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讨论]借壳上市中的壳公司公允价值的确认与商誉悖论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7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4-17 11: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借壳上市是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8年借壳上市仍在延续着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神话。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在反向收购的借壳上市中,往往涉及到商誉的确认。新准则对反向收购的会计处理规定模糊,实务中大家往往借鉴国际准则以及美国准则的处理原则。从现有的中国资本市场借壳上市案例来看,大多用了“借壳”吸收合并的方式:上市公司AB公司的所有股东发行一定量的股票,吸收合并B公司,同时A公司将所有除货币资金外的资产、负债出售或与B公司的股东进行资产置换,清空A公司,使之变成一个“干净的壳”。

这样,上市公司的报表中应该出现一个巨大的商誉。商誉形成后,应该如何处理?资产减值准则对此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商誉不摊销,但应在每年年末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根据资产减值准则讲解,商誉的减值测试应首先将商誉分摊到相关的资产组。“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

A公司由于在合并的同时出售了所有除货币资金外的资产、负债,则壳公司实际上只剩下现金一项资产。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为方便讨论,通过举例展开讨论。壳公司A吸收合并前股本100(面值1/股),出售所有除货币资金外的资产、负债后,仅剩下现金100。由于股民对A公司重组的预期,A公司的股票市价为20/股,市值2000B公司股本400,净资产2500,公允价值为4000C公司原持有B公司100%股权。现A公司C公司发行200股,吸收合并B公司。完成合并后,C公司取得了A公司的2/3股权,原B公司的管理层成为了A公司管理层。

该例为反向收购,按美国准则的举例,则应假设B公司向A公司的股东发行200股,吸收合并A公司,则合并成本为200×102000,假设A公司与B公司业务完全不相关,则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等于现金的账面价值100,应确认商誉1900

1)壳公司A的公允价值是什么?是其股份数与市价的乘积2000,还是账面现金100

按美国准则的处理原则,B公司在该交易中获得的资产为一笔现金100和“壳资源”商誉1900

问题是,一个只有一笔现金的A公司,对于另一个不需要他的牌照、客户资源等所有“无形资产”的B公司而言,公允价值到底是多少?是基于股民对A公司重组预期炒作的市值吗?如果对壳公司A按照收益现值法评估,其现值毫无疑问是100,而不是2000

海通证券的合并处理方法,也许就是按照都市股份账面现金与付出的直接相关费用(股权分置改革的补偿费用)确认壳公司的公允价值。

2)如果确认了商誉1900,上市公司是否需要在完成交易后马上全额提取商誉减值准备?

由于商誉1900是原A公司在出售所有除货币资金外的资产、负债的“资产组”形成的,因此应该在年末(会计年度末)将1900全部分配到由现金组成的“资产组”,并进行减值测试。我们知道,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肯定是100,那么我们应该马上提取1900的商誉减值准备。

如果这样确认,国元证券是否需要在2007年度提取1.14亿的商誉减值准备?国元证券算是幸运的,因为其借壳与ST化二的股权分置同时完成,当时ST化二的股价较低,缩股后的股本规模较小,因此确认的商誉也较小,就算提取1.14亿的商誉减值准备,2007年度仍然可以盈利。如果是股改完成后经过近两年的股价暴涨,其他公司借壳上市后,估计大多会借壳当年即出现巨亏。

商誉的悖论在于:商誉一经确认,即需要全额提取减值准备。商誉是资产吗?在企业合并的时候是否需要确认?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