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急用一个电源拖线板,于是打电话给设施部门要领用一个。接下来是整个官方流程:
1, 到设施部的网站上下载申请表格
2, 在计算机上填写完毕(必须用计算机填写),打印出来
3, 请直接上司签字
4, 递交到设施部门主管电的经理那里,签字确认
5, 到设施部动力库房领取电源拖线板
其间,我顺利完成了1,2,3; 可是到4的时候,那位经理不在,于是搁置。
我急匆匆往回走时碰到一位同事,一问,他有,(那位同事考虑领用流程的复杂,上次一次领用了10个),于是拿到一个。
我们公司比较大,从我的办公室到设施部办公室大约要走ffice:smarttags" />
一个电源拖线板的价格大约20元人民币,领用它要两个经理签字,在厂区内转一大圈。 考虑到这个成本,我也考虑接受同事的建议下次领用以10个为单位。
这是件小事,但且站在制定流程的设施部门的角度上考虑一下,这个流程还是非常合理的:
1, 计算机填写—规范,内容易于辨识,标准化,便于归档
2, 直接上司签字—防止个人以非正当原因领取,比如家里缺一个,就在公司里领一个,甚至在公司里领了到外面去买,以牟取私利
3, 设施部主管经理签字—便于设施部控制成本,可以清楚分析出设施部领用开支,并可转移到领用部门的成本上去
4, 到库房去领用—自然不能在办公室堆放大量电源拖线板。 更进一步,签字的人和管理实物的人分开也减少了部门内部人员胡乱领用的不正当行为。
综合上面论述,这个电源拖线板领用流程真是合情合理,严密周到。
除了效率因此有点底下以外,唯一流程制定者没想到的后果就是很多人考虑到此流程的复杂性后会考虑一次领用远多于所需的电源拖线板了。
这个流程如果改为领用的时候直接到库房,出示员工卡,写下领用部门,数量,时间,并签名,是不是更有效率呢?当然这没有现行流程严谨,但是流程制定时是否应该平衡效率呢?效率带来的浪费所造成的成本,与流程的严谨如何做到平衡因该是科学管理的一大问题吧。
官僚的体制就是这样累积起来的。这种体制,貌似科学,但不合理。
但凡人的思维总要比流程的规章更灵活、也更知道变通。
讲到底还是个认识问题:对员工适度的信任得到的是更高的效率,失去的是个别或少数员工假公济私所招致的损失。两者相较,得大于失,何乐而不为?
任何制度都要考虑一个原则:不要把大多数人推向你期望实现目标的反面!
是流程的制定不合理啦, 你们一个流程隔多少时间会大家讨论一下,讨论有什么可以精简的? 一个没有效率的流程,不是一个好的流程
实际上,我们通常不会重新审核流程的合理性。
是流程的问题啊
不过流程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学习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