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文化根源 [打印本页]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6-6-26 22:28
标题: [原创]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文化根源

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文化根源

秦汉以后的两千多年,是中国社会伦理一直是儒、法双轨。双轨的特点体现在统与治依靠不同的伦理体系,社会以儒家学说作为社会思想的统一,即说。但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之策,即做。所以,常常说中国人是说一套、做一套,其实有其社会伦理根源。儒家讲官为父母,要爱民如子,但你要犯上却要灭九族。企业说要鼓励创新,但你要创新失败,则要付出个人的沉重代价,海尔的新品开发体系就是一例。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社会精神基本可以概括为“自卑、羡慕和自强”的混合体。洋务运动开始,就有学者说传统的儒家学说制约经济,其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经济学先后进入了中国,但他们毕竟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伦理体系,因此,进入中国后不可避免的同传统文化发生交融,因此,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在神州大地先后诞生,这是社会伦理演进的必然结果。

经过变革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可以改变双轨,成为一个言行一致的德治或法制国家,还要看我们这次社会伦理变革的结果,我盼望中国社会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德治社会”(作者:王骥 eduhelp@126.com


作者: 含英    时间: 2006-6-27 12:00

Brainman兄研究起中国文化来了,很好!研究企业文化不能眼睛只盯在企业内部,还要把眼界方开一些,也研究研究文化,这样反而能有助于对企业文化的研究.

说一套、做一套确实是中国人的一大特点,不仅外国人有感于此,我们自己也深有体会。但这个说一套、做一套只是个文化表象,我们研究还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为此,我们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说一套、做一套?Brainman兄把归为“秦汉以后的两千多年,是中国社会伦理一直是儒、法双轨”,那么还要问为什么会形成儒、法双轨呢?其实研究文化就是多问为什么,一路追下去,就会慢慢的搞明白了。

当然,秦汉以后儒法双轨这一说法值得商榷,中国历来有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一说。

对于海尔所谓的产品创新一说,我是比较赞同brainman兄的。要想创新仅仅鼓励创新成功是不够的,更要奖励失败,把金钱同创新成功挂钩,反而会扼杀创新。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6-6-27 12:39

含英兄笑话,根本谈不上研究,只是思考一下,企业文化只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我投身企业文化也是梦想通过企业文化小环境的改变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变革,中国人的臭毛病,拉洋车的替皇帝担忧。双轨是我个人的说法,秦变法后法家的地位就确立了,汉灭秦后的社会现实让汉武帝意识到倡法不能保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结论),董仲舒上书开始兴儒,但法没有灭,而是和儒学一起成为统治的左右工具。因为儒、法的价值观有些是很冲突的,所以在法的价值观念一直是不宣的,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内用指的就是统治者自身,黄老我认为只是一个借喻,其实就是法家的思想,道分阴阳,有明有瘾,历朝的盛世,其实都是能在儒、法此消彼长的变化中,乘心驾驭的人治结果。企业也是如此,强调员工自觉,黄老之学就体现在绩效运用上。


作者: waisp    时间: 2006-7-12 17:23
都是高手~完全看不懂~
作者: 小狗的骨头    时间: 2006-7-12 20:52

我投身企业文化也是梦想通过企业文化小环境的改变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变革

呵呵,说的好啊,大丈夫当如此行事..........

现代社会的人们,为什么会文化出现断层,从而导致精神贫乏?为什么会铲除中国的精神粮食:儒学?我们一路追根问底,我相信一定能够明白如今之现象,原来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而我们一旦体悟到了事情的终始,就如<<大学>>所言: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所以,我也很希望能和brainman,含英,我们一起交流,推古验今,所以不惑,从而指导我们在当今社会的行为方向,以更开阔的视野遨游于世间......

另外,我推荐南坏瑾先生的<<原本大学微言>>,其人我就不用介绍了,中国有此人,乃国之幸事,其解说的<<大学>>以历史为主线,从上古文化一直讲到近代及其相关人物,并且解说了西方的文化渊源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对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变迁,西方文化的历史变迁,开阔我们的视野,具有极高的价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2 20:54:25编辑过]

作者: 含英    时间: 2006-7-14 17:19

能与小狗的骨头兄交流,我感到很高兴,对"推古验今"的说法我也很是很赞赏,我认为这个说法很好的道出了文化研究的意义.

对于南怀瑾的著作我看得不多,只是看过两遍<论语别载>,别的就没看过.准确的讲,这些东西应该称作"中国学问",或者说是国际上所谓的"汉学",这些东西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好素材,是很有价值文化的载体,称它们是"中国文化"只是一种流行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不利于人们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的,也不利于人们它们的认识.

