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一代,是在本质上发生转变的一代,他们有两大群体,一是城市中被惯纵的独生子女,二是农村中支付了很多学费的子弟(80年代以前学费很少),他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独生子女缺乏奋斗精神,对劳动环境的要求高于收入的要求。性格上以我为主,破坏和叛逆心理强。农村出来的子弟,对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财富的渴望强烈,对收入的关心优于环境,性格上自强、妒忌心重,对社会公平的不满强烈。这两类人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的主力,对他们的使用和管理也是近来管理学界开始关心的问题。希望听听家人们的意见。
我一向反对彻底否定80后,要客观的看待,这是一个存在的现实。我们是希望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在管理上有的放矢。(对不起了80后,有点请君入瓮的感觉)
偶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感觉他们的眼高手低比前一批人要厉害得多,觉得自己干这个那个是屈才了,于是就消极怠工或不好好干,而不是干好让你屈才得工作来证明自己能胜任更重要的任务.
并且很难说服教育,看来只能让冷酷的现实教育她们了.
许多朋友的公司不招80后的学生
呵呵,我81的,工作快2年了,还好,还有公司招,一代人是有其共性的,但希望各位不要一棒子打死
我一向反对彻底否定80后,要客观的看待,这是一个存在的现实。我们是希望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在管理上有的放矢。(对不起了80后,有点请君入瓮的感觉)
为什么80后的人都这么招人厌哟,但是大家也不要忘记80后的人也是一个时期的主力军.
偶属于80后的一代人,去年参加工作。LZ的见解还是比较到位的。不同时代的人肯定会有不同时代所赋予的特征,有精华,亦有糟粕,历史的进步最终要依赖于每一代人的努力,80后的群体肯定在现在和将来也会促进这个时代文明的进步!作为80后的长者或者说是前辈,LZ您的看法还是比较让人信服的。寻求一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80后的优势,做到人尽其才,管理也就成功了!
每个年代的人都各自的优缺点.
或许80后反映出来的问题会多一些吧.
目前大家过多的关注80后的问题,也是因为80后正在大批的进入这个社会的工作.
作为一个70末的人,我认为我们应该想想怎样更好的去帮助80后的人.
我也是80後的,82。
在這邊我同事大都是80後,其實也沒什麼。工作應該和前沒人沒什麼不同吧。整個開發部總共23人,其中80後21人。
問題應該是存在於小部分人身上吧,不過我們都是農村子弟。
跟进这种说法,我们的企业是服务性质的,对后80确实有点头疼.希望大家多多研究.......
观念上有差异,沟通做好了,应该不至于很糟糕吧。如果这些年轻人想法不太对,沟通好了,你可以斧正嘛。
每个年代的人都各自的优缺点.
或许80后反映出来的问题会多一些吧.
目前大家过多的关注80后的问题,也是因为80后正在大批的进入这个社会的工作.
作为一个70末的人,我认为我们应该想想怎样更好的去帮助80后的人.
我赞同胡涂兄的做法,我也是80后的年轻人,每个年代的人都各自的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之中有很多优秀者,我们独立,自强,也不缺乏奋斗精神
在我看来,重视精神更甚于物质,只要有句肯定的话,赴汤蹈火都做,更别说M了。
80后惹着谁了,由早先的80后作家的争议、讽刺乃至挖苦,到今天牵扯到80后能否正式走上社会工作的问题,我尤其看到说有的公司根本不招80后的人,感觉是如此的荒唐,难道公司就不发展了吗?等到70年的人都无能为力时公司也随着人员的缺失停止吗?80后确实有的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而社会舆论总是把那些消极的一面无限的夸张放大,从而迷失了很多人的眼睛,朋友们 ,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担负起责任,正如楼上有的人说,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帮助他们,毕竟他们将是一个时代的主力军!!!
