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为
我们为什么自称“汉”族? 那是卫青、霍去病、张骞等英雄人物出生入死、北击千里、驱逐匈奴、倒酒饮河换来的辉煌历史。 我们为什么又叫“唐人”,那是能够“箭穿门板”的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造就的社会文化,吸引无数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形成的影响。 但读“中国式管理”,看不到汉朝的英雄气概,看到的只是咬文嚼字和不知所云。 看不到唐朝的“海纳百川”,看到的只是自我封闭。
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什么? 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 儒家思想,不仅仅有孔子,更重要的是有孟子。 但是,“中国式管理”将《易经》放到了核心位置,除了读到对孔子和孟子一些言论的“断章取义”以外,看不到对“孔孟之道”的系统、连贯的理解及诠释,这与中国正统的儒家文化明显相悖。 仅仅靠解读《易经》来理解“孔孟之道”的话,很容易进入“旁门左道”。 而如果“旁门左道”也算是“孔孟之道”,“中国式”,那“中国式”还有没有标准? (原文为:“但是,“中国式管理”将《易经》放到了核心位置,除了读到对孔子和孟子一些言论的“断章取义”以外,看不到对“孔孟之道”的合理理解及诠释,这与中国正统的儒家文化明显相悖。 如果与儒家思想明显分歧的“旁门左道”也算是“中国式”的话,那“中国式”还有没有标准?”)
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的不但歪曲了美国的事实和中国的历史,更是歪曲了中国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知识分子和 “社会精英”阶层的要求,主要来自于孟子的言论,来自于孟子的“浩然之气”。而“中国式管理”不仅仅很少引用孟子,而且其语意与孟子言论明显相反。 因此,让人非常怀疑曾仕强先生对中国主流文化的了解和对儒家思想的基本认识。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道”与“义”。 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即使是再腐败的王朝,再愚昧的人民,我们都能看到“闪光的个体”。 而在相对民主的环境下,这种闪光的个体会汇聚成“辉煌的洪流”,引领中国的未来。 我曾经在《文化决定命运 之 人性辉煌》中,摘抄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社会洪流。 有朋友希望我探询其背后的原因,我想在这里表达,就是这些“舍生取义”的社会精英带领中国人民为中国人不做“亡国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
管理是告诉社会精英应当如何行的,这与孟子的出发点相符合。 因此,用孟子的言论来检验“中国式管理”是否符合“中国精神”是一个简便的方法。 本文罗列《孟子》的一些内容,为读过曾仕强先生文章的人提供一个对比资料,看看到底“中国式管理”是否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如果不紧密结合,甚至完全相反的话,还能不能叫“中国式”?
以下内容摘自《孟子》白话文:
人和至上:得道的人自然会得到众人的拥戴,失道的人自然会受到众人的摒弃。失道到了极点,就连亲人也会背叛他。得道到了极点,整个天下都会归顺他。带领整个天下的归顺之人去攻打那众叛亲离者,贤人君子不打则已,如果攻打,肯定获胜。
尊贤而霸:一个君主如果要有大作为,一定要有一些不敢屈尊召见的贤臣。有什么事,国王亲自到臣下那里商量。一个国王达不到这个程度,是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的。因此,汤对于伊尹,礼贤下士,先向伊尹学习,而后再将伊尹做为自己的臣下;所以不费什么劳作,便成为古代圣王。齐桓公对于管仲,先向管仲学习,然后再把他当作臣下,所以不费什么劳作,成为一代霸主。
舍生取义:鱼是我所欲求的,熊掌也是我所欲求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所追求的,正义也是我所追求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奉行正道。生命虽是我所追求的,但有比生命更为令人向往的,因此决不苟且偷生。死亡虽是我所厌恶的,但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因此,面临祸患时决不苟且逃避。
民为贵,君为轻: 民众最尊贵,社稷第二,君主最轻。
与民同乐:古时候的君子与民众一起快乐,所以能够感到快乐。《汤誓》说:“这太阳何时陨落?我们和你一起灭亡”。 民众要与夏桀一起灭亡,他即使有高台池沼飞禽走兽,难道能独自感到快乐吗?”