对于中国传统学问价值的评价一直在争论不休,但都是就学问本身展来的,缺乏一个高度.要跳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而文化就是这样一个角度,也就是说要把中国传统学问作为一种文化,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研究.来研究它们的产生、它们的实质、它们当时的社会意义,进而探讨它们对现今和未来社会的意义,这就是推古验今。


作者: 小狗的骨头    时间: 2006-7-14 19:42

对于中国传统学问价值的评价一直在争论不休,但都是就学问本身展来的,缺乏一个高度.要跳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而文化就是这样一个角度,也就是说要把中国传统学问作为一种文化,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研究.来研究它们的产生、它们的实质、它们当时的社会意义,进而探讨它们对现今和未来社会的意义,这就是推古验今。

呵呵,讲得非常好,把我的高度又往上提了提,至于中国传统学问的价值,含英兄如能够亲自领悟,就不会一笔带过了,"儒道佛"这三家思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之学问(文化之一),而社会问题的产生是人造成的,人之所以出了问题,是因为人的人性出了问题,"儒道佛"就是为了解决人性问题,从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达到世界万物的和谐生存!而这只是学习"儒道佛"的外用而已,而含英兄所看<<论语别裁>>也大部分是外用之学,如能领悟南怀瑾之<<原本大学微言>>其对人生内用和外用的指导,也许你也会和我一样感叹古之圣贤的智慧!

这两天准备写一篇关于<<大学>>的文章,于此阐述儒家思想到底讲的是什么?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6-7-15 00:23

含英兄、骨头兄,两位都是我的老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颇有高度,现在,文化传承是一个大问题,中国两千年,几次外族入主,文化传承都没有断,唯有现世这百来年,这个脉断了。为什么,五四的问题,文言文逐渐退出了历史,中国人读不懂自己的文化了。南怀瑾老先生看到了这个问题,尽力的去补救,蔡志忠先生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用漫画来解释。我很赞同他们,我主张不要急于阐述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要将原文原义真实、全面的“翻译”过来,(很惭愧,用了翻译),让现代的中国人知道祖宗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中国文化重视“榜样育人”,讲为人从道,几千年来,文化给社会各个阶层都树立了榜样,从皇帝、宰相到娼妓、强盗,所谓“盗亦有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研究企业文化就是研究企业和员工的“道”,现今的榜样不多,也没有公信力,要从历史文化中去找,去挖掘人思想中睡眠的文化基因,唤醒它。


作者: 小狗的骨头    时间: 2006-7-15 19:00

呵呵,不禁想起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都是老师,都是学生,不过我还是喜欢当学生........

我主张不要急于阐述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为兄点拨的对,我有点操之过急了,还需再深入儒家文化,提高文学功底,才有那么一点资格阐述儒家之学问....

千年文化,任重而道远............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6-7-16 00:52

译经确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要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站在历史的那个“点”来理解先哲的思想,不能从后世的角度去解读。后人注疏经典,往往忽略这点。如同我们读《资本论》八十年代的理解和现在的理解就有不同,对剥削以前是理性认识,现在感性理解。


作者: 小狗的骨头    时间: 2006-7-16 11:02

确实如此,现代的我们:一则盲目接受西方的思想过于严重.二则盲目接受近代对中国文化误解的也过于严重.....三则根本不知道中国文化是什么东西,乃至一生都无法接触到中国文化,做为一个中国人,憾事,憾事....

所以,如果不站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高度,要突破这两点已经对我们的思想造成的影响,确实比较难,如果不站在一些文化巨人的肩膀上,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也幸亏有网络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受益.......

也就是说要把中国传统学问作为一种文化,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研究

对含英兄这句话,再仔细想了想,应该把中国传统学问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基础部分来研究

原因只有一个:中国传统学问是研究人生的学问,而其它类的文化,如艺术文化等等都是依托于人生的,没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领悟,是不可能产生伟大的艺术文化,其它文化也是如此..........