不管你讨厌也好不讨厌也好,这就是管理的现实,企业的环境就是如此,管理者的责任是在这种环境下制定最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
抛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选出适合你自己的人,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
另外需要辅导和指导。
80后的个性更加张扬,相对比较浮躁,大学里面谈恋爱成风,有真材实料的比例不大,往往要求高过个人能力,工作很不稳定,招聘的风险很大,个人是不喜欢使用80后员工的,但是并不能排除全部,如果非要招的话,我一定选择来自农村的80后小孩。
看来我是比较吃香的那种
不过确实安稳性比较低,老急于求成,考虑事情也不怎么周全
凭着就是一种傻劲,哈
作为一个80年出生的年轻人来说,对于80后的成长,我想说的是:是大环境造就了这么一代人,因为生育计划的实施,由此产生了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大环境让他们有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环境,但是这个也由此引发了独生而不独立,富裕而不富足(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同时因为这些,让这一代更充满个性色彩,更要求自我,如果很好的加以引导,那么社会五彩缤纷,在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我是80后人,老公是70年代的,他曾经说我不像80年代的人,听起来是在赞扬!
80年代后人的成长时期生活条件好了,各方面对孩子的要求也高了,眼界也广了,无形中80年后的人标准要求比较高,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这是深埋心底的。社会的可选择因素增加,给这样的一批人艰难的抉择。选择退缩、逃避是艰难选择的表现。
试问70年代不婚者这么多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原因呢,因为爱情观形成的时候也是在80、90年代,艰难的选择啊!水平越高,站得越高,选择的难得就越大!
我个人认为是很好调教的,80年代的人佩服真正有水平的人,如果你是这样的领导,那你的80手下一定干得不错!
大家好,我是81年的,其实我没有感到我们这个时代人的悲哀性。为什么许多人用那么有点偏激的眼光来看我们呢。我们富有青春,我们朝气蓬勃,我们可以很快的适应环境,我们有想法.....还有许多!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比较自我,但决不是自私;我们有点懒惰,但不是邋遢;我们喜欢新事物,但不是喜新厌旧。
总之我们在前进的路上需要一些跌跌撞撞,需要大家的扶持!
讨论的重点其实不在于80后或者80前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年龄上,因此,80后的朋友不要急于辩解,80前的朋友也不需要沾沾自喜。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带有80后性格特点(自我、叛逆、急于求成等等)的这种员工?这种员工可能在80后这个群体里面稍微多一些,但80前的城市独生子女也有很多类似的样本。
这样把问题重新定位一下,是否更恰当一些?
我个人的初步一些想法:
1、很赞同前面的一个朋友提到的“公平”作为对待这种员工的基础;
2、当企业面对80后逐渐占据社会就业主导的时候,需要做好必要充分的准备,重点应该放在文化的构建和培训方面;
3、企业文化自身如果是具有比较强势的力量,可以为新进员工产生引导性的力量;
4、培训方面可以加强团队合作训练,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辅导等等针对性格特点安排。
时代的断层造就了一代人的大模子
从小在农村长大背负了全家的期望,更多的是对于待遇的渴望,和自己生活的不安,不信任别人,这种不安会使他们做事的时候小心谨慎,自卑使他们多了一份虚荣。城里的独子独女,楼主说得好,独立,性格上以我为主,破坏和叛逆心理强。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对于这两种人最重要的不是公平,各尽所长。有人适合吃苦的,有人适合创意的。
关于怎么管理的问题我提提敝人的一些理解
假如你超过周围人一点点,换来的是别人的嫉妒
如果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对你就是羡慕
我81年的,
从农村考出来的,参加过一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和两次省公务员考试,都因面试被淘汰。
考上的同学说考场里面有玄机
我对社会的公平性在某些领域产生了质疑,但我还是相信
天道酬勤!从未对自己失去信心!
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80后的人~~!!
只能让现实的残酷让他们自己学会改变~!!
