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讨论]学习巴非特 [打印本页]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0:41
标题: [讨论]学习巴非特
与家人夜归灵兄在谈论理财致富中,谈论了关于巴非特的投资理念的问题,巴非特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我想在近期发布一些关于巴非特的研究文字,供家人学习。也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0:42
沃伦.巴菲特与魔法石


  1942年8月3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

  一个叫作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小男孩儿迎来了他的12岁生日。那天,他收到一封猫头鹰带来的邀请信:一所名为霍格伍茨的魔法学校认为他具备修习魔法的能力,因而欢迎他去那里学习。于是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魔法师)把他送回全家人的故乡,内布拉斯加的奥马哈。从那里,巴菲特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的确,当他18岁从霍格伍茨毕业,又在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纽约等地游历归来,25岁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拥有魔法石(Sorcerer's Stone)的伟大魔法师……





  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这篇文章,都不可能改变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已经以各种方式、各种角度以及在各种重要时刻被报道过这一事实。但此时我们仍然选择他为封面故事的主角,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不朽的金融明星和令人不觉厌倦的话题—在经历过电信及互联网泡沫、明星公司进行大量内部交易、滥用金融工具并伪造报表,以及证监会监管行为存在漏洞等一系列让投资人感觉到被“背叛”的公众事件之后,这个市场必然要朝向更加良好的运行改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聆听巴菲特的智慧;





  虽然自从2000年网络大潮退去之时起,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shire Hathaway)公司已经从最低价每股40800美元上涨到70000美元的价位之上,但2001财年该公司实现收入负增长,这还是巴菲特接手以来的头一次。我们注意到,73岁的他也正在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投资策略调整——这实在值得关注;





  在广泛的推崇背后,是更多的人对于这位智者的陌生:你知道他的投资组合吗?你了解他的投资方法吗?你清楚他的投资原则的理论基础吗?甚至,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主营业务吗?





  事实上,被称为“奥马哈的圣者”的巴菲特在投资方面的成就无疑相当于一位点石成金的白袍大法师——自从1942年11岁的巴菲特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他以惊人的速度积敛了财富:13岁时巴菲特靠送报赚取了自己的头一个1000美元;22岁大学毕业时靠投资获得个人第一个一万美元;25岁他在自家卧室成立合伙企业时,个人资产已超过10万美元;1961年巴菲特31岁时,他的身家超过百万;4年后1965年巴菲特通过合伙企业取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权时,他也正式成为千万富翁;1981年他进入了亿万富翁俱乐部;1988年则突破10亿资产;到了1997年,他则为自己的身价添上了第10个“0”,这年他67岁。据预计,到2009年,巴菲特80岁的时候将可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千亿富翁之一,如果他能让旗下公司保持其历史平均的22%的年收入增长速度。





  虽然其财产膨胀速度不及微软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沃尔玛的山姆.沃顿(Sam Walton)等少数超级实业家,但他却是所有明星投资人中积累财富最多、最快也是最稳健的,作为唯一能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进入前十位的明星投资人,他显然打败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彼特.林奇(Peter Lynch)等同样富有盛名的同行。





  他的法力源于何处?一块由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于上世纪中期创立的名为“价值投资(Value Investment)理论”的魔法石——魔法石,通常被称为“贤者之石”,在近代炼金术中是炼金术士们追求的宝物,象征着知识的人格化、从无知愚昧(贱金属)到睿智理性(贵金属)的上升、通过神秘的转化而走向纯洁的人。





  主流投资界的异端





  所有的金融从业者的工作目标只有一个:战胜指数。无论自身所操盘的基金所得几何,甚至亏损,但只要能够战胜当年股市指数,则该人士就是成功的。





  自从1965年由巴菲特控股以来,除了几个个别年份,如网络股最为风光但巴菲特对之熟视无睹的199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一直远远超越了S& 500的成绩:这36年S& 500的平均年收入增长为11.0%,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同比数据为22.6%,即便是去年出现6.2%的负增长,仍比S& 500的-11.9%的成绩要好——如果在1965年投入一万美元于该公司,至2001财年结束你能收获5100万,但如果投在S& 500上,只能回报47万元。





  但巴菲特是华尔街的一个异端:这不仅因为他不像其他金融大鳄一样每日忙碌于华尔街(他至今仍居住在奥马哈),更因为他所采用的投资策略及原则与传统或者说主流投资界大相径庭。这两点导致后人在记录巴菲特的工作方式时,永远不会选择电影《华尔街》里的场景:慌乱的人们左手拿着一只电话,右肩和脸颊夹住另一只电话,右手则用铅笔在白纸上写写划划,眼前的彭博机(Bloomberg Machine)闪烁着绿色荧光,旁边不断传来“做多”、“做空”和证券代码以及骂人的声音……





  通常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理论,是从1929年美国股灾导致的全国性大萧条时开始的,大量沮丧的失业经纪人不知所措,又长期找不到工作,这让他们有了足够的空闲得以退回学术研究机构进行理论思索。





  1952年,哈利.马可维茨(Harry Markowitz)发表了一篇“开创了现代金融”的论文:《证券选择》。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风险与回报的不可分性,即没有一个投资者能够在承担低于平均程度的风险的同时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但他认为如果买一些具备不同风险趋向的股票,则能将风险降低。而且,协同变化性越小的投资组合,其回报与风险的比值越大。





  10年之后,比尔.夏普(Bill Sharp)对马可维茨的工作进行了改进,提出应更多关注个股股价的波动性:波动性越大,则风险越大。个股的风险是一种无法通过多元化投资化解的风险,但正如马可维茨所指出的,存在一些风险是能够被多元化投资化解的,这就被称为“非相关性风险”。1964年夏普又提出了固定资产定价模型(简称CAPM),以此来更为简便地计算非相关性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





  与马可维茨和夏普的理论共同作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基础的,还有尤金尼.法码(Eugene 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他认为股市的参与者是绝对理性的,他们能够对每个新信息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判断,并由此改变股价的变化,这样一个充分有效的市场上,未来的股价是不可能预测的,所以除了运气因素,没有人能够击败大势。





  但巴菲特的老师,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947年前后提出的价值投资理论与上述几个理论是完全冲突的:市场既不是充分有效的,股价的波动与回报的关系也是有限的。在他看来,投资这一行为不是由选择投资组合的低风险性、持有的时间长这样的特点决定的,而应是“根据详尽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就是说,选定了一家具备良好潜质的企业,并在“相对低”的价位上——这两个标准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进行更详尽的介绍—购买该股票,然后若干年内通过企业分红实现收益,而不是在股价的涨跌瞬间判定选股正确与否。





  作为格雷厄姆的最成功的门生,巴菲特充分执行了价值投资理论的原则。他常在说明自己选股的原则时进行这样一句说明:“我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我购买股票是在假设他们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股市的基础上。”—既然如此,市场本身的变化就不再重要,市场反应是否足够有效也不重要,股价波动导致的风险存在与否也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的能力。“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正是因此,一向理性的巴菲特说过一句似乎狂妄的话:“我对风险因素的理念毫不在乎,所谓的风险因素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寻求内在价值





  “股价正在上升”,这句经常出现在专业人士口边的话曾被《顾客的游艇在哪儿?》一书的作者小弗雷德.施维德(Fred Schred,Jr.)认真地批评过:分析家们凭什么判断下一秒股票仍将上涨呢?事实上,每日进行K线图分析的人们的确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就像只知道三围数字无法还原一个女人的形貌。





  格雷厄姆对此有一句精妙的评论:“(外界评论)一家企业的状况,只有一半是事实,而另一半却是人们的观点。”通常,影响股价变化的往往是人们的观点—扯远一点,这正是近年日渐兴盛的“混沌投资理论”,即人们的心理状态决定股市的变化这一理论的精到之处。也正是因此,不断观看阴线、阳线,研究踏浪理论的人们往往忽视了企业本身(虽然的确有一些著名投资人在盲人摸象的情况下因把握住市场的心理趋势而取得超人的成就,如索罗斯)。





  在《聪明的投资人》的最后一章中,格雷厄姆道出了有关投资的最为重要的几个字眼:”安全边界“。巴菲特认为,这些思想观点,从现在起几百年之后,将仍然会被认作是合理投资的奠基石。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找出最杰出的公司,在适当的价格购买,并长期持有它。而在赚钱之前,确定的“安全边界”应该是“不赔钱”。





  很显然,判定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买,除了基本面层面的问题,还需要对购买价格有一个清晰的判定,这两者间的差值是未来公司升值的基础,被称为“内在价值”。事实上,符合以上标准的企业既不太多也不太少,也没有永远符合这一标准的。在197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用1100万元买下《华盛顿邮报》11%的股权,但之后再没有增资扩股,对此,巴菲特的解释是再没有一个更好的低价位可以进入。尽管如此,其在《华盛顿邮报》的所有者权益已经价值10亿美元。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0:43
沃伦.巴菲特与魔法石(续)

  他每年做大约5至10起收购,但并不像多数惯于收购的企业一样在收购后派入自己的管理层,或者改变其公司原有工作流程,并宣称如何在新公司与旧体系各公司间取得合力,而是像一个大收藏家般把收购的企业随意搁置在一边。他也把收购对象集中于保险公司、电力供货商、制衣、有线电视、建材、商务飞机服务商等几大领域,这些都是无论在怎样的市场环境中业绩波动都不会太大的行业。除此之外,他还在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富国银行、迪斯尼等几家超级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这就是被称为集中投资(Focus Investment)的方式。巴菲特做比喻说,这就像芝加哥公牛队在乔丹身上付出最多一样。





  就像乔丹在球场具有主宰能力一样,巴菲特喜欢那些在一定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企业:“从长远来看,真的很难下结论:可口可乐和吉列的商业风险会远远低于其他电脑公司或零售公司吗?在世界范围内,可口可乐卖出大约44%的软饮料,而吉列拥有刀片市场超过60%(价值)的股票。暂且不考虑口香糖市场——箭牌(Wrigley)主宰着它。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别的哪家企业能在这么长时间内有这样的全球影响力。”他也曾开玩笑说想想每晚有25亿男人的胡须在生长,他们必须使用刀片,这足以让他睡个好觉。





  伯克希尔.哈撒韦另一个著名的传统是,收购一家企业后会留出其中10%的股权给经理人,让他们继续经营。一则充分带有巴菲特色彩的故事是1983年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市场,该企业由罗斯.布朗金(Rose Blumkin)夫人用500美元创立,在这位没上过中学的老人的苦心经营下,1983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市场销售额已经达到10亿美元。





  尽管如此,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观察人士认为,巴菲特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企业家气质,他用收购堆砌起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则是一个保险企业及大量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物品各占一半份额的帝国。





  很少过问收购企业的具体经营,并不意味着他对经营的外行。有经理人告诉记者,巴菲特的敏锐是惊人的,他可以把旗下任何一家子公司年报中的数字记下来,如果你让他在财务报表中发现任何令他不满的数据,下次你就要小心了。





  守望者





  随着安然、世界通讯及其他造假账公司的没落,巴菲特的价值再次凸现:标准普尔分析员布雷弗曼称,巴菲特带头改善企业的退休金管理及会计账目系统,只要巴菲特有份参与,有关公司便能建立良好的管治制度。





  对于巴菲特“去腐生肌”的能力,一件事情可以做充分的说明:1991年所罗门兄弟公司交易商保罗.莫泽尔进行32亿美元财政证券的非法交易被《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揭露,事先知道此事但未做出任何处理的公司CEO约翰.古夫伦德被迫离职,而公司股东之一的巴菲特不得不临危授命。面对信用危机,巴菲特没有撕毁证据,而是把它们全部交给调查者,并重新建立了严格的报告制度。由于他的勇敢承担和苦心斡旋,所罗门兄弟公司虽然在这次丑闻中损失不小,但并未像预期一样破产,而是在两年内恢复了繁荣。





  就像挽救所罗门兄弟一样,这一次人们期待巴菲特挽救所有公司。而他本人也正尝试在他持有大量股权的公司发挥影响力,强化有关公司的管理。例如,可口可乐去年便曾两度带领其他大企业改变会计账目手法。可口可乐于7月份带头把发给雇员的认股权以开支形式入账,随后又率先放弃发表季度盈利预测,以免令管理层受到要把业绩符合预测的过大压力,而两大行动都被视为巴菲特的胜仗。





  现在,美国监管当局也希望推动企业成立独立的核数委员会,以确保公司管理层不会向会计师施加过分的压力,而巴菲特也成为协助当局推行此政策的有力武器。





  对于期权制度,巴菲特早就发表过反潮流的声音:“除非情况非比寻常,否则,所有者廉价卖出自己的部分企业结果总不会太好——无论这种出售是对内还是对外。结论显而易见:股票期权应该以企业的真正价值出售。”而对于假账,4年前巴菲特就提出了3个问题希望各会计公司回答:





  “一、如果会计师能够独立对公司财务体系的会计审计负责,那么得出的数字是否会有所不同?如果不同,会计师应该解释管理层和他个人的不同意见。





  “二、如果会计师是投资者,他认为目前对公司的报道能否帮助他对公司实质的财务状况深入理解?





  “三、如果会计师把自己假设为公司CEO而进行会计和审计工作,公司的会计和审计过程还会是现在这样吗?区别在哪里?为什么?”


时代变了?





  2001财年的成绩对于巴菲特而言绝对是沉闷的。虽然”9.11“事件导致其保险业务损失就达20亿美元,但或许这也并非一个偶然事件:自从1998年以220亿美元天价买下全世界第三大的再保公司通用再保险(General Reinsurance Corp.),累计损失已经超过30亿美元,一直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财务黑洞。





  公司二把手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也在去年警告说,未来公司将可能不再能够为股东持续带来两位数的投资回报,这一数字很可能会将降至6%到7%。





  香港资金管理公司South Ocean Partners的投资人理查德.麦康奈尔在给客户的一份时事通讯中表示巴菲特投资的行业太传统,需要依靠其高超的选股能力。这些公司没有科技前景,并将很快失去其年事渐高的管理者和董事长,而且没有接替者。此外,地域性过强也是一大局限。这些都可能让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前景并不美妙。





  □□难道格雷厄姆的魔法石失灵了吗?





  哈格斯特朗认为,经历过这几年接连不断的教训,现在的市场的确更有效了,因此像以前一样单纯的寻找好企业然后耐心等待回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年前,他就意识到“现在已经没有显著的商业机会”,所以他开始关注股价严重缩水的大企业,特别是那些因投资者过度紧张而股价跌得过分的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巴菲特忠实信徒的他背弃了价值投资理论,虽然不再耐心寻找“最好的”,哈格斯特朗开始在适当的价位接收一些他认为具备升值潜力的企业,比如正在信用危机中挣扎的泰科,他在13元的价位上大量购买股票,现在该股已经长到16元,比起当初6.98元的最低点长了近10元。





  巴菲特也在做出相应的调整。为了保持规模达到930亿美元的公司稳步增长,现在他已经开始寻找50亿到200亿左右大小的收购对象,而不是几年前的1000万大小的企业。他亦表示准备将目标扩展到全球。





  2003年最切近的机会可能是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的再保险企业(一种为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以分散风险的企业)雇员再保险公司(Employers Reinsurance Corp.)——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收入有一大半以上来自于保险公司的运营,而非进行股市操作或者持续的并购。如果成功,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在保险业也正处于几十年来最低谷的时期被打造为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商——此前再保险业务占全公司总收入的1/4左右。





  通用电气自1984年买下雇员再保险公司后,后者一直是前者的重要现金支柱,但”9.11“给美国所有保险公司以巨大冲击,雇员再保险公司2002年全年损失预计在3.5亿美元到4亿美元之间,对于景况不佳的通用电气而言,这一亏损甚至可能影响到公司整体的信用评级,也将更深远的影响到公司现金流情况,因此,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决意将之出售。





  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收购意义重大。有分析师表示,由于”9.11“事件,再保保费大幅调涨,平均涨幅超过60%,如今再保产业变得相当重要,而一旦从前五大一举跃居成为第一大,巴菲特将拥有更强大的价格主导能力。





  这也意味着极大的风险,毕竟同时解决两家巨型再保险公司的困难并不容易。为了扭转颓势,2002年巴菲特率领旗下众多保险公司主动出击:在提高收费的同时,他进入了其他同行望而却步的诸多领域,包括世界杯取消保险、南海石油基地、芝加哥西尔斯大厦财产保险,以及反恐怖主义保险。成功的冒进让公司在2002年成绩不菲:前三季度S& 500亏损22%,但伯克希尔.哈撒韦盈利30亿美元。





  而且,巴菲特闯入了两个他从未进入过的领域:能源业和电信业。其代表作分别是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和Level 3。而对于曾表示搞不懂的高科技行业,这次巴菲特的进入更给人以突兀之感。对此不愿过多评论的他表示他看重该公司创始人沃尔特.斯科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沃尔特有一种把事情由复杂变简单的能力。”





  或许应该这样说:市场改变了,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理论者应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新的规则和机会,但基础的原则不应放弃——“你不是因为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就是对的或是错的。你是对的,仅仅因为你的事实是对的,你的推理是对的”,格雷厄姆的教诲对巴菲特影响深远,“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0:52
沃伦·巴菲特增持中国石油股份
2003年04月29日13:38

据提交给香港交易所的文件显示,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掌控的Berkshire Hathaway Inc.本月增持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Ltd., PTR, 简称:中国石油)的股份,持股比例从8.3%升至9.1%。中国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

香港交易所周一披露,Berkshire Hathaway在4月9日以每股1.66港元的平均价购入了8,050万股中国石油的股票,随后又在4月11日和4月15日分别以每股1.657港元和1.66港元的价格买入了8,540万股和3,140万股。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0:56
巴菲特:上帝只助自助者


  巴菲特是金融史上最伟大的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他是唯一一位靠股市成为亿万富翁的美国人。


  我们要讲金融奇才,肯定要从他讲起。

  巴非特的父亲是一个股票经纪人,巴非特从小就有机会在父亲的办公室里玩。

  巴非特8岁的时候曾劝14岁的姐姐买一家名叫"城市服务公司"的每股38元的的股票。不久股票下跌到27元,姐姐担心自己的全部积蓄化为乌有,每天责怪巴非特不该让她上当。后来股票回升到40元,巴非特赶紧卖掉姐姐的股票,付掉1美圆手续费后,他自己赚了5美圆。但是这家公司的股票紧接着已涨到200美圆一股。从这件事,巴非特得出两个教训:

  1、投资什么不能都听别人指挥;