作者: 含英    时间: 2006-7-19 11:37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6-7-16 0:52:41的发言:

译经确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要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站在历史的那个“点”来理解先哲的思想,不能从后世的角度去解读。后人注疏经典,往往忽略这点。如同我们读《资本论》八十年代的理解和现在的理解就有不同,对剥削以前是理性认识,现在感性理解。

brainman兄说的是.任何理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产生的.了解当时背景和问题对于理解这个理论很重要.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一个理论产生了不是就结束了,对很多理论来讲,只是个开始,它还要发展--被注解、被修改,经过种种的变化,如果还能被社会所接受,它就能存在下去。实际上,我们今天所接触的很多理论都是经过了这样的变化,又甚至是面目全非了。没方法,只能说理论是为人服务的。


作者: 刘问天    时间: 2006-8-25 03:14

楼上各位探讨的都比较深入,在此,我表达一点浅见。

第一、文化的根源在于人性,而人比动物高级一点是在于人有思想,有着强烈的欲望;随着时代的发展,欲望的内涵也逐渐的扩大。

第二、社会的构成始终存在着强权和弱势两大群体。从历史上看,强权和弱势始终存在着一个平衡和轮换。强权过头,弱势反抗,变成新的强权,而后又有新的弱势。引导社会文化的始终是强权势力。

有人说中国人的劣根性,有人说中国人性的优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何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真正做到客观不容易。我们接受教育,以及受到我们周围生活的影响,能做到真正的客观看待问题并不是容易的事。

儒家、法家、道家思想都是特定时代下的文化精髓,但也是各个政治集团的工具。当一件美好的东西沦为工具的时候,还有谁能体味到精髓呢?眼下时代是浮躁的,能有一个清净不受影响的心真不容易。文化的演变是政治演变的表现、人性演变的过程。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有着深厚的社会潜规则背景。而中国的潜规则则不是一天两天变成的。

浅见,期盼探讨、交流。


作者: 含英    时间: 2006-8-25 09:56

楼上刘兄说得很好!

对于第一点,人性是文化的根源;也是我们理解文化的起点。观察文化要客观,但只是做到客观还不够。从客观出发只能是我们清楚的看清文化现象,只能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是怎样说一套做一套的,而且会妄称其为中国人的劣根性或是中国人的优点。因此还要从人的本性出发,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说一套做一套、为什么是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等问题看清,才能真正的理解文化的内涵。

对于第二点。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文化反映了群体的内部协调性,而强权和弱势就是内部构成的一个主要方面,沿着这个主线,能够比较好的理清文化的发展。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6-8-27 20:31
含英兄好!文化是一种诉求,代表了文化群体的利益,任何时代的主流文化都代表了统治者(强权势力)的利益诉求,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最根本利益--保住皇权,是始终一致的,因此,主流文化虽经改朝换代,但其核心却没有变,我说的双轨也好,“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阐述也罢,核心一点,就是统治者要“说一套、做一套”。现在这个文化“传统”又被企业继承,国企是反对“老板文化”的,所以国企文化多数都是大道理,但国企中领导人缺乏权力的监督,领导人保住自己的位置是工作的核心,因此多数奉行的实实在在是“老板文化”,这种被奉行的文化又不能被正大光明的摆出来,只有成为“潜文化(或说是存在文化)”,还是“说一套、做一套”,继承了祖宗的衣钵。
作者: 含英    时间: 2006-8-28 16:02
 

呵呵,Brainman兄,你也好啊,好久没有讨论了.

先纠正一下前一贴里的一个笔误:文化反映了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是“一致性”而不是“协调性”,虽然这两者意思差不多,但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用“一致性”更为准确一些。所谓“一致性”,就是群体内部不同界层之间是如何达成一致的,当然这种一致的达成往往不是心甘情愿的,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相互妥协的产物;既然要达成一致,就不是一个界层的事而是不同界层的事。一致性的真正意义在这儿,不能从一个界层来看这种一致性,至少要从相关的各个界层来看,否则就是片面的,就难以真正的理解文化。

“说一套做一套”这种文化也反映了内部的一致性,也需要所达成一致性的相关界层来看。楼上Brainman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这一文化,很深入,但是还不够,还需要从被统治者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文化的形成。帝王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把自己等同于国家,而王公大臣们效忠帝王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愿意说成为国尽忠、精忠报国;而最下层的百姓对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也是心知肚明,也是在“说一套,做一套”的。换句话,这个“说一套做一套”,对于被统治这而言也是有意义的,至少也是可以接受的。

古代的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皇权,其实,不仅仅中国是这样,其它的国家的统治者也是这样的,但是中国的“说一套做一套”这种文化却最为突出,为什么?为什么是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等?

