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修养:出世则怡然自在,入世则济世救人,气质举止乃修养之外在表现之一而已!
如三国诸葛亮,出世则闲于山水之间,入世则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又如我们小时候熟悉的
济公,外在表现疯疯颠颠,可是其行为却是济世救人,如无修养能力,谁人能做到!此等人物故事,在中国历
史中是很多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内在有修养,但其外在表现却千变万化,因人因时因地,化万法济世救
人(这不就是创新吗?),而这不就是修养外用的最高表现吗?这不就是内圣外王的体现吗?
再回归到现代,有此修养,所谓事业,何愁不成,有此修养,事业何谓?一尘不染,混迹于世,怡然自得,烦恼有乎?
大丈夫知有如此修养,当奋而修行之,方无悔一生!
然既知所谓事业,乃是内在修养的一些外用而已,此修养应如何修行?其具体关系如何?请看南怀瑾:<<原本
大学微言>>,摘取一段赏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
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
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
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养在前,事业在后!修养,本也!事业,末也!
修养之内涵太广,如择重要说之,其一在修身养性,以上所指大概是之!其二在为人处世,为人应以何标准才
能无愧于心?处世应以何标准,才能顶天立地?儒家思想其重点其实就是讲内在的修养,及其外用,仍然摘取
几段以赏之:
<<原本大学微言>>:
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论语>>: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为政以德,其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修身养性与为人处世,相生相成,如此理身,理家,理国(事业),可也!
回到现代:
从反面观当今社会,多鼓吹事业,成功,名利,殊不知成功之后,能够开心快乐,少有烦恼的有几个呢?一则陷
于不断循环的事业当中,劳心伤神,修心养神知之甚少!二则成功之后,陷于名利,享受物质所带来的暂时快
乐,此等之人真是浪费人类财富!
从正面观当今社会,鼓励创业,追求成功也是必须的,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不富有的,追求事业成功,解决自己
的经济问题,这样才能有时间,有余力去为修养之事,从而开创一番事业,进而"达则兼济天下",而这不正是
家园的价值观?此不正是吸引吾辈在家园的最终原因?
因此,修养之事,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关系着你我的命运,应重视之,应修行之!
儒家思想如此,道家思想亦是如此,佛家思想亦是如此,但三家思想内涵之广,吾初学之辈又岂能尽其意,但
求虚心学习其理,以为今用!
谨以此文,纪念自己的探索求学之路!
附:看到家园里家人写的一本书:《给你的精力安装按钮》,看了看介绍,书中道理亦是儒家思想之内涵吧,
但儒家的表达方式是文言文,家人的表达方式是白话文,也许更令人容易接受吧,无所谓,<<金刚经>>有云:
法平等,无有高下,不管是哪种表达方式,能够令人体悟其中的道理就行,家人不也是多次推倒自己的表达方
式而最终定稿,呵呵!
呵呵,修养乃成就事业切身之要也,不可不审慎待之!!!
呵呵,我说的修养,乃是"本",事业乃是"本"的外用,入世则能成就事业,出世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人生若想有此境界,比单纯的做事业难多了!
呵呵,差点舍本逐末,汗ing......
国学还是要好好拜读的 人是要修的啊!
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到了一句话:快乐的猪和忧郁的苏格拉底,其实是不矛盾的,关键是自己如何使之 keep balance !
修身,齐家,平天下,说易做难。能独善其身尚少,更何况“修”字。能自娱自乐,稍稍有益社会也不枉来此世间一遭啊!
本人对"修养在前,事业在后"不敢苟同,修养本是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并非生来俱有,他是一个人所见,所做,所悟最后积累并提练而得.他对事业有帮助提升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追求事业中逐渐完善他自身的修养.这两者本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这也就是说修养是后天所习得的.而恰恰事业就是完善修养的一个过程.如本人有冒犯之外还请多多见谅!
呵呵,让家人误会了,同意家人的说法,其实我的本意是需先知道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从生活当中去体会运用,从而真正成就自己的修养,也就是<<论语>>所言:学而时习之......
好啊,正在国学的学习中,不断的修炼,以能成其道!
林尚沃倾其一生悟道,“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我们也要怀着一颗不断学习的心,修身成事!
出世则怡然自在,入世则济世救人!
多谢楼主!
这两天把《大学》看了看,感悟同时也引起了对国学的兴趣,继续研读《中庸》,先把四书五经翻一翻。
为修养而修养,则教条顽固。为事业而事业,难有大将之事。
乐观看待经历,品味善恶,洞察三教九流各番文化,近触不染,远看淡笑,诚信对己内心,则为我眼中真正修养。
口中不骂人不见得为修养,心中不骂人方为修养。不爱财不见得为修养,得之有道方为修养。
云淡风轻跳出三界不见得为修养,看俗事纷争吝啬一己之力更不为修养。
[em01][em01][em01]
乐观看待经历,品味善恶,洞察三教九流各番文化,近触不染,远看淡笑,诚信对己内心,则为我眼中真正修养。
此文所表达的义理与少天兄不谋而合,可人们往往对境生迷,看得破,忍不过,如何才能完全说到做到,时时刻刻处于这种修养之中而习以为常呢?
云淡风轻跳出三界不见得为修养,看俗事纷争吝啬一己之力更不为修养。
犹如避世之高人,虽有修养,可与世人何干,非修养之最高境界!
空有理论,而无实际工夫,此乃假修养,为了达到知行合一,所以修行(修炼)................
<<大学>>即是修养,亲民之系统理论,即内圣外王之理论.
如理论未明,行为必有偏差,亦或事倍功半,犹如旷野迷路之人,如有地图则能快速回家,如无,则如在黑暗中摸索,浪费人生时间不说,如能安全到家,已是幸事..............
此乃目标,目标直接导致一个人的终生成就,那我们为修养,亲民之事,所为为何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身还得慢慢修!基础还得打好一点。
呵呵,谢谢邀请!关注中.......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