何谓大勇: 从前曾子对孟襄说:“你崇尚勇吗?我曾经听夫子说过大勇:反躬自问,正义不在我,即使是卑贱的匹夫我也不去凌辱;反躬自问正义在我,即使是千军万马我也不退缩。”
浩然之气: 它作为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来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盈于天地之间。它作为气,与义和道相匹配,没有它们,它就没有力量了。它是义在内心积累起来所产生的,不是义由外入内而取得的,如果行为使内心感到愧疚,它就没有力量了。
诚身之道:真诚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不被至诚所感动的人是从来就没有的,而不诚是不会感动人的。
专心致志: 围棋作为技艺,是一种小小的技艺,如果不专心致志去学就学不好。弈秋,是全国最好的棋手。如果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听从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但他心里却在想着天鹅快要飞来了,想着如何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也与别人一起在学习,但却赶不上别人的学习好,这能说他的智力赶不上别人吗?我认为并非如此。
结论:
每个知识分子都要时时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 每个社会必然都有很多“糟粕”,而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是与这些“糟粕”作斗争,必要的时候“舍生取义”。 如果知识分子告诉大家,这些“糟粕”是对的,要顺从这些“糟粕”,甚至要成为这些“糟粕”的帮凶时,那就必定被历史所审判。
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实践《孟子》的这些教训很难。 但是,孟子的教训是做“社会精英”、获得高官厚禄、钟鸣鼎食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把容易留给自己,困难留给百姓,那他们不是领导,而是“寄生虫”,不可能长久。 如果到了最后变成为了自己的私利,与人民对立,那么“罪的代价是死亡”。
中国的知识分子,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通过博客在“管理综合”和“咨询战略”版发了几次,都失败。 只好用手动在本版发了)
《周易》本身就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确是核心!《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即为孔子所著,孔子在《易传》中提倡“崇德广业”,认为君子应该效法天地,即“乾”卦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坤”卦之“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胸怀。他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变化观,宣扬以“忠恕”和“中庸”为立身之本的人生哲学。汉班固云:“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就是说《周易》应该算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的共同创作。《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发现了《周易》有“古之遗言焉”并留下了大量关于《周易》的著作和言论,这些著作和言论被他的弟子们收集成为《周易大传》,包括《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这十篇文章被称为“十翼”。
儒家文化算不上中国文化的主流。舍生取义,义是什么?杀身成仁,仁是什么?孔孟到底也没个标准的答案。(我佩服他们两个人,却不欣赏所谓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从修身自我起,循着由近即远的脉络去实现家天下的一统,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为什么汉奸多?其实就是儒家文化的病毒所致。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个德又没有标准,就变成了天下唯有可给我好处的人得之。
另外,楼主也混淆了汉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概念。汉文化无法代表中国文化。中国人不作亡国奴,汉人却经常做亡国奴的,而且做的津津有味。
儒学绝对无法使我们强大,也无法使我们获得安宁。现在,又有很多人拿这个出来糊弄我们,大家要谨慎啦。2000年的历史证明了儒学对于社会国家强盛的无能。即使在独尊儒术的汉武时代,汉武帝本人也非一个儒学的卫道者。
5樓的出言可畏!
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历史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应该说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这一点我想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文学家都不会否认的。任何一种文化思想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因为有某些观念不适应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就全盘否定。
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儒家思想的痕迹。日本人从中国学到了儒家思想并应用于企业管理;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从日本的企业管理中受到启发,创立了企业文化理论;而我们目前又在学习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文化管理,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回归。从这一点来说,全盘否认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作用是极其错误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虽有违背,却成一家.
[em05]楼主也算是咨询界有些资历的人,很多文章挺不错,我就很奇怪,为什么总是把不少精力放到揪这些辫子上去?
如果“中国式管理”没有这么热,你还会批不会?
学问的大路上小路一直有很多,批别人不如更加精进自己的。如果在栖息谷看到更多你自己的东西就好了。
我觉得真理这么追寻,方式恐怕就有问题了。
我的话只代表个人,不代表家园其他人。
我觉得楼主说的非常有道理!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不是曾氏所讲的那一套,或者说,有一段时间我们是那样,但那是病态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对《易经》不太了解,不敢妄评。看看《论语》,《孟子》,尽管都是儒家经典,但是还是有其不同之处,那么能把《易》和《论语》、《孟子》扯到一起来谈?我觉得不可以。整天玩《易经》的那一套,会把我们引入死胡同的。
10楼的兄弟,不是揪不揪辫子的问题,曾氏太片面,我们应该给他指出来,这叫“以正视听”!
欢迎大家拍砖。
楼主说的听来很有道理,但想来不能苟同。
感觉楼主好像没有真正理解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也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精神”,就更谈不上了解中国人。
一个人中国人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不能真正了解中国人,很难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的问题。
管理没有新问题,我们今天的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遇到了。就像孙子也许不能预知现代战争的样子,但我想他一定知道,无论现代战争如何发展,他的理论仍然可以指导实践。
感觉楼主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画匠,技术再精湛,也不能成为艺术家。
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的管理表现在国家或以国家名义组织的大工程、项目上,比如历朝各级政府、长城、运河、皇陵等等。
中国的管理以主流文化论应该是黄老为体,孔孟为化、商韩为用,就是管理者都想达到道家无为而治的境界,但又怕无政府主义,所以觉得用儒家教化不错,但教化之后发现只有教化,发现道貌岸然很难保持,就发现是缺乏执行力,所以法家来规范、激励,当然还有杂说只能算是有个性或有性格,很难成为主流。
仔细研究一下现在的企业文化或领导,会发现他们几乎都这样,一致的让人可笑。都想无为而治,却又怕一盘散沙,于是搞了很多培训,或明或暗的告诉员工们以老板阶层为代表的企业当局待大家是不薄的。结果发现大家还是没有动力,于是就只好搞些IDP,甚至PIP之类的。
近两天一个搞文化革命的老板居然把PIP(个人发展计划)当成IDP(绩效改善计划)和员工分享,弄得下属诚慌诚恐,以为都和老板搞僵了,都要被咔嚓了呢。因
此引申发现之所以我们总曲解各种管理,是因为我们不会科学的理解方法。人分中西,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就不分中西,中国式的所谓,在各国都有,难道会有各国的管理吗?没有,从来没有,只有不同文化环境。所以管理是无国界,文化是有国界的。计算机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界面。当然你非要说中国式的计算机、欧洲式的计算机、美国式`的计算机、阿拉伯式的计算机,也没有关系,在汉语的语境下都能听懂。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