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评论:只有有选择权的行善才是真正道德的

[复制链接] 0
回复
92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21 20:1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举国行善的大潮中,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醒自己——只有有选择权的行善才是真正道德的,因为在没有强迫下的善举,才是真正来自个人的良心。

"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王石提倡捐款应该可持续

"对那些荧光灯下的慈善捐款,我觉得每次捐1块钱就够了"。--马云(注:200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

万科提示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

传马云只捐1元已澄清是误会

在全世界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时刻,王石和马云两位明星企业家对捐款所发的言论被网友大肆批判。网友们不满王石的万科集团只捐献200万元,更反感他建议属下员工捐款以10元为上限;而马云提倡“只捐1元”的说法也被网友痛斥,尽管后来有网友出面澄清这是个误会:“只捐1元”是2006年马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为了表达自己对慈善事业的看法打的比方。但不管怎样,因此衍生的《马云为汶川捐款一元钱》假新闻以及网友对王石的不满都反映了社会对企业家要多行善、担负更多社会责任的一种期望。

捐款200万太抠门?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房地产商,万科集团老总王石在本次全国赈灾浪潮中捐献的200万元被网友认为没有负担起企业责任,并在网络上掀起了声讨浪潮。王石随后在自己的博客中撰文《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表达自己的态度,但仍被网民抓住把柄不放。

对网友的炮轰,王石回应说,“不要泛慈善化,200万是董事的授权。”王石还在个人博客中这样写道:“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是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10元之说”立刻成为王石“抠门”的证据,“王x捐x块,王石捐十块”成为网络上对其攻击的经典语录之一。有网友撰《指责王石,是中国道德的提升标志》一文写道:“王石先生,指责你不会把中国变成道德的不毛之地。相反,唾弃你国民会更加爱国,更加热血,更加珍惜生命!因为我们实在不想沦落到被你施舍的地步!”

万科员工也卷入这场风波,因为他们在网民眼里是月薪丰厚的白领。不过,万科内部一名员工向媒体透露,10元仅是一种建议,并不是一种限制。“我去我们的捐款箱看了,没有100元以下的钞票。只有两张10元的,是因为一名员工掏光了钱包里所有的钱,捐了1020元。”这名员工网友的攻击十分无奈,虽然他们都热血沸腾地以自己的方式支持赈灾,但是社会的质疑仍在所难免。

比起捐款,万科更关注项目?

也有网友指出,中国房地产商在本次捐款行动中是“另有图谋”。“别看在捐款的行动上表现迟钝,但人家也是有后发优势。这不仅仅3天过后,在废墟中抢救生命的行动还在紧张地进行中,一些开发商就开始酝酿着该怎样介入重建工作了,即使是捐款,有些开发商也是指定要建设几所小学、中学什么的。”

王石同样在一面解答网友质疑,一面也不忘为项目做一下宣传,万科的技术人员检测“在地震波及严重的成都万科小区的住宅耐震情况”也成了万科抗震救灾的素材。他表示“在检查万科项目后,有关技术人员还会赶到灾区进行楼房检测,确定楼房的安全性。”

王石的回应给了网友更多的口实,网民“0一人言”在博客上写道:“这一句话更直接地反映出王总的心态,关心不是地震中受灾的群众,而是自己的项目或者说是利益。万科的项目是需要及时进行勘察、安全鉴定,但这与你多关心一下灾区的民众是不矛盾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万科捐多少钱不重要,我们都应该表示支持。但是,王总种种解释或者说是借口,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对于王石捐款太少有人也提出了“公关阴谋论”,认为这是王石自我炒作的一出戏,“这是王石导演的一场戏,但更是一种营销战略、公关战略。王石与万科,只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典型。这应该是中国众多房地产企业,甚至所有企业应该学习的公关战略、营销战略。”

马云被假新闻“冤枉”

和王石不同,阿里巴巴老总马云之所以遭网友炮轰,起源于一篇名为《马云为汶川捐款一元钱》的假新闻。

事实上,该文章引用的是马云在2006年接受的一次采访中的旧话,有网友断章取义,冒充马云对此次地震灾难的公开表态。截至19日,阿里巴巴集团为汶川抗震救灾捐款和筹款为4744.7万元。其中公司及员工捐款594.7万元,公司设立灾后重建基金2500万元,通过阿里巴巴集团平台募集资金1650万元。实实在在的数据让谣言不攻自破,事件随着事实的公开已经风平浪静。