这就说明“说一套做一套”这不仅是一种“统治文化”,而是一种“普适文化”,普通老百姓也是“说一套做一套”。这个“说一套做一套”包含了两层面的意义:一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驴屎蛋子表面光,中国人爱面子就在这儿;二是,对别人一套对自己又是另一套,宽己律人,都是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很多人在骂别人、骂帝王“说一套做一套”的时候,实际上是自己没有得到机会;要是得了机会,也会毫不犹豫的“说一套做一套”,可能更狠,这才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个“说一套做一套”也是有原因的,没有人愿意承受“说一套做一套”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的。探究下来了就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层面,这就是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中国人太现实了,太理性了,因为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如何活下去”即是第一要务也是最终的要务。但是,是生命就有尊严的(尽管是很微弱),生命的尊严和生存艰辛之间的矛盾,必然要造就言行的不一和对人堆积的不同,必然会形成“说一套做一套”。

说中国文化,探究到底必然会说到中国人的生存环境这一层面――文化是人类的能动性反应,最后必然研究生存环境的。也就是说,外国人到了中国这地儿也是这样啊,不在于什么人哪。前面说,文化反映了群体内部的一致性,但是文化还反映群体的外部适应性,综合起来就是,文化反映了群体的外部适应性和内部的一致性,当然这里的外部和内部人为划分的,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是相互影响的、相互纠缠的。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6-8-29 00:25

含英兄好!前两个月上了一个项目,忙得一塌糊涂,兄总能以点见面,弟我深得益教,我在家园的征文中,说含英兄是良友,毫不夸张,发自真心。我思考这个问题,是希望能够为企业文化找到一条通路,在企业的这个小环境中,争取说与做的最大一致性(绝对一致我认为是永远达不到的),社会文化还会长期的这样走下去,我们说美国外交政策是多重标准,这也反映了这个问题的“普适性”一面。解决我的问题可能要从心理学上去找路子,至少找到一个两个层面都接受的,都心知肚明,都可以不错的执行的模式。有些奢望了,我现在主要在民营企业中找思路,国企只有双重可走。


作者: 含英    时间: 2006-8-30 14:54
 

brainman兄的那首词我已经看过了,好雅致啊。在词中把我引为良友,我也很高兴。由于好长时间不研究诗词了,就没有回复,在这儿说一声。

诚如brainman兄所言,我们现在的企业文化工作确实表现出了一些“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形,但这并不是制约企业文化工作的主要原因。真正制约当前企业文化工作的直接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真正的理解企业文化。一种管理手段的背后必然包含着一种管理思想,如果不去把握这种思想,而只是单纯的去学习这种手段,必然会误入歧途。我们在学习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只看到了它的工具性,而没有去把握其背后的思想,而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去运用了,结果企业文化成了我们思想的一种工具,是典型的“洋为中用”,或者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实际上我们今天所知道大部分的西方理论传入中国后都是经过这么一番变化,大部分都变味了,其它领域的就不说了,在管理领域象企业文化、绩效管理、核心竞争力等这些理论都变味了,“中国化”的很厉害了,其中尤以企业文化为甚。

那么,企业文化在传入的过程与什么思想结合了呢?就是“以文化人”这种传统思想,我们现在的所谓企业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要建设一种“文化”然后在用这种“文化”来化人。“化人”,当然是教化别人,而不是教化自己,这就违背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本意。实际上,企业文化管理不是去“化”别人,而是“化”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的贯彻反映,也就是说通过企业文化我们可以上溯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其在现实中的贯彻情况,说白了,企业文化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管理者可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企业文化管理的第一个意义。我们研究文化是为了揭示群体的活动规律,并以此来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因此,企业文化管理的另一个意义就是,通过分析文化,预知企业运行将会出现的状态,然后再加以利用、引导或是调整文化,以推动企业向希望的方向发展或是达到预期的结果。这两个意义都是针对管理者而言,是要管理者对照企业文化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老想着怎么去管别人。企业文化是管理资源而不是障碍。

由此看来,我们现在的企业文化工作,还并不完全是“说一套做一套”,只是在“说一套”而没有“做一套”。呵呵,外示的“儒术”有了,内用的“黄老”还没见踪影呐。

对企业文化现状的进一步思考,又会引发另一个更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是管理?我们对管理这个概念的理解也存在着“洋为中用”的问题,把重点落在“管”上了。其实,管理的首先是管理者的问题,而我们的大多管理者却认为管理是被管理者的问题,管理就是管人。实际上,还有很多的误解,以至于它成了一个很泛化的概念,造成了大家都在说管理但却很少有人都明白什么是管理的现象。

进行企业咨询,必然要涉及到“企业文化”、“管理”这些问题,我认为让管理者真正的明白这些概念会为咨询工作构建一个基本的平台,对整个管理咨询起到一个水涨船高的作用,当然这也得看具体的管理者了。
作者: zxliyan    时间: 2006-11-29 10:50
是啊,看了两位的评论,觉得都是高手! 中国现在这种状况,我看还跟教育有关,长期以来的环境决定了人在说一套,做一套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很小的小孩子对电视镜头的时候,说的很冠冕堂皇,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又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这个是教育,环境造成的,想改变这个状态,
作者: linzitingr    时间: 2006-12-3 02:16
无极大道一本散而为万殊,成就万有。天地山河,日月星系,乃至一切的飞潜动植,胎卵湿化,无不是无极一本的显化和功用。〈清静经〉上说:“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物者:指的是有形有质的具体存在。在佛家称为色相。道家称作有为。而既然有形质,就必定有产生这形质的根本所在。

