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在历史上声名显赫、好评如潮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学习力,可就比秦始皇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这个对比决不是关公战秦琼式的简单类比和遐想,而是有史料记载的依据可以考察的。
班固撰写的《汉书》中,对滑稽大师、文学家东方朔的生平事迹,有过比较详细的纪录:“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以诵四十四万言》……”
这段话如果译成白话口语,就是:东方朔的字叫曼倩,是平原厌次(在当今山东惠民县东北)人。……东方朔刚刚来应征时,上书介绍自己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
原来,汉武帝即位之初,为了巩固政权,也为了彰显自己的容人之量,发令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乘此机会给汉武帝上书自荐,上书的简牍用了三千片竹简,要两个人才抬得起。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简牍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用简来写书很麻烦。就拿竹简来讲,先把竹竿按一定长度截成竹简,劈成竹片,然后在火上烤干,使竹片里的水分蒸发尽,这样可以防腐烂和虫蛀。一般竹简的长度约20-70厘米。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写诏书律令的竹简长约68厘米,抄写经书竹简长约56厘米,民间书信用的竹简则为23厘米左右。在简上写的都是毛笔字,如果写错了,便用刀子削去墨迹,然后再写。今天我们把修改文章叫做"删削"就来源于此。古人写文要随身携带三件宝:笔、墨、刀子。那刀子的作用就同现在的橡皮一样。要写一部几万字的简书就得用数千片竹简。简写好后按顺序把竹、木片用绳子穿订成册(策),就成了书本。有的书重,携带时还需用车子来运载。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起源于此。
在简上写字,一般都是从上到下分行书写,每行字数不等,多则40字,少则10多字或几个字。东方朔的这份自荐信,用了3000枚竹简,大概会有五六万字吧。不知道东方朔这位滑稽大师是有意考验汉武帝的耐心?还是想检验一下汉武帝是否具备秦始皇那样的阅读效率(这份自荐信的重量恰恰是一石左右,是秦始皇一天的阅读量),这样长的自荐信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汉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东方朔的自荐信,平均每天才读1000字左右,不知道是由于欣赏他的文采而爱不释卷,还是公务缠身没空去读,或者对东方朔的自吹自擂读不下去,反正这个阅读效率和秦始皇每天的阅读效率相比,应该要差上几十倍。
那么,汉代有没有快速阅读的能手呢?我们下次再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