但马云关于捐款的态度却和“一块钱”分不开。前段时间,马云参加了一场慈善捐款活动,并承诺要捐出一笔钱,没想到主办者半开玩笑半激将地对他说:“××老总可是捐了1000万哟!”这话让马云很是不爽,他说:“我要大力提倡捐1块钱的风气,不要总是把善心、爱心和捐款金额挂起钩来!”马云强调,善心、爱心并不是富人的专利,提倡捐一块钱其实是提倡让更多人发扬爱心。

“我刚好和很多人相反,认为现在的中国企业家还没到专注于慈善捐款的时候。”马云认为,对眼下的中国企业家来说,最大的善举不在捐款,而是搞好自己的企业。“第一,你要为社会承担责任,你的企业提供的服务、生产的产品要对社会负责;第二,你得依法纳税,不要逃税漏税;第三,即使有钱了,你也不一定就得着急捐出去,可以好好扩大投资,把企业做得更好更大,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社会的财富滚动起来,等你60岁、70岁的时候再把自己的财富捐出去也不迟。”

“做慈善,钱是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一颗心,我记得在美国有几次有幸地跟慈善家在一起开一些会(比尔·盖茨也有参加)。跟他们在一起感触真的很深,他们觉得,做慈善,我们可以只捐助一美元。一美元代表的是心。慈善不应该被放在荧光灯下,慈善不应该被放在闪光灯底下,而应该是默默无闻地去做。”——马云在个人博客上这样阐述其一块钱观点。

■网言网语

“抗震救灾不是某个企业、某个人的责任,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作为万科,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能做的已经做到了,没有道理再苛求太多。”

——网友“小林子”

“我从这件事情看出这才是真实的王石,敢做敢当,不是因为有钱就非得捐得最多或者向最多者看齐,我在上面已经说过,捐款是企业和个人自愿,虽然我很同情灾民,也想为他们做点事,但是就这件事而言,王石并没有错,反而我觉得万科是个规范的公司。” ——网友小箭

“王石作为一个行业领袖和公众人物,说这番话是欠考虑和不恰当的,有实力者多做出点贡献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网友“又听又胡”


慈善捐款不应是道德税

常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其实在雪中送炭的事情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道德只是因为发自人的良心而成其为道德,只要一个人行得端做得正,那么他或她就合乎起码的道德标准。如果一项善举是碍于功利得失的算计,那就会打些折扣,甚至会非常恶劣。

同理,作为一个道德评价者,就不应该以良心之外的标准来定夺别人的善行。王石被一些网友大批判,马云被假新闻杀伤,这个事例其实是以良心之外的标准来判别善恶的又一恶例。假如他们两人一分钱不捐呢?这也并非罪过。因为他们并没有这种强迫支付善款的义务。恰恰相反,当我们看到他们已经捐出200万和4744.7万元的事实,为什么还要那样大张挞伐呢?

很简单,有些人把慈善捐款当成了一种道德税。那么应该由谁来征收呢?显然,在一些网友的逻辑中,这个假定的征税者是“公众”。因为“公众”的利益远高于个人。按照这一典型的功利标准,王石等人的话就完全是大逆不道。因为你身家过亿,因为你声名显赫,因为你太有钱了,所以为了“公众”,你在行善这件事情上,就理所当然地没有了选择的自由。你唯一的自由只是努力比别人捐得更多。但是这能够叫作自由吗?

这就是“公众”逻辑下对慈善捐款行为的扭曲——它已经成为一种单向的强制。这不禁让人想起约翰·密尔所反复告诫过的——不管人们以什么名义来强迫个人,那都是一种恶,除非是为了自由而限制个人。

在举国行善的大潮中,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醒自己——只有有选择权的行善才是真正道德的,因为在没有强迫下的善举,才是真正来自个人的良心。

如果收税真的能改善道德,那么是不是交税最多的人就是最道德的人?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