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不是贡在祖祠里的牌位,而是指导企业发展的“活的”价值体系。 这个价值体系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与改造。 然后用这个价值体系来指导企业的组织与行为变革。
既然不是“牌位”,那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试验田”,去“掘地三尺”,好好“糟蹋糟蹋”。 我们现在要利用企业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就尽可能去“翻腾”和“折腾”。 把过去企业中的问题全都“翻腾”出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Brainman兄曾经跟我说,他每次去做企业调研时,都要跟老领导聊聊,我觉得是个值得学习的地方。 然后,把“翻腾”出来的问题进行“排列组合”,看看到底能不能“折腾”出个所以然。 “折腾”的时候要有创意,“折腾”的效果往往与创意直接关联。 这时候,学习研究其它企业的案例就很有必要了,到时候把其它企业的案例进行“肢解”与“重新组合”,创意就很容易形成。
朝着“失败”去做。 咨询顾问经常起的作用不是告诉企业怎么做会成功,而是怎么做会失败。 而做企业文化更是,不怕“失败”,就怕“不失败”。 我们在翻腾和折腾的时候,要朝着“失败”做。 然后,最好每一步都跟企业沟通,跟他们谈这么做会失败,以及失败可能产生的后果。 然后让企业来选择,他们要走的路。
要敢于“糟蹋”,不怕犯错。 我们在“折腾”的时候,要明白一条原则,就是企业往企业文化这个“筐”里装的往往都是“难题”,是困扰企业领导的难题。 而且随着客户的迅速成熟,这些难题往往都是战略性难题,例如促进企业的战略执行。既然是难题,就是说企业领导愿意给我们“糟蹋”的机会。 而如果想获得这个“糟蹋”的机会,我们经常首先得敢于“糟蹋”,通过打破现有的思维局限去解决问题。 其次,要善于“糟蹋”,总结过去的成功“糟蹋”经验,对于企业领导来说会很有吸引力的。
在“糟蹋”中成长。 做好什么事都不容易,而“糟蹋”的过程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好在现在,没有领导会愚蠢到让你拿出“完美”的方案。因此,我们要掌握的是,制定出合理的、有效方案,然后验证,然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调整。 在“糟蹋”与“失败”的过程中获得持续提升。
让我们共同“糟蹋”企业文化吧,它是个充满刺激、体验丰富人生的过程,并能够同时获得物质与精神成就。
受教了,谢谢老师:)
请教老师一个问题,就是“可否将企业文化单纯一点地理解为企业的做事方法,有怎样的老板就有怎样的企业文化?”
军事教学中传统是方法是战例结合沙盘推演,现在用上计算机叫“兵棋推演”,科学研究有了“仿真”,连“扁婿”为了应付检察官,也找高人给其来了一个“应对推演”。“推演”就是按照逻辑思维,判断对手反映以及双方的出应招数,象棋说“看几步”就是推演能力。做企业文化过程中,咨询师必须要具备“文化效能”的推演能力,要和企业领导一起探讨每一个价值观在员工中的反映,以此确定理念的推进步骤和方法,有效的文化都是逐步推进的,一股脑的灌输只是开始造势的N种方法之一。推演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失败,考虑基层员工的抵触度或干部或某些部门的抵触度,文化变革触动的是现实的利益格局,因为它包含了流程再造和组织再造,甚至会调整到战略层面。
有些“企业理念”是一种利益博弈的结果,有总结的,还有发展的,如何判断发展的效果,就要靠“文化效能”推演,去模拟博弈过程,要求咨询师可以清晰的分析出员工价值观改变对行为的影响,准确的判断各方的反映,如我一个帖子所讲,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秀才做文章,那个企业傻瓜到花几十万让一个局外人去做一个它的文化文章。它购买的是你的知识和能力。
“糟蹋”有一个破坏的意思,在效能推演中,确时要“糟蹋”,要分析各色人的各种利益反映,企业中存在一种“否定一切思想工作价值的人”一般是中层业务或生产干部,企业提任何思想工作方法,他都反对,都应付,他们对文化的糟蹋能力极强,你事前真的要找到几乎每个人的软肋才行。
受教了,谢谢老师:)
请教老师一个问题,就是“可否将企业文化单纯一点地理解为企业的做事方法,有怎样的老板就有怎样的企业文化?”
