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一直引领着美国商界人士在许多问题上的所思所想;不过,在退休高管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一问题上,倘若这位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前首席执行长能安静地坐好、听听同道中人的想法,那么他可能会做得更加出色。
退休后的韦尔奇在作演讲在上周三CNBC电视频道的一档节目中,现年72岁的韦尔奇因通用电气业绩不佳而向现任首席执行长伊梅尔特(Jeff Immelt)开了炮。韦尔奇说,如果这种事再发生,我就掏出把枪来崩了他。
而到了第二天,韦尔奇的立场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不仅盛赞了伊梅尔特,还声称:“我觉得最恶心人的事情就是一位卸任CEO在那里喋喋不休,说新人接管后事事都不如他自己当年干得好。”
由于要急着修正自己此前的言论,韦尔奇一下子就从暴跳如雷状转为了稳重通达状,全然没有中间地带,彻底忘记了一位前CEO本应该在幕后温和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三位同样大名鼎鼎的前CEO──英特尔(Intel Corp.)的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美敦力公司(Medtronic Inc.)的威廉•乔治(William George)以及大陆航空公司(Continental Airlines Inc.)的戈登•贝修恩(Gordon Bethune)看来,那样做是很丢人的。他们从不公开批评自己的继任者,但私下里却偶尔会给予建议,或至少愿意怀着颗同情心聆听新人诉说。他们认为,如果拿捏得当,自己的建议是会对继任者有所帮助的。
乔治表示,在评判应在何时了结一桩诉讼、如何与监管机构协商等重大决策方面,前CEO的建议帮助最大。此时管理层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此微妙而棘手,以致于没有人在不经过几次历练的情况下就能一切尽在掌控。而此时那些早已身经百战的“过来人”或许能够提出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或给出一个从前没人想到的替代方案。乔治指出,与这点正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任CEO对业绩的评估能力往往会飞快退化,在这些领域中,现任领导是唯一知道该做何决策的人。
1998年从英特尔CEO位子上退休、而后在2004年时离任董事长之职的格鲁夫表示,他愿意帮助有才华的年轻人解决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问题。不过他却怎么都不肯就这家芯片巨头的技术发展前景发表看法。格鲁夫说,我退休时就是个老派的技术员了,现在嘛,我不仅老派、还彻底过时了。
格鲁夫指出,不论你给出什么建议都切记要保持其私密性;这里面有一条“希波克拉底誓言”──首先是不要伤害别人;如果前CEO大肆宣扬自己的观点,那么产生的效果就不是建设性的了。
格鲁夫表示他还学到了一点,那就是只有在别人寻求帮助时才施以援手;如果你自负于自己的远见卓识,你就很难察觉到自己的介入根本不受欢迎;但是,实际上一旦所有的告别派对都曲终人散,哪怕后人把你的塑像都立在了大楼前,你也该意识到自己应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
去年有不少前CEO们在担任了一段时间董事长之后又卷土重来、再掌帅印。其中包括戴尔公司(Dell Inc.)的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和星巴克(Starbucks Corp.)的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
在这些事例中,相关公司的业绩都在上一任CEO手中栽了大跟头。这就促使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持有相当股权的大股东再度出山。
不过,对于那些受聘而来的职业CEO来而言,再次返场的情况就非常少见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前CEO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在他最后一封致股东的信中这样描述了他这类老板们的退休生活。
郭士纳在这封附于IBM 2001年年报中的信件里表示,在IBM这样庞大而高度综合性的公司当上10年CEO已经足够长了。他祝福自己的继任者塞缪尔•帕尔米萨诺(Sam Palmisano)能够工作顺利,并预言IBM未来某个时候会面临市场环境的重大转变。他表示:“当转变来临时,希望帕尔米萨诺能抛开我所做过的一切,我作为IBM领导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直到上周之前,韦尔奇还被视为让继任者放手去干的前任CEO典范。虽然他仍活跃在公众视线中、定期在CNBC电视频道和印刷媒体上露面,发表商业建议和评论,但除了对伊梅尔特表示坚定支持外,他的话一般都不会详细涉及通用电气。这位继任者是2000年由他钦点的。
韦尔奇在电子邮件中拒绝对他上周的评论作解释。但大陆航空公司的前CEO贝修恩表示,他和韦尔奇在作电视直播时都会尽力去做好。他说,在那样的环境中,即便是非常擅长和媒体打交道的高管也有可能一时失手。
贝修恩说,你当时会想自己是自家的起居室里纵论天下;但可惜不是,很多人都在看着你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