  2、为客户投资可以,但不应该在投资的当时向客户每事必报。

  后来,巴非特读了格莱姆写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深受启发,于是决定拜他为师。

  格莱姆的投资方法以企业本身的价值为基准,只要股价低于企业的真正价值就行了。格氏认为市场迟早会认识到企业真正的价值而抬高股价。

  巴非特跟着格莱姆学习了三年,毕业后又跟着他干了两年。巴非特25岁那年,格莱姆退休,他只好回到家里,那时他个人资产14万美圆。

  回家后他组织亲友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但他对他的亲友说:就象外科医生在动手术时不能和病人谈话一样,他不想多费口舌解释,他与他的投资者约定,在投资者收回资本及相当于6%的年利后,其余的利润,投资者得四分之三,巴非特得四分之一。从1956年到1969年的13年里,巴非特使投资年收益率达到30%。

  巴非特投资的灵感来自阅读大量的公司年度财务报告,金融新闻和专业杂志。他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产品和企业经理人员使用资金的能力,对企业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然后估计企业将来可以赚多少钱,来确定企业股价应该为多少。

  股价过高时,他不投。1969年,美国股市过热,巴非特找不到适当的投资机会,于是决定卖掉累积了十三年的股票,把钱退还给投资者。一下子,他的亲友中有50个人成了百万富翁。

  1973年美国股市低落,巴非特又重新人场,基本上次次成功:

  1973年,他以1060万美圆买了9%的《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到1989年,这些股票已价值48600万美圆。

  1974年,他以4500万元买下了一家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到1989年,这些股票已价值14亿美圆。

  1983年,他以6000万元买下了价值8500万元的一家家具公司。

  1986年,他以5亿美圆购买了18。7%的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到1986年底,这些股票已价值价值8亿美圆。

  1989年,他以10亿美圆购下可口可乐公司6。3%的股票,到这年年底,这些股票已价值18亿美圆。

  巴非特认为大多数企业是不值得投资的,股价一般都太贵,但少数优秀的企业股票偶尔也会很便宜。巴非特把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一般商品型企业,一种是特殊商品型企业。一般商品指消费者总是能买得到的商品,如马铃薯,铁矿石,咖啡之类,如果商品的价格提高,更多的商品就会生产出来,商品一多,价格就下跌,商品的高价格会无限止地吸引竞争者制造商品,只道无利可图为止。特殊商品指独此一家生产这种产品,他人没有能力竞争。一个大城市的日报(报纸作为一种商品)是最好的例子。巴非特喜欢的就是这类特殊商品的企业。

  巴非特认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对象,必须有如下七个特征:

  1、企业有特殊商品性质,产品成本上涨后能提高售价而不至于失去客户

  2、企业经理人员对本行的热爱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

  3、企业的业务不宜过于复杂,太难管理,以至于限制了管理人员选择的范围。

  4、利润不应是帐面数字,应是现金利润。

  5、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高。

  6、企业股价低,债务低。

  7、决不卷人有毛病的企业。优良的企业也有便宜的时候,那时你投资下去要比购买有问题的企业再加整顿容易的多。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1:00
巴非特的十三条经营法宝



【2001-7-17】


--------------------------------------------------------------------------------

一 像合伙企业一样运作伯克希尔。查利·芒格和我把公司视为股东们拥有资产的渠道,而不是我们经营性资产的物主。
二 与伯克希尔长期拥有的经营策略相一致,公司的绝大多数董事把自己的大部分资产投入了公司,并自食其利。
三 长期经营目标是使伯克希尔的每股平均收益率最大化。
四 首先考虑直接拥有那些各行各业中能够创造现金并且获得平均资本回报率的企业。其次主要通过购买可上市流通的普通股,拥有部分业务类似的公司。
五 向股东提供极为重要的企业的盈利状况,帮助其对它们做出判断。
六 希望那些没有被揭示的收益可以通过资本回报反映在企业的内在价值中。
七 很少借债,否则也试图以长期固定利率的方式进行贷款。
八不会忽略股东的长期经济效益而以一定的价格去购买整个经济领域的企业而实现多元化。
九 以留存利润是否给股东带来相等的市场价值作为衡量留存利润使用效率的标准。
十 只有在获得和我们所付出同样多的商业价值时,我们才会发行普通股。不会通过发行股票而出售公司的一部分,因为这与整个企业价值存在根本的矛盾。
十一 不管价格如何,不出售伯克希尔所拥有的好企业,宁愿让我们的总体业绩受损。
十二 我们着重将企业优点和不足之处客观公正地披露给股东。我们的方针是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想获知的企业经营实况。作为管理者,坦率是十分有益的。公开误导其他人的首席执行官最终将使自己走入歧途。
十三 好的投资计划就像好的产品或者商业兼并方案一样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同时也受到资金规模的约束。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1:03
巴菲特的管理学探秘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投资大师。他所管理的基金,几十年来以平均每年23%-24%的高速度增长,也就是说,每三年左右就翻一番,远远高于股票指数。我们也知道,巴菲特对投资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所信奉的集中投资原则,被许多投资者奉为金科玉律。但我们谁也不曾听说过巴菲特有什么管理学的理论。

  但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他的投资原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原则也是企业家应该遵循的原则。我相信,用这些原则指导我们做企业,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就象运用巴菲特原则投资股市会取得超常的结果一样:

  巴菲特的第一个投资原则是“找出杰出的公司”。这个原则的基础是这样一个常识:即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所以投资者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者。用这条原则于企业,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象大部分人买股票一样--抓着一切可能的市场机会,而是耐心、细致地寻找出自己“最杰出的市场机会”,然后苦心经营。

  巴菲特的第二个原则是“少就是多”。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他认为只要有三家公司的股票就够了。你对一家企业关注越深,你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好。应用到企业上,就是要集中和专注于少数几个自己最有优势的领域,而不是盲目地多元化以求降低风险。实际上,我看到许多企业在依靠专注取得第一桶金之后又把挣到的钱浪费到了多元化的领域,最后又回到了起点。既然连整天都在研究企业的投资者都无法弄清楚许多不同的领域和企业,作为企业家,我们更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驾驭不同业务的能力。

  巴菲特的第三个原则是“押大赌注于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说,当你坚信遇到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好机会时,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大举投资。这也同样基于一个常识:当一个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时,你投入越多,回报越大。我相信好的企业家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是看准了方向之后会集中自己的力量取得突破,而不是照常人的思维分散自己的资源以求保险。做企业家是要有知而后行的胆量的。

  巴菲特的第四个原则是“要有耐心”。他有一个说法,就是短于5年的投资是傻子的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到的一点钱也通常被银行和税务局瓜分。同样,做一个企业,也要有耐性。世界上只有20%的创业企业能坚持到5年以上,但通常坚持下来的企业都有很好的回报。

  巴菲特的第五个原则是:“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他的理论是,既然一个企业有内在价值,它就一定会体现出来,问题仅仅是时间。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预测出什么时间会有什么样的股价(事实上,巴菲特从来不相信所谓的市场股价预测,他唯一相信的是,也是我们能够把握的,对企业的了解。)同样,做企业也有上上下下,如果我们不象一般人一样,企业有点问题就急于放弃,稍有一些起色就得意忘形,而是长期地苦心经营,那么,每个人都能取得经营上的成功。管理,其实很简单,就象巴菲特对投资的看法一样。

  “如果你是投资家,你会考虑你的资产--即你的企业--将会怎样。如果你是投机家,你主要预测价格会怎样而不关心企业。”同样,一个“企业家”会埋头打造自己的企业,而一个“商人”则更关注企业的价格。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老老实实地做“企业家”,成功的概率要比做一个包装、买卖企业的“商人”更大。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1:07
传奇人物巴菲特的获利秘诀


  巴菲特是当今世界具有传奇色彩的证券投资家,他以独特、简明
的投资哲学和策略,投资可口可乐、吉列、所罗门兄弟投资银行、通
用电气等著名公司股票、可转换证券并大获成功。以下我们介绍巴菲
特的投资理念---

  赢家暗语:5+12+8+2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为5项投资逻辑、12项投资要点、8项选股标
准和2项投资方式。

  5项投资逻辑

  1.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
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4.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质价值。

  5.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12项投资要点

  1.利用市场的愚蠢,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2.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3.利润的复合增长与交易费用和税负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


  4.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仅有意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


  5.只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

  6.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

  7.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
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

  8.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边际"从两个方面协助你的投资:首先是缓冲可能的价
格风险;其次是可获得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

  10.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
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12.不理会股市的涨跌,不担心经济情势的变化,不相信任何预
测,不接受任何内幕消息,只注意两点:A.买什么股票;B.买入
价格。

  8项投资标准

  1.必须是消费垄断企业。

  2.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稳定的经营史。

  4.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

  5.财务稳键。

  6.经营效率高、收益好。

  7.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

  8.价格合理。

  2项投资方式

  1.卡片打洞、终生持有,每年检查一次以下数字:A.初始的
权益报酬率;B.营运毛利;C.负债水准;D.资本支出;E.现
金流量。

  2.当市场过于高估持有股票的价格时,也可考虑进行短期套利


  某种意义上说,卡片打洞与终生持股,构成了巴式方法最为独特
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

  长期制胜的法宝:远离市场

  透彻研究巴式方法,会发觉影响其最终成功的投资决定,虽然确
实与"市场尚未反映的信息"有关,但所有信息却都是公开的,是摆在
那里谁都可以利用的。

  没有内幕消息,也没有花费大量的金钱。是运气好吗就像学术界
的比喻:当有1000只猴子掷币时,总有一只始终掷出正面。但这解释
不了有成千上万个投资人参加的投资竞赛中,只有巴菲特一人取得连
续32年战胜市场的纪录。

  其实,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与众不同的投资理念,不同的
投资哲学与逻辑,不同的投资技巧。在看似简单的操作方法背后,你
其实能悟出深刻的道理,又简单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巴菲特曾经说
过,他对华尔街那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的种种非理性行为感到
不解。也许是人在市场,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后离开了纽约,躲到美
国中西部一个小镇里去了。

  他远离市场,他也因此战胜了市场。

 
作者: 夜归灵    时间: 2003-4-30 12:00
qihaitao兄,你发的这贴是不是关于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的。我有买了关于他的一本书,书名是《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去年只是很粗略地看了一下,只是感 性上的认识,还谈不上理性的认识,不过上面关于他的具体投资策略这方面倒是很详细的,有介绍了他所持有的股票和为什么去一直持有那样的股票的原因。虽然一直很想在看看,不过现在由于时间原因都未能如愿,看来只能等过些时间再看看了。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2:05
目前有许多关于巴非特的书,不过我认为最经典的有两本,一本是《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巴非特传》,另一本是《巴非特的投资组合》。(后面一本在家园资源中心有下载)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7:14
2000年度巴非特写给股东的信(中英文对照)

BERKSHIRE HATHAWAY INC.

波克夏海瑟崴股份有限公司


Note: The following table appears in the printed Annual Report on the
facing page of the Chairman's Letter and is referred to in that letter.
附註:下表係董事長致股東信的參考資料,並載於年度報告的封面。

 

Berkshire's Corporate Performance vs. the S& 500

Berkshire vs S& 500指數的比較表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Year
      in Per-Share
 in Per-Share
      Book Value of
      Berkshire
          (1) (1)    
      in S& 500
 in S& 500
      with Dividends
      Included
          (2) (2)    

      Relative
 Relative
      Results
    (1)-(2)

1965
23.8
10.0 10.
13.8 13.

1966
20.3
(11.7)
32.0 32.

1967
11.0
30.9 30.
(19.9)

1968
19.0
11.0 11.
8.0 8.

1969
16.2
(8.4)
24.6 24.

1970
12.0
3.9 3.
8.1 8.

1971
16.4
14.6 14.
1.8 1.

1972
21.7
18.9 18.
2.8 2.

1973
4.7
(14.8)
19.5 19.

1974
5.5
(26.4)
31.9 31.

1975
21.9
37.2 37.
(15.3)

1976
59.3
23.6 23.
35.7 35.

1977
31.9
(7.4)
39.3 39.

1978
24.0
6.4 6.
17.6 17.

1979
35.7
18.2 18.
17.5 17.

1980
19.3
32.3 32.
(13.0)

1981
31.4
(5.0)
36.4 36.

1982
40.0
21.4 21.
18.6 18.

1983
32.3
22.4 22.
9.9 9.

1984
13.6
6.1 6.
7.5 7.

1985
48.2
31.6 31.
16.6 16.

1986
26.1
18.6 18.
7.5 7.

1987
19.5
5.1 5.
14.4 14.

1988
20.1
16.6 16.
3.5 3.

1989
44.4
31.7 31.
12.7 12.

1990
7.4
(3.1)
10.5 10.

1991
39.6
30.5 30.
9.1 9.

1992
20.3
7.6 7.
12.7 12.

1993
14.3
10.1 10.
4.2 4.

1994
13.9
1.3 1.
12.6 12.

1995
43.1
37.6 37.
5.5 5.

1996
31.8
23.0 23.
8.8 8.

1997
34.1
33.4 33.
.7 .

1998
48.3
28.6 .
19.7 19.

1999
.5
21.0 21.
(20.5)

2000
6.5
(9.1)
15.6 15.

 
 
 

Average Annual Gain - 1965-2000
23.6%
11.8% 11.8
11.8% 11.8

Overall Gain - 1964-2000
207,821%
5,383% 5,383
202,438% 202,438



Notes:

Data are for calendar years with these exceptions: 1965 and 1966, year ended 9/30;
1967, 15 months ended 12/31.

資料以歷年制為準,除了1965年及1966年係至9/30;1967年則為至12/31的15個月。

Starting in 1979, accounting rules required insurance companies to value the equity
securities they hold at market rather than at the lower of cost or market, which was
previously the requirement. In this table, Berkshire's results through 1978 have been
restated to conform to the changed rules. In all other respects, the results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numbers originally reported.

從1979年開始,會計原則規定保險公司持有的股權投資必須採用市價法取代原先的成本與市價
孰低法,在本表中,1978年以前的資料已依照該原則重新調整,除此之外,其他的數字皆依照
原則的結果未作更動。

The S& 500 numbers are pre-tax whereas the Berkshire numbers are after-tax. If a
corporation such as Berkshire were simply to have owned the S& 500 and accrued the
appropriate taxes, its results would have lagged the S& 500 in years when that index
showed a positive return, but would have exceeded the S& in years when the index
showed a negative return. Over the years, the tax costs would have caused the
aggregate lag to be substantial.

S& 500指數係以稅前為準,而Berkshire的數字則屬於稅後,如果Berkshire直接投資S& 500
並依此課徵相關稅負,則當S&P 500的報酬為正時,Berkshire的表現將不如S&P 500,相反地
若S&P 500的報酬為負時,Berkshire的表現將優於S&P 500,就長期而言,Berkshire額外承
擔的稅負成本將使得中間的差異日益擴大。


 

BERKSHIRE HATHAWAY INC.

波克夏海瑟崴股份有限公司

To the Shareholders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致Berkshire所有股東:

     Our gain in net worth during 2000 was $3.96 billion, which
increased the per-share book value of both our Class A and Class B
stock by 6.5%. Over the last 36 years (that is, since present management
took over) per-share book value has grown from $19 to $40,442, a gain
of 23.6% compounded annually.*

本公司2000年的淨值增加了39.6億美元,每股A股或B股的帳面淨值成長了
6.5%,累計過去36年以來,也就是自從現有經營階層接手之後,每股淨值由當
初的19元成長到現在的40,442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為23.6%*。

 

* *     All figures used in this report apply to Berhire's A shares, the successor to the only stock
that the company had outstanding before 1996. The B shares have an economic interest equal
to 1/30th that of the A.

*1在年報中所謂的每股數字係以A級普通股約當數為基礎,這是本公司在1996年以前流通在
外唯一的一種股份,B級普通股則擁有A級普通股三十分之一的權利。

 

     Overall, we had a decent year, our book-value gain having outpac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 500. And, though this judgment is
necessarily subjective, we believe Berkshire’s gain in per-share intrinsic
value moderately exceeded its gain in book value. (Intrinsic value, as
well as other key investment and accounting terms and concepts, are
explained in our Owner’s Manual on pages 59-66. Intrinsic value is
discussed on page 64.)

總的來說,Berkshire去年的表現還算不錯,不管是每股淨值或價值的表現都超
越S&P500指數,雖然這樣的說法略顯主觀,但我們認為Berkshire每股實質
價值的成長甚至超過帳面價值的成長,(不管是投資學或是會計學,實質價值都
是相當關鍵的一個名詞,有關實質價值詳細的說明,請參閱股東手冊)。

     Furthermore, we completed two significant acquisitions that we
negotiated in 1999 and initiated six more. All told, these purchases
have cost us about $8 billion, with 97% of that amount paid in cash and
3% in stock. The eight businesses we’ve acquired have aggregate sales
of about $13 billion and employ 58,000 people. Still, we incurred no
debt in making these purchases, and our shares outstanding have
increased only 1/3 of 1%. Better yet, we remain awash in liquid assets and
are both eager and ready for even larger acquisitions.

去年我們一口氣完成八件購併案,其中有兩件從1999年就開始談,這些案子的
金額總計高達80億美元,所有資金完全依靠自有資金支應,沒有舉債半毛錢,
其中97%是以現金支付,其餘3%則用股票,所以流通在外股份僅增加0.3個百
分點而已,這八家企業的年營業額合計高達130億美元,雇用員工58,000名,
更棒的是目前我們手上的現金依然滿滿,隨時準備再買下更大的公司。

     I will detail our purchases in the next section of the report. But I will
tell you now that we have embraced the 21st century by entering such
cutting-edge industries as brick, carpet, insulation and paint. Try to
control your excitement.

不要太著急,後面我還會再詳細跟各位報告合併案的內容,在這裡,我要向各位
報告,展望21世紀,我們將大舉進軍磚塊、地毯、隔熱品與油漆等實體的尖端
產業。

     On the minus side, policyholder growth at GEICO slowed to a halt as
the year progressed. It has become much more expensive to obtain new
business. I told you last year that we would get our money’s worth from
stepped-up advertising at GEICO in 2000, but I was wrong. We’ll
examine the reasons later in the report.

另一方面,GEICO的保戶成長速度出現停滯的現象,取得新保單的成本越來越
高,去年我曾跟各位打包票說我們所投入大筆廣告經費保證值回票價,事實證明
我的判斷是錯誤的,在報告的後段我們還會再仔細檢討原因。

     Another negative - which has persisted for several years - is that we
see our equity portfolio as only mildly attractive. We own stocks of some
excellent businesses, but most of our holdings are fully priced and are
unlikely to deliver more than moderate returns in the future. We’re not
alone in facing this problem: The long-term prospect for equities in
general is far from exciting.

