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变形的影响: (1)重定位必须采用基准线整合,由于产品的变形,两次定位下的基准线无法完全重合。但是,对于一个范围很小的区域,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没有变形,因此可利用该范围内的基准线对其附近的测量数据进行整合。因此,我们可以将整个产品分割为若干小区域,分别进行整合即可 (2)可将产品分割为若干小区域,对每一个区域的数据根据产品整体变形的情况进行位置调整,使整体变形得到修正。这一方法会使各个区域在衔接处发生错位,区域分割越细,错位越小。 数据分类与分割 测量数据按属性可分为:基准点、轮廓线、扫描线、边界线、平面、结构等。测量数据应按测量属性、测量区域分割为不同的数据文件。分割基本原则为: (1)不同属性的测量数据应分为不同的文件。 (2)需要单独处理的数据(如用于对称基准重建的边界线、用于重定位整合的基准点或线等等)应单独存放在文件中。 (3)重要的数据应单独存放。 (4)容易混淆的测量数据(如两条相近的线)应分开存放。 数据文件命名 标准的测量文件命名由五个部分组成,总共不允许超过8个字符。 零件号用于在装配体中区分不同的零件。 定位序号表示该文件所包含的测量数据是在第几次定位下的测量结果。 测量属性符标明了测量数据的属性,其中字母B表示定位基准,L表示轮廓线,M表示扫描线,E表示边界线,P表示平面,O表示结构线。 一般情况下,文件序号用于区分对同一零件、在同一次定位下、具有相同测量属性的不同区域的测量数据。显然,在不同的定位下,即使相同的测量属性和相同的文件序号也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测量区域。例如,3-2m1和3-3m1分别表示在第2次定位下对一个区域的扫描数据和在第3次定位下对另一个区域的扫描数据。 然而,当测量属性为基准点时,文件序号有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的是基准点的组号,在测量文件名中,定位序号不同而基准点组号相同意味着对产品上的同一组基准点在不同定位下的测量结果(详细说明可参阅数据处理中有关“重定位”的叙述),例如3-2b1和3-3b1分别表示在第2、3次定位下测得的零件3上的第1组基准点,即在两次定位下对同一组基准点的测量结果。 对基准点测量文件的命名直接关系到重定位整合的正确性,应在完全理解重定位整合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命名方法,防止出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