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还是山 张昕帆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禅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过三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段话,道出人类认识世界的三重境界。 当前中国的股票市场掀起了投资的狂潮,在人人都是股神的年代,真正的投资智慧,便显得那么迂腐和过时。但是,大历史不会萎缩,它只不过是在狂热中潜行,当其真容展露之时,也就是市场重归本质的残酷之日。那么,为什么不未雨绸缪地参悟真正的投资之道,以求规避风险、获得长期持续的市场馈赠呢? 以我在这几年的理财教育的亲身经历来看,普通投资者最愿意听的是小道消息,最烦听到的是大道理,最急于马上逮到一条大鱼,而不想花费一丁点时间学习钓鱼的技术。所以往往在详细阐述投资理念之时,不耐烦的听众就喊:讲那么多废话干嘛?快推荐两只股票吧! 这也是大部分投资者一辈子不可能真正赚到钱的原因——不管今后股市涨到一万点还是五万点。 从全球证券市场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来考察,我认为投资的基本原理本身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大致不是文盲(当然就是文盲也并非不可救药)、会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具备投资成功的基本条件。它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知识,而是常识。但投资之难,难就难在要用很长时间、要走很多弯路才明白投资本身就是常识。什么叫不简单,就是要把一件简单的常识一千次、一万次的做好。悟到这一点,快的需要十年八年,慢的需要二三十年,但更多的人一辈子也悟不出来。不信,你到各家证券营业部人头攒动的散户大厅去望望,多少有十几年股龄的散户们还在股市丛林里折腾呢。 人类的知识分为大致两种:一种知识是需要学历、智商和不断创新的。比如,你肯定不愿意接受一个只受过小学教育或自学成才的医生给你做心脏搭桥手术。或者说他用一种古老的技术给你做手术你也不干。这类的知识就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必须不断求新、求变,一天不学习都会落后。但投资理财这类知识,却是不断重复的,几千年都没有大的变化。比如我们考察几千年前巴比伦商人的理财智慧、一百多年前胡雪岩等人的发财经验,拿到现在也很好用;比如傻子年广久,不仅傻,还是文盲一个,但并不防碍他率先致富;李嘉诚没念中学,更成为华人首富。投资理财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基本构成都是常识,关键在于能否按照常识来做。所谓大道至简。 《我收到的最好的投资建议》正是在合适的时机推出的最适合各类投资者悟道的书。书中没有令人瞠目的全新理念,没有令人惊喜的技巧,没有高深的数学模型,有的都是你能明白的常识,但却是令你受用终生的智慧全书。它浓缩了世界投资领域十几位顶尖投资大师的人生精华,涵盖了从储蓄到投资的各个环节,它教会给读者的不仅是如何选择股票、基金这样的投资品种,也渗透出企业经营和人生规划的智慧,真可谓一场思想的盛宴。站在巨人肩头,你可以从伯格曼的角度考察企业、从布莱克的忠告里规划人生、从博格的视野中体会股票价值的最终驱动因素;当然,一定不要漏掉巴菲特的三个投资原则——它可是价值连城的老生常谈!从巴菲特的经历来看,赚钱是最枯燥的重复劳动。 巴菲特曾说:投资其实就是大量的阅读。在投资领域,你不必要每件事都经历,找到那些真正长久成功的投资经验你照着做就可以了。因此,在仔细阅读这本书之后,要形成基本的价值投资的理念,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你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无论股市操作的技术有多么玄妙,但基本的着眼点就是一个:关注公司本身的质地和业绩。 当然,很多读者都会有疑问:这可是美国投资大师的建议,适合我们中国式投资理财吗?我始终认为,投资并不分种族,因为它是人性的学问。在如何面对贪婪、恐惧,如何挑选价廉物美的投资对象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道理概莫能外。我们吃麦当劳并没有消化不良,看《猫和老鼠》也能被逗得哈哈大笑。只要不陷入机械论的生搬硬套,人类消费和投资的偏好是不分国界的,在投资的领域只有两种人:会赚钱的人和不会赚钱的人。 最后,我倒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当你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请再次体会老禅师的那一段话——看山还是山。
张昕帆,中央电视台《理财教室》节目主讲人,中信建投经济管理总部副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