另外還有一項幾年來一直存在的負面消息,那就是目前我們的股票投資組合的價
位還是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我們確實擁有一些本質不錯的股票,但這些公司的股
價大多已合理反應其價值,所以在未來很難再有爆發性的投資報酬,這絕非單一
現象,目前整體股市的長期前景並不像一般人想的那麼樂觀。

     Finally, there is the negative that recurs annually: Charlie Munger,
Berkshire’s Vice Chairman and my partner, and I are a year older than
when we last reported to you. Mitigating this adverse development is
the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 age of your top managers is increasing at a
considerably lower rate - percentage-wise - than is the case at almost
all other major corporations. Better yet, this differential will widen in the
future.

最後還有一項每年都會發生的壞消息,那就是查理曼格-Berkshire的副董事長
兼主要合夥人以及我本人,相較於去年又都老了一歲,所幸比起其他美國大企業
來說,我們的主要經理人老化的速度可以說要慢得多(年度/年齡),而且這種差
異以後還會越來越大。

     Charlie and I continue to aim at increasing Berkshire’s per-share
value at a rate that, over time, will modestly exceed the gain from
owning the S&P 500. As the table on the facing page shows, a small
annual advantage in our favor can, if sustained, produce an anything-
but-small long-term advantage. To reach our goal we will need to add a
few good businesses to Berkshire’s stable each year, have the
businesses we own generally gain in value, and avoid any material
increase in our outstanding shares. We are confident about meeting the
last two objectives; the first will require some luck.

就長期而言,查理跟我還是一樣把Berkshire每股實質價值成長的速度鎖定在稍
微超過S&P500指數的目標上,如同封面上那張表所顯示的,雖然只是每年幾
個百分點的差異,但只要能夠持之以恆,久而久之也能產生不少的差距,當然每
年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都必須固定再為Berkshire增添幾家好公司,並讓原
先就已經擁有這些好公司的價值保持成長,同時還要避免流通在外的股數繼續大
幅膨脹,個人覺得要做到後兩點沒有太大問題,但第一點則真的要碰運氣。

     It’s appropriate here to thank two groups that made my job both
easy and fun last year - just as they do every year. First, our operating
managers continue to run their businesses in splendid fashion, which
allows me to spend my time allocating capital rather than supervising
them. (I wouldn’t be good at that anyway.)

在這裡要特別感謝兩組團隊讓我去年的工作一如往年般的輕鬆愉快,首先,我們
旗下事業的經理人依然繼續堅守崗位表現傑出,完全不讓我操心,(當然這本來
就不是我的專長),使我可以將大部分的心思擺在如何運用資金之上。

     Our managers are a very special breed. At most large companies, the
truly talented divisional managers seldom have the job they really want.
Instead they yearn to become CEOs, either at their present employer or
elsewhere. Indeed, if they stay put, they and their colleagues are likely
to feel they have failed.

我們旗下的經理人是非常特殊的一群,在大部分的公司,真正有能力的部門經理
很少樂在本身的工作,他們通常渴望能夠盡快晉升成為總裁,不論是在現在的公
司或跳槽到別家公司都可以,而要是他們不積極爭取,他自己本身以及其同事,
反而會認定他為懦夫。

     At Berkshire, our all-stars have exactly the jobs they want, ones that
they hope and expect to keep throughout their business lifetimes. They
therefore concentrate solely on maximizing the long-term value of the
businesses that they "own" and love. If the businesses succeed, they
have succeeded. And they stick with us: In our last 36 years, Berkshire
has never had a manager of a significant subsidiary voluntarily leave to
join another business.

在Berkshire,我們所有的明星經理人都樂在本身的工作,一份他們想要而且期
望能夠終生擁有的事業,也因此他們可以完全專注在如何把這份他們擁有且熱愛
事業的長期價值極大化,如果這份事業成功了,也就等於他們本身成功了,他們
一直與我們同在,在Berkshire過去36年來,還沒有聽說過任何一位旗下事業
經理人自動跳槽離開Berkshire的。

     The other group to which I owe enormous thanks is the home-office
staff. After the eight acquisitions more than doubled our worldwide
workforce to about 112,000, Charlie and I went soft last year and added
one more person at headquarters. (Charlie, bless him, never lets me
forget Ben Franklin’s advice: "A small leak can sink a great ship.") Now
we have 13.8 people.

還有另外一群夥伴,我要深深致上謝意,那就是Berkshire企業總部的員工,在
新購併的八個事業加入之後,我們全球的員工總數增加到112,000人,為此查
理跟我的態度稍微軟化,答應讓總部人員編制增加一名成為13.8人(查理這小
子,總是提醒我富蘭克林的名言,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This tiny band works miracles. In 2000 it handled all of the details
connected with our eight acquisitions, processed extensive regulatory
and tax filings (our tax return covers 4,896 pages), smoothly produced
an annual meeting to which 25,000 tickets were issued, and accurately
dispensed checks to 3,660 charities designated by our shareholders. In
addition, the group dealt with all the routine tasks served up by a
company with a revenue run-rate of $40 billion and more than 300,000
owners. And, to add to all of this, the other 12.8 are a delight to be
around.

這一小群菁英再次創造了奇蹟,2000年他們一口氣處理了八件購併案大大小小
各項事宜、應付例行法令行政規範與稅務申報(光是申報書就厚達4,896頁)、讓
總計25,000名股東出席的股東會圓滿落幕並正確無誤地發出股東指定捐贈的
支票給3,660家慈善機構,除此之外,對於一家集團營業額高達400億美金、
股東超過30萬人的大公司,其日常行政事務有多少可想而知,說到這裡,有這
12.8人在身邊感覺真好。

     I should pay to have my job.

我實在是不應該領薪水,而要付薪水。

Acquisitions of 2000

2000年的購併案

     Our acquisition technique at Berkshire is simplicity itself: We answer
the phone. I’m also glad to report that it rings a bit more often now,
because owners and/or managers increasingly wish to join their
companies with Berkshire. Our acquisition criteria are set forth on page
23, and the number to call is 402-346-1400.

在Berkshire,我們的購併策略極其簡單-那就是靜待電話鈴響,可喜的是,現
在電話好像有點應接不暇,原因在於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及其經理人慕名而來想要
加入Berkshire的行列,關於我們購併公司的標準請參見年報23頁,或請電
402-346-1400。

     Let me tell you a bit about the businesses we have purchased during
the past 14 months, starting with the two transactions that were
initiated in 1999, but closed in 2000. (This list excludes some smaller
purchases that were made by the managers of our subsidiaries and that,
in most cases,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ir operations.)

接下來讓我詳細向各位報告過去十四個月以來,我們到底買進了哪些公司,先說
說兩件從1999年就開始談,並於2000年敲定的個案,(本表並未包含旗下子
公司零零星星所買下規模較小的個案,通常它們都會被統一納入個別子公司的營
運報告中)。

I described the first purchase - 76% of MidAmerican Energy - in
last year’s report. Because of regulatory constraints on our voting
privileges, we perform only a "one-line" consolidation of
MidAmerican’s earnings and equity in our financial statements. If
we instead fully consolidated the company’s figures, our revenues
in 2000 would have been $5 billion greater than we reported,
though net income would remain the same.
第一個案子是中美能源76%的股權,在去年的報告中,我就曾提到,由
於行政法規限制我們對該公司的控制權,所以我們只能透過長期投資權益
法,將該公司的盈餘與權益納入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之上,事實上要是能夠
將該公司的財務數字充分反應在母公司的帳上,則Berkshire的營收將至
少增加50億美元以上,當然損益數字並不會有任何變化。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7:15
On November 23, 1999, I received a one-page fax from Bruce
Cort that appended a Washington Post article describing an
aborted buyout of CORT Business Services. Despite his name,
Bruce has no connection with CORT. Rather, he is an airplane
broker who had sold Berkshire a jet in 1986 and who, before the
fax, had not been in touch with me for about ten years.

1999年11月23號我收到由Bruce Cort署名的傳真,後附一篇刊登在
華盛頓郵報有關CORT商業服務公司標購失敗的新聞,事實上,除了名
字巧合之外,Bruce Cort與CORT公司完全沒有關係,這位先生是一位
中古飛機仲介商,巧合的是,他本人還曾經在1986年賣過一架飛機給
Berkshire,在這張傳真之前,我已經有十年沒有跟他有過任何接觸。
I knew nothing about CORT, but I immediately printed out its SEC
filings and liked what I saw. That same day I told Bruce I had a
possible interest and asked him to arrange a meeting with Paul
Arnold, CORT’s CEO. Paul and I got together on November 29,
and I knew at once that we had the right ingredients for a
purchase: a fine though unglamorous business, an outstanding
manager, and a price (going by that on the failed deal) that made
sense.

在此之前,我對CORT公司一無所知,但我馬上調出該公司向證管會申
報的文件,一看之下大喜過望,就在當天,我向Bruce表示我對該公司
很有興趣,並請他立即幫我安排與該公司總裁Paul Arnold會面,不久後
Paul跟我在11月29號碰面,當下我就知道我們很有可能會成交,那是
一家樸實無華的好公司,同時價格也合理(當然多多少少受到先前流標的
影響)。

Operating out of 117 showrooms, CORT is the national leader in
"rent-to-rent" furniture, primarily used in offices but also by
temporary occupants of apartments. This business, it should be
noted, has no similarity to "rent-to-own" operations, which
usually involve the sale of home furnishings and electronics to
people having limited income and poor credit.

擁有117個外部展示點,CORT是全美辦公室傢具出租(也有臨時公寓使
用者)的領導品牌,必須說明一點,這個行業與分期付款租賃並不相同,
後者通常將目標鎖定在推銷電子產品及傢具,給經濟能力有限且信用記錄
不佳客戶者。

We quickly purchased CORT for Wesco, our 80%-owned
subsidiary, paying about $386 million in cash. You will find more
details about CORT’s operations in Wesco’s 1999 and 2000
annual reports. Both Charlie and I enjoy working with Paul, and
CORT looks like a good bet to beat our original expectations.

我們很快地透過持有80%股權的子公司Wesco名義以3.86億美元的現
金買下CORT,大家可以在Wesco 1999年及2000年的年報中找到更
多有關CORT的訊息,查理跟我都很喜歡與Paul一起共事,而CORT的
表現更超乎我們的預期,我們算是押對寶了。

Early last year, Ron Ferguson of General Re put me in contact with
Bob Berry, whose family had owned U.S. Liability for 49 years. This
insurer, along with two sister companies, is a medium-sized,
highly-respected writer of unusual risks - "excess and surplus
lines" in insurance jargon. After Bob and I got in touch, we agreed
by phone on a half-stock, half-cash deal.

去年初,通用再保的董事長Ron Ferguson幫我聯絡上Bob Berry,其家
族49年來一直擁有美國責任險公司,這家保險公司,加上其他兩家姊妹
公司都是屬於中小型、聲譽卓著的特殊險保險公司,套句保險業界的行
話,那是好又多的業務,而Bob在與我接觸之後,也同意以一半股票,
一半現金的方式進行交易。
In recent years, Tom Nerney has managed the operation for the
Berry family and has achieved a rare combination of excellent
growth and unusual profitability. Tom is a powerhouse in other
ways as well. In addition to having four adopted children (two
from Russia), he has an extended family: the Philadelphia Belles, a
young-teen girls basketball team that Tom coaches. The team
had a 62-4 record last year and finished second in the AAU
national tournament.

近幾年來,都是由Tom Nerney為Berry家族經營這家公司,不論是成
長速度或是獲利能力的表現都相當突出,Tom本身更是精力充沛,不但
親自認養四名小孩(其中有兩個來自俄國),他本身還擔任教練帶領一支來
自費城的青少女籃球隊,這隻球隊去年擁有62勝4敗的輝煌戰績,並在
AAU全國錦標賽中奪得亞軍。

Few property-casualty companies are outstanding businesses.
We have far more than our share, and U.S. Liability adds luster to
the collection.

好的產物意外險公司本來就不多,但我們卻擁有不少,這超過我們應得之
份,美國責任險公司的加入,無異為我們更增添輝煌。

Ben Bridge Jeweler was another purchase we made by phone,
prior to any face-to-face meeting between me and the
management. Ed Bridge, who with his cousin, Jon, manages this
65-store West Coast retailer, is a friend of Barnett Helzberg, from
whom we bought Helzberg Diamonds in 1995. Upon learning that
the Bridge family proposed to sell its company, Barnett gave
Berkshire a strong recommendation. Ed then called and explained
his business to me, also sending some figures, and we made a
deal, again half for cash and half for stock.

Ben Bridge珠寶公司是另外一件靠電話成交的個案,在這之前我們雙方
連面對面談話都沒有,Ed Bridge是Barnett Helzberg的好朋友,1995
年我們向Barnett買下賀茲柏格珠寶,Ed跟他的姪子Jon共同經營這家
位於西岸擁有65家分店的珠寶公司,在聽到Bridge有意出售公司之後,
Barnett立刻強烈建議Berkshire買進,於是Ed打電話向我說明公司營
運的狀況,同時送了一些報表資料過來,然後雙方就此成交,這次一樣是
一半現金,一半股票。
Ed and Jon are fourth generation owner-managers of a business
started 89 years ago in Seattle. Both the business and the family -
including Herb and Bob, the fathers of Jon and Ed - enjoy
extraordinary reputations. Same-store sales have increased by
9%, 11%, 13%, 10%, 12%, 21% and 7%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 a
truly remarkable record.

早從89年前,該公司在西雅圖創立之後,到現在Ed與Jon已經是第四
代了,經營成員還包括Herb及Bob,他們分別是Jon與Ed的父親,在
當地享有盛譽,過去七年來,該公司的營業額分別成長了9%、11%、13%、
10%、12%、21%及7%,這個記錄真是驚人。

It was vital to the family that the company operate in the future as
in the past. No one wanted another jewelry chain to come in and
decimate the organization with ideas about synergy and cost
saving (which, though they would never work, were certain to be
tried). I told Ed and Jon that they would be in charge, and they
knew I could be believed: After all, it’s obvious that your
Chairman would be a disaster at actually running a store or selling
jewelry (though there are members of his family who have earned
black belts as purchasers).

對於該家族而言,公司的運作能否一如往常,至關重要,沒有人願意坐視
其他珠寶連鎖商趁虛而入,或是因為提出綜效及降低成本等餿主意讓公司
營運走下坡(雖然大家可以預知這一點效果都不會有,但還是一定會被要
求試看看),然而我卻明確告知仍由Ed及Jon負全責,他們也知道我說話
算話,畢竟本人還有自知之明,要我負責經營一家珠寶專賣店,鐵定會是
一場災難,雖然我的家人買珠寶買到可以獲頒黑帶的榮銜。

In their typically classy way, the Bridges allocated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the proceeds from their sale to the hundreds of co-
workers who had helped the company achieve its success. We’re
proud to be associated with both the family and the company.

令人敬佩的是,Bridges家族將出售事業的所得,與協助公司成功的數百
位員工一起分享,我們很榮幸可以與這樣的家族及公司建立關係。

In July we acquired Justin Industries, the leading maker of Western
boots - including the Justin, Tony Lama, Nocona, and Chippewa
brands - and the premier producer of brick in Texas and five
neighboring states.

同年七月,我們買下西式靴子的領導廠商Justin企業,旗下品牌包含
Justin、Tony Lama、Nocona及Chippewa,同時他們也是德州以及鄰
近五州磚塊的主要製造商。
Here again, our acquisition involved serendipity. On May 4th, I
received a fax from Mark Jones, a stranger to me, proposing that
Berkshire join a group to acquire an unnamed company. I faxed
him back, explaining that with rare exceptions we don’t invest
with others, but would happily pay him a commission if he sent
details and we later made a purchase. He replied that the "mystery
company" was Justin. I then went to Fort Worth to meet John
Roach, chairman of the company and John Justin, who had built
the business and was its major shareholder. Soon after, we
bought Justin for $570 million in cash.

再一次我們的購併之旅充滿了驚奇,5月4號我收到一位署名Mark Jones
的傳真,我根本就不認識這個人,他提議Berkshire可以參與購併一家不
知名的公司,我回傳真給他,表示除非是特例,否則我們很少跟別人一起
參與投資,不過要是他肯把資料送給我們參考,事後若購併成功,我們願
意支付他一筆介紹費,他回覆說這家神祕公司叫做Justin,於是我便到
Fort Worth與該公司董事長-John Roach及創辦人兼大股東John Justin
會面,不久之後,我們順利以5.7億美元的現金買下Justin公司。

John Justin loved Justin Industries but had been forced to retire
because of severe health problems (which sadly led to his death in
late February). John was a class act - as a citizen, businessman
and human being. Fortunately, he had groomed two outstanding
managers, Harrold Melton at Acme and Randy Watson at Justin
Boot, each of whom runs his company autonomously.

John非常熱愛Justin企業,但卻由於健康問題不得不自公司退休,(後來
他更不幸在隔年二月去世),John是位優秀的市民、企業家以及人士,所
幸他還網羅了兩位傑出的經理人-Acme磚塊的Harrold以及Justin靴子
的Randy,兩人各自獨立經營這兩家事業。

Acme, the larger of the two operations, produces more than one
billion bricks per year at its 22 plants, about 11.7% of the
industry’s national output. The brick business, however, is
necessarily regional, and in its territory Acme enjoys
unquestioned leadership. When Texans are asked to name a
brand of brick, 75% respond Acme, compared to 16% for the
runner-up. (Before our purchase, I couldn’t have named a brand
of brick. Could you have?) This brand recognition is not only due
to Acme’s product quality, but also reflects many decades of
extraordinary community service by both the company and John
Justin.

Acme的規模稍大,22座工廠每年生產出超過10億個磚塊,大約佔全
美磚塊總產出的11.7%,磚塊產業有其區域性限制,在其經營的區域,
Acme享有獨霸的地位,當德州佬被問到知名磚塊的品牌時,75%的人會
想到Acme,遠遠超越第二位的16%,(很遺憾在買下這家公司之前,我
竟連一個磚塊品牌都不知道,不知道各位能不能? )這種品牌的認同度不僅
僅歸功於Acme的產品品質,更深深地反映出該公司幾十年來深耕地方
服務的成果。

I can’t resist pointing out that Berkshire - whose top management
has long been mired in the 19th century - is now one of the very
few authentic "clicks-and-bricks" businesses around. We went
into 2000 with GEICO doing significant business on the Internet,
and then we added Acme. You can bet this move by Berkshire is
making them sweat in Silicon Valley.

而我也忍不住要指出Berkshire的經營階層還老頑固地深陷在19世紀當
中,如今又多了一項道地實在的產業,另一方面進入2000年,我們旗下
的GEICO也經由網路做生意,但是後來我們又增添了Acme,我敢保證
Berkshire的這項舉動將使矽谷的那幫人汗流浹背。

In June, Bob Shaw, CEO of Shaw Industries, the world’s largest
carpet manufacturer, came to see me with his partner, Julian Saul,
and the CEO of a second company with which Shaw was mulling a
merger. The potential partner, however, faced huge asbestos
liabilities from past activities, and any deal depended on these
being eliminated through insurance.

