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道》曰:“本在于上,末在于下。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草树先生解之于品牌知识生态则曰: 越是接近事物本源的知识、技能和智慧,其地位就越高。反之,其地位就越低。在人类的各种学、术中,道学(关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学问)处于最高的位置,其次为哲学,再次为科学,再次为技术。 在市场竞争中,只重视物理实力——财力、物力、劳力,和营销能力的竞争只能算是低层次的竞争,不足以成就一个长久发展的品牌。因为,这些因素都只不过是实现市场目标的枝末——手段、方式、方法和工具而已。如果连最根本的市场目标本身——品牌战略的制定都违逆了大道——市场发展势态的需要的话,这些努力对于争取顾客对品牌的支持和忠诚又有什么意义呢?当市场发展势态处于清晰可见的状态时(通常在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通过这些行为也许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是,在对市场大道之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缺乏全面的认识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这些行为是不可能使品牌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的。 在古代,有智慧的人就没有把那些具体的手段、方式、方法和工具之类的知识和技巧当作处理大事时的根本学问去对待。 在当今本土企业的中高级市场管理人才中,他们的知识普遍都还只是停留在科学或技术的层次上。假若继续长期停留于这种较低的层次,我们的企业/品牌将注定难于跳出“加工厂”的层次,百年“品牌”将永远只是一种幻想,哪怕能够成为一个“成年”的品牌也都是一种奢望。 当然,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试图一步登天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和鲁莽的。可是,事实上中国市场经济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在这段向西方先进国家和企业学习的历史中,在不少的管理技术上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已经很小了,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超越了这些老师们。 现在,在市场营销这一讲究灵活变通的末流领域,许多跨国企业就已经不是许多本土企业的对手了。但是,即便如此,在市场管理(软性市场竞争)的整个领域,我们本土企业还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劣势。不过,这种劣势已经不是出在市场营销这一讲究巧术的末流领域了,而主要是出在品牌战略管理方面。在品牌战略管理领域,中外企业的差异也主要不是表现在学、术理论问题上,而只是源于经验的范畴。就目前而言,在国际范围内皆还没有一部系统的品牌学理论。对于品牌战略的探讨,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仅仅只有几十的历史,而且大部分都属于对现象的低层次总结,停留于术的末流层次,具有明显的时代效应。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场学的整个领域,中西方的差异已经很小了。 西方国家的各种学术,包括哲学,基本上都是属于对现象、经验的归类式总结、抽象的成果。这对于以科学/物学知识为至上的领域,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西方人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过,对于人的心智方面的学问的研究,道学(自然和谐发展的学问)则具有最高的地位,哲学次之,科学则更次之。品牌战略学作为研究人的心智方面的重要学问,道学(自然和谐发展的学问)式的研究方法和东方人天性中的道学悟性显然具有明显的优势。纵观中国古代的所有经典学术,又有多少不是研究人的心智的学问——**学、养生学、自然学、美学、处世学的呢? 在此之前,我们所应用的大部分商业知识、技巧和理念——无论是营销、品牌,还是产品、技术、人事、金融、投资,等等方面,都是舶来品。因此,作为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和学界,在我们的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我们是不需要了解,更不需要去研究具有哲学乃至道学高度的专业智慧的——这就好比农民不需要去研究除草剂、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的作用原理,只要从市场上买回来用就可以了一样的道理。不过,在以科学为主导的时代逐渐退出主角地位的一些领域,我们是时候应该发挥东方人的智慧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