的,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所列举的长青企业在它们的经营中都有超越利润的价值追求。我们可以从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普卡德(David Packard)的言说中深刻感受到这一点:“我们为什么要办公司?我想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办公司就是为了赚钱。虽然赚钱是公司的重要成果之一,但如果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我们必然会得出如下结论,即一批人走到一起来,并以公司的形式存在,以便成就一番单靠个人力量不能成就的事业,即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句话听起来一点也不新鲜,但却至关重要。留意一下周围的企业界,你仍会发现一些人只对金钱感兴趣,对其他事漠不关心,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潜藏在追逐利润背后的实际动力是一种要做一点事情的欲望,如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总而言之是要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因此,让我们在牢记这一点的基础上讨论一下惠普为何存在的原因。我们存在的真正目的是向公众提供某种独特的、有用的东西,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中国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华为“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及著名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理念,都暗合了德鲁克对企业目的的论述。其中最主要的不是这些公司都提出以客户为中心,更为关键的是它们真正的去这样做了,也做到了。观念决定行为。中国的企业和管理者要把公司经营管理好,做到企业基业长青,深刻领会德鲁克对企业目的的阐述是根本。这是把握德鲁克全部管理学说的切入点,也是中国企业走向未来的正确出发点。如列宁所说“重要的是出发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1 15:53:51编辑过]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4:50:34 | 只看该作者

fficeffice" />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被誉为管理的真经,不但在于它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更在于其超越具体管理的视野和思想境界。60多年来,他的思想不但没有被遗忘,社会和企业在经历了种种的曲折和错误后反而愈显其现实价值、实践效用、思想深度、科学预见。德鲁克不是局限于就管理谈管理,而是站在组织、社会、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和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待管理。他首先认识到现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机构型社会,整个社会主要是由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三大类型的组织构成,组织已经成为社会的器官,而管理是社会机构的器官和功能,一个社会要健康和谐,那么其中的每一类组织和每一个机构都必须是管理完善的、健康的。德鲁克在晚年谈到自己对管理学的贡献时说:“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器官;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德鲁克从最宽广的视角和组织管理整体的高度把握了管理学科的基本原理,理解这些是任何一个管理者作好具体管理工作的前提。德鲁克说,一个理解管理学科而并不具备各种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管理人员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甚至可能是第一流的管理者;而一个只知道管理技巧和管理手段但并不理解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人却不是一个管理者,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员。他还让管理者知道,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技能的训练,而是对企业、社会和人类的整体认识。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理论和学术研究,而是应该用来整体解决社会和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德鲁克是从管理的整体来研究、看待管理的。它不但告诉管理者怎么做,也让管理者知道怎么想,让管理者心中有一个完整的管理大象。我们现在的很多管理者天天在追求一些细枝末节的管理技术,离真正的管理、整体的管理越来越远。今天的人们在越来越小的问题上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在越来越大的问题上知道得却是越来越少。在管理上也是如此。大家都在急切的想要获得立竿见影的方法和手段,这种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企业的整体管理变得一塌糊涂。德鲁克还使管理成为一种素养,他认为管理者的远见、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水平,其实才是方法。可现实的管理者们认为管理就是权力,是方法和技术,不知道管理更是一种责任,也不知道正直、诚实和道德责任,是一个管理者做好管理必须具备的绝对条件。不理解任何管理方法的使用都必须和管理者自己的人品及管理素养匹配,这样才能用好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也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成果。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跟管理者对真正的管理是什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跟我们的管理学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商学院的管理教育存在很大的误区和缺陷。管理是一种实用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学科,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成就,管理实践是以知识和责任为基础的。现在的管理学教育更多是一种理论灌输,并且没有把真正的管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没有强调作为一个管理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只是给予学员一些商业技能的训练。德鲁克对于现在的MBA教育一直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他认为MBA教育几乎完全抛弃了他所理解的管理学精髓,沦为一门综合技能培训,使得MBA的学员大多陷入商业手腕的鸡零狗碎之中,迟钝于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变化和客户的需求。,缺乏创新精神、远见、难以应对商业挑战、历史感责任感淡漠,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全球著名的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说:如今大多数管理学院教授的课程依旧与真正的管理无关,而是在谈组织所需要的其他专业技能。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则大声疾呼:“传统的商学院教育,以错误的方式,培训错误的人,最后得到的是错误的结果。” 当前的金融危机更是把商学院的教育问题暴露无遗。物质至上、急功近利使商学院迷失了自己的灵魂,远离了自己的目的和使命。没有为社会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商业领袖,却输送了大量只会投机钻营的经济动物,使自己沦为目光短浅的培训机构。全球领导力研究的权威专家沃伦·本尼斯指出:“当前的商学院教育完全专注于学生商业技能的培养,却无法避免安然公司类似的失败,因为商学院完全忽略了人的内在素质和实践智慧的培养。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真正的领导力是内在如一的服务于公共之善的能力。这远比商业技能要求的更多,它需要道德理智、历史、哲学、文学、神学、逻辑学……等各方面的教育。人文教育的缺乏是商学院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商学院的学生超过95%的时间是在钻研‘赚钱之道’,只有不到5%的时间考虑‘个人内在素质’”。而这些正是德鲁克数十年来一直强调而被现代管理教育忽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1 15:54:45编辑过]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4:50:5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经济面临的困境和中国企业面对的商业新格局,金融危机和整个经济环境的根本变化,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借助于金融危机而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将从整体上改变中国经济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企业的原有思路和经营模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驾驭企业的管理能力也将严峻的摆在每个管理者面前。当曾经拥有的资源不复存在,靠关系维持企业运作的条件也即将消失,现实环境已经迫使每个企业和管理者必须依靠真正的经营管理能力去创造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我们是否已经从思想观念和实际运营能力上作好了准备。中国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商业环境从过去的非正常向正常化回归,各种偶然的成功和驱动企业成长的种种外力和因素消失,企业突然感受到了自己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不足和差距。这种问题从企业建立之初就可能存在,只不过特殊的天时地利人和把这种问题恰到好处地掩盖了,而现在恰好到了水落石出的时候。到了今天,我们那些所谓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们,都有必要问自己几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过去所赚到的钱,哪些是凭自己的真本事赚来的,哪些是认识某个领导和占有某种资源赚来的,那些是行业整体上涨的泡沫溢价侥幸获得的。如果我们想走得更远,现在必须回到企业的根本,正视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并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提升管理者的素养,以出色的管理能力应对今天和未来的挑战,把企业带向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这一切都有赖于对企业目的和管理的正确认识,有赖于观念的更新和思路的变革。德鲁克管理学说对于中国企业和管理者的价值和意义即在于此。