六月,Bob Shaw-Shaw企業的總裁-該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地毯製造
商,帶著其夥伴-Julian Saul(同行還有一位正與Shaw企業洽談合併的公
司總裁),一起來見我,後者因為石綿案面臨潛在龐大的訴訟賠償,而合
併交易能否成功要看這些或有負債能否透過保險來解決。
The executives visiting me wanted Berkshire to provide a policy
that would pay all future asbestos costs. I explained that though
we could write an exceptionally large policy - far larger than any
other insurer would ever think of offering - we would never issue
a policy that lacked a cap.

兩位主管拜訪我的目的是希望Berkshire能夠提供他們一張保單以協助
他們解決合併後所有未來潛在的石綿賠償成本,我向他們解釋到雖然我們
可以簽發的保單金額比任何其他保險業者都來得大,但卻不可能發出金額
沒有上限的保單。

Bob and Julian decided that if we didn’t want to bet the ranch on
the extent of the acquiree’s liability, neither did they. So their deal
died. But my interest in Shaw was sparked, and a few months later
Charlie and I met with Bob to work out a purchase by Berkshire. A
key feature of the deal was that both Bob and Julian were to
continue owning at least 5% of Shaw. This leaves us associated
with the best in the business as shown by Bob and Julian’s record:
Each built a large, successful carpet business before joining
forces in 1998.

Bob跟Julian當場決定要是連我們都不敢下重注,賭被購併者潛在的風
險,那麼他們也不幹,雙方的交易最後因此告吹,不過在此同時我對Shaw
企業卻產生濃厚的興趣,幾個月後查理跟我與Bob會面敲定Berkshire
買下該公司的細節,其中有一條相當重要的條款,那就是Bob跟Julian
依然可以繼續持有Shaw企業最少5%的股權,此舉讓我們可以與這個業
界最優秀的經理人一起共事,如同Bob跟Julian過去幾年來輝煌的戰績,
各自在1998年加入我們之前皆已在地毯界建立了規模龐大的成功事
業。

Shaw has annual sales of about $4 billion, and we own 87.3% of
the company. Leaving aside our insurance operation, Shaw is by
far our largest business. Now, if people walk all over us, we won’t
mind.

Shaw的年營業額高達40億美元,而我們則持有該公司87.3%的股權,
除了既有的保險事業營運之外,Shaw成為我們目前最大的事業體,現在
如果現在有人要從我們身上踩過去,我們一點都不會介意。

In July, Bob Mundheim, a director of Benjamin Moore Paint, called
to ask if Berkshire might be interested in acquiring it. I knew Bob
from Salomon, where he was general counsel during some
difficult times, and held him in very high regard. So my answer
was "Tell me more."

七月,Bob Mundheim-Benjamin油漆公司的董事打電話給我,問到
Berkshire是否有興趣買下該公司,我是在所羅門時代認識Bob的,當時
他在該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我本人對他相當的敬
重,所以我立即表示:「請繼續說。」
In late August, Charlie and I met with Richard Roob and Yvan
Dupuy, past and present CEOs of Benjamin Moore. We liked them;
we liked the business; and we made a $1 billion cash offer on the
spot. In October, their board approved the transaction, and we
completed it in December. Benjamin Moore has been making
paint for 117 years and has thousands of independent dealers
that are a vital asset to its business. Make sure you specify our
product for your next paint job.

八月底,查理跟我與Richard Roob及Yvan Dupuy碰面,兩人分別是
Benjamin油漆公司前後任的總裁,我們與他們一見如故,也很欣賞這家
公司,當場我們就開出10億現金的條件,到了十月份,該公司董事會通
過這項交易案,而我們則在十二月完成內部手續,Benjamin公司生產油
漆已有117年的歷史,並擁有數千家的獨立經銷商,這也是他們最珍貴
的資產,記得下次買油漆時指名該公司的產品。

Finally, in late December, we agreed to buy Johns Manville Corp.
for about $1.8 billion. This company’s incredible odyssey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 too multifaceted to be chronicled here - was
shaped by its long history as a manufacturer of asbestos
products. The much-publicized health problems that affected
many people exposed to asbestos led to JM’s declaring
bankruptcy in 1982.

最後在十二月底,我們同意以18億美元買下Johns Manville公司(簡稱
JM),這家公司過去幾十年來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傳奇-族煩不及備載,
其中又以生產石綿產品最為著名,當時因為石綿引發許多人致癌的健康問
題而導致該公司在1982年宣佈申請破產。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7:17
Subsequently, the bankruptcy court established a trust for
victims, the major asset of which was a controlling interest in JM.
The trust, which sensibly wanted to diversify its assets, agreed
last June to sell the business to an LBO buyer. In the end, though,
the LBO group was unable to obtain financing.

之後破產法庭為受害人成立了一筆信託基金,其中最主要的資產就是JM
的多數股權,而這筆信託基金為了要分散其資產配置,於是在去年六月同
意將該公司賣給一位融資購併業者,只是後來由於該業者無法順利取得融
資而使得交易告吹。

Consequently, the deal was called off on Friday, December 8th.
The following Monday, Charlie and I called Bob Felise, chairman of
the trust, and made an all-cash offer with no financing
contingencies. The next day the trustees voted tentatively to
accept our offer, and a week later we signed a contract.

之後到了12月8號星期五交易正式宣佈取消,隔週,查理跟我打電話給
Bob Felise-該信託基金的董事會主席,提出全部現金不必等候融資的條
件,隔天信託基金臨時表決接受我們的提案,並於一個星期後正式簽訂契
約。

JM is the nation’s leading producer of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insulation and also has major positions in roofing systems and a
variety of engineered products. The company’s sales exceed $2
billion and the business has earned good, if cyclical, returns. Jerry
Henry, JM’s CEO, had announced his retirement plans a year ago,
but I’m happy to report that Charlie and I have convinced him to
stick around.

JM是全美商業用與工業用隔熱材料的領導品牌,同時在屋頂裝設與其他
工業產品也佔有相當大的市場,該公司的年營業額超過20億美金,同時
也享有不錯的獲利水準,(當然該公司還是有景氣循環),該公司總裁Jerry
Henry本來已宣佈一年後計畫要退休,但在這裡我很高興向各位報告,查
理跟我已經成功說服他繼續留下來。

* * * * * * * * * * * *

     Two economic factors probably contributed to the rush of
acquisition activity we experienced last year. First, many managers and
owners foresaw near-term slowdowns in their businesses - and, in fact,
we purchased several companies whose earnings will almost certainly
decline this year from peaks they reached in 1999 or 2000. The declines
make no difference to us, given that we expect all of our businesses to
now and then have ups and downs. (Only in the sales presentations of
investment banks do earnings move forever upward.) We don’t care
about the bumps; what matters are the overall results. But the decisions
of other people are sometimes affected by the near-term outlook, which
can both spur sellers and temper the enthusiasm of purchasers who
might otherwise compete with us.

去年購併案之所以會蜂擁而現,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許多經理人跟老闆都預
視到自己公司的產業即將走下坡,事實上在我們這次買下來的公司當中,確實就
有好幾家今年的盈餘將會較1999年或2000年減少,不過對於這點我們並不介
意,因為每個產業都會有景氣循環,(只有在券商做的投資簡報中,盈餘才會無
止盡地成長),我們不在乎這短期的波折,真正重要的是長期的結果,當然有些
人會比較看重短期的成敗,而這反而能增加賣方出售的意願或降低其他潛在買家
的競爭意願。


     A second factor that helped us in 2000 was that the market for junk
bonds dried up as the year progressed. In the two preceding years, junk
bond purchasers had relaxed their standards, buying the obligations of
ever-weaker issuers at inappropriate prices. The effects of this laxity
were felt last year in a ballooning of defaults. In this environment,
"financial" buyers of businesses - those who wish to buy using only a
sliver of equity - became unable to borrow all they thought they needed.
What they could still borrow, moreover, came at a high price.
Consequently, LBO operators became less aggressive in their bidding
when businesses came up for sale last year. Because we analyze
purchases on an all-equity basis, our evaluations did not change, which
means we became considerably more competitive.

第二個能讓我們在2000年這麼順的原因,是去年垃圾債券市場狀況日益低迷,
由於前兩年垃圾債券投資人逐漸降低他們的標準,以不合理的價格買進許多體質
不佳的公司債,浮濫的結果終究導致大量違約的出現,在這種狀況下,習慣靠融
資買下企業的投機者-就是習慣印股票換公司的那群人-便很難再借到足夠的
錢,而且就算能夠借到,其成本也不便宜,也因此當去年有公司對外求售時,融
資購併者(LBO)的活動力便銳減,而因為我們習慣以買下整家公司股權的方式投
資,所以我們的評估方式沒有太大的改變,這使得我們的競爭力大幅提高。


     Aside from the economic factors that benefited us, we now enjoy a
major and growing advantage in making acquisitions in that we are
often the buyer of choice for the seller. That fact, of course, doesn’t
assure a deal - sellers have to like our price, and we have to like their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 but it does help.

除了這兩項有利於我們的外部因素之外,現在在進行購併時,我們自己本身也擁
有另一項優勢,那就是Berkshire通常都是賣方期望指定的買方,雖然這無法保
證交易一定能談成,一方面還要看賣方是否能接受我們的報價,一方面也要看我
們喜不喜歡這家公司以及其經理階層,但無可否認確實對交易的進行大有幫助。


     We find it meaningful when an owner cares about whom he sells to.
We like to do business with someone who loves his company, not just
the money that a sale will bring him (though we certainly understand
why he likes that as well). When this emotional attachment exists, it
signals that important qualities will likely be found within the business:
honest accounting, pride of product, respect for customers, and a loyal
group of associates having a strong sense of direction. The reverse is
apt to be true, also. When an owner auctions off his business, exhibiting
a total lack of interest in what follows, you will frequently find that it has
been dressed up for sale, particularly when the seller is a "financial
owner." And if owners behave with little regard for their business and its
people, their conduct will often contaminat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throughout the company.

另外我們還發現賣方是否在意公司將來的歸屬其實相當重要,我們喜愛與那些鍾
愛公司,而不只是斤斤計較出售公司能夠得到多少錢的人往來,(當然我們也明
瞭沒有人會不愛錢),當我們意識到有這樣的情節存在時,通常代表了這家公司
擁有相當重要的特質:誠實的帳務、產品的自信、客戶的尊重以及一群專心一致
的忠實員工,反之亦然,當一家公司的老闆只一昧地想要賣一個好價錢,但卻一
點都不關心公司賣掉後的下場,那麼你馬上就會了解為什麼他會急著想要賣公司
的原因,尤其當他是靠借錢買下這家時,而當一家公司的老闆表現出一點都不在
乎公司死活時,公司的上上下下一定也會感染到這種氣氛,使得其態度與行事作
風跟著轉變。


     When a business masterpiece has been created by a lifetime - or
several lifetimes - of unstinting care and exceptional talent, it should be
important to the owner what corporation is entrusted to carry on its
history. Charlie and I believe Berkshire provides an almost unique home.
We take our obligations to the people who created a business very
seriously, and Berkshire’s ownership structure ensures that we can
fulfill our promises. When we tell John Justin that his business will
remain headquartered in Fort Worth, or assure the Bridge family that its
operation will not be merged with another jeweler, these sellers can take
those promises to the bank.


要知道一家經典企業由一個企業家終其一生,有時甚至是好幾代,以無微不至的
用心與優異的才能建立時,對於老闆來說,接手的人是否承續過去輝煌的歷史是
相當重要的一件事,關於這點,查理跟我相當有信心,Berkshire絕對可以提供
這些企業一個美滿的歸宿,我們相當重視對於這些企業創辦人所作的保證,而
Berkshire的控股結構絕對可以確保我們的承諾順利落實,當我們告知John
Justin他的企業總部仍將留在Fort Worth或保證Bridge家族他們的公司絕不
會與其他珠寶公司合併時,我們可是絕對說到做到。

     How much better it is for the "painter" of a business Rembrandt to
personally select its permanent home than to have a trust officer or
uninterested heirs auction it off. Throughout the years we have had
great experiences with those who recognize that truth and apply it to
their business creations. We’ll leave the auctions to others.

就像是林布蘭畫作一樣珍貴的公司,與其讓信託人或不肖的子孫把它拍賣掉,還
不如由畫家本身選擇其最後的歸宿,這幾年來我們與有這樣認知的人士有過非常
多愉快的經驗,並讓這些感覺一直延續到這些企業上,至於拍賣這玩意兒,就留
給別人去用吧。


The Economics of 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
產物意外險的經營

 

     Our main business - though we have others of great importance - is
insurance. To understand Berkshi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hat you
understand how to evaluate an insurance company. The key
determinants are: (1) the amount of float that the business generates;
(2) its cost; and (3) most critical of all, the long-term outlook for both of
these factors.

我們最主要的本業就是保險,當然其他事業也相當重要,想要了解Berkshire,
你就必須知道如何去評估一家保險公司,其中主要的關鍵因素有(1)這個行業所
能產生的浮存金數量(2)以及它的成本(3)最重要的是這些因素長期的展望。

     To begin with, float is money we hold but don't own. In an insurance
operation, float arises because premiums are received before losses are
paid, an interval that sometimes extends over many years. During that
time, the insurer invests the money. This pleasant activity typically
carries with it a downside: The premiums that an insurer takes in usually
do not cover the losses and expenses it eventually must pay. That leaves
it running an "underwriting loss," which is the cost of float. An insurance
business has value if its cost of float over time is less than the cost the
company would otherwise incur to obtain funds. But the business is a
lemon if its cost of float is higher than market rates for money.


首先浮存金是一項我們持有但卻不屬於我們的資金,在保險公司的營運中,浮存
金產生的原因在於保險公司在真正支付損失理賠之前,一般會先向保戶收取保
費,在這期間保險公司會將資金運用在其他投資之上,當然這樣的好處也必須要
付出代價,通常保險業者收取的保費並不足以因應最後支付出去的相關損失與費
用,於是保險公司便會發生承保損失,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而當一家公司取得
浮存金成本,就長期而言低於從其它管道取得資金的成本時,它就有存在的價
值,否則一旦保險事業取得浮存金的成本若遠高於貨幣市場利率時,它就像是一
顆極酸的檸檬。

     A caution is appropriate here: Because loss costs must be estimated,
insurers have enormous latitude in figuring their underwriting results,
and that makes it very difficult for investors to calculate a company's
true cost of float. Errors of estimation, usually innocent but sometimes
not, can be hug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miscalculations flow
directly into earnings. An experienced observer can usually detect
large-scale errors in reserving, but the general public can typically do
no more than accept what's presented, and at times I have been amazed
by the numbers that big-name auditors have implicitly blessed. Both the
income statements and balance sheets of insurers can be minefields.

有一點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因為損失成本必須仰賴估算,所以保險業者對於承保
結算的成績有相當大伸縮的空間,連帶使得投資人很難正確地衡量一家保險公司
真正的浮存金成本,估計錯誤,通常是無心,但有時卻是故意,與真實的結果往
往會有很大的差距,而這種結果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損益表上,有經驗的行家通常
可以經由公司的準備提列情形發現重大的錯誤,但對於一般投資大眾來說,除了
被迫接受財務報表的數字之外,別無他法,而我個人常常被這些經過各大會計師
事務所背書的財務報告所嚇到,許多保險公司的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上佈滿了許
多地雷。

     At Berkshire, we strive to be both consistent and conservative in our
reserving. But we will make mistakes. And we warn you that there is
nothing symmetrical about surprises in the insurance business: They
almost always are unpleasant.

在Berkshire我們對於損失準備提列盡量採取保守且一貫的做法,但我們仍不免
會犯錯,不過我還是要警告大家,保險業本來就會發生很多意外,而且通常都不
會是什麼好消息。


     The table that follows shows (at intervals) the float generated by the
various segments of Berkshire’s insurance operations since we entered
the business 34 years ago upon acquiring 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
(whose traditional lines are included in the segment "Other Primary").
For the table we have calculated our float - which we generate in large
amounts relative to our premium volume - by adding net loss reserves,
loss adjustment reserves, funds held under reinsurance assumed and
unearned premium reserves, and then subtracting insurance-related
receivables, prepaid acquisition costs, prepaid taxes and deferred
charges applicable to assumed reinsurance. (Don’t panic, there won’t be
a quiz.)


下表中所顯示的數字是,Berkshire自取得國家產險公司經營權,進入保險事業
34年以來所貢獻的浮存金,(其中傳統業務包含在其他主險項下),在這張計算
浮存金的表中,(相對於收到的保費收入,我們持有的浮存金部位算是相當大的)
我們將所有的損失準備、損失費用調整準備、再保預先收取的資金與未賺取保費
加總後,再扣除應付佣金、預付購併成本、預付稅負以及取得再保業務的相關遞
延費用後,所得出浮存金的數額,不要緊張,這不是什麼考試!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4-30 17:18
Yearend Float (in $ millions)

Year
GEICO
General Re
Other
Reinsurance
Other
Primary
Total

1967
      20
20

1977
    40
131
171

1987
    701
807
1,508

1997
2,917
  4,014
455
7,386

1998
3,125
14,909
4,305
415
22,754

1999
3,444
15,166
6,285
403
25,298

2000
3,943
15,525
7,805
598
27,871



     We’re pleased by the growth in our float during 2000 but not happy
with its cost. Over the years, our cost of float has been very close to
zero, with the underwriting profits realized in most years offsetting the
occasional terrible year such as 1984, when our cost was a staggering
19%. In 2000, however, we had an underwriting loss of $1.6 billion,
which gave us a float cost of 6%. Absent a mega-catastrophe, we expect
our float cost to fall in 2001 - perhaps substantially - in large part
because of corrections in pricing at General Re that should increasingly
be felt as the year progresses. On a smaller scale, GEICO may
experience the same improving trend.

對於2000年的浮存金成長我們感到相當欣慰,但卻對其成本不甚滿意,一直以
來,我們浮存金成本通常都維持在接近於零的低水準,有時好的時候,還能享有
可觀的承保利益,來彌補像1984年那樣糟糕的年度,當年的資金成本高達
19%,不過2000年我們的承保損失卻高達16億美金,這使得我們的浮存金成
本飆高至6%,除非再發生什麼重大的災難,否則我們預期2001年的浮存金成
本將會大幅下降,主要的原因是General RE已經逐漸開始反映調整價格,至於
GEICO雖然規模較小,但也應該會有同樣的情形。


     There are two factors affecting our cost of float that are very rare at
other insurers but that now loom large at Berkshire. First, a few insurers
that are currently experiencing large losses have offloaded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se on us in a manner that penalizes our current earnings
but gives us float we can use for many years to come. After the loss that
we incur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policy, there are no further costs
attached to this business.

