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领导工作就非常简单,做一切你能做的,让他们得到这三件事情,所以在Google,有一些很特殊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管理方面,就多放权少管理,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那些聪明的员工,整天就管着他,今天编了几行程序,什么时候能够做好,他不会感觉到你在激励他,我这么聪明,你选了我来,给了我一个大方向,不要管我,让我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的话,有兴趣工作,这样的话感觉到发挥了我的潜力。我们在公司里管理层就是多放权少管理,20%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项目。比如说在公司,没有什么管理层、员工,阶级,办公室的大小,没有特权阶级,在公司每个人的办公室都一样的大,比如总裁CEO,他的办公室跟我的,跟其他工程师都一样的大,甚至有一次,他曾经做了一个稍大的办公室,第二天有个工程师挤到他办公室来说,我觉得你的办公室太大了,我跟你分享。CEO就说,他也想不出什么说的,因为当时公司要上市,他常打投资股票的电话,也不方便,不好让员工走,说这样吧,你跟老板确认一下没有别的地方,过一下回来,说我老板就坐这。CEO跟他坐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终于他找到了足够小的办公室,坐不下第二个人的,他才搬了进去。为什么这么做呢?每个公司都可以说我自己是平等、民主等等,但实际上来说,一定要言行一致,你光说是平等是没有用的,你有没有做到,你说是平等的,你办公室是不是一样大,是不是可以跟员工打成一片,或者说每次找你,经过几次申请,还要约时间。 员工的声音要能够倾听。在每个星期五开员工大会,每个部门提出一个想法,我支持一个想法。当时三个工程师跳出来,强烈的反驳,提出很多很好的负面的意见,最后我们决定还是要重新考虑。因为你让员工觉得有影响力,一定要倾听声音,否则说有影响力,又没有影响力,那是假的。还有我的办公室,只要不开会,门随时是开的,员工想找我,随时来找我。另外一个聪明的工程师非常希望他的老板理解自己的共性,所以在很多高科技公司,当产品做出来,老板会发e—mail给员工,说太好了,恭喜。员工一看到,这个老板又说套话,你是真的值得我尊敬的老板,就花点时间用用我的产品或者读读我的文章或者体验一下我的产品体验,或者问问其他用户对我的产品的看法,真正好的老板要理解每个产品是多难多好,如何解决了用户的问题,在表达感谢的时候,一定把这方面讲出来。 在这样的公司,希望提供最好的资源,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这里看到是最著名的五星级食堂,我们的食堂,好吃是Google另外一个特色,除了好吃之外,我们还提供了很多其他的服务,比如说吃得太多了,需要运动,我们有健身房,如果没有时间健身,我们还有按摩室。为什么要提供这么多好的东西给员工呢?我们就是希望员工宝贵的时间节省起来,不要员工每天晚上带菜到公司来,希望他带菜回家去吃,这样节省他的时间。不要让员工还要去别的健康俱乐部申请会员,就在这里,最好是早晨8点钟来,晚上睡觉回家,而且员工觉得公司对我这么好,他对公司有一份感谢或者忠诚的心。很多员工的时间往往会被浪费,我们还立了很多规矩来保护员工的宝贵的时间,比如说星期四不准开会这类的事情。Google的成功当然有很好的工程师,有很好的技术,可是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在这十年来,一如既往的提供了非常开放的,非常授权的,非常平等的环境,让员工能够做他有兴趣的事情,让员工每天都能和周围聪明的人学习成长,让每个员工都能感觉这个公司非常的重视他,让他感觉每个工作都可以影响到全世界。这成为Google的奇迹。 已经讲到今天,才讲了9个教训,可能怀疑第十个是什么?第十个是有关人生的目的。在今天的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之下,很多人都认为,钱胜于一切。如果你得到所有需要的钱,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你是不是快乐,你一生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就在拥有这么多钞票吗?我记得在微软的时候,有一个同事他墙上挂了一个图,每个人进他房间都会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他都是微笑的不回答。终于有一天我收到电子邮件,他说现在我可以揭晓谜底了,这个图不是这样的,上面的红线是我可以退休的,当我积到这么多钱可以退休了,下面是我在公司股票累积的价值,告诉大家,上星期四的时候,我超过红线了,我退休了,拜拜。然后他就离职了。一辈子不用担心钱了,应该认为很快乐了吧?但是一年以后又来找我,确实在一年前以前累计这么多钱,可以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快乐,就带着家人,暑假去环游世界,当时很快乐。但是暑假结束后,太太上班了,每天在家里带孩子,洗衣服,做菜,感觉我的价值不在这里,我的价值也不在钱,我的价值是能帮贵公司写软件,这个软件能帮助用户,这就是我的价值,求求你让我回来。这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应该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应该看你能够为世界做什么事情,能够在什么地方影响了这个世界,帮助了这个世界。 在这里稍微离题一点,谈一谈刚才没有谈的一点,我和学生在过去的十年的一些缘分。非常偶然的时候,在1999年的时候碰到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他来问我一句话,感觉到我必须要做什么事情。他的话就是开复我想成为你。我说什么叫成为我,他说我想成为一个管理者。你为什么想成为管理者?他说我觉得你们好威风,尤其到发薪水给员工的时候,他们的一生都是由你来支配的,你多有权威,我想也做到这点。当时想为什么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口才也很好,学习也很好,在公司也做得很好,会问这样离谱的问题呢?