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超越10%吗? 我们应该重视中美之间医药产业结构性的差别。美国是医药分家的国家,即医院基本除了简易药房之外,所有药品包括处方药都是由药店负责提供给患者的,这与中国大相径庭。中国绝大部分医院都设有自己的药房,除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种类相对较少之外,其他医疗机构的药品种类非常齐全,而且有不少药品尤其是处方药在零售药店根本就没有上架销售。 那么,对于处在处方药零售市场相对贫瘠状态的中国零售连锁药店或社会单体药店来说,24小时药店占比应该超过10%吗?
我们在思考零售药店任何一个运营模式是否应该转变的时候,首先要预测这个转变能够为零售药店带来多大的收益。目前国内大部分零售药店的营业时间基本维持在10~15小时,是否应该再延长10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需要综合评测。 增加10小时营业时间的运营成本=人力成本+耗电成本+后台管理成本+用电器材损耗成本。那么,增加10个小时营业时间的收益额是否大于运营成本呢?从患者夜间购药行为图分析,夜间急性发作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肾病、肝病、阑尾炎、骨折等,不仅无法自我诊断,而且依靠药店提供的药物是无法治疗的,患者通常会选择到医院急诊购药治疗;当然,如果患者深夜突发腹泻、胃痛、发烧、皮肤过敏等可以自我诊断的小病,通常会选择去药店购药进行自我治疗;至于其他健康需求如咳嗽类、头痛类、眼科类、妇科类、清热解毒类等药品通常无须深夜购药;此外保健品、化妆品等商品根本就不会进入消费者深夜购买品类的范畴。 由此可见,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发病情况和治疗心理的复杂性,患者深夜购药的品类单一、客单价相对低廉,增加10小时营业时间所能产生的收益有限,在目前国情下运营甚至会出现亏损。 做“24小时”大有学问 因此,为了规避亏损的困局,选择身处何种商圈的药店作为24小时药店就是一门学问。 娱乐圈药店:在不少经济发达城市,夜生活非常丰富,各种酒吧和KTV星罗棋布。这类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通常持续到深夜两点,有些甚至通宵达旦。从娱乐场所出来的消费者此时往往渴望喝上一杯凉茶、吃上一颗润喉糖,抑或是买些计生用品,由此可见,针对娱乐圈消费者的特点规划品类营销,深夜营业也许不会亏损,反而有可能大大赢利。 商业圈药店:夜深人静的时候,热闹非凡的商场纷纷关门,商业圈附近的居民楼少得可怜,商业圈药店如果要24小时营业,那么投入就会像“热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社区圈药店:在中国社区文化愈演愈盛的时候,在社区医疗机构尚无资本实现24小时营业的时候,在三级医院离社区尚有很大距离的时候,选择性地将部分社区圈药店转型为24小时营业店,既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也有利于收益的增加。 医院圈药店:我国的医院自设药房,夜间需要用药的患者几乎都在医院完成诊疗,根本不会到院外药店购药,由此可见,24小时营业的医院圈药店还是少开为妙。 当然,24小时药店具有体现企业实力、体现企业健康服务水平、体现企业“以客为先”的经营文化等内涵,在零售药店品牌大战的今天,24小时药店作为一个特殊的药店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零售药店需要根据国情、客户需求,科学规划药店分类(注意:24小时药店仅仅是众多分类中的一种),不仅能够节约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同时还能满足客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