我是85年的~
呵呵 我们做药业的有个80后策划军团 哈哈 感觉80后普遍要比我们这些70后的聪明些 很有锋芒 但有时过于自我 团队精神差些 还有些叛逆性格
[em01][em01][em01]就我个人来说,我喜欢和70年代的人打交道,的确不一样
80年代的也有些差别,越往后,呵呵,我越看不上
我是81年的
还好。。。。
我是81的。迄今做过三年管理工作,草莽非科班出身,22岁时开始管理170人与200万每月的业绩。
这个问题,我在我的那个坛里子有过讨论,在这里同样看到很多人在讨论,反映出随着80年代的人逐渐步入社会,80后问题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不过,我们应该站在公平、理解、帮助的角度来看看80后的问题。这点,与胡涂版主的意见一致。
在中国这几十年翻天复地的变化中,实际上每一代人所面临的成长环境是不一样的。80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主要有以下关键词:
1、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居多。楼层公寓生活,与其它小朋友交往的时间很少,所以独生子女有一个较为广泛的共性,难听点就是很自私,好听点就是自我意识强烈,与人交往的能力欠缺。这主要是城市人。
2、下海。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一部份人鼓起勇气下海发了家。这对下海的家庭、没下海的家庭的子女带来的影响是:机会主义、物质主义。
3、下岗。这是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面临的问题,不管80年代的父母是否下岗了,但是“国企铁饭碗”都不稳定这一现实现象,造就了一部份80后知道什么叫做自食其力,其反面就是对企业忠诚度再也不会像父辈了。
第2、3点统称为“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之初这一代,或许是大家都熟悉的东西了。
4、学历贬值。高中时面临着考试制度改革,好不容易读了大学,读了本科,却面临着中国的“天之骄子”含金量急剧缩水,如今大学生失业已不是新鲜话了。
5、离婚。家庭的问题在这一代身上很明显,因为社会转型对中国绝大部份家庭带来的伦理与文化冲击,所引发家庭的深层次矛盾影响着这一代人。
这是80代的人面临的主要问题。造就了绝大多数80代的人,自主性强,很希望得到周围的认可,对于一些常规的蔑视,不安全感等等。
作为80代的员工初入职场时,不缺雄心壮心却也是惶惶然,有时候会用表面的“潇酒态度”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惶然。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理解这部份员工,帮助这些员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获得他们的信任,激发他们的斗志。不要用自己的眼光与习惯、偏好来定性他人。
他们其实与别的员工一样,是公司的成员之一,用什么80后来否认这部份人是无知,并且是无能的表现,管理人员说这话也是对公司不负责任的表现。
80后杰出的人物:刘翔、姚明、高燃、李想、茅侃侃等等,前二位不用太多介绍了,大家都知道,后三位,在本月央视对话中是央视对话栏目中第一次邀请的80年代的嘉宾,同时也是资产过亿的公司掌门人,千万级富翁。
对于80后消费市场的营销政策,看看可口可乐改LOGO及与魔兽的关联营销,就知道了。
我的部门都是80后的。反而80前的人员不好管理。
80后的人员有强烈的猎奇欲望,有激情。对于他们所需要的是机会。如果给以适当的空间。他在团队中起到的作用无可限量。
我也感觉80年代后期的人很难沟通,我是七十年代的人。但细分析下来,他们这种生活、工作心理和我当时工作时候是一样的,但这需要时间这个工具将其现实的理顺。
真是笑话 有本事80后你们都别用.等着看自己慢慢老死吧.
最讨厌这种论调,80后怎么了?80后里就没有能人了,真是很好笑.
你们所谓的80前有什么大的本事?要比刻苦你比的过40前吗?
莫名其妙!!!
我不觉得应该把我们这类80后的当作一个不同的类别进行讨论,其实我们也渴望你们渴望,我们也存在很大理想报复,工作也努力去做,不要把我们80后当作异类对待好吗?
