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以日为师
作者:Arcus Investment驻东京分析师彼得•塔斯克(Peter Tasker)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9-05-21
所有的银行家都是谎言家。他们不得不这样,因为银行体系就建立在谎言上:我们永远能够拿到自己的血汗钱。但如果所有储户同时提取现金,银行体系就会崩溃,经济也将在一夜之间停止运转。
在银行业危机中,人们已对这个谎言失去信任。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要让政府说服公众,政府会站在银行体系背后。
明确传达这种观点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净的,另一种是肮脏的。干净的方法由瑞典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包括对金融健康状况进行严格的会计审计、对破产银行进行国有化以及区分“好银行”和“坏银行”。肮脏的方法与日本有关,包括将大量纳税人资金注入银行,以及如同刚刚搅拌过的味增汤一样缺乏透明度的幕后交易。
批评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提出的美国银行拯救计划的人士声称,该计划更接近日本模式,而非瑞典模式。这可能是正确的,但日本的方法实际上非常有效。在目前的状况下,这可能是更佳策略。
瑞典是一个拥有庞大出口业的小国。该国实施了货币贬值,通过贸易走出了经济危机。对整个世界而言,这种选择并不存在。那么日本最终是如何度过银行业危机的呢?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通过清理银行资产,而是通过向银行提供无限度的支持。在日本最小的城市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Hokkaido Takushoku Bank)于1997年破产前的很多年,日本政治家一直忽视了这场不断恶化的危机。与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破产一样,未能支撑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引发了恐慌。政治家们不知所措,他们害怕把纳税人的钱浪费在如此不受欢迎的理由上。直到金融体系濒临崩溃时,他们才做出了回应,利用公共资金向主要城市银行进行全面注资。
这种措施奏效了。股市回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日本就全面参与到了网络泡沫之中。公众放心地认为,现在一切都棒极了。实际上,政治家们过于胆小,新的银行资本规模不足。2000年后的大幅衰退产生了另一次房地产崩盘和更多坏账。该怎么办?崇尚改革的小泉政府启动了强硬的瑞典风格策略。银行将冲销坏账;如果这意味着它们会破产,那么政府将把它们收归国有。股市的反应很糟糕。和陷入困境的借款公司的股票一样,本已疲弱的银行类股又下挫了50%至70%。
关键时刻发生在2003年4月一个致命的周末,当时,小型城市银行理索纳银行(Resona Bank)宣告破产。如果日本政府履行其改革承诺,那么理索纳银行本应收归国有,其“僵尸借款者”将破产,该银行的残骸将被扔给一家私人股本公司。相反,日本政府向这家银行注入巨资。理索纳股票非但没有把股东都赶跑,反而股价在随后的12个月内翻了两番,就像日本其它银行那样。
日本的政策为什么出现了惊天逆转?首先,1997年的银行业危机让日本尝到了危机蔓延的可怕后果。在泡沫后的系统性危机中,所有银行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一家银行破产,其它银行也会跟着破产。
其次,日本已经对两家长期信贷银行实施了国有化,这种做法充满了争议。把两家超大型银行和数百家地区银行收归国有,将是一场噩梦。
第三,鉴于日本可怕的经济状况,廉价变卖资产和对弱小借款者进行清算,可能会引发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通缩螺旋——糟糕的股价预示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中国有句谚语:“水至清则无鱼”。日本政府认为,对银行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将留给他们一个没有鱼的池塘。相反,他们传递出一条有力的信息:不管成本如何,任何一家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都会得到支持。此后,银行业危机逐渐消失,日本开始了战后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
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是,政治回应的具体内容没有其背后的承诺重要。必须要让我们信服:银行体系的问题现在就是政府的问题。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发生时,政府债券价格就会下跌,私人资产增加,金融危机结束,虽然其有害的影响将在很长时间内给经济带来压力。幸运的是,这一过程已在进行之中。
本文作者是Arcus Investment驻东京分析师
译者/梁艳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1 12:10:0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