相較於其他保險同業,Berkshire現在有兩項相當罕見但卻越來越重要的因素影
響到其浮存金的成本,第一是部份同業目前正面臨相當嚴重的承保損失,迫使我
們必須跟著分攤,而影響到我們短期的盈餘表現,但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在未來幾
年有更多的浮存金可以運用,而在保單第一年的損失發生過後,以後年度將不會
再有這方面的成本。

     When these policies are properly priced, we welcome the pain-today,
gain-tomorrow effects they have. In 1999, $400 million of our
underwriting loss (about 27.8% of the total) came from business of this
kind and in 2000 the figure was $482 million (34.4% of our loss). We
have no way of predicting how much similar business we will write in the
future, but what we do get will typically be in large chunks. Because
these transactions can materially distort our figures, we will tell you
about them as they occur.


只要保單的價格合理,我們樂於接受這類先苦後甘的結果,在1999年所有的承
保損失當中,有4億美元(約佔總損失的27.8%)是來自於這類的業務,至於2000
年則有4.82億美元(約佔總損失的34.4%),我們無法預測以後每年能夠接到多
少這類的業務,不過只要有案件金額通常都不小,而也由於這類的交易往往會嚴
重影響到我們的損益數字,所以只要發生我一定會向各位報告。


     Other reinsurers have little taste for this insurance. They simply can’t
stomach what huge underwriting losses do to their reported results,
even though these losses are produced by policies whose overall
economics are certain to be favorable. You should be careful, therefore,
in comparing our underwriting results with those of other insurers.

其他再保業者對這類業務往往沒有多大興趣,因為他們根本就無法接受其財務報
表突然出現重大的損失,即便可以確定這類業務長期的結果都相當不錯,所以各
位在拿我們的數字跟其他同業做比較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An even more significant item in our numbers - which, again, you
won’t find much of elsewhere - arises from transactions in which we
assume past losses of a company that wants to put its troubles behind
it. To illustrate, the XYZ insurance company might have last year bought
a policy obligating us to pay the first $1 billion of losses and loss
adjustment expenses from events that happened in, say, 1995 and
earlier years. These contracts can be very large, though we always
require a cap on our exposure. We entered into a number of such
transactions in 2000 and expect to close several more in 2001.

另外還有一個影響更大的因素,也是你在別的地方找不到的,那就是有些公司想
要把過去發生但卻不確定的損失解決掉,簡單的說,有家XYZ保險公司在去年
向我們買了一張保單,約定我們必須支付頭10億美元的損失再加上以前年度,
比如說1995年後續的損失調整費用,這些合約的金額有可能相當大,當然不論
如何,我們還是會定一個上限,我們在2000年簽了幾件這類的合約,到了2001
年也會再簽下幾件。


     Under GAAP accounting, this "retroactive" insurance neither benefits
nor penalizes our current earnings. Instead, we set up an asset called
"deferred charges applicable to assumed reinsurance," in an amount
reflec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mium we receive and the
(higher) losses we expect to pay (for which reserves are immediately
established). We then amortize this asset by making annual charges to
earnings that create equivalent underwriting losses. You will find the
amount of the loss that we incur from these transactions in both our
quarterly and annual management discussion. By their nature, these
losses will continue for many years, often stretching into decades. As an
offset, though, we have the use of float - lots of it.


依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這類追溯型的保險對於當年度的盈餘不會有任何的影
響,反倒是我們的報表因此增加了一項叫做"再保遞延支出"的會計科目,將收到
的保費收入與估計將支付的理賠損失(當然在此之前已先提列準備)的差額計
入,之後我們再將分年攤銷在這個科目項下的金額列為承保的損失,大家可以在
季報與年報的經營說明中看到相關的資訊,依其特性,這類的損失會持續發生很
多年,甚至達幾十年,當然相對的我們可以得到大筆浮存金的運用權利。

     Clearly, float carrying an annual cost of this kind is not as desirable
as float we generate from policies that are expected to produce an
underwriting profit (of which we have plenty). Nevertheless, this
retroactive insurance should be decent business for us.

很明顯的,這類浮存金所負擔的成本不像其他一般業務能夠為我們帶來承保利益
(這種好康的我們可是有很多),儘管如此,追溯保險對我們來說,仍然算是不錯
的買賣。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2 18:06
2000年度报告没有发完,我过两天再继续发,先发一篇其他的文字:

學巴菲特賺錢─ 新投資聖經


景氣二次衰退的陰影揮之不去,股市低盪再低盪, 曾經風光一時的國際金融大炒家喬治.索羅斯負傷引退; 網路熱潮時期,曾被嘲諷已經「過氣」的 美國「投資教父」華倫.巴菲特則重獲重視:現在, 全美有數百萬投資人正瘋狂研究他的投資哲學。 四十年來,他只靠十二個正確的決策, 就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 巴菲特的簡單、務實和恆久精神, 在此時動盪不安的投資環境中,正凸顯出他 雋永、簡單、歷久彌新的投資精神。
華倫.巴菲特投資小檔案
年齡        1930年8月30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市
學歷        先就讀華頓商學院,再轉學至內布拉斯加大學。入哥倫比亞大學念經濟學,師事偶像葛拉漢(Benjanin Graham)
投資經歷        從小就對數字熱中,會背誦數不清的城市人口數目曾挨家挨戶推銷蘇打水、賣馬經、在祖父的雜貨店打工。
11歲        在爸爸的證券公司買了3張Cities Service Preferred股票,賣出時每股賺到5美元的價差。
1957-1969年        以100美元及投資人交付的資金成立投資合夥(Investment partnership),每年績效都超越道瓊工業指數10%。
1962年        買下柏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紡織工廠,以這家公司的資本投資其他事業,包括Geico等保險公司。
身價        《富比士》全球富豪排行榜常客,目前個人身價350億美元,僅次於比爾.蓋茲。
二○○二年五月,日本神奈川縣著名的富士急遊樂園裡,一位退休族模樣的美國老先生,打算搭乘其中最著名的「富士山雲霄飛車」,不過在入口處被接待人員為了安全理由客氣的攔了下來。老先生望著上下落差七十九公尺、時速超過一百三十公里的雲霄飛車,喃喃的說︰「有什麼好怕的?我這兩年在股市上沖下洗,比這還可怕,而且我還掉落墜毀了!」
這一段話恰巧被一旁正在度假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記者記錄下來,甚至將富士山雲霄飛車照片放進了《經濟學人》的報導裡面,標題則是「投資人,你還禁得起再坐幾次?」
黑天鵝現身
美國股市跌掉十五兆美元
十年投資可能會在一次失誤中全賠
是的,投資人,你還禁得起再坐幾次雲霄飛車?
在美國,最近半年內股市跌掉十五兆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零二兆元)市值。那斯達克(Nasdaq)指數腰斬再腰斬,從高點五○四八點跌到最近的一三○○點;道瓊(Dow Jones)工業指數從一一七二二點跌到最近的八七四五點。
不少已經退休的美國白領階級因為退休金賠光了,只好重新找工作謀生。在台灣,台北股市則是跌到四千八百五十點以下。
在歐美金融市場,黑天鵝是災難的象徵;黑天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讓投資人像坐雲霄飛車一樣,三秒鐘急速跌落。而且,現在黑天鵝出現的頻率可能越來越高!
美國投資學者Nassim Nicholas Taleb在《隨機漫步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這本書中指出,資本市場的起伏吉凶就像電影「越戰獵鹿人」中的俄羅斯輪盤一樣,在一把左輪手槍的轉輪彈匣中放一顆子彈,然後對著自己的太陽穴扣扳機,空彈匣和實彈匣的比例為五比一。
很多人在多頭市場賺到錢,認為好運會永遠跟著自己。有一天,槍口對著自己的太陽穴,扣下扳機,碰上實彈。黑天鵝出現了,十年的投資成果,在一次的失誤中回歸原點。
在此時刻,所有人都想問:「我怎樣能夠不受黑天鵝出沒的影響?」「怎樣不再淪落為隨機漫步的傻瓜?」對於這些問題,一個歷經四十年投瞗A獲利幾乎一路往上走的「投資教父」,正成為惶惑大眾重新學習的對象─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風潮,再度席捲歐美。
百萬富豪的新偶像
堅持價值與長期投資,從不碰科技股
連比爾.蓋茲都說:我是巴菲特迷!
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二○○一年四月十一日再版。這本書在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今年八月九日的財經類書籍排行榜中排名第十。今年七月六日,《華爾街日報》以頭版的位置,報導了這本被摩根大通(JP Morgan)投資銀行列為「百萬富豪夏日必讀十書」之一的書。
二○○○年當網路正熱時,向來不碰高科技股票的巴菲特,成為網友嘲笑的對象;如今在高科技菁英出沒最多的ZD Net、Wired等討論板上,巴菲特專屬的網友研究區卻呈倍數成長,CNN則形容:「現在他是科技人眼中的先知了。」甚至連全球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都說:「我是個巴菲特迷!」
巴菲特風潮再現,因為他走一條跟過去十年股市哲學不同的路─堅持價值與長期投資,而且他證明那是成功的。他的永續投資哲學在大起大落的行情波動中,展現了讓人信服的績效。
以巴菲特所主導的柏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是一家投資公司)為例,從一九九一年底到二○○一年底,這家公司每年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為二三.六%。
假設在一九九一年底,柏克夏海瑟威的股東持有一美元的股東權益,到了二○○一年底,原來的一美元成長為六.七三美元,相當於賺了五.七三倍。
公司股價八萬美元
是英特爾的四千多倍,台積電的九千倍
以正直、永續投資屹立於資本市場
由於高績效和高淨值,總部只有十五名員工的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價,最近十年來漲幅超過六倍,以最近每股成交價約八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七十餘萬元,相當於一輛賓士轎車的價值)為計算基礎,全球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的股價為十八.三八美元、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的價格則為八.八美元。
最近兩年多來,那斯達克和道瓊指數大幅下挫,但是柏克夏海瑟威的股價始終維持在高檔。而根據《富比士》(Forbes)的調查,巴菲特目前個人身價為三百五十億美元,在全球富豪的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微軟(Microsoft)的比爾.蓋茲。在投資界能夠經歷大風浪,身價仍居高不下的,只有巴菲特。
也因此,美國《錢》(Money)雜誌稱讚巴菲特主持的柏克夏海瑟威,說它「好像是由上帝所經營的」,所以股價才能夠高居不下。
可口可樂前總裁奇歐則形容:「若當初把那麼一點點錢交給他,現在,說不定我已經擁有一所大學了。」
今年七月份,美國股市因為安能(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等公司的假帳風波而加速探底,七月二十九日出版的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以〈憤怒的市場〉為主題作出封面報導,文中以「回歸常理」的精神,讚揚巴菲特在資本市場的堅持。
進入黑天鵝鋪天蓋地的年代,擅長波段操作的投機大師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不再引領風潮;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價值,則是每個想要繼續在市場上玩下去的人,都想研究的。
巴菲特的價值在哪裡?他的兩大信念,第一是正直、第二是永續投資。聯合投信公司副總經理郭守民說﹕「正直和永續投資的精神正是現代資本市場所欠缺的特質。」
巴菲特早在十七年前就已經主張企業的選擇權應列為費用,並在財務報表上揭露。美國科技股飆漲,企業高階主管荷包滿滿的時代,沒有人認為巴菲特的主張值得重視。
保守主義抬頭
一毛錢可能是十億美元的開始
把錢交給巴菲特十年,賺五.七三倍
直到最近,市場才逐漸發覺,巴菲特當年主張的保守會計原則是真理。和巴菲特關係密切的兩家公司可口可樂(Coca-Cola)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最近宣布,將把選擇權列為費用。
可口可樂公司的總裁達夫特(Douglas Daft)甚至委託巴菲特出面邀請媒體,向大眾說明可口可樂公司會計帳上的作法。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回歸巴菲特的主張,連美國財政部也計畫,後年起將強制規定企業把選擇權應列為費用,並在財報上呈現。
關於巴菲特,曾有個知名的小故事。有一回,巴菲特在地上看到一毛錢,他彎下腰拾起這枚硬幣。旁邊的人驚訝他這麼有錢的人,卻在乎那一毛錢,不過,巴菲特卻看著一毛錢說:「這是另一個十億美元的開始。」
只要看準好公司,即使是小錢,經過長期投資,在資本市場一定值回票價,這正是巴菲特另一個重要的信念。他說:「我偏愛的持股期限是『永遠』。」
一九九一年底,道瓊工業指數為三一六八點,到了二○○一年底變成一萬零二十一點,漲了二.一六倍;同期間,那斯達克指數漲了二.三二倍。換句話說,投資人如果在這十年間投資一美元在道瓊的權數股,可以賺二.一六倍、投資那斯達克的權數股,可以賺二.三二倍。
可是如果跟柏克夏海瑟威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相比,證明巴菲特更是高明。投資人自己選股長抱,十年可以賺兩倍多;把錢交給巴菲特,十年可以賺五.七三倍,兩百萬美元可以變成一千三百四十六萬美元,一生豐衣足食。
追求簡單、避免複雜
只選生活型股票,一旦選定就長期持有
首重業務單純、財務簡單的公司
從信念到投資行動,巴菲特投資行動的哲學第一條就是「追求簡單,避免複雜」。巴菲特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理論是錯的,投資應該像馬克.吐溫(Mark Twain,美國小說家)建議的「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的看好它。」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2 18:07
巴菲特的簡單哲學有兩種含意,第一是他的投資組合非常簡單。
以二○○一年底為例,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主要持股只有七檔,分別是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可口可樂、吉列公司(Gillette,生產刮鬍刀)、H&R金融服務公司(H&R Block,提供稅務、投資和房貸服務)、穆迪公司(Moody's,主要業務為信用評等)、華盛頓郵報和威爾斯法哥公司(Wells Fargo & Company,位於加州的銀行)。
這些股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它們都是「生活型股票」,跟景氣的波動沒有太大關聯。只要人類社會持續存在,許多人每天都會喝可口可樂、都需要用到美國運通卡、男人每天都要用刮鬍刀、成年人每天都要看報。體質好的生活型股票,永遠都能賺取現金,累積可觀的保留盈餘和股東權益。
巴菲特從十一歲(一九四一年)就開始投資,一九六二年,他買下柏克夏海瑟威公司,開始大規模投資股票。不過,他買來買去卻都是可口可樂、美國運通這些股票。他不是那種左顧右盼,忙進忙出的人,他難得選定目標,一旦選定就是長期持有。
巴菲特在他五歲時得到第一瓶可口可樂,五十八歲的時候(一九八八年)開始投資可口可樂股票。去年底,柏克夏海瑟威持有兩億股的可口可樂股票,持股成本十二億九千九百萬美元;今年八月上旬這些持股的市值為九十八億二百萬美元,賺了六.五五倍。
巴菲特另一簡單的涵義是他喜歡簡單的公司,不喜歡業務和財報太複雜的公司。
以美國的大型飲料公司為例,巴菲特長久投資可口可樂公司,但是他不喜歡百事可樂公司,原因是可口可樂公司專心於飲料的本業,不像百事可樂公司經營很多飲料以外的業務。美國運通公司、吉列公司也都是因為業務單純,財報簡單明瞭,而獲得巴菲特的注意。
四十年,只做十二個決策
自嘲「又懶又笨」,少有進出動作
「一生只要做對幾次投資決定就行了」
巴菲特第二個投資哲學是長期持有。巴菲特的簡單精神常常被投資人忽略。台灣的菜籃族常常把買菜的習慣帶到股市,東買一檔,西買一檔,什麼股票漲就追什麼,從來沒搞清楚過哪家公司是做什麼的。手上一點點閒錢就買了一、二十檔股票,一年進出幾十次,可是就是賺不到錢。
相反的,巴菲特則說︰「一生不必做很多投資決定,只要做對幾次就行了。」巴菲特常常自嘲是個「又懶、又笨」的人,這麼多年來,他選股和買股的動作不多,賣股的動作更少,但是他說:「四十年的投資生涯,我只靠十二個正確的投資決策,就讓我今天小有不同。」
巴菲特把華盛頓郵報、Geico、首都╱美國廣播公司和可口可樂公司列為永久持股。巴菲特說︰「不管市場如何高估它們的價值,我都不會賣出。」
巴菲特的另一句名言是「短線而言,股票市場是投票機,人氣旺的股票走高;但是長線來看,股票市場是體重計,本質好的股票不會寂寞。」
事實證明,巴菲特永續持有績優股的獲利相當豐碩。根據柏克夏海瑟威二○○一年的財報來看,巴菲特投資華盛頓郵報二十八年,賺了八十二倍;投資美國運通賺了三.六八倍;投資吉列公司賺了四.三四倍。
匯豐詹金寶投顧公司經理吳惠珍說,一般的投資人沒有辦法像巴菲特那樣獲致長線的豐富報酬,主因有兩個,第一是投資人在選股之前沒有做好功課,對公司的基本面沒有充分的了解;第二是投資人每天看行情,心情上上下下,很快就被震出場。
把握投資機會
做好功課,了解公司基本行情
「市場先生是變來變去的瘋子」
巴菲特常常告訴朋友︰「諾亞方舟是在大雨降臨之前就建造好了。」意思是在機會來臨之前就要做好投資準備、研究和選股的動作。
當建立持股之後,巴菲特建議投資人關掉行情播報的螢幕,不要看行情,因為「市場先生是一個瘋子,他隨時想向你買股票,也隨時想向你賣股票,但他是個變來變去的瘋子。」
以台灣股市為例,民國七十六年以後的台股幾乎每年都會有瘋狂「黑天鵝」出現。例如民國八十三年有華隆跳票事件、八十四年有霸菱風暴和中共試射飛彈、八十六年有亞洲金融風暴、八十七年有本土型金融風暴、八十八年有「兩國論」,最近還有陳水扁總統提出的「一邊一國論」震撼市場人心。至於其他大大、小小的市場波動,更常讓短進短出的投資人血本無歸。
如果投資人學習巴菲特的精神,在十年前買進一張聯電股票就抱著不動,到今天可以變成十幾張,獲利超過十倍;五年前買進一張台積電,持有到今天,獲利超過兩倍。
不碰不懂的股票
「我用經營公司的態度,投資股票」
手邊保有足夠的現金,逢低承接
當別人將巴菲特視為一名股市投資高手時,巴菲特總是一再表示:「我是用經營公司的態度,來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不是短期投資,而是長期經營,這才是巴菲特選股精神最核心部分。
巴菲特的第三個投資哲學是不碰自己不懂的股票。一九九九年網路股狂飆的時候,巴菲特絕對不碰網路股,因為他看不懂網路公司的營運模式和獲利基礎。二○○○年三月起,美國網路股由於收費機制遲遲無法建立和電子商務的成效遠低於預期而突然崩跌,並引發全球高科技股回檔,巴菲特全身而退。
巴菲特說︰「被網路股引誘的投資人,就好像參加舞會的灰姑娘,沒有在午夜的期限之前趕緊離開,結果漂亮的馬車又變回南瓜。不過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場舞會上的時鐘並沒有指針。」
巴菲特第四個投資哲學是手邊永遠保有現金,並在行情大幅回檔的時候逢低買進。全球資本市場經過兩年多的空頭洗禮,不少法人機構的資金高檔套牢,巴菲特卻擁有足夠的現金向下承接。
根據彭博資訊(Bloomburg)報導,巴菲特今年以來已投資四十二億四千萬美元,西元二○○○年以來,巴菲特的投資支出超過一百五十四億美元。目前巴菲特手上還有四百億美元的資金,可以供他向下持續加碼,等待另一波景氣上來。
「買進股票的價格和公司的真實價值之間,必須有一定的安全差距。」這是巴菲特的忠告,他善於在景氣探底或公司發生短線危機時向下承接,所以他的持股成本往往低於股價的均線。
索羅斯vs.巴菲特
一個橫衝直撞時代的結束
一個保守穩健時代的來臨
對於多數的投資人而言,巴菲特精神的抬頭,代表一個橫衝直撞時代的結束,一個保守穩健時代的來臨。
十年前,索羅斯因為大舉放空英鎊而一戰成名,同時間全球資訊產業則是大幅成長。以一九九六年為例,全球前五大硬體產品生產國的產值達到二千一百四十四億美元,比前一年成長二九.六%。資訊產業的榮景帶動美國股市走高。索羅斯成為繁榮和投機的宗師。
富邦證券投資顧問總經理王傑說,索羅斯時代的特徵是高成長、高報酬和高風險;而巴菲特時代的特色是低成長、低報酬和低風險。索羅斯長於槓桿操作(以負債的方式擴大操作規模),而巴菲特一向以自有資金投資;索羅斯擅於波段操作,巴菲特一向講求永續投資;索羅斯賺取價差,巴菲特獲取價值。
二○○○年後,資訊產業的成長遭遇瓶頸,二○○一年全球五大硬體生產國的產值只比前一年成長○.八六%,網路和通信的產值成長又銜接不上來,景氣的循環出現斷層,人心惶恐不安,華倫.巴菲特的正直和永續投資的精神,也就取代索羅斯,再度成為紛亂時代中的諾亞方舟。
索羅斯可以在一九九二年的英鎊之役大賺,也可以在一九九七年的俄羅斯風暴和二○○○年的網路股崩盤中重創;而巴菲特的精神是寧可塞車慢慢向前走,絕不會坐直升機躁進,更不會拿左輪手槍對著自己的太陽穴賭運氣。
元大集團總裁馬志玲說﹕「全球高科技產業和股市的榮景短期內不會再回來,巴菲特的作法在未來一、兩年內應該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投資人遵循巴菲特的哲學,謹慎選股,長久持有,一年仍可獲取八%到一○%的投資報酬,這樣的投資報酬率還是遠高於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二%的報酬率。」
回歸常理─簡單、務實
「我的投資和生活可以幾句話就講完」
黑天鵝終究會飛過,不要害怕繼續走
「回歸常理」是巴菲特對於世人最大的啟示,簡單、務實,不僅是巴菲特的投資方式,也是他的生活方式。
他最喜歡的食物是火腿三明治;他跟他太太的遺囑裡面,將大部分財產捐給巴菲特基金會。他告訴子女︰「想成為億萬富翁,不要指望你們的老爸,我不想傷這個腦筋。」
《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Graham)女士曾經說到巴菲特的一則小故事:「有一次他請人要我把一本葛拉漢(巴菲特的師父)的書趕快還他,因為那本書是從公立圖書館借來的,逾期會被罰款。」
巴菲特說:「我喜歡我的投資和我的生活,都是簡單幾句話就可以講完。我喜歡有多一點時間睡覺。」
若要以巴菲特的價值,為自己累積財富,在回歸投資常理同時,也要回歸單純的本心。黑天鵝終究會飛過,低下頭,不要慌亂,繼續走!
作者: 垄断天下    时间: 2003-5-5 12:52
巴菲特说:“我对风险因素的理念毫不在乎,所谓的风险因素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又有几人能了解这不是狂妄,而是事实,只是把正确的话说出来,

