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类)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同时对比是指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便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亮些。“月明星稀”就是这个道理。继时对比是指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受器。例如,吃了糖果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 1964年,海尔森提出“适应水平理论”。他发现,不同反射率的表面在单色光的照射下,观看会产生不同的色感。由此得出,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平有关,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参照点受如下三个因素的制约: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背景刺激和有机体的内部活动。适应水平理论有助于解释广告中的“对比”手法。在广告宣传中,通过广告元素的合理对比,增强吸引力和突出主题等,可以达到某种营销目标,如增加美感、华贵感、廉价感、协调感等不同感受。或者借助与其他产品的对比说明产品的功效。宝洁公司的广告就常常采用这一手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比,将“噪音”从周围刺激物中分离出来。 (三)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官的感受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不同感觉器官的相互影响。一般规律是,弱的某种刺激往往能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强的某种刺激则会使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例如,微痛刺激,某些嗅觉刺激,可能使嗅觉感受性提高;微光刺激能提高听觉感受性;强光刺激则降低听觉感受性;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营销活动中,突出产品的某种特点(卖点),能弱化消费者对产品其他平庸之处的注意,并提高产品的整体好感。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它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如盲人的听觉感受能力比正常人强;聋哑人的视觉感受能力很强,等等。这种补偿主要是由于各种刺激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规律主要用于特殊人群的细分市场营销,例如,有人就开发出了盲人阅读机。 3、联觉现象 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其中最明显的是由颜色引起的联觉。色彩能引起各种联觉,具有很多象征性,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 (1)颜色与温度感 人们从感觉上把色彩分为冷暖两类。暖色调主要有红、橙、黄几色,能给人温暖、快乐、鲜明的感觉。冷色调主要有蓝、绿、青、白几种,能给人清凉、寒冷、沉静的感觉。
(2)颜色与重量感 白色和比较浅淡的颜色给人以轻巧的感觉,黑色和较深暗的颜色看起来要重些。能与物质的密度也即重量与颜色的深浅有某种内在关系,长期的反复刺激会使人们产生相应的心理定势。
(3)颜色与味觉及食欲 一般说来,色泽重表示味重,色泽浅淡表示味道清淡;黄色代表甜味,绿色和青色代表酸味,紫色代表腐烂的臭味。 联觉规律对广告设计具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能突破各种局限,使广告信息得到更有效的、最大限度的传播。特别是由显性感觉而生发出来的隐性感觉具有一种含蓄的内在美感。产品的某些特征如果能较好地通过联觉特性的运作传达给消费者,这更能显示出广告设计的功力和潜质。例如大家所熟识的雀巢咖啡电视广告,画面中是一杯还在散发着热气的咖啡及一位儒雅洒脱的男演员,他一边品尝咖啡一边用浑厚的男中音发出赞叹:“味道好极了。”在这里观众只看见咖啡、听到了广告语,但从这看和听中观众好像嗅到了雀巢咖啡那扑鼻的浓香。虽然在这里电视广告无法把商品的味道传达给消费者,但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简洁明快的画面和语言来营造出温馨可人的品尝环境,使这种氛围能诱发出消费者的嗅觉,满足他们渴望知晓咖啡味道的心理。这则广告在于设计时能成功地运用联觉特性,在考虑画面的产品摆设、语言运用、色彩调整及音乐配合等因素时,能把产品中那一份无法看见的因素——味觉,与看得见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让看得见的因素把产品的味觉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这则广告虽然是多年前播放的,但其中显而易见的联觉特性的成功运用,使受众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的过渡显得非常贴切自然,对人的影响较为深刻,时隔多年,人们仍然记忆犹新。这就是联觉特性中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