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把集团财务分析做完,马上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对各子公司的产品透析了,原先在发过的求助贴里层承诺过要把那贴继续下去,不过除了rgang大哥给了我很好的思路启示之外并没有被关注,也懒得去找那篇已经不知沉到哪个海沟里的贴了,在这里另发一贴,就写写自己报告的一点思路,权当抛砖引玉,各位家人多给意见,谢谢.
分如下几部分:(每一步都是分行业,参考行业水平进行分析)
1、roa、roe分析:通过资产报酬,可以最直观的看出企业的盈利情况
2、资产竞争地位分析:资产/销售收入
3、市场增长能力: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分析
4、周转率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5、财务比率分析:流动、速动等比率分析
6、资金占用分析:对应收帐款、存货、现金构成、销售收入等比较分析
7、综合比率分析:以roa、roe、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为指标,计算综合比率,并根据综合比率大致分类。
8、经营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于收入、经营支出结构进行比较,着重于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净利润等。
顺序可能不对,请各位发表一下意见,家里怎么也应该比海南暖和点吧
顺便,各位若有对产品分析的高招,也支援一下小弟。
PS:财务分析借鉴了中英合作一个东北项目的过程,请莫告我侵权
[em01][em07][em11][em09][em12]还有和本集团近几年,和行业平均,和竞争对手的财务对比分析。
呵呵,说的极是!!!
“有了目的性,财务分析就会有它的大致思路和逻辑关系、中心思想,这样财务分析才会有实际指导作用。”
抓住重点,抓住报告阅读人的用意,才能确定分析的方向和思路。否则就变成面面俱到——实际又做不到的尴尬境地!
楼上的朋友说的很好,可是想一想竞争对手的数据怎么才能拿到手。我在我公司是专门作这些分析的,遇到许多麻烦,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大家帮我下,谢谢。
1。就是比较的问题。同行业比较确实很好,但信息怎么得来?国家对行业的数据汇总总要在一年半以后才能出来,而且竞争对手的信息得来就更加不易了,于是每次分析时对于行业比较总是有思路没内容。
2。数据分析的问题。每次分析时就指标而言可能存在波动,但数值的高低就能直接说明好坏吗?还要进行下一层次甚至是下N层次的分析。可是往往到较低层发现,各种数值的来源很不清楚,加之没有比较的对象,就很难说明好坏。
3。双向变动引起的问题。举一个例子,毛利率下降,是好是坏?不好说。公司降价扩大销售,无可厚非。但是,浪费、效率低下造成成本上升就是另一回事了。由于指标变动可能是由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造成的,所以分析起来往往就很难深入。
4。滞后性。很多人认为分析是要指导工作的,但我认为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总结,是滞后的,容易造成“马后炮”的感觉。即便提出了问题和解决方法,可是相像一下,分析提到的一些重要问题,在分析报告出来了还没解决,这回事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啊?
5。适用人群。分析报告肯定不是给所有人看得。应该是公司高层领导们看的。可是他们往往会说你写的我都知道,没新意。苍天啊,他们要是不知道这些,公司还能发展吗?越重要的事情,处理起来越快,这是正常的。由于分析报告不可能天天出,所以领导先知道也是合理的,可是报告还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呢?
以上是我的一些疑问,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好吗?谢谢!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竞争对手属于非上市企业。
对于竞争对手的信息收集,假如楼上的属于战略管理人员,相信一定有信息来源办法,以及在信息不完全时如何进行推算的办法。我这里提个简单办法:假如我们知道竞争对手的员工数量,知道其工资制度和工资额度,我想,相关的演算不难完成。
对于分析的目的:不弄清分析目的,我们当然对于各种分析工具就不能运用自如。分析一个财务指标有什么用处?当然是为了显示某个具体的问题。交给公司的一个分析报告,肯定有它的侧重点,故分析工具也有侧重点。
对于双向变动的问题:这是个辨证法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分析时较好的运用辩证法 的逻辑关系加以阐明。但是任何辨证分析必须有一个权重的问题,即利弊比较,轻重比较,影响比较,否则就变成和稀泥了。
对于时效:应该明确数据来源的地点、时间以及所能代表的有效时段,过期的数据是无效的、不能引用的,这是常识。
对于适用人群:公司的领导都有分管的工作,总经理和董事长也有分工。所以,报告当然是根据领导的工作分工做出的,这一点,尤其要注意。不要把应该给总经理的报告错交到某个副总手上去。
就目前已经列出的几个分析内容来看,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如果仅仅只是计算几个指标,再对其变动情况作些基本推断,可以说,对高层领导(尤其是业务相对简单的公司或规模较小)几乎没有价值,如果是站在一个集团公司层面来分析整个集团的资产运转情况,相信还是有一定价值,毕竟其中的分析也会隐含一层对下属公司的监督分析的作用,比如资产质量,负债状况,收益质量,在用收益率考核子公司领导的时候恐怕对这些东西会扯皮不少。
诚如rang所言,你报告的价值在于分析报告出具的目的以及目的的完成程度,缺乏目的或针对性,要么流于形式,要么着墨太多,重点不突出。
至于实效性,作为整个财务分析而言,的确存在滞后性,这个没办法,毕竟数据的收集整理需要过程,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你仅仅依据本企业资料作出分析和结论,就会碰到提到的都是老板已经知道事情的情况。要避免这些,建议一个多收集外面资料,比如宏观经济,行业数据,竞争对手等,以及多和其他业务部门沟通等,你掌握的资料越多,写起来自然越丰富; 另外是加大日常过程的监控分析,比如利用日常生产,采购,销售等数据,可以较快的提供简略报告,时效性就强多了。
这篇帖子很有价值,上述各位高人高论
财务分析一要注重时效性,这就要求要有对繁杂的集团财务数据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的能力,一定要及时,二要注重全面性,分析是否有价值,并不在于指标多寡,单纯指标数据的罗集,没有条理性,即使内容再丰富,对于使用者,可能也未必有决策依据的价值
所以,分析报告应从预算指标的执行着手,预算与实际对比应是高层管理的关注点,然后层层划拨,由利润贡献指标到利润增减情况,再到导致利润增减变动的收入成本的变化,收入变化中又是由哪些产品引起的,哪个地域,哪个渠道引起的。成本中又是什么费用导致成本增减的等等
个人认为真正及时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应借助IT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性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单靠个人的才识去写财务报告的时代已显落伍
国外的世界500强企业大部分都使用商业智能分析软件,而在国内,使用者很少。其必然会导致决策的落后和管理的下降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