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粗粗看了一遍这本书。前半本粗粗看一遍大概也就够了,后半本一定要细细再看一遍。
是不是有钱人比较有条件修行呢。是不是修行的时候就无法事生产了呢。我想起多年前看的片子《南非情人》(应该是这个名字,它的女主演是泰坦尼克号里的rose)女主角为了找寻苏菲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在南非行走,他们的全部家当就是卷起来的被铺,我当年还特别羡慕他们。但最终他们因为贫穷回去英国了。
关于两性,对于探索内心的人来说,适合他的伴侣应该是怎么样子的呢?另一个探索者吗?可是胡的例子,她交往的探索者都因为心理的缺憾而探索,人格不完整也给他们的关系带来了不和谐。那么探索者就不合适了吗,谁合适呢?是不是两个探索者更适合做道友呢。
内心探索的人都是因为什么呢?心的敏感?人格的缺憾?在她的书中好像都是这样的例子。
遇到能开启自己的书之前,其实都有了很多书作基奠的,而这本书就象一把钥匙把以前的积累引导成了自己的东西。对胡来说那把钥匙就是克里希那穆提氏了。
粗粗看一遍留下了这许多疑问待多看一遍再来说。
呵呵,我是在一个极其无聊的傍晚,在书店吃着一杯极其无聊的咖啡冻,极其无聊的翻阅到了这本极其无聊的书。
之所以说它无聊,主要是因为我不太喜欢人老拿自己的修行说事,前半部她是个凡人的时候还行,后面她修行了怎么整的跟什么神功似的,处处都讲究什么心灵的升华。我如果想看一些修身养性的文字,肯定还是去翻诸如季羡林这样的大家,真正的能感受到经历万事变迁后的平和和真正的悟道。而为了净化心灵去做这些形式功夫,一个字,假。
我原先对胡因梦的印象非常不错,她本人的气质也为我所欣赏。可是看了这本书,仅仅也是粗看,却觉得什么事情都还是只可远观,不可近看。
为了美人曾经的容颜,也为了美人经历的磨练,这本书,且让它继续不可思议的吸引着不可思议的人们吧
我想titibomm说无聊有一定的道理,解了我的第一个疑问,不事生产确实是无聊的一部分。不过把胡和季相比,我想各自的生命取向不同,导致了结果和分工的不同。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达到季一样的生命境界,大多数人都跟胡一样是凡人,需要不停地学习和成长。所谓修行不如说是学习。毕竟这本书是胡7年前写的,确实很可惜没多少做实事的描写。我想7年后胡应该有了许多改变。
很想听听胡的讲座,她今年在上海的几次都没遇上所以未见其本人。两年前曾经听过孙春华的讲座,她也该称作在修行的人吧。当时听完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到现在也说不清那时的感觉。
我也在看,不过还无定论————至少其修行部分有点悬乎,我是个唯物的人。读完了再与各位交流。
没有看过这本书 ,希望能一读为快
上星期看到她的博客有介绍就去看了这本书还真得是上辈子就赚足了下辈子的钱就有时间去探索去修行,后面写的还蛮邪的,我看了她对两性的关系,感觉她走的太深远,也只能看看了 但感觉好像还很真实的..
她介绍的<懂得爱>也刚看了一部分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