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7-9-18 09:20:29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里,你也许觉得贵妃们是纯粹的两面派,这样定义她们不合适。因为她们处于不同阶层的时候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皇后的阶层中,她们是被领导的,就像企业的中层干部对企业高级管理层的时候一样,在尽量争取更高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她们的当前职责是服从。在其下的阶层中,管理模式也大致相同,领导管低一级的领导。最后只能被管理的宫女们也有对话高层的机会:跃级投诉,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信访的感觉,同样成功的个案是少之又少。 后宫的管理最有意思是,在制度之下还有“人情”,只是这里的情可不是团结友爱的好情感,而且是深刻的嫉妒。后宫的管理肯定有一套规矩可依,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是有句话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性。”皇后也好,贵妃也罢,在行使管理权利之前,她们的情感主导了一切。如果不幸成为你的领导层嫉妒的对象,那自然要小心一点,和规矩稍有出入就可能丢了小命。也许有天真的会认为皇帝的爱护能保护自己,但别忘了皇帝拥有的远不止一个,失去谁对他只是片刻的伤感而已,这个空位很快就会有人填上。 “虚权实责,先情后理,相互牵制”这是非常有趣的后宫管理哲学。看似权利中心的皇后所拥有的只是虚的权利,实际的执行力,但同样的她可以在执行上下足文章,让自己获得一些实际的权利。其他后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权利范围,她们受皇后虚权的管束,同时也时刻监督着皇后执行是否妥当。后妃与皇后之间形成了非常好的权利牵制,让谁做事都要小心谨慎。我本人特别喜欢先情后理的管理,我们说人绝对不可能是客观的,对自己嫉妒或者厌恶的人,我们必然是严苛的。很多外国企业鼓吹人性化管理,在中国普遍的情况是,成功的管理往往是严格苛刻的奴役,而且员工也更乐于被合理管束。都说祥林嫂可怜,现代人为了求份好工作,不都在当祥林嫂么?扯远了一点,还是回到正题:因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情感前提是嫉妒的,讨厌的,所以让被管理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行,不能有一点差错。简单的说,后宫管理哲学就是人人头上悬把刀,表面看来还是和气一团。 终于要轮到这个一直没有出场的太后了。这个女人在后宫里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还要分情况讨论。首先要看的就是她是不是皇帝的亲妈,亲妈自然向着儿子更多一些,原则上她会帮助皇后管理后宫,与皇后不同,她所拥有的是管理的实权。不过她也常常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她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为整个后宫的暗斗增加一双监督的眼睛,也算为后宫的和谐出了一份力了。至于不是亲妈的太后,她所要做的就是和皇帝分权利,这时她对后宫管理常常没有兴趣,也没有实际作用了,本人也懒得为她多费唇舌。 [em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