勤奋--熟悉--理解--机械--坚持--驾驭--伟大

在局外人眼里是伟大的,局内人却认为本该如此。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6 09:13
巴菲特预计Berkshire第一季度利润将创纪录
2003年05月06日03:48

Berkshire Hathaway In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周六告诉股东说,公司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将大约为17亿美元,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好的营业利润”。

公司一年前净利润为9.16亿美元,A类股票每股收益598美元。

年会期间,巴菲特讨论了最新的有关收购沃尔玛连锁公司(Wal-Mart Stores Inc., WMT)拥有的杂货批发经销商McLane Co.的意向。

巴菲特还在年会上说,公司业绩出色主要是因为其保险业务,该业务过去几年中大幅反弹且一直是公司的中流砥柱。

并非都是好消息。巴菲特说,NetJets子公司亏损,尤其在欧洲,主要受到二手飞机市场疲软的影响。但他说,该子公司正在获得市场占有率。巴菲特说,他保证投资者不会受到打击,如果该行业出现整合的话。

他还说,Berkshire的消费者业务持续疲软,第一季度收益会下降,他未说下降多少。

被问及Berkshire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Ltd., PTR, 简称:中国石油)的投资时,巴菲特说,该项投资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么大。

他还说,Berkshire的累积可投资现金从一年前的373亿美元增至425亿美元。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6 13:22
亿万富翁这样炼成 巴菲特理财习惯揭秘

  美国纽约时间2003年2月27日,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先生,以407亿美元的身价再次荣登《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首富宝座,投资大亨巴菲特以305亿美元紧随其后。

    五年前,这二位就已稳坐排行榜的前两位,当时他们曾联袂到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做演讲,当有学生请他们谈谈致富之道时,巴菲特说:“是习惯的力量”。盖茨则坦然“基本上我也是一个巴菲特迷”。这个让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着迷的、被誉为“投资之神”的理财习惯是什么呢?

    习惯一: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现在大家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方法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认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某种金融资产发生较大风险,也不会全军覆没。但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从表面看巴菲特似乎和大家发生了分歧,其实双方都没有错,因为理财诀窍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国际公认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仓持有少量股票。而我们普通投资者由于自身精力和知识的局限,很难对投资对象有专业深入的研究,此时分散投资不失为明智之举。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资的策略基于集中调研、集中决策,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决策次数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资决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独生子女总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顾多一些,长得也壮一些一样。

    习惯二:生意不熟不做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个习惯,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远只买一些传统行业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谈到对于“吉列刮胡刀”持股的看法,巴菲特说他每晚都能安然入睡,因为隔天早上会有25亿的男性要刮胡子。2000年初,网络股高潮的时候,巴菲特却没有购买。那时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落后了,但是现在回头一看,网络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疯狂的投机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现了其稳健的投资大师风采,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个例子不是说我们不要炒网络股,而是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一项投资前都要仔细调研,自己没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仓促决策。比如现在大家都认为存款利率太低,应该想办法投资。股市不景气,许多人就想炒邮票、炒外汇、炒期货、进行房产投资甚至投资“小黄鱼”,其实这些渠道的风险都不见得比股市低,操作难度还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没有把握前,把钱放在储蓄中倒比盲目投资安全些。统计结果也表明,现在银行储蓄仍是大家的首选,“宁静以致远”不无道理,毕竟我们将来的投资机会多得是,留得现金在,不怕没钱赚。

    习惯三:长期投资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巴菲特曾说“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

    中央台曾做过一期股票节目,叫“十年陈股香”,讲述在股市上长期投资某一只股票成功的例子。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相反的例子,许多人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不妨算一个账,按巴菲特的低限,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支出1.5%的费用,一年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8年不算复利,静态支出也达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魔鬼往往在细节之中。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6 14:29
巴菲特嘉言錄

o被網路公司引誘的投資人就好像參加舞會的灰姑娘一樣,沒有在午夜的期限之前趕緊離開,結果漂亮的馬車又變回南瓜。不過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場舞會上的時鐘並沒有指針。

o對於購併的對象,我們偏愛那些會「產生現金」而非「消化現金」的公司。

o我不認為包含我自己本身在內能夠「成功」地預測股市短期間的波動。

o與這群「樂在其中」並以像老板一樣心態經營公司的專業經理人在一起工作真是一種享受。

O我非常熱愛我的工作,每天早上去上班時,都會覺得自己好像是要到西斯汀教堂作壁畫一樣。(註:米開爾基羅名畫「最後的審判」完成處)

o我們的集團總部佔地僅1,500平方呎,約合42坪左右)總共只有十二人,剛好可以組一隻籃球隊。

o依我們過去的經驗顯示,要「找到」一家好的保險公司並不容易,但要「創立」一家更難。

o依我們過去的經驗顯示,從公開市場所買進部份股權的價格遠比整筆購併所談的價格要低的許多。

o會計報表只是評估企業價值的起點,而非最終的結果。

o經理人在思索會計原則時,一定要謹記林肯總統本身最常講的一句俚語:「如果一隻狗連尾巴也算在內的話,總共有幾條腿﹖ 答案還是四條腿,因為不論你是不是把尾巴當作是一條腿,尾巴永遠還是尾巴!」,這句話提醒經理人就算會計師願意幫你證明尾巴也算是一條腿,你也不會因此多了一條腿。

Managers thinking about accounting issues should never forget one of Abraham Lincoln's favorite riddles: "How many legs does a dog have if you call his tail a leg?" The answer: "Four, because calling a tail a leg does not make it a leg." It behooves managers to remember that Abe's right even if an auditor is willing to certify that the tail is a leg.

o所謂「市場效率學說」之類的投資教條,不過是為了增加投資的神祕性,好讓投資顧問得以從中牟利罷了。

o「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謬論是錯誤的,投資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o企業主須了解其利益,乃來自於企業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成長,而不是其持有股票之短期波動。

o如何去維護股東最大的權益,不僅是監督一家企業最重要的項目,也是一個理想的管理團隊首要之考量。

o 巴菲特說︰「波克夏有兩種低成本且無風險的資金來源︰應付所得稅與保險浮存金。」

 

o若歷史資料是致富之鑰的話,那麼富比士四百大富豪將會有一大堆圖書館員。

( "If history books were the key to riches, The Forbes Four Hundred would consist of librarians.")

O巴菲特說︰「買下波克夏紡織廠是他畢生投資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o 談到對於吉列刮鬍刀持股的看法,巴菲特說他每晚都能安然入睡,只要想到隔天早上會有二十五億的男性要刮鬍子。

(Of Gillette holding: "It's pleasant to go to bed every night knowing there are 2.5 billion males in the world who have to shave in the morning.")

o 巴菲特說︰「喜斯糖果會讓吉列公司旗下的歐樂B牙刷銷路更好。」

o 孟格說︰「喜斯糖果是我們頭一次為品牌付出代價。」巴菲特說︰「若沒有買下喜斯糖果,就不會有之後的可口可樂投資。」

o 巴菲特他自己報稅,自稱是電腦文盲,雖然他比惟一比他富有的比爾蓋茲結為摯友。

(Completes own tax returns. Proclaims computer illiteracy despite friendship with only American of greater net worth, Microsoft's Bill Gates).

o 對於高科技股巴菲特敬謝不敏,他說: 「對於高科技產業我們並不具備獨到眼光能洞悉何者能具有長久的競爭優勢,所以我們寧願選擇我們所懂的」

"We have no insights into which participants in the tech field possess a truly dur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e just stick with what we understand."

o自1965年入主波克夏以來,除了曾與他的妻子聯合捐贈二千五百股(現在價值一億四千五百萬美元)給四家慈善機構外,巴菲特從未將其持股出售過。

( Buffett still hasn't sold a share of the holding company he started in 1965, but he and wife Susan gave 2,500 shares, now worth $145 million, to four unnamed charities last December.)

o巴菲特表示在他與其妻子死後,將會把他們大部份的財產捐給巴菲特基金會。

(Says bulk of his wealth will go to the Buffett Foundation when he and his wife pass away.)

o為平息外界對其繼任人選的猜測,巴菲特首度指出蓋可保險公司的路易士-辛普生將會在他死後接替他與長期合夥人查理孟格,執掌波克夏公司。

(To silence the after-Buffett-what? nattering, Buffett indicated in March that Geico Corp. executive Louis Simpson, 60, could succeed him and longtime partner Charlie Munger at helm of Berkshire Hathaway.)

o 我們從不,也沒有,也不會對未來一年內的股市、利率或產業環境有任何看法。

"We do not have, never have had, and never will have an opinion about where the stock market, interest rates or business activity will be a year from now."

o 我們從未想到要預估股市未來的走勢。

o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要把他們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Short-term market forecasts are poison and should be kept locked up in a safe place, away from children and also from grown-ups who behave in the market like children. "

 

o 有人問巴菲特預計什麼時後要退休,他回答: 「大約在我死後五到十年左右」。

Retirement date: "About 5 to 10 years after I die."

o 有人問巴菲特死後,其所投資的公司會有什麼影響,他回答: 「可口可樂短期間的銷售量可能會爆增,因為我打算在陪藏的飛機裏塞滿可口可樂」。

Retirement date: "About 5 to 10 years after I die."

o 巴菲特說︰「有生之年我都會繼續經營波克夏,之後我可能會透過降神會工作。」

"We don't attempt to predict the movements of the stock market,"

o 在購併General RE公司後,賣掉其所持有獲利不菲價值四十六億美金的美國零息公債後,債券仍持續大漲時,巴菲特淡淡地表示:「我們投入的早,不過賣得更早了一點」。

Uunloaded highly profitable $4.6 billion zero coupon U.S. Treasury position this year, but the Treasury zeroes kept climbing in price. "I got in early, and I got out early," he shrugs.

o儘管我們的組織登記為公司,但我們是以合夥的心態來經營。

(Although our form is corporate, our attitude is partnership.)

o 巴菲特說︰「一般共同基金的管理費用是百分之一點二五,我們則只有萬分之五。」

o我們自給自足。

(We eat our own cooking) 。

o以GEICO這個case,乃至於我們所有的投資,我們看得是公司本質的表現而非其股價的表現,如果我們對公司的看法正確,市場終將還它一個公道。

(In GEICO case, as in all of our investments, we look to business performance, not market performance. If we are correct in expectations regarding the business, the market eventually will follow along.)

o Phil Graham在擔任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時曾說:「新聞日報是攥寫歷史的第一手草稿」,而很不幸的,產險業者所提供的年度財務報告,也可稱得上是該公司年度財務與經營狀況的第一手草稿。 (Phil Graham, when publisher of the Washington Post, described the daily newspaper as first rough draft of history? Unfortunately,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a property/casualty insurer provide, at best, only a first rough draft of earnings and financial condition.)

o 在購併國際乳品公司時巴菲特說到:「我們把錢擺在吃得到的地方」。

(In making the acquisition of Dairy Queen, he said, "We have put our money where our mouth is.")

o在1996年的公司年報中,巴菲特說自己正在研究可口可樂公司100年前的年報(1896年),而那時可口可樂剛問世約10年。當時的總裁坎德勒說道︰"大約從今年3月1日開始……我們雇佣了10名與辦公室有系統聯系的旅行銷售員,這樣我們就幾乎覆蓋了整個合眾國的領土。"雖然那一年可口可樂的銷售額才14.8萬美元,而1996年已高達大約32億美元,但巴菲特對當時領導人的雄心與努力仍是贊嘆不已。

o巴菲特曾說過一個故事︰他的朋友在看到他的一次重大投資失誤後,問巴菲特︰"雖然你很富有,為什麼這麼笨呢?"

o巴菲特在1985年結束波克夏紡織部門營運時,曾解釋道︰「我們不會因為想要將企業的獲利數字增加一個百分點,便結束比較不賺錢的事業,但同時我們也覺得只因公司非常賺錢便無條件去支持一項完全不具前景的投資的作法不太妥當,亞當 史密斯一定不贊同我第一項的看法,而卡爾 馬克斯卻又會反對我第二項見解,而採行中庸之道是惟一能讓我感到安心的作法。」

(I won’t close down businesses of sub-normal profitability merely to add a fraction of a point to our corporate rate of return. However, I also feel it inappropriate for even an exceptionally profitable company to fund an operation once it appears to have unending losses in prospect. Adam Smith would disagree with my first proposition, and Karl Marx would disagree with my second; the middle ground is the only position that leaves me comfortable.)

o巴菲特在1985年結束波克夏紡織部門營運時,又解釋道︰「一隻能數到十的馬是隻了不起的馬,卻不是了不起的數學家,同樣的一家能夠合理運用資金的紡織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紡織公司,但卻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企業。」

(A horse that can count to ten is a remarkable horse - not a remarkable mathematician.? Likewise , a textile company that allocates capital brilliantly within its industry is a remarkable textile company - but not a remarkable business.)

