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经理人的素质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更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问题。很多人会归结出某些经理人成功的主要素质原因,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些被别人广泛认为是成功关键的素质,往往当事人自己倒不是非常清楚。这说明什么?大家知道,行为是为意识所支配的,而意识形态其实就是素质的表现形式。我们所总结的素质,首先是行为层面的。一个人乐于同他人合作,我们讲他有团队合作的素质;一个人总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去做一项工作,我们讲他有全力以赴的素质。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行为模式,让我们去判断其所具有的素质。行为有刻意为之和下意识之分,成功的经理人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素质,只能说明这些行为表现是下意识的行为,在他看来这件事情就应当这样做,那他当然不会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素质使然。而如果一个因为自己乐于同他人合作了,就讲自己具有团队合作的素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不是意识指导行为,而是为了体现某种意识而采取特定的行为。这就如同一个真正有善心的人,不会去考虑一个正在向他乞讨的人是否真的是一个乞丐,便会向他给予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因为在他看来,他不是在可怜这个乞丐,而是在帮助一个有需要的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不能说所有向乞丐提供帮助的人就是善良的人。
意识形态就是道,而行为不过仅仅是术而已。如果希望真正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那么首先的找到自己的道,并坚守这个道,而不应该是仅仅是关注于术。何为道?人的行为就如同穿行于事件解决的丛林,遵循怎样的方式就是按照什么样的道路在行进。所谓道就是行为所应遵循的道路选择规则。于一个团体,就是总体的战略路线,于个人就是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处事方法。何为术?如果说道是道路的选择原则,那术就是选择具体哪条道来穿越事件解决的丛林。术是具体、量化、实体化的行为表现。
举个例子来讲。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本人就信仰佛教。念佛是佛法吗?不是。参禅是佛法吗?不是。念咒是佛法吗?不是。拜佛是佛法吗?也不是。反过来说,念佛不是佛法吗?参禅不是佛法吗?念咒不是佛法吗?拜佛是佛法吗?其实这些也都是佛法。所为佛法是一个道,就是指导你该去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念佛、参禅、念咒这些都是是术,你具体是在做什么。
正是由于道与术之间这种彼此包含,使得很多人以为有了术就一定能够得道,得道也就自然可以成仙-----成为一个成功的经理人。于是才会有各种各样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职业素质。好象不这样做,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不可能成为成功的经理人。于是经理人都在积极的全力以赴、团队合作、承担责任……。不能说这样做不是在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就如同参禅也是佛法一样。但做到了这些,并不代表就已经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我曾经认识一位这样的经理人朋友。他最近跳槽了,在离开老东家之后,他好象完全变了一个人。在还没有跳槽之前,他总是把他的东家说得是如何如何让自己留恋,他的上司也是被夸奖得天上有地上无的。也真是因为这样,他的上司、同事、下属,甚至包括我都认为他是一个具有很高职业素养的人。但谁知等他一跳槽,他原来口中那世间少有的好领导,已经变成了混世魔王;原来的企业,也就成为了人间炼狱。而现在所在企业成为了天堂,现在的上司也就成为了上帝。有时我不禁想:如果将来我和他成为了敌人,我在他的口中会是一个什么形象?
术于外,而道于内。术即佛语中所谓之“相”。执着于相,无非是表面浮华,终究难以成道。只有那些真正的执着于道的人,才会最终取得成功。因为道最宝贵的地方就是贵在变通,故此无方,有道才能够随意取术、如理应对,所谓持大经应万变,而虽万变却不离其宗。还记得在张三丰是如何教授张无忌太极拳的吗?一遍过后,问之答曰:“全记住了”,重新来过,却以是完全不同的招式,再问答之曰:“记住一小部分”。如此三次,最后答之曰:“全不记得了”。于是张无忌才真正学会了太极拳,也才挽救于武当于危难
职业素养本身就是一个道的问题,而不应当是去过多关注术。团队合作不是合群,不是不说别人的不是;全力以赴也不是明明工作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偏要下班以后加班才完成。如果仅仅有术就可以,而术又是如此容易就可以获得,那么人人都可以得道成仙,但事实上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并非如此。因此,经理人首先就应该修炼自己的道。不要问我这个道是什么,因为道本无形。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何为非常道?就是没有一成不变的道,非即没有,常即有形。
注:本文作者商振,原文发表在《培训》杂志,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谢绝转载。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道可道,非常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道",试着坚持去走自己的那条"道",而非被世俗功名,为他人眼舌所牵引,终究会得"道".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那就是人人得道了. 而我们所欠缺的,正是"为"道.