[em03]我不明白这里70年代的前辈为什么这么喜欢对80年代的后生指手画脚,
如果只是中肯的提出意见,我想大可不必这么极端的戴着有色眼镜把我们全体批判一番,
有错是需要加以改正,但不要总是挑剔我们这个不好那个不对,
对于处于两个完全不同朝代的人来说如何能获取一致的思想观念,环境毕竟影响也改变着人的行为,
再批判未来也还是要落在后辈身上,所以请前辈多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多给我们点信心。
感觉楼主的看法有点偏激
不过80年代后的,心态方面确实过于浮躁,不过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全部的。
我80,带着思想又带着迷茫、带着自由又没有方向,走过了新世纪的这几年……
80后代本无意伤害,且有意向善故不知心有余却无力
相对来说80后代大多受过更多教育,也许就是这样面对现代高速公路着不了地……与前人脚踏实地的时代相对,摸索的路更需要指点
生活的多样化、社会的转型期,80后代的成长历程相对来说更是社会精神层面的受害者,人性化已经在现代管理的成长之中了,
现实已经摆在面前,老板困惑之余是否也应考虑自己是否已经跟上现实开始提升了呢?
樓主思考的問題不錯~
不過想想看,70後剛踏入社會的那個時期,60的是否也是同樣思索過~~
10年後,輪到我們80的這一代來思索類似的問題~~
我觉得不管80后80前,都还是要因人而定的吧,我公司招了几个80后的,我感觉还不错!
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80年后是哪一代人产出来的?有啥问题也得找找其生产者或者老师吧!
80年代前的,有点爱心的,有点能量的,就象家园的价值观一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当然关键还是在80年后自己的努力,俺也是80后!
无所谓年代,在乎一心也!
不觉得80后的就那么比不上70后的,而且也不认为70后的人的做事方式就一定正确。
没什么可说的
听人说hr一般都有点心理变态——没错
80后怎么了,不就是年轻吗,不就是独立、有个性吗。也许,对于我们,你们只
有羡慕+嫉妒!!
我们也在关注这个问题
但是,公司内部80后,人员的脱落率很高,工作环境的挑剔,眼高手低等等很多问题。
每个不同年代的人都有环境特色,从而有某些事引发出来,只是现在安定了,把人看的懂的问题搞的鬼都看不懂了;敢问非80后的人大部分没性格,不明白跳槽? 衰....
看起来这个发帖的人就像个算命的.
我是82年的,传媒业。
坦白说,我比较喜欢和70年的人共事,多数70年代的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是多数80后的人所不能比的。我承认我们80后的人身上有很多缺点,比如没有责任心,自私,任性等,但这是大环境造成的,这些陋习是可以在我们步入社会后慢慢纠正过来的。关键是需要领导和前辈给予我们良性的引导和鼓励,而不是一昧地打击和鄙弃。
而且我也想指出,70年代的人并不就是最好的。你们这代人的性格中,也有不如80后的地方,比如:斤斤计较,对人不对事,爱搞人事斗争等。我比较欣赏对事不对人,纯工作的人。
我觉得每个世代都有佼佼者.
转贴一篇文章
60年代人从文化大革命的风里雨里淌了过来,用最好的年华亲历了十年浩劫的全过程,堪称被耽误的一代;70年代人赶上文革后的万物复苏,虽说童年过的苦了点,但长成之后投入改革开放的大潮,怀着一颗火热与青春的心,好好激昂与失落了一把;80后,历史离我们远去,在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候,我们正疯狂的成长着。
我们生活在80后的圈子,交80后的朋友,举80后的标语,我们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念让长辈们担忧不已,但我们却为这些特质感到骄傲,说,我,就是80后。
1、80后的我们有点自恋。自恋的人虽说什么年代都有,但到了80后已成为普遍现象,上升为特质。女孩子包里必备
2、自信,但比较脆弱。自恋的我们也会非常自信,因为没有像长辈们受过历史的挫折,成长的道路比较平坦,生于繁华的年代,接受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总有着天生的优越和自信。但是内心脆弱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任何一个小小的打击都容易让我们产生自怜的情绪。
3、容易消极,有一点忧郁。这几乎是80后的通病,莫名其妙的陷入消极情绪,拥有了最好的一切,却经常说自己不快乐,眼神总是流露着让人心疼的忧郁。
4、享受生活,活在当下。80后有着足够的无所谓和不在乎,仿佛没有一件事情能让我们认认真真地看重一次。我们喜欢过好眼前这一秒,享受每一天,即使明天世界末日,今天也要疯狂放肆。