o巴菲特說︰「在波克夏我們不用去告訴一個打擊率四成的選手如何揮棒。」

o 1950年代巴菲特花了一百五十元去上卡內基課程,他說這麼做「不是為了讓我在演講時膝蓋不會發抖,而是要學會如何在膝蓋發抖時,還能繼續演講。」

o巴菲特說在他四十多年的投資生衙中,只有靠十二個投資決策,造就他今日與眾不同的地位。

o許多人盲目投資,從某方面來說等於是通宵玩牌,但卻從未曾看清楚自己手中的牌。

o對於波克夏惟一的奢侈品-個人專機無議號,巴菲特說︰「只要我一死,波克夏的帳面盈餘立刻可增加一百萬,因為查理無視於我希望與之同葬的心願,隔天一定馬上把飛機處份掉。」

o巴菲特︰「我身上流有百分之十五費雪與百分之八十五葛拉漢的血液。」他本身的投資策略係結合兩者之所長,對企業與其經營特質作深入研究,係學自費雪;對於價格與數量上的概念,則源自於葛拉漢。

o巴菲特將恩師葛拉漢「以低價買進某公司股票,待公司有轉機後在高價賣出的方法」稱之為「煙屁股投資法」。

o巴菲特說︰「當我拾起葛拉漢的證券分析,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好像看到了光明。在所有討論投資的書籍當中,這無疑是最好的一本」

o巴菲特說︰「看過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註:證券分析的普級版)所得到的啟示,就好像是聖保祿走到大馬士革所經歷的一樣。」

o巴菲特說︰「其恩師葛拉漢在聰明的投資人一書的結語-最聰明的投資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老闆,這句話是有史以來有關於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一句話。」

o巴菲特說︰「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而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投資人,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o葛拉漢︰「投資人只應該買進股價低於淨值三分之二的股票。」

o葛拉漢︰「你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o巴菲特︰「恩師葛拉漢曾說︰「短期來看市場是個投票機器,但長期來看則是個體重計。」

o巴菲特︰「我從恩師葛拉漢那裏學到一個終身難忘的忠告,他說並不是因為別人同意你的看法,就代表你一定是對的,而是當你根據正確的事實作正確的判斷時,你才是對的,這是你惟一站在對的一方的理由。」

o巴菲特用心學習葛拉漢-紐曼公司的套利密訣,然後加以發揚光大。

o巴菲特︰「葛拉漢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財務學老師,由於他不吝於分享個人的聰明才智,而使我獲益匪淺,所以我也相信應當把他傳授給我的知識傳承下去,即使這樣可能會使波克夏產生許多潛在的競爭對手。」

o巴菲特︰「我何其有幸能夠看到葛拉漢與費雪兩人偉大的著作,他們在沒有任何的經濟誘因下,將思想記錄下來,如果當初我沒有讀過費雪的作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財富,幾十年前我只花幾塊錢就能買到他的書,現在如果用複利計算這項投資其獲利率不知凡幾。」

o巴菲特說︰「葛拉漢與我的投資觀念不大一樣,他不想花太多的時間去做企業分析。」

o巴菲特說︰「在他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三個人分別是他父親、恩師葛拉漢與同事兼好友查理孟格。」

o巴菲特說︰「創造營業收益所需的時間,通常不大可能與行星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相吻合。」

o對於購併所需資金,波克夏隨時作好萬全準備,巴菲特說︰「如果你想要打中罕見且移動迅速的大象,那麼你應該隨時把槍帶在身上。」

o巴菲特說︰「股市與上帝一樣,會幫助那些自助者,但與上帝不同的是,祂不會原諒那些不知道自己在作什麼的人。」

o巴菲特說︰「一份強勢報紙的經濟實力是無與倫比的,也是世上最強勢的經濟力量之一。」;「一家典型的報社可將旗下發行報紙售價調高一倍,而仍保有百分之九十的讀者。」

o在成功撮合首都公司與ABC合併後,巴菲特說︰「我擔心恩師葛拉漢會從棺材裏爬出來為我這一投資計劃喝采。」

o對於好友ABC湯姆墨菲,巴菲特稱讚到︰「湯姆墨菲不但是偉大的管理者,也是那種你會希望將自己女兒嫁給他的人。」

o 1986年巴菲特正式宣佈櫻桃可口可樂為波克夏股東年會的指定飲料。

o巴菲特說︰「所謂的消費者特許權是指大家偏愛而願意付額外的代價購買某個牌子的產品。」

o巴菲特說︰「如果你給我一千億美金要我把可口可樂打倒,即使我的心可能會很痛,我還是會將錢原封不動的退還。」

o巴菲特說︰「可口可樂與吉列刮鬍刀是世界上最好的兩家公司。」

o對於所羅門出事的看法,巴菲特說︰「評估一個人時,你必須看準其三項特質:正直、智力與活力,若缺乏第一項,後面兩項可能會把你害慘。」

o一位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問到巴菲特關於投資美國航空的原因,他說︰「對啊!我的心理醫生也問我相同的問題。」

o對於聯邦住宅抵押貸款公司佛萊迪麥克(Freddie Mac)的看法,巴菲特說︰「雙獨佔僅次於壟斷。」

o巴菲特說︰「你能對一條魚解釋在陸上行走的滋味嗎?在陸地上生活一天的真實感覺,勝過以言語解釋它一千年,而實地親身去經營企業也是如此。」

o巴菲特說︰「我和我喜歡的人一起工作,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工作比經營波克夏更有趣。」

o巴菲特說︰「人們習慣把每天短線進出股市的投機客稱之為投資人,就好像大家把不斷發生一夜情的愛情騙子當成浪漫情人一樣。」

o當1988年波克夏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時,巴菲特半開玩笑地對經紀商說︰「假如你從今天起在兩年內能成交一筆波克夏的股票,你就算是成功了。」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6 14:30
o巴菲特說︰「所謂擁有特許權的事業,是指那些可以輕易提高價格,且只需額外多投入一些資金,便可增加銷售量與市場佔有率的企業。」

o巴菲特說︰「香煙是一個相當理想的行業,製造成本只要一分錢,但售價卻高達一塊錢,消費者會上癮,而且忠誠度非常的高。」

o巴菲特說︰「有的企業有高聳的護城河,裏頭還有兇猛的鱷魚、海盜與鯊魚守護著,這才是你應該投資的公司。」

o巴菲特說︰「信譽可能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才能建立,但只要五分鐘便足以摧毀之。」

o對於員工認股選擇權的浮爛,巴菲特相當不能認同,他說︰「如果選擇權不是對員工的一種報酬,那它算是什麼? 如果報酬不算是一種費用,那它又是什麼? 如果費用不列入損益表中,那它又應該擺在那裏?」

o有人質疑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只是運氣好而已,他講了一個有關*機率*的故事回答它們︰「一群豬共有128000隻,分別來自全世界各農場舉行丟銅板比賽,投出正面的晉級,投出反面的淘汰,經過九回合後,只剩下250隻豬晉級,有人認為那250隻豬只是運氣好而已」

巴菲特接著又說︰「如果你發現晉級的250隻豬有200隻全是某農場來的,那你就必須問︰那個農場餵豬的飼料有沒有特別之處? 」

o對於完全市場效率學說巴菲特完全不能認同,他反而感謝那些相信這種鬼話的機構投資人,讓他能夠佔儘便宜,他說︰「我們實在欠提出這種理論的學者太多了,就好比當我們在參加橋牌、西洋棋或是選股等鬥智的競賽中,對手卻被教練告知思考是白費力氣的一件事。」

o微軟總裁比爾蓋茲說︰「基本上我也是一個巴菲特迷。」

o巴菲特︰「若讓微軟總裁比爾蓋茲去賣熱狗,他一樣可以成為熱狗王。」

o被問到對他的好友微軟總裁比爾蓋茲的看法時,巴菲特說︰「我不夠資格去評判他的技術能力,但我認為他的商業頭腦非凡,如果讓比爾蓋茲去賣熱狗,他一樣可以變成世界級的熱狗王。」

o巴菲特說︰「比爾蓋茲是我的好朋友,他可能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至於那小東西(指電腦)是做什麼用的我一點也不清楚。」

o巴菲特說︰「沒有公式能判定股票的真正價值,唯一方法是徹底了解這家公司。」

o巴菲特說︰「你應該選擇投資一些連笨蛋都會經營的企業,因為總有一天這些企業會落入笨蛋的手中。」

o巴菲特說︰「若你不打算持有一支股票達十年以上,那麼你當初根本就不要買進。」

If you aren't willing to own a stock for ten years, don't even think about owning it for ten minutes.

o巴菲特說︰「買股票時,應該假設明天開始股市要休市3-5年。」

o巴菲特說︰「沒有公式能判定股票的真正價值,唯一方法是徹底了解這家公司。」

o巴菲特說︰「風險是來自於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o巴菲特說︰「只有退潮時,你才知道誰是在光著身子游泳。」

o巴菲特對子女們說︰「想過超級富翁的生活,別指望你老爸。」

o巴菲特說︰「就算是傑西歐文斯的小孩要參加百公尺賽跑,也不能享受從五十公尺線起跑的待遇。」

o巴菲特反對取消遺產稅,他說︰「那就像是挑選二○○○年奧運會金牌得主的長子來組成二○二○年參賽隊伍一樣。」

o巴菲特說︰「想要在股市從事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事,不是人做的事。」

o巴菲特說︰「我從十一歲開始就在作資金分配這個工作,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I've been allocating capital since I was 11 and plan to just keep doing it. "

o巴菲特說︰「波克夏就像是商業界的大都會美術館,我們偏愛收集當代最偉大的企業。」

"We like to think we're the Metropolitan Art Museum of businesses. We want to attract masterpieces."

o巴菲特說︰「四十五年前我看到機會卻沒什麼錢,四十五年後我有錢卻找不到機會。」

Forty-five years ago, I had lots of ideas and no money. Today, I have a lot of money but no ideas."

o巴菲特說︰「不投資科技股絕對不是迷信不迷信的問題。」

"It's no religious thing why we don't invest in technology.

o巴菲特說︰「我們充份了解科技為整個社會所帶來的便利與改變,只是沒有人能預測往後十年這些科技公司會變怎樣,我常跟比爾蓋茲及安迪葛洛夫在一起,他們也不敢保證。」

"We understand technology, how businesses can apply it, its benefits, impact on society, etc. It's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economics of the situation 10 years out that we don't understand. We would be skeptical that anyone can. I've spent a lot of time with Bill Gates and Andy Grove and they would say the same thing."

o巴菲特說︰「我對總體經濟一竅不通,匯率與利率根本無法預測,好在我在作分析與選擇投資標的時根本不去理會它。」

"I'm no good on these macro predictions. The good thing about my economic predictions is that I pay no attention to them whatsoever. We focus on what's important and knowable.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est rates are not predictable. The way we pick our investments, macro conclusions never enter the discussion."

o巴菲特說︰「我想我不會投資黃金,因為我看不出將這種金屬從南非的地底挖出,再把它放到福克斯堡的金庫中有何意義。」

that's dug up out of the ground in South Africa and put back in the ground at Fort Knox.

 

o巴菲特說︰「利率就像是投資上的地心引力一樣。」

the effect of interest rate--like the invisible pull of gravity--is constantly there.

o巴菲特說︰「我們偏愛的持股期限是永遠。」

o巴菲特說︰「若有人跟你談諸如Beta等市場效率理論的東西時,趕快閃人。」

Buffett: "If someone starts talking to you about beta, zip up your pocketbook."

o巴菲特說︰「投資的密訣在於,看到別人貪心時要感到害怕,看到別人害怕時要變得貪心。」

Buffett: The secret to investing is to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and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o巴菲特說︰「基本上,我之所以加入民主黨是因為當初我覺得民主黨的民權政策與我的觀念較接近。」

o巴菲特說︰「我對一切與數字與金錢有關的事物都非常著迷。」

o巴菲特說︰「葛拉漢教我投資低價股,是孟格幫助我修正這路線,這是他對我最大的影響。」

o查理孟格說︰「我一直以富蘭克林作為我生活的典範,他四十二歲辭掉工作,專心做一位作家、國會議員、人道主義者、投資人與科學家。這是為什摸我要培養企業以外興趣的原因」

o查理孟格說︰「網路與科技為整個社會所帶來的利與弊,就好像是葡萄乾跟狗屎一樣,不過兩者混在一起後,還是一堆狗屎。」

Charlie Munger, on the benefits that the Internet and technology are providing to society compared to the evils of stock speculation in these sectors: "When you mix raisins and turds, you've still got turds."

o查理孟格說︰「對整個社會來說,網路或許不錯,但對資本家而言,卻絕對是個負數,因為雖然網路能增加企業的效率,但對獲利卻一點幫助有沒有。」

"For society, the Internet is wonderful, but for capitalists, it will be a net negative. It will increase efficiency, but lots of things increase efficiency without increasing profits.

o查理孟格說︰「波克夏的企業作風是相當老式保守的,大概跟富蘭克林或卡內基差不多,難道你認為卡內基有可能會請顧問來教他如何作生意嗎?? 我們旗下的企業文化也大多是如此。」

Munger: "Our culture is very old-fashioned, like Ben Franklin or Andrew Carnegie. Can you imagine Andrew Carnegie hiring consultants?! It's amazing how well this approach still works. A lot of the businesses we buy are kind of cranky and old-fashioned like us."

o查理孟格說︰「我實在不曉得微軟到底犯了什麼罪,若微軟真的有罪,那波克夏旗下的企業應該學學如何去犯這種罪。」

It's hard for me to see why Microsoft is sinful to do this. If it's a sin, then I hope all of Berkshire Hathaway's subsidiaries are sinners.

O巴菲特說︰「垃圾債券總有一天會變成名符其實的垃圾。」

O巴菲特反對股票分割配股,他甚至半開玩笑地在朋友的生日賀卡上寫到「祝你活到波克夏分割股票之時。」

Berkshire's stock, which Buffett wouldn't dream of splitting--he sends birthday greetings to friends that say, "May you live until Berkshire splits"

O巴菲特推許奧美廣告創辦人的管理哲學「如果我們雇用一堆比我們矮小的人,那麼我們會變成一堆侏儒,但相反地若我們雇用一堆比我們高大的人,那麼我們終將變成一群巨人」

We subscribe to the philosophy of Ogilvy & Mather’s founding genius, David Ogilvy: "If each of us hires people who are smaller than we are, we shall become a company of dwarfs. But, if each of us hires people who are bigger than we are, we shall become a company of giants."

Asked by an 11-year-old shareholder what he attributed to successful investing, Munger replied: "If all you succeed in doing in life is getting rich by buying little pieces of paper, it's a failed life. Life is more than being shrewd in passive wealth accumulation."

巴菲特小故事

Julian Robertson's Tiger Fund and George Soros' Quantum Fund

"We don't consider ourselves in remotely the same business as Tiger and Quantum [both of which recently announced that they are closing down]. They are mostly buying and selling securities. We're structured poorly from a tax standpoint to own securities." (Corporations like Berkshire Hathaway pay a 35% tax rate on capital gains compared to 20% on long-term gains realized by private investment partnerships like Tiger and Quantum.) Munger added, "Soros couldn't bear to see others make money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without him, and he got killed. It doesn't bother us at all [that others are making money in the tech sector]."

 

O巴菲特說︰「我對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感受特別深刻,當時我父親是個股票營業員,為了躲避慘遭套牢的客戶,只好整天窩在家裏,而你知道那時電視還不是那麼地普及,所以...嗯…我母親大概就是那時後懷了我,大約九個月後,我於1930年的八月三十聒聒落地。」

I'm quite fond of 1929, since that's when it all began for me. My dad was a stock salesman at the time, and after the Crash came, in the fall, he was afraid to call anyone--all those people who'd been burned. So he just stayed home in the afternoons. And there wasn't television then. Soooo ... I was conceived on or about Nov. 30, 1929 (and born nine months later, on Aug. 30, 1930), and I've forever had a kind of warm feeling about the Crash.



外界評語

O浮華世界(Vanity Fair) ︰「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他對別人的影響。」

O錢雜誌(Money) ︰「如果波克夏除非由上帝所經營的,這樣它的高股價才合理。」

 

O史坦普(S&) ︰「波克夏是二十世紀最典型的投資成功故事。」

O一位巴菲特當年的合夥人 ︰「你得從他家後門進去,穿越廚房、客廳,然後上樓到他的臥室去找他。」

O查理孟格︰「巴菲特的頭腦是個超級理性的機制,你簡直就像能親眼看到他的大腦運作一樣。」

O查理孟格︰「這麼多年來我閱人無數,巴菲特可以說是所有人當中改變最少的一個。」

O巴菲特是哥倫比亞商學系有史以來成績最好的學生,葛拉漢最得意的門生。他的數學能力很強,而了解經濟價值的能力則是他的天賦。

O當初拒絕投資巴菲特的可口可樂前總裁奇歐︰「從那時起我們便開始後悔不已,若當初把那麼一點點錢交給他,說不定現在我已經擁有一所大學了。」

O巴菲特的女兒小蘇珊︰「小時後我不太曉得父親到底在做什麼,同學問我時我就說是證券分析師,很多人以為那是檢查警報安全系統之類的工作。」

O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他極端節儉,有一次在機場,我向他借十美分要打電話,沒想到他竟要拿著一枚二十五分的硬幣到遠處去兌換。」「有一次他請人要我把借我一本葛拉漢的書趕快還給他,因為書是從奧瑪哈的公立圖書館借來的,逾期會被罰款。」

O雖然許多人包括華爾街人士,都密切注意巴菲特的一舉一動,但他自己卻謙遜地說︰「我曾刻意地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不過實在是不怎麼樣。」

O微軟比爾蓋茲有一次被問到「除了微軟以外,你最欣賞的CEO是誰?」蓋茲回答︰「巴菲特。這傢伙擅於思考。我喜歡會思考的人。他們絕不落於傳統智慧的俗套。」

O微軟比爾蓋茲說︰「他在撰寫擁抱未來(The Road Ahead)這本書時,就是把巴菲特這種不懂高科技的人當作心目中的讀者。」

O微軟比爾蓋茲說︰「以投資智慧聞名的巴菲特是我的好朋友,一直以來我都想如何教他使用電腦,我甚至跟他說只要他願意,我可以飛到他那裏去教他基本的入門,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可以透過電腦連線與世界各地的橋牌愛好者一起打牌,情況才略有改觀。」

O微軟比爾蓋茲說︰「最近我們倆人一起帶著太太到中國大陸旅行,我覺得他說的笑話都非常有趣,他酷愛漢堡和可樂,總之我是個巴菲特迷。」

 

O波克夏副總裁高德保說︰「他實在聰明的不得了,反應快的驚人,跟在他身邊的人都有很大的精神壓力,想要努力趕上他思考的速度,在總部工作的人必須要有很強的自信心才得以存活。」

 

O巴菲特說︰「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與他父母的年齡非常有關,而我一直很注意我母親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她的運動腳踏車已跑了四萬英哩。」

O巴菲特的太太蘇珊說︰「巴菲特的血管裏流的不是血而是可樂,他連早餐都喝可樂。」

O巴菲特說︰「有一回他到比爾蓋茲家打橋牌,一連打了七個多小時,直到宴會開始賓客都已經在外面等了,蓋茲還欲罷不能。」

O巴菲特說︰「橋牌是最好的腦力運動,你每十分鐘就會看到新局面,在股市同樣是運用理性來作決定,橋牌就是一種權衡盈虧比率的遊戲。」

O巴菲特到紐約時喜歡與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等三、五好友一起打一整夜的橋牌,吃花生、冰淇淋與火腿三明治,這是巴菲特到大蘋果時,最理想的紐約之夜。

