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williamjen在2009-3-22 10:16:37的发言: 取消义务教育? 我不太明白,是用别的方式来替换还是什么。如果只是说要改成收费的,那如果农村有上不起学的,那何来拉动内需?这是小事,大问题时,如果教育再继续缺乏,你取消计划生育,那就完蛋了。
其实这么多年计划生育整个的投入也不少,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些所有的投入(包括损失、资源、精力)全部放到教育上,其实自然生育率会下降很多。
严重支持,取消义务教育,取消计划生育计划,什么税收改革,是误国误民,简直就是扯蛋,被网特洗脑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skyamd兄的文章,有很多问题,望审慎之。 坚持勤奋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是中华民族及全体国民增强内在素质、顺应知识创新时代的当务之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以及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如今的80-90%以上。一方面,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有专家考证: 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一般为80至90年翻一番; 19世纪60年代,知识更新速度为50年左右翻一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 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也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淘汰。当今社会,谁掌握了学习的先机和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仅关系到国运之兴衰,也关系到个人的生存。 因此,任何人都要勤奋学习,否则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自由全面发展。 …… 我们要勤于思考,把他有变为己有。书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为我所有,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而不思,等于食而不化。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把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把静止的东西变为动态的,把无关的东西变为相关的,才能在前人的认识上创新和超越。思考有多深,思想有多远,人们就能走多远。只有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联系实际,开动脑筋,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维和科学回答,形成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我们要勇于实践,把知识变为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理论不经过实践检验,就不能转化为能力;知识不转化为能力,就没有力量。毛主席既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践知识,既提倡读前人和今人的“有字之书”,也提倡读社会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反对脱离实际死读书、读死书。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实践,不善于把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我们要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既善于向书本学习,又善于向实践学习,在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才干,提高能力,用实践检验学习成效。 当人们需要在纷乱复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预测、洞察和处理问题时,任何理论化的东西都是只能启发思维、加宽思路,却不足以此而应万变,恰如人们所说“法不能尽战之巧,谱不能尽奕之妙”,科学的真理,它往往随着时间、环境、人、事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方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不是囫囵吞枣、刻舟求剑。鞋子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合不合适。一定的科学发展观总是因为一定的发展环境而生。
我们要善于总结,把经验变为智慧。毛主席说过,“我一辈子就是吃总结经验的饭”。陈毅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就是“不二错”,即同一个错误不犯两次。邓小平也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总结,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可能常走弯路、常遭挫折;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不善于总结,就可能错失机遇、蒙受灾难。要把学习引向深入,就要善于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善于总结,就要把实践中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历史的东西现实化,外面的东西本土化,外国的东西中国化,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善于总结,我们就能举一反三,就能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2 15:14:0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