5、朋友成群,却常常感到孤独。80后是群居动物,吃饭,出游,都要成群结队,朋友一堆一堆的,经常有赴不完的聚会,因为我们害怕一个人面对孤独。可是仍然寂寞,即使在最喧闹的场合,欢声笑语的背后,内心也有着深深的不可排遣的孤寂。
6、有思想。80后很难被统一管理起来,没有一个人能号召我们,一呼百应。因为我们不会再人云亦云,所有的事情,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没有人能左右80后的思想。
7、也爱胡思乱想。除了认认真真地思考,我们也爱胡思乱想,关于未来,关于爱情,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幻想,我们喜欢找一个阳光午后,坐在路边,无所事事,任思绪飘得很远,也从来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8、追求与众不同。我们拒绝别人替我们安排未来,拒绝别人把经验之谈强加给我们,讨厌听“别人都怎样怎样,所以你也要这样做”,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就算特立独行,那也是我们自己的路。
9、观念前卫,敢想敢做。80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改变讨厌一成不变,所以我们的想法总是前卫,任何一个新鲜的念头都敢于付诸行动,所以我们经常被别人说成另类。
10、拥有梦想,却不够执著。80后最大的特质就是个个拥有鲜明的梦想,再不会像长辈一样都挤同一座独木桥。我们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宣称为梦想而活,并且真的为之努力,但自身的其他特质又注定我们在遇到阻碍和诱惑时不够执著,常常摇摆,这也导致了我们经常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沉浮挣扎。
80后是新鲜成长的一代,独特气质的一代,张扬青春的一代,我们正在备受关注,也备受压力,别人无法了解我们,我们也很难说清自己,但不管怎样,我们存在着,并且活得精彩。俺是83年的,算是80年后吧,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同意楼上老兄的意见,为什么你们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管理水平不到位,或是自己根本就不会管理(可能有些刻薄,不好意思)。每个时期的人都有不同的特点,而且时代的进步往往是跟着后来着进步,如果都是前辈们在努力,我想这个世界就是会发展也是短暂的吧。
他们其实与别的员工一样,是公司的成员之一,用什么80后来否认这部份人是无知,并且是无能的表现,管理人员说这话也是对公司不负责任的表现。--------------真的非常到位!赞一个!
80后的员工在我们公司分二种情况,一种就是很难管理,自以为是,懂了一点似乎全盘都在他们眼中了,把事情做得很让我们相信80后的家伙没救了;
但是幸运的是还有一种就是那些"孺子可教"类的, 独立但却可以认真地工作, 心浮却能接受职场的磨练.
与是公司最后的矛盾由当初80后的职员与前辈的矛盾演化为80后之间这二种性格的人员间的矛盾.
[em06][em05]楼主提到的问题的确是存在,不过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80s后的行为是否得到了你的正确导向的指点,是否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看80s后的时候戴了眼镜。
五六年前,我们80后是幸运的,也曾见感觉我们80后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可以比前几届的师哥师姐们更容易考上大学。那时候有大学上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大学生是多么令人羡慕的群体啊!
两三年前,扩招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就开始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一下子就把我们这些80后们惊呆了。大学生遍地都是,甚至到了泛滥的程度了。在招聘会上,招聘部门对本科生爱搭理不理,大学生的价值俨然被贬低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了,对大学生的标价从2000跌落到1500、1000、800、600……做还是不做随便你,反正这个世界就是不缺大学生。
高校本科生扩招必然导致研究生扩招,我们80后又是“幸运的一代”,可以相对轻松地考上研究生继续读书,来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可是我们又能躲到几时呢?