  自然生人,人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物而已。即然产生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事亦随之而始,而起。事小则可见之于人一身的诚伪直曲,中正偏私。事大可发之于一家的敦睦间疏,一国的兴衰更替,以及普天下的和平争战。无论事小事大,事微事繁,有开始则必有终结,有缘起则必有缘灭。这也是自然万物的一定法则。

  所以,要研究物象必定要知道物象的根源和枝末。要通达事理,就必定要明白事理的先后得失。

  追本求源的目的,在于尽万物之性。通达事理的目的,在于尽人之性。能通物性,能尽人性,无极真道也就不远了。

作者: linzitingr    时间: 2006-12-3 02:17
不好意思啊 忘记说了 上面的是转帖
作者: linzitingr    时间: 2006-12-3 02:40
觉得有些奇怪&nbsp; 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 反而是外国人研究的要多 为什么会这样 呢
作者: zhangendee    时间: 2006-12-3 21:01

记得本周在培训时,老师让我们选出一个最特别的同事,当时我们选了一位,因为他是从宝岛台湾来的.问及他的独特之处,他面对写字板无奈的一笑,说:"我是这里最会写繁体字的人吧!".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读不懂老祖宗留下的精髓. 我更迷茫处在现实的信仰真空的社会. 我被教导向雷锋叔叔学习,着句话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但现在已经是经济社会了, 我的价值观又很难转向金钱.因为经济社会的许多英雄榜样,在我刚刚挤上时代列车时,又成了阶下囚.

我看不懂这个社会,可能是我只听到了说的一面,而没看到做的一面.

第一次来到本站,希望在这个园地里不断的向大家学习.

谢谢!


作者: Jane_2    时间: 2006-12-30 21:12

很受含英老师观点的启发,看来以后思考事物又多了个不同的角度:

“我们在学习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只看到了它的工具性,而没有去把握其背后的思想,而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去运用了,结果企业文化成了我们思想的一种工具,是典型的“洋为中用”,或者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管理的首先是管理者的问题,而我们的大多管理者却认为管理是被管理者的问题,管理就是管人。”


作者: redya    时间: 2008-9-17 12:10

看来这些帖子反倒感觉不明白“根源”到底在哪里了。

莫不如说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要的差异造成的。


作者: lyzxxz    时间: 2008-9-18 20:40

我就看看

呵呵

[em01]
作者: jiangjiang-1017    时间: 2008-9-19 10:11
[em01]
作者: mls2009    时间: 2008-10-23 17:2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的这个特点很值得营销和管理人重视和分析.
作者: 阿诺哥哥    时间: 2008-11-3 23:14
实话实说!
作者: lt520510    时间: 2009-2-12 14:12
QUOTE:
以下是引用含英在2006-6-27 12:00:26的发言:

Brainman兄研究起中国文化来了,很好!研究企业文化不能眼睛只盯在企业内部,还要把眼界方开一些,也研究研究文化,这样反而能有助于对企业文化的研究.

说一套、做一套确实是中国人的一大特点,不仅外国人有感于此,我们自己也深有体会。但这个说一套、做一套只是个文化表象,我们研究还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为此,我们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说一套、做一套?Brainman兄把归为“秦汉以后的两千多年,是中国社会伦理一直是儒、法双轨”,那么还要问为什么会形成儒、法双轨呢?其实研究文化就是多问为什么,一路追下去,就会慢慢的搞明白了。

当然,秦汉以后儒法双轨这一说法值得商榷,中国历来有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一说。

对于海尔所谓的产品创新一说,我是比较赞同brainman兄的。要想创新仅仅鼓励创新成功是不够的,更要奖励失败,把金钱同创新成功挂钩,反而会扼杀创新。

黄老之学哪里是法家呀,它其实是道家和法家的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

中国人喜欢说一套、做一套,从比较直接的原来来看,和统治者的两面派有关(比如因统治需要外儒内法),同时又和中国儒家文化含蓄内敛、出世适应社会有很大关系,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愿意听取各位高人意见啦


作者: wujinyuan2    时间: 2009-6-15 11:59
深渊。。。。
作者: nacd    时间: 2010-1-16 23: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