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年薪百万:某互联网公司面试笔记[勿传] [打印本页]
作者: info500 时间: 2006-3-31 17:04
标题: 年薪百万:某互联网公司面试笔记[勿传]
时间:2006年2月14日
地点:深圳XX大厦
公司: 领袖周刊 www.leaderweek.com
职位: 营运总监
年薪: 100万+
特点: 电子杂志+博客+人物门户
口号: 终结传统杂志产业
问题:
1.你对Web2.0怎么看?
答: Web2.0只是一个宣传意义上的东西,企业自身的产品设计不应该强调Web2.0的概念。应该注重的是产品本身交互性易用性的提高。现在国内外所谓 Web2.0成功了的,都是在内容和站点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交互上设计了许多便利的功能。用户可以讲WEB2.0看作一个里程碑,但是产品的设计者或许应该更多的去研究这些产品与之前应用共同的地方有了哪些有意义的改进。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公司收购Web2.0主要招眼的还是用户,以及服务与主业之间的从属关系或补充关系。比如Google投资Chinabbs的出发点,大概就是论坛搜索功能。将来或许会有类似News.google.com的论坛新闻门户。(现在的Google Groups能够还较弱)
2.你对千橡收购DONEWS怎么看?
答:Donews作为国内最大的IT新闻从业人员和IT爱好者的社区,被千橡收购,可能有以下几个意义。
* 弥补Mop网友构成平均年龄偏低的弱点
* 为千橡中长期的收购和投资举措搭建一个平台,吸引人气。
* 将来如果有机会上市,可以间接为其增加媒体吸引力,这样对投资关系者管理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Donews创始人liuren和Keso的号召力和对IT从业人员的凝聚力会在很多方面帮助千橡逾越与业界沟通和其它扩张过程中人的障碍。
3.你对blog现象怎么看?它有哪些可能的盈利模式。
答:我觉得Blog最终不会成为一种主流的东西,只能是其它网络传播途径的强力补充。原因分析:因为网络写作者在人群中分布的比例应该是固定的,而这些人的网文能够受欢迎的比例,按照统计学来说,又是一个固定的值(很小)。也就是说其实以草根文化为思想指导的BLOG精神,到最后还是个别“非草根”起着超过80%的作用。我觉得BLOG的其中一个层面应该被看做是一个媒体扁平化特征的载体,另一个层面则是一个使用者日用用户交流的工具。
那么现有的模式中:有两种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是新浪模式,一种是MSN SPACE模式。
A). 新浪模式的名人Blog可以吸引读者,原因就是他收罗的写手们都是万种瞩目的,扁平化的媒体可以让他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近。想想一块磁铁和一块铁,越近吸引力越大。而大规模的名人BLOG群落则可以成就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最近凤凰网的主播Blog也是这样的思路;
B)MSN的模式不追求单个BLOG的关注度,它以日记本或者相册的方式来呈现。注重的是对已有IM软件交互功能的有益补充。就业务的地位来说,应该是从属于IM的一个辅助功能,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为该业务本身赚取利润。
盈利模式:最普遍的应该是网络广告,该类型的盈利工具应该放在大众关注度较高的BLOG上。除此之外,可以利用电信增值业务,如短信,彩信,语音,甚至以后3G的手机移动互联网功能来为日记型和交流型的BLOG增加盈利的机会。不过, 我相信领袖周刊 www.leaderweek.com 走的可能不是上面的盈利模式。不过, 在Google带领下, 领袖周刊一定可以终结传统杂志产业。
4.你对电子杂志的未来怎么看?你怎么看待领袖周刊。
一个非常乐观的说法是,未来三到五年之内,多媒体杂志会大规模地替代传统杂志。但从赚钱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杂志的盈利来源不外乎三点:一个是广告,一个是发行,一个是增值服务,其中第一个盈利点涉及到商家,第二个盈利点涉及到读者,第三个盈利点则同时涉及到商家和读者。到目前为止,这三点盈利模式都不是很成熟,还在探索之中,有可能是“泡沫”,也有可能是“蓝海”。
在目前出现的上千家多媒体杂志中,能够有广告收入的也不超过十家。这一方面在于多媒体杂志刚刚起步,广告商还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另一方面则在于旗舰性的多媒体杂志并不多见。Leaderweek.com来自硅谷, 有很强大的管理团队和很雄厚的资金实力, 作为最早做多媒体杂志的网站之一,目前它既是一个多媒体杂志的发行平台,也是一个多媒体杂志的内容提供方。
收费是多媒体杂志收入的第二个来源。这些杂志的电子版本往往比纸媒版本便宜很多,但据了解,这些网站的生意并不是很好,愿意为电子杂志付钱的读者还不多。多媒体杂志依然秉承“内容为王”的原则,在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能够把读者的“眼球”吸引过来,而且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向读者提供增值服务是多媒体杂志的商业模式中最不明朗的一个盈利点,但也可能孕育着最大的商机。这是由多媒体杂志的优势所决定的。由于多媒体杂志往往比传统杂志更加细分,它所面临的读者群也更加“分众”。加上多媒体杂志具有和读者互动和及时反馈读者信息的功能,因此多媒体杂志完全具有成为“直复营销”的利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将是本世纪初第一次网络浪潮时“鼠标加水泥”的另一个版本。在这里,多媒体杂志既是一种内容媒介形式,也是一种互动营销的媒介。但有人猜测那是一个庞大的计划。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多媒体杂志与电子商务的概念融合, 如果我来做领袖周刊 www.leaderweek.com 营运总监,我会推进互动营销计划, 把博客和电子杂志结合起来。
PS:面谈的时候说的条例不是太清楚,语言整理了一下,但主要内容没有改变。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06-3-31 17:49
不错不错,很受启发。
关于Web2.0确实是一个界限模糊的概念,但不能简单地说只是一个宣传意义上的东西。其版本号的概念本身反映了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2.0意味着新阶段的一些特质的总和。就如你很难说70年代生的人就和80年代生的人有严格意义上的界限,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特质,但同时他们也有相对不同的特质,能大致区分开是属于两个年代的人。
如用户参与在1.0时代并非没有(如论坛就是需要用户参与的),但不像2.0时代那么突出。
作者: 越 时间: 2006-3-31 17:58
面试是一个很刺激的过程,高度紧张和高度的整合,创造的感觉太过瘾了
作者: winglight 时间: 2006-3-31 23:35
说得挺好,Web2.0确实是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跟WAP门户网站的实质差不多——力求在多个细分市场中统一概念、品牌,结果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
作者: scheung71 时间: 2006-4-1 12:09
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成者必须对行业具备全面的了解,而且,他必须对行业的发展进行过深入思考,最重要一点还是他必须具备独到的商业眼光.这三者,缺一他必然不成.
作者: info500 时间: 2006-5-9 12:29
可是, 我最后没有被录取
作者: no1zhangke 时间: 2006-6-19 19:58
info500兄太牛了。整个思路非常清晰,确实是既有行业深度认识,又有商业经营头脑。是否录用,取决于很多因素,甚至是桌面以下的,不必计较。相信你终非池中之物,祝福你。
作者: lime 时间: 2006-8-7 14:40
我也祝福你,做了几年网站运营了,总体的思路是不变的,无论技术本身怎么更新,或者概念怎么变化,网站的运营思路还是要紧紧围绕网站服务的对象本身。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概念同样也是。
作者: info500 时间: 2006-10-28 13:06
http://aolchinese.com/ 也是一起的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