慢慢的我就理解了,在今天的社会里,其实很多大学生里,在高期望的父母亲的环境下,在一个相对不是特别激发他们思维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在看到了充满诱惑的社会,立定了这几个偶像,定下了一元化的价值观,觉得我这一辈子就是赚很多的钱,有很多的名,有很多权力,管到很多的人,这时候我一生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这样的价值观,一方面在这种环境下,当时是可以理解的,另外一方面还希望用我的一些时间来告诉他们,这一生其实还有很多意义存在,你可以享受人生,可以帮助你的家人,你可以交很多朋友,可以帮助中国树立一个世界的品牌,你可以让中国的环境变得更好,你可以帮助贫穷的人,你可以投身教育,你可以做创新等等,有这么多有意义成功的定义,为什么把定义定义为名利坚守的人,做有名利有权利的人,这样的想太狭隘。 过去很多时间写了七封信,设立了我学网,在网上和学生做了几千封书信的交流,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2005年到了Google,2004年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我原来想回到中国并不想参加Google,当时我想了这样一封计划,在中国创立一所世界级非营利私立大学的总体蓝图。因为我认为如果要帮助学生有更多新的思想,可以由很多方法我可以继续写信,但是如果有一所大学能用一种不同的模式能够用多元化的价值观,用当时我的两位教授来教我,就是观点更重要,我可以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的这种胸怀来带新的一批研究生或者学生,如果他能得到成功,那多好,就是他不能得到成功,至少可以把这些教育的理念阐述出来,就算我不能完全阐述出来,至少我能够给中国的一流高校造一些竞争对手,让他们能够以此提升,也许最后得到世界第一,世界一流不是这所大学,而是别的学校。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当时在中国大陆没有那么多富人,办大学要花很多钱,这不是一个可以获利的事情,基本上是慈善的事业,我跑遍了香港、台湾,见了大概五位世界前一百最有钱的人,很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例子是这样的,他们都很乐意见我,一见了面就说微软副总裁,意思告诉我如何改变公司的技术环境还是帮我做一些策划或者想离开微软创业得一笔资金,太好了,要见他。当看到这个的时候,原来是要钱的,就很客气的,让我没有再跟他们接触的机会。但是只有一个例外,当时我非常有幸的认识了香港的郭鹤年先生,他对这个计划非常支持,愿意出一笔钱来促成这样的私立的大学,我跟他多次交流的时候,被他很多观点所感动,因为他除了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之后,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有胸怀的慈善家,让我最感动的一件事情就是当我谈创立大学的时候,出资金只能供学校运营的一部分,我们谈到了学校命名的这件事情,当时用其他的方法来命名或者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他不答应,他说我知道你大学的资金会不够用,你拿了我这笔钱创你大学,有一天资金不够,但是这学校已经用我的名字命名了,别人怎么捐钱,所以你一定要起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比如用地名或者用历史的名字来起名,当以后那个捐钱的人要捐钱的时候,你应该用他的名字来冠名这个学校。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胸怀,他自己出资的创始者,他愿意把这个学校命名的权利让给下一位捐钱者。他已经有很多利了,也许他的名是不是就是为了名来做慈善呢?但是他真得让我们理解了,他做这个慈善是为了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而不是为了从中间来获利。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无论我在Google做了不起的技术或者是帮助用户的产品或者是创一所大学,每个人在这个世界最终有他的价值,他的价值不是他拥有多少,而是留下多少。郭先生说的把命名权留给别人的这句话,让我理解了这句话的真谛,并不是拥有了很多钱,很多名就有意义,而是为世界留下多少,你留下的东西是否属于你的,是否把你的钱留给你的家族并不重要,而是真的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事情,留下了多少。另外有一句话对他是非常符合的,就是最有钱的人并不是看他钱有很多,而是看他欲望有多少。的这也非常符合我父亲留给我的一幅调幅,无求品最好,当一个人没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只是想为世界做什么事情,他才是真正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这个大学大家很好奇,后来发生什么事情,后来很不幸,除了郭先生那笔钱之外,我没有筹到另外其他的资金,在很多的问题之下,最后终于这个计划放弃,这是我一生很大的遗憾。就像我的官司或者我在SGI需要卖掉我的公司或者我在CMU的时候演讲被批评等等,都是一次挫折。但是我又一次想到这个大学的计划不能成功是我不能改变的事情,但是我不能改变教育,我不能创一所大学,但是我还是可以影响学生,所以在那个大学计划失败的那一天,我起了我的笔,写了我的第一笔书《做好我自己》,每一年写一本书,回到中国工作之后,每一年要求自己每一年面对十万学生演讲。这样的话虽然不能办一所大学,但是对教育,对学生有理想。 一个人一生能够留下的,一个人的价值不再他拥有多少,而是他留下多少,他留下来就是他人生的理想,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希望这个世界会如何怀念他,当他的后人,当他的朋友来扫墓的时候,他会想到这个人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事情,这就是真正的留下了什么或者人生的理想。我在1999年接触中国大学学生之前,我可能会一直认为我的墓志铭是科学家、企业家,他曾经经历三个顶尖高科技公司,繁杂的技术转化为人人可用的产品,人人获益的产品,但是经过和大学生的交流,经过网站,经过书籍,经过演讲,经过我尝试但是没有办成的大学的过程,我现在如果能给我两个墓志铭的话,这会是一个,每个人只有一个墓志铭,但是如果能挑一个墓志铭,不会选这个,我会选择是李开复热心教育者,经过写作、网络、演讲,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帮助了众多且青年学生,他们亲切的呼唤他“开复老师”。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