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一直以来没有机会接触渠道建设和渠道品牌,所以昨天(3/26)听了大管家所分享出来的,感觉很好,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以下是我记录的要点和杂感。 1.品牌可分为零售商品牌、产品品牌与制造商品牌三类。 杂感:人类很长时间处在“制造为王”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侧影。进入工业革命后,产品过剩的趋势开始显现,市场的开拓多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体现,非洲的殖民化与亚洲的衰落便是标志。两次世界大战后,形势显然又起了新的变化,世界市场的发育与技术革命(教育水平、运输效率、制造与信息传播的效率)使个别组织的努力也可以打开世界市场,对销售渠道和消费者的把握变的关键起来,这就是零售商品牌及介于其间的产品品牌得以出现的深层原因。 分类是认识事物关键的第一步。这个分类很好,使我以前一些模糊的印象清晰起来。一直对P&G的定位感到疑惑,现在看来,它是“产品品牌”概念的先行者吧,于是赢得了自己的地位。 2.软品牌:例如家乐福的“棒系列”,Wal-Mart的“店长推荐”等。 杂感:软品牌这个概念也很好。很多事情在现实生活中见的多了便熟视无睹,而有了概念则能慢慢将看法与想法归集其下,更深入地认识事物。 3.零售商在扼杀品牌! 杂感:制造产品的工作母机本身的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与普及,标准化、科学管理的普及等等因素,使得制造能力本身方便而快速地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于是制造商的天然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形势在淘汰制造商,制造商亟待加强和积累自己的独特的、不易被复制的软实力! 4.综合看来,Wal-Mart似乎是供应商(代理或制造商)最好的主顾。每个供应商都有一个对应的帐号,可以方便地看到自己的销售数据细节(从而过滤掉集团购买等一些一次性的消费行为,识别出其中真正的消费趋势)而不仅仅是库存。 杂感:Wal-Mart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中国的零售商不知道向它学到了什么? 5.自建零售终端与做强势品牌成为厂商的两条出路,前者如家电行业,后者如日用消费品。 杂感:在国内,通过自建零售终端而成功的典型大概算是TCL手机了,后者理所当然的P&G。尚有一些异类如DELL、Amazon与eBuy等,这依赖于美国信用体系与物流体系的发达。随着技术与其它因素的发展与变化,或许还有更多的情形出现,日积月累或可致革命性的变化。 6.上海百联集团2005年销售额720亿,终端6345家。 杂感:没想到百联成长到如此规模了,尚不知道它的成长质量如何。 7.在生产过剩的时代,掌握渠道即拥有市场。 杂感:这句话倘要较起真来值得商榷呢。生产过剩是没错,掌握最终消费者,把握趋势甚至引导趋势才能拥有市场,走向成功吧。制造业一直在快速地发展,也一直努力在快速地应对市场(最终消费者),JIT的普及甚至使企业能处理单件的订货,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最终将是大势所趋。在目前环境下通行的生产-流通-消费这一链条,在未来流通的地位或许会面对危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7 20:18:5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