中国今天最迫切的需求并不是资金、技术,而是大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说“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应该懂得如何管理,知道如何去领导企业并促进它的发展,也知道如何去激励员工和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即便引进管理者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引进的人数也将是寥寥无几。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技术和资本仅仅是工具而已。它们必须通过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也正如马云所说的,今天中国企业缺的不是赚钱,缺的是文化、管理和领导力。

   

我们必须回归企业的根本,通过在市场中的搏弈去创新产品或服务来引领市场、引导消费、创造客户,靠企业和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去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大师虽已逝去,其精神和思想永存。对于那些怀抱着经世济民的理想、用企业实现自己使命责任和价值、不把狭隘的牟利看成是唯一目的的企业家和那些将管理学作为促进社会变革的有良心的管理学者们,在进入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时,自然而然地会以德鲁克精神为最高的管理学理想,并沿着德鲁克所开启的实践道路一直走下去。


纪念大师的贡献、传承大师的精神!向大师致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1 15:55:32编辑过]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7:08:03 | 只看该作者

德鲁克研究管理学的出发点、立场和视野fficeffice" />

 

德鲁克对管理的兴趣始自他对社区和社会的研究,德鲁克是从社会的全局观和人类的整体观切入来研究管理的。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鲁克,怀有一种“为万世开太平”的“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理想,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创造一个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愿景。他以社会生态学家的宏大视野,把社会、组织和个人置于一个大的系统中研究管理,研究个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寻人类社会、组织及个体间持续和变革的平衡发展之道。他观察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社会是由政府、企业和各种类型的非营利机构所构成,所有的社会任务被交付给各种组织,组织又是由个体的人组成,这样,德鲁克研究的问题在这种前提下就具体为“如何创造一个有效的组织或机构”及“如何成为一个能自我管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或知识工作者”。而对这些问题以及由其衍生出来的问题的解答,就构成了德鲁克的管理学。

 

德鲁克通过一整套的管理理论体系来构建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其事业理论和管理的任务来建立社会和组织之间的联系并化解组织和社会间的矛盾及冲突;通过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建立组织和个人之间的联系并化解个人和组织间的矛盾及冲突。通过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成为卓有成效的知识工作者来创造一个有效的组织进而促成一个自由而有功能的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对于德鲁克而言,管理学是工具,是技术,是他研究的问题的解答与实践,但不是他研究的问题本身。德鲁克是想通过管理这个组织的“器官”和职能来完善各类组织,使机构有能力为创建一个自由而有功能的完美世界作出贡献。

 

德鲁克让管理者明白,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对人类、社会和企业的整体认识。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理论和学术研究,而是应该用来整体解决社会和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古典管理学派的泰罗试图用科学实验方法将管理提升到科学层次,法约尔用职能理论使管理具有了一般的意义,韦伯对普遍性原理的追求企图将管理提高到理性层次,那么是德鲁克通过对人类社会中管理作用的重新理解,将管理提高到崇高层次。他唤醒了管理界,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对于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15
发表于 2010-1-30 20:06:56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我正在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这几年的工作经历经验相互验证,深有体会,正在读第三遍
16
发表于 2010-2-3 10:31: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7
发表于 2010-2-3 10:31: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