就在两三年前,研究生还是比较吃香的,企事业单位对拿研究生党高级知识人才看待。但是,这个世界变化真快,两三年的时间,研究生已经严重贬值,价值滑得比本科生还快!从5000跌落到3000、1500、1000……
硕士研究生有三年毕业改为两年毕业,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试点。2005年研究生毕业数量约为20万,2006年将是2003和2004届硕士毕业生一同挤独木桥的第一年,竞届争场面将会怎样惨烈呢,研究生身价会不会再创新低呢?
这就是80后的生存环境和现实,这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哪?
楼主说了城市和农村,我是县城的,小时候在姥姥家农村长大(父母工作没有看我,当时县里没有什么幼儿园)。
我处于中间地带,虽然是80年以后的(我82年),但并不像楼主说的那样啊。
80后是时代不可否认的主力军,也许时代会因为他们在慢慢的改变.但更重要的是责任心,他们相对我这代70生人在物质生活上更有优越性!为了明天.
本人也是80后,
个人认为其中社会的因素造成人才的性格及特质,社会有不可推脱的责任,第一,独生子女,就一个,宠爱过头。第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农村收入低。
我做过员工培训。许多80后的员工比较活,稳重不足,与80后的社会整体环境有关,但是也不能说全部如此,还有一些可以认可的品质,比如乐观、开朗,变通,但是不能否认,很多人缺乏耐心。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面一句我就不想说了.)我就不信所有的公司都不用80后的人,难道80前的人就都是精华?我想楼主不能以偏概全.
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80后有许多优点:创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但玩心稍大。我的两个同事都是80后,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和70后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
我现在有点厌烦这个词语,总觉得它歧视了或者说是区别对待了社会一个小团体.让人觉得60年代,70年代的人没有娇生惯养的城市人,没有渴望获得金钱满足感的农村人一样.其实,你是老板,怎么管理员工不是员工的问题,你自己首先要有驭人之术啊!刘备不也能收服张飞这样的草包吗?连孝庄太后也能扭转大清的命运.而所以,老板们不应该有因为你的员工是80后的首先就产生一种排斥情绪.
希望家人们(尤其当老板的)能从自己多想想原因.思考,思考,再思考!
呵呵,80年代我觉得还是有不少优势的,对于新的流行文化他们最有发言权,崇尚个性,自由,这些都是比较好的一面,就看如何引导了。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希望有发展的,如果他们感觉不到,可能是管理没有为他们找到合适的方向。
没过多久大家就可以写90后员工管理问题了
再之后就是00、10、20...
呵呵呵
到时我们80年的就不是当头炮了
不错,80后是我们读书时看见的第一批"小皇帝"类人物,要求得多,付出得少.对待工作耍滑头有一整套!
同时对公司政治及就业压力早有了解.对待两性关系也比较开放.为人老练,表面上看比我们当初要成熟得多!
不可否认,也有不少80后能力很强!接受的信息量大,但是不少80后缺少创造力是不争事实!知识结构单薄.抄袭能力也很强!
80代和你知识观念的冲突,事情本来没有错和对,鲁讯说:走的人多了,也就便成了路。
我是82年的,感觉80年后的人是有那么点的和从前的人不一样.问题存在就是存在,不可否认.
我们公司今年招进大量应届毕业生,都是80后的.我对他们最看重的一点,就是能吃苦,承受压力的能力强.相对偏向那些内地的,来自农村的在杭州读大学的人员,相对而言,他们的稳定性更高,吃苦能力更强一点.
什么都是有特殊的吧,lz只是看到了个性的80年代,就来评价共性的80人,这个不太客观啊!