文化效能的推演能力如何掌握是个棘手的问题,涉及到需要细化的程度和广度。老实说现在很多人理解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绩效的产生一定作用,而且正反作用的企业文化都被总结和归纳。但是从企业文化到企业绩效之间确是一个暗箱,人们通过一些外在的活动来进行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也许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外在行动就已经是不错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
“糟蹋”企业文化无疑是集中在不断的尝试找到活动的过程,至于推演,需要对真正原理的了解,否则只能是个人的臆测。
文化效能的推演能力如何掌握是个棘手的问题,涉及到需要细化的程度和广度。老实说现在很多人理解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绩效的产生一定作用,而且正反作用的企业文化都被总结和归纳。
管理咨询中应用推演是一个咨询师的个人能力,其过程不是臆断,而是比较严密的推理,有具体个人方法和工具,一般不会示人,当然,也有一些咨询师是在靠臆断推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还有更多的人,根本不和客户一起推演,拿几个现成工具,写几十页分析报告,做一个说明会就交差的。
我同意brainman兄的看法,核心是方法背后的指导思想。 企业的发展极限充其量是这个思想的极限。 当中国一些手机厂商决定以只追求短期利益时,他们就是在投资市场中被描述的典型“人”,“自私、虚伪、贪婪、短视”,于是他们的结局就是“亏钱的大多数”。 而当指导思想是“乌托邦”,或者说是“空中楼阁建筑商”,那跟随的人们会很快发现有问题,受了骗,组织会崩溃或者蜕变成“类黑社会”的组织。
还有就是企业领导在实践这个指导思想过程中的言和行。 企业领导“以身作则”是企业文化执行的核心,其次是“志同道合”的领导团队,一流的领导用一流的人才。 有了思想与领导及领导团队,其它问题就大都是技术性问题了。 不论严密推理还是创意,都是核心“骨架”外的“肌肉”或者“皮毛”了。
既然不是“牌位”,那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试验田”,去“掘地三尺”,好好“糟蹋糟蹋”。 我们现在要利用企业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就尽可能去“翻腾”和“折腾”。
呵呵,楼主恐怕不是在企业工作的。
你“折腾”完了,拍拍屁股走人,我们企业可就苦了。
同感,做文化项目也好,做战略项目也好,甚至是人力资源项目也好,最关键的是咨询师的思想,没有思想的、没有一套逻辑化思维能力的报告,是为真正的咨询师所鄙视的,是不入流的。咨询的优势包含工具的运用,但是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造需要的模型和工具,且目的是为了把事情分析清楚、讲明白,体现大家手笔的思维能力,才是真正的优势,才对企业有所帮助;
把事情想明白了,弄清楚了,还有流水般清晰的解决思路去策划方案,这才是高手。而这些则需要大量的阅读、思考、琢摸,得能悟“管理之道”。
说的太复杂了,看不太懂,能不能用性感一点的语言说出来?
哈哈,赞同楼主的的看法,不知道你们如何来保证走了后不出乱子,我们公司是常驻客户单位一年,不把问题解决不回总部!我客户的问题当作我们的问题!
企业文化其实80%是老板的文化,企业文化里面包含的很多,比如共同的愿景、核心价值观这都可以称为企业文化,
现在我认为讲“企业文化”这个最好的老师就是——卢万通教授,他主要是讲这个,教你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文化的步骤,有时间你可以听听他的课,学费也不贵,听着不好,还可以退全款。想报名的就打 手机:13513359401(王老师)建 意听听试试
做好一个企业可以从国共两党来分析,为什么我党能胜,可以从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在冲锋时,我党:“弟兄们跟我冲”!!!国民党:“弟兄们给我冲”。这就是区别,毛泽东和蒋介石他两都可以说是两个杰出的领导,那时很多人提到毛主席的时候都是一颗激动的心甘心为他做事,用现在的话说毛泽东用的就是“企业文化”收住人心;而那时的国民党将领们提到蒋介石时,都是站直了打立正,也挺风光的吧,呵呵,也用现在的话说蒋介石用的是“规范化管理”。如果当时两党和做,把这两种文化结合到一起,能打不过小日本吗,如果把这两种相互融合运用到我们的企业中会是什么样呢,我相信“会让想犯错误的不敢犯,能犯错误的不想犯”。这是不是叫管理呢,可以说是艺术吗。
呵呵,讲企业文化?想怎么折腾呀!
|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