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的文字,一直看得不多,不过这不能减少我对她的喜爱。记得以前和朋友聊天时说到,春树是个很可爱的女子,那朋友马上做不可思议状,说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评价她。其实,我觉得经常去“春树下”的朋友,应该都会喜欢上她的,尽管那上面偶尔也有个把无聊的家伙会攻击她。在论坛上,春树不会装,也不会霸道,相反她很有意思,回帖的内容有时会让人哈哈大笑,是个性情中人,喜欢。 今年年初就知道春树又出书了,书名《红孩子》。一直想买来看看,可是在书店都找不到。好在前几天,终于让我在一家考试书店找到了——天呐!新华书店不见书影,竟跑到考试书店了,绝。 书封面说,《红孩子》是《北京娃娃》的前传,展示的是残酷青春之前如珍珠般纯净和美好的童贞。 的确,《红孩子》述说的故事很美,很有感染力。可以让享受过那段时光的朋友们想起过往的种种,沉溺在对过去的怀想中,不愿醒来。 比如,校门口小摊上的一毛钱一小袋颜色染得很热闹的甜食,大家趁着短暂的下课时间争先恐后地买来,又迅速地吞食掉,然后吐着被彩地很石头招摇过市;比如在知道自己“看中”的朋友跟别的同学走得很近或者因为别人而不理睬自己后,会一边偷偷地难过,一边在心里咬牙切齿地怨恨着,可是下次见面依然热着个脸贴过去;还比如,向同学买来那全身白白的肉肉的会蠕动的蚕儿,会在放学后四处寻找桑树采桑叶,当然也会趁机偷摘些桑葚吃,然后晚上枕着蚕儿沙沙的进食声入睡,特幸福;再比如,走路时,眼睛牢牢锁在地上,头低的不可思议,只为找些自己没有的漂亮的糖纸,攒起来,等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捧出来,独自把玩,如数家珍;又比如……算了,不比如了,再比如下去要没完没了的。 《红孩子》就是这么有意思的一本书,相比较《北京娃娃》,我更为喜欢后者。因为那里面的林嘉芙更为狂野,更有激情,表达的东西也更强烈。她那独有的残酷青春,更能震撼人心。而《红孩子》显然是要温情柔意的多。毕竟,“她”还小,还处在童年时代。尽管上了初中后林嘉芙的所谓“恶性”在逐渐崭露头角显山露水。而且,春树也从当年的小女孩成长为如今落落大方的女子。无论身体还是思想,教之当年,都成熟了很多。而且,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童年抱着一直怀想,一种珍惜,一种迷恋。所以,作者在述说记忆的时候,会显得更温柔。所以,和《北京娃娃》的残酷和激情相比,《红孩子》更为温情并且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