说的不错,但是都是废话,没有实际价值,关键问题在于:如果行为都是术的话,那我们岂不是不得不按道去招聘人才?而道又是需要常年才能观察出的,那企业如何招人?
另外,如果员工能有这个行为,那不用管这个行为是否真心的,只要有这个行为,保证完成了绩效,企业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说的不错,但是都是废话,没有实际价值,关键问题在于:如果行为都是术的话,那我们岂不是不得不按道去招聘人才?而道又是需要常年才能观察出的,那企业如何招人?
另外,如果员工能有这个行为,那不用管这个行为是否真心的,只要有这个行为,保证完成了绩效,企业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我觉得你这样的理解也片面了些,行为是术,但没有说跟道毫无关联呀,作者也有说"术于外,而道于内",这就是内外关系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招聘的工作,我在公司里招人的时候就需要经常对应聘者的行为作一些判断,判断他是否诚实度,责任感等等,我觉得就是在寻求道的长久性.
当然了,总也会有些是错误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而对于"如果员工能有这个行为,那不用管这个行为是否真心的,只要有这个行为,保证完成了绩效,企业目的不就达到了吗?"就更不认同了,在你认为,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呢,只是绩效吗?永续经营,不断发展这不是企业的目的吗?我就不相信没有真心的员工,企业能做得到.
或许你是销售部门的,所以会把绩效放在第一为.
我觉的这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绩效,一个是第一,
我个人觉得现实中的东西是个综合问题,第一是有前提的,是实验室里的,有时间的前提,有范围的前提,有相对的前提等等,生产产量跟员工的人身生命相比,当然是把员工生命放在第一位,
就那绩效来讲吧,如果按季度来看的话,一般的管理层会从财务报表上看,但对于费用采取分摊的原则不同(还有很多的方法),会在报表上有不同的放映,如果孤立地看的话,那下个季度呢,原来的人在这个季度就换人了,那有怎么评估呢?
道和道德可不是一回事呀,老兄!
到是指原理,是指存于万物之间的固有规律.
同时,事物是具有多面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别说上层建筑,就是基础物理中我们也知道波粒二象性.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虽然辩以明理,但还是要我们认真去领悟!
我觉的这句话蛮有道理的.
到什么年龄段,就学什么术;
但道,一定要坚持
且道要照彻心扉,但不露锋芒
仁者,智者亦然
到什么年龄段,就学什么术;
但道,一定要坚持
且道要照彻心扉,但不露锋芒
仁者,智者亦然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小人肤浅,只好回一个字
顶
人世间本无道,想的多了便变成了道,得道的就不是人了,是佛,佛是没有肉身生存在人世的,所以当你得道的时候你就死了,你想死吗?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道可道,非常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道",试着坚持去走自己的那条"道",而非被世俗功名,为他人眼舌所牵引,终究会得"道".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那就是人人得道了. 而我们所欠缺的,正是"为"道.
支持!
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写得不错。道和术是相辅相成的,我想楼主的意思并不是说否定术,只是强调不能只有术而没有道。
道、术的理解,其实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不能一味的坚持道,也不能不注意术。这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没有固定的答案的。
所以世间的好多事情,不能简单一个字一句话理解的。特别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我们更不能用这种思维方式。
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道重运营统筹,而术为执行力——个人理解。
道:战略
术:战术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