肯定有公司去招的了。我们公司年年都要招一批新毕业的大学生。
不过这一批人,说实在的,真是....不敢恭维。
尖,懒,滑,眼高手低。
遇到加班还会搬出大道理教育我们这些老员工。
呵呵。可能深受毒害,言语重了些。
80年以后的孩子是有些自负、叛逆,必竟是出生与成长年代不同。不过对他们来说也有办法: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就让他们必须服从(这点可要老兄你自己以身做则才行)
二、适当选用一两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他们受到挫折,打消他们的自负和不可一视
三、再选用一两件难度稍低但他们必须付出辛苦才能成功的工作,建立他们的信心
(二、三两点交替并用让他们逐渐认清自己的价值,运用时要把握火候,难易度要有所变更,不能停留在同一程度)
四、组织些集体活动,让他们体会团队的意义
以上浅见仅供参考
80年后大部分人个性比较鲜明的,什么都敢说,观念比较开放,更重视物质生活及享受,对尊重的需要更强烈。
我遇到的一位80下属,无论分配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找到理由反驳,对工作有非常的选择性,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某些工作明明是本职工作,居然怀有很大异议,大声责问,难道要我去做什么什么吗?管理起来非常头痛。
偶是82年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问题,还是那句老话:谁没有穿开裆裤的时候呢
以前看过80和70的比较,
80后的是比较有个性的一代,主张自我个性的发挥,希望环境给予协调,
说起管理,我觉得用艺术去解释更为贴切,它不似科学,
管理应该是形随神化,领会了神,创造它的形也就不难了。
其实,管理就好象是一个老师在给学生讲课,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管理不也是这样吗?
没有不好管理的员工,只有管理不好员工的管理者。
是管理者没有让员工有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啊!!!!!
眼高手低 思维活跃 耐性较差 毅力不够
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想的说的比较多,急功近利的比较多,做的比较少,坚持到底的少。
作为主管,更多的应该鼓励80后把想法落实,而且是一个接一个的落实,这个过程,也是让他们不断沉淀和反省的过程。
作为80后,要舍得自己的时间成本,踏实下来,沉下去,就会好一些。
我81的,呵呵
80后的个性更鲜明,对生活的要求也更高些,表明社会在不断进步。
我们公司80%的员工属于80后,感觉大家在一起工作很有激情,很有冲劲,很有活力。
目前我们公司招聘时绝大部分应聘者也都是80后的,有一些人会存在楼主所说的一些现象,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能够踏实做事。感觉楼主可能不幸遇到了存在问题的一些人,但是多见些人,也许就会改观的,当然首先建议楼主先不要看这个人是否属于80后的人,这样一来评判才可能更为客观。
[QUOTE][/QUOTE]
糊涂的说法,我比较认同,我也70年代的,但正像邓小平曾说的过,世界是属于孩子们的,下一代人的,为了让下一代人过得更好,我们必须好好培养他们.
80后是一个问题,但可能就是这样的两种朝流,他们都需要寻求合作的机会,不也正是时下很多公司企业的需要吗!!
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工作方式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是有它利的一面的,只要能把他们合理分配到不同性质的功能部门,让他们有各自发挥的余地,不也是很不错吗!!
哈哈,多多指教!
首先肯定楼主的看法。本人就是80年代后的一员,可以亲身感受得到我们这代人身上的特点(不是缺点)。楼主分析得很对,领导者们需要好好的思考该如何转变以前的看法和方法来管理我们这代人,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反思自己,毕竟,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任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肩膀去承担。可是一代人的整体特点的形成并不是纯属偶然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大批一夜之间腰缠万贯的富翁;整体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扑面而来;“烧包”一词的完美生动的演绎;成功的概念不断等同金钱;越来越重的教育负担;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深深爱心;诚信和善良广泛受到质疑;加上一个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高速传播的社会,留给80年代后的同学们的这样一个大环境究竟是由我们创造的,还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有人可能认为我们这一代拥有超过任何一代的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但这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充分条件么???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曹操在三国是枭雄,拿到当今社会来可未必,说不定身为某个大领导的孩子,早就沉迷于酒色而不自知了。
我没有想抬杠的意思,只不过就楼主的看法谈谈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尚请见谅。
时代造就人,一个时代造就一种人.
我不知道是不是再过十年,90后的孩子们是不是也要被拿出来进行讨论.
实际上这种判定不合理,因为比较,所以不同,然后就找规律.结果所依据的全是反面事例,所以当然就出现现在这种判定.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