O有一回巴菲特在地上看到一毛錢,他彎下腰拾起這枚硬幣,當時所有在場的人都驚訝不已,只見他說︰「這是另一個十億美元的開始。」

O有一回巴菲特與美國總統柯林頓進行私人性質的午餐,巴菲特建議柯林頓提高稅賦,控制花費是降低預算赤字的不二法門。

O水牛城新聞發行人利普席說︰「我們沒有所謂的預算,我們隨時隨地無不謹慎花用,因此也節省了製作預算所須耗費的大量開銷與時間,這種觀念在波克夏所屬企業是司空見慣的事。」

O某一年的聖誕節當巴菲特來到波爾仙珠寶店選購禮物時,珠寶店老闆耶魯大叫︰「不要把那戒指賣給巴菲特,把整間店賣給他。」

O蓋可保險前CEO拜恩說︰「從某個角度來說,蓋可造就了巴菲特的金融事業。」

O富比士雜誌發行人富比士說︰「所羅門如果沒有巴菲特的拔刀相助,一定會落得萬劫不復,無疑的是巴菲特拯就了所羅門。」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8 10:07
巴菲特投资名言集锦


.绝不投资财报令人看不懂的公司。

.财报只是评估企业价值的起点,而非最终的结果。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应像马克吐温所说的: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他们。

.我不投资科技股绝非迷信不迷信的问题,而是我对科技业并不具有独到的眼光,因此我宁愿投资我懂的东西。

.盖兹是我的好友,他绝顶聪明,但我对那个小东西(电脑)有甚么用,一点儿都不清楚。

.我从未想过预测股市未来,而股市短期未来走势的预测更是有

如毒药,应该让其远离投资者。
.投资不仅要买得早,还要卖得早。

.许多人盲目投资,等于是通宵玩牌,却从未看清自己手中的牌。


.别人同意你的说法,并非表示你是对的,只有你根据正确的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才代表你是对的。

.你必须随时拥有充裕的资金,如果你想射中大象,你就必须随时把枪带在身上。

.股市与上帝一样,不同的是股市不会原谅不知道自己在做些甚么的人。

.没有公式能判定股票价值,唯一的方法就是彻底了解这家公司。

.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甚么。

.我偏爱的投资期限是永远。

.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投资的秘诀是,看到别人贪心的时候要害怕,别人害怕的时候要贪心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16 15:40
巴菲特后传

(1)喜欢股价下跌

  提及巴菲特,很多人总是把他和华尔街联系起来,并希图从那儿获得股票投资的真经,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十分成功。但,如果你仔细倾听这位居住工作在艾奥瓦州的奥马哈老人的话语,会发现他和华尔街可谓道不同不相谋。


  以一个最为浅显最容易让人误解的事情为例,巴菲特是因坚持长期投资而获得成功。这很容易牵扯入买卖股票的时机和时间长短的投机与投资之辩中。而事实上,巴菲特与华尔街机构更不要说一般的散户对股市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儿,我提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市场中人,你敢在公开场合说股价下跌是好事吗(而且不以稀释泡沫为由)?如果你在华尔街,人们会对你侧目而视;在深沪股市,若你是普通投资者,当心被人骂娘;若你在媒体上发言,当心遭人围攻。可是,巴菲特就坦承他喜欢股票下跌,而且越低越好。其实,这就是以交易(卖)为目标的华尔街思维和以企业投资(买)为目标的伯克夏理念根本不同所在。巴菲特就说过,许多投资者不合逻辑地在股票价格上涨时心情愉快,而在他们下跌时闷闷不乐。令人不解的是,在对食品价格的反应中,他们不会表现出这样的混乱:他们知道自己永远是食品的买家,并且欢迎不停下跌的价格,谴责价格上涨(只有食品的卖家不会喜欢一路下跌的价格)。

  由于巴菲特不是将股票看做一种时刻交易的符号,而是公司的一小部分(他多次重申更喜欢年复一年地买进整个公司),那么下跌的公司价格将使伯克夏受益,而上涨的价格会伤害伯克夏。

  巴菲特下面一段话会让我们那些高唱“今天好明天会更好”的股评家和证券媒体汗颜:

  “低价格最常见的起因是悲观主义,有时是四处弥漫的,有时是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所特有的。我们要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开展业务,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主义,而是因为我们喜欢它造成的价格。乐观主义才是理性投资者的大敌”。

  (2)宿醉未醒

  在2003年早春,巴菲特对伯克夏股东的信中,他对现今的股市评论是:“连跌三年的股价虽已大大提高了普通股的吸引力,但我们仍几乎难以找到哪怕对我们只有温和吸引力的股票。这种令人沮丧的现实情况,反映了股价在‘大泡沫’时期达到的高度是如何地疯狂。而且不幸的是,酒醉的时间可能会和暴饮的程度成正比”。

  巴菲特说,除非他发现哪只股票有较大的产生至少10%税前回报的可能性,否则他将会离场观望,而目前的状况仍属于后者。

  “有时打盹要比惊醒着的收获还要好”,巴菲特比较喜欢这句话。

  (3)购买垃圾债券大获全胜

  2002年,巴菲特出了奇兵,对一些垃圾债券进行了投资,“总体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获得了五倍的收益,去年年底这个部分的资金增加到了83亿美元”。

  巴菲特说,在高收益率的垃圾债券市场中投资,和投资股市基本相似,“因为都需要衡量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而且都需要在上百个投资对象中寻找数量很少的、回报风险比率较有吸引力的品种”。

  当然,巴菲特也承认垃圾债券市场所涉及的企业“更为冷僻,因此我们预计会在某些垃圾债券上严重亏损,但迄今,我们在这块做得还不错”。除此之外,巴菲特没有透露更多的消息,这和他的一贯原则相符,怕是泄露消息而被人搭便车吧。

  在以往的伯克夏的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证券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其他保险公司。像在1993年,包括债券和优先股在内的固定收益证券只占伯克夏投资组合的17%,而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这一比例要在60%至80%之间。

  巴菲特过去一般很少买入低于投资级的债券。一旦买入的几种低于投资级的债券,也被巴菲特称之为“堕落的天使”——最初是投资级但因时机不佳被降级的债券。其典型案例是在1983年、1984年买入1.39亿美元华盛顿公用电力系统债券(票面价值2.05亿美元)。而他对垃圾债券(也叫高收益债券)的态度更为谨慎,他认为这种新的投资工具是“冒牌的堕落的天使”,因为它在发行之前就是垃圾。

  在80年代垃圾债券盛行时,以米尔肯为首的倡导者根据过去的历史数据证明较高的利率可以补偿投资者可能遭受的违约风险。巴菲特反驳道,要小心金融业,这种利用历史业绩证据的把戏“如果历史书是致富的关键,那么《福布斯》400大富翁将都出自图书管理员”。

  巴菲特对当时盛行的垃圾债券非常反感,他攻击垃圾债券的经营者像瘾君子,不是把精力放在寻找治愈其满身债务的良方上,而是把精力放在寻找另一次毒品注射上。至于那些垃圾债券的倡导者是“金融变态者”。

  当80年代末90年代初垃圾债券市场崩溃时,巴菲特变成了诗人:“金融界的天空因为衰败公司的尸体而变得阴暗”。

  不过,巴菲特是个“即有原则也有灵活性”的人,他说过:“仅仅固守一种特定的投资类型或投资风格,投资者不可能获得超常的利润。他只能通过认真评估实际情况并不断训练获得这种利润。

  巴菲特曾在1989年、1990年两年间,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购买了rjr纳比斯柯公司4.4亿美元的垃圾债券。1988年,kkr公司凭借银行贷款和发行垃圾债券成功地以250亿美元价格收购rjr纳比斯柯公司,是当时十分轰动的“大交易”。但由于其后垃圾债券市场崩溃,殃及rjr垃圾债券。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该债券可获得14.4%的收益(相当于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并且其低落的价格还提供了潜在的资本收益。

  1991年看,rjr公司宣布将按债券的票面价值赎回大部分垃圾债券。这一公告使其债券价格上涨了34%,巴菲特从中获得1.5亿美元的资本收入。巴菲特在2002年投资的垃圾债券是否大多数类似rjr债券,还是……有待继续观察。

  (4)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对待衍生金融工具的态度方面,2003年的巴菲特却变得越来越负面。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说,他和查理均认为,衍生产品不管是对参与交易的各方,还是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都是“定时炸弹”。因为,在衍生合约履约前,交易双方通常在当前业绩报告中计入“巨额利润”,而实际上没有发生一美分的交易。

  “衍生合约的想像空间,和人类的想像力一样无边无际,或者有时可以这么说,和疯子的想像力一样没有边际”,巴菲特写道。他还以破产的安然公司为例,在这家公司,多年以后才履行的宽频互联网衍生合约都计入了当前的业绩。

  巴菲特称,衍生合约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一家公司遇到麻烦时,衍生合约会因为一些毫不相关的原因而使问题严重恶化。产生这种累加效应的原因是,很多衍生合约要求信贷评级被下调的公司立即向合约另一方提供抵押品,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使企业彻底垮掉”。

  巴菲特并非无的放矢,他的通用再保公司也陷入金融衍生品的泥沼中,仅2002年就在这方面税前亏损了1.73亿美元。在1998年收购通用再保时,伯克夏并不想要它的衍生品交易部门。但巴菲特没能够出售掉该业务。

  不能出售,就自行了断吧。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巴菲特感叹道:“事实上,再保险和衍生品业务有一些类似:见鬼,两者都很容易进入,但退出来几乎不可能。在这两个行业中,一旦你签了一份合同,这可能要求数十年后大额付款,你通常只能遵守它”。

  截至2002年年底,通用再保还有14384份待履行合同,涉及遍布全世界的672个相关交易方,其错综复杂令人如堕云雾。给如此的投资组合估价,哪怕在专业的审计员之间也会产生大相径庭的认识。

  在2002年给股东的信函中,巴菲特也提到了当年专业从事衍生品市场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营救行动。1998年9月23日11点40分,在外旅游的巴菲特对快要破产的ltcm报价,伯克夏、美国国际集团和高盛公司愿意出价2.5亿美元购买年初资产净值尚高达47亿美元但当时只有5.5亿美元的ltcm。但由于巴菲特没有弄清ltcm的复杂结构,他报价的合同在法律上站不住脚,ltcm的律师又没法和他联系上,大家只得作罢。

  从今天看来,巴菲特也许应该庆幸当时的“草率”,因为看来至少伯克夏对衍生工具束手无策。

  (5)小城故事

  由于巴菲特对买整个企业比买其中一部分股票更感兴趣,在每年他致股东的信中都会抽出一个章节来谈各种收购事宜,而其中必定有一个富有人情味和乡土味的企业故事。

  2002年伯克夏启动的最大的收购是tpc公司。

  tpc是1980年创办的。创办人多丽丝当时是个芝加哥郊区的34岁家政学教师,生有两个小女孩。她并没有任何创业的渴望,只是想干点什么来贴补家庭的微薄收入。

  多丽丝以其寿险单作为抵押借贷了3000美元,然后在家里的地下室成立了tpc。她的计划是面向妇女推销厨具,并给以顾问指导。在第一次开车出发推销的路上,多丽丝心里直打退堂鼓,告诉自己是注定要失败的,但那个晚上客户喜欢她和她的产品,购买了价值175美元的货物。

  从此tpc上路了,多丽丝同丈夫一道,在第一年完成了5万美元的业务。22年后的今天,tpc通过67000位厨房顾问的努力完成了一年7亿美元的业务。2002年8月,多丽丝与巴菲特在奥马哈碰面。此前,巴菲特曾去过一次tpc聚会,他很容易地发现为什么此项业务能够成功。tpc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拥有专有权,样式新颖但非常有用,另外顾问学问丰富且热情。所以,巴菲特花了10秒钟作出了收购决定,这是他的一贯风格。

  (6)闷声发大财

  2002年,尽管经济不景气,伯克夏的各种非保险业务也表现出色。十年前,公司从非保险业务中赚取的年税前利润是2.72亿美元,现在从伯克夏不断扩大的制造、零售、服务和金融业务收入中每月就赚取这个金额。

  在非保险业务中,伯克夏持股达80.2%的中美能源公司业绩在2002年和今年仍在增长,它拥有的180亿美元的资产是伯克夏非保险收益的最大源流。鞋业已经结束了2001年的亏损,伯克夏的家庭和建筑相关的业务则为公司贡献了9.41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有意思的是,与这些不起眼的业务相比,伯克夏拥有的少数股权的eja(企业主管飞行计划)却仍处于亏损状态。对巴菲特比较熟悉的人应该记得他在1998年致股东的信中,隆重地推荐过eja。从表面上看,eja确实是个巧妙的点子。按照部分所有权计划,企业主管可以买下由eja提供各种系列的飞机,比如说八分之一的部分所有权,如此他便可获得该飞机每年100个小时的飞行时数,不过每个月他还必须支付一些管理费以及真正搭乘的钟点费。然后,他只要在几个小时前通知eja,公司就可以在全美指定的5500座机场安排好飞机。换言之,eja的便利性与你打电话叫计程车一样的方便。

  巴菲特亲身使用eja后,对此创意很欣赏,他把伯克夏的专机卖掉,与eja达成了7.25亿美元(现金股票各半)的交易。

  eja在1986年创办,目前也是同行业的翘楚,但仍是亏损,而且巴菲特预计2003年还会严重亏损。巴菲特的解释是eja在美国赚取的少量利润被欧洲的亏损所抵消。

  eja未来的前景可能很好,但巴菲特忽略了一点,企业主管没有几个会像巴菲特那般节俭,而这一点应该是经常指责ceo贪婪和玩世不恭的巴菲特很清楚的事情。

  (7)永远和胜者一起工作

  管理学教授孙涤先生读完2002年伯克夏年报后,提醒我注意巴菲特的管理有道。

  确实,在巴菲特致股东信的一开头,他就提到伯克夏拥有一个出色的管理团队。主要的证据是38年来,伯克夏从来没有一个部门或分公司的执行总裁跳槽到别的公司。包括副董事长查理在内,伯克夏有6个经理人超过75岁,而巴菲特和另外一个经理也已经72岁了。

  伯克夏的团队之所以有如此凝聚力,与巴菲特有意识不在经理背后指指点点有关。巴菲特早就说过,要是他这样做的话,大部分的经理人可能早就干不下去了,因为他们大多根本可以不必再靠工作过活,75%以上的人都已相当有钱。说实在的,巴菲特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当年巴菲特收购伯克夏后,公司的主营业务纺织一直在走下坡路,直至最后不得不关闭。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巴菲特不但没有对纺织厂经理责备,反而认为他们作为这么出色的经理对夕阳行业也无能为力。然后,反倒把自己批评了一番。同样,通用再保出了毛病,巴菲特也没说什么经理人不好,倒对他们的努力扭亏表示感谢。

  在2003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又以历史上一个真实的球童bennett作为例子,来表达自己的管理理念。bennett一直不断跳槽至棒球联赛冠军队,跟随他们一起成功。巴菲特自比球童,“在伯克夏,我经常把球棒交给许多美国业界最有份量的击球手”,成为一个胜利者,就要同胜利者一起工作。

  我们无缘让巴菲特作为自己的“球童”,但我们应该经常倾听一下来自奥马哈的声音,那胜利者的声音。

------------------------------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16 15:41
熊市王者——巴菲特新传

 2003年5月3日在美国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夏公司股东大会一定会开得非常愉快热烈,因为这家作为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投资载体的公司去年大获全胜,全年利润总额达到创记录的42.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3倍。


  伯克夏的帐面收益较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走势超过了32.1%,一举扭转了过去几年欠佳的投资记录,巴菲特再一次捍卫了“股神”和“奥马哈的圣人”的地位。

  巴菲特靠什么投资秘笈得以“复辟”?卷土重来的他又会如何大展鸿图?想必是众多读者关心的话题。

  为此我们以2002年伯克夏公司的年报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为依据,给大家一个2003年版的巴菲特。

  保险帝国(上篇)

  (1)饮水思源

  1951年的一个周末,一位美国大学生敲响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以下简称“盖可”)的大门。敲了半天,终于有警卫前来开门。由他引领,年青人拜见了当天唯一在办公室的公司副总裁——罗里莫•大卫。年青人询问了很多问题,大卫则用了四个小时讲述了盖可公司的特点,好好地给年青人上了一课。

  45年后,这位已近70岁的“年青人”仍满怀感激地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及93岁的大卫:“自从我认识大卫后,45年以来他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而他确实也从未让我失望过,大家必须了解如果没有大卫在1951年那个寒冷的星期六的慷慨解说,伯克夏就绝对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多年来私底下,我已不知感谢他多少次了,但是今天在这里我觉得应该籍着年报代替伯克夏所有的股东向他致上深深的谢意”。

  1999年,“年青人”又籍着致公司股东的信的机会,宣告96岁的大卫将出现在伯克夏的股东大会上。

  “年青人”的感谢是有理由的,因为哪怕是2003年的现在,他仍接受盖可公司和当年入门保险业奥妙的恩泽。

  (2)投资初恋

  这位“年青人”就是巴菲特,1950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巴菲特之所以产生拜访盖可公司的兴趣,是因为他崇拜的老师格雷厄姆是该公司的董事。盖可创建于1936年,创建人古德温是一位保险会计师。公司的主要特色有二:第一,公司的客户是政府雇员,尽管汽车事故比较频繁,但政府雇员作为一个整体,驾驶汽车出事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地多。第二,公司的产品直接通过邮寄直销而不是通过保险代理商来,这样可节省保险费的10%—25%。

  1948年,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以72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盖可的50%股份。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迫格雷厄姆投资公司将持股比例下降10%,因为这是《投资公司法》的规定。格雷厄姆只得把股份转让给雇员,后来,盖可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十几亿美元资产公司时,那些员工都成了百万富翁。当时的巴菲特也是盖可的受益者。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几个月后,他回到家乡奥马哈担任经纪人。巴菲特把重心全部摆在盖可这只股票之上,他作成的第一笔生意就是把它介绍给自己的阿姨。

  由于初出茅庐,巴菲特推销盖可并不成功,于是1951年他自己分四次买进盖可股票,总共持有350股,成本为10282美元,但这笔钱占了巴菲特当时身家的50%以上。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出清。

  看似赚了笔钱的巴菲特后来深深后悔,因为20年后,他所卖的盖可股票价值1300万美元。

  (3)终成眷属

  但,巴菲特对保险业的偏好没因抛出盖可股票而停止。他投资过堪萨斯城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州人寿保险公司等保险业股票。他所控制的投资公司伯克夏在1967年3月出资860万美元购买了奥马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至此,伯克夏公司抛离了原本的纺织主业,开始了保险帝国的营造。

  巴菲特收购了保险公司,也取得了业内的真经,比如,巴菲特从国民赔偿公司创始人杰克•林沃特学到了很多保险业的经验和原则。

  20世纪60年代后期,保险业本身就是个相当赚钱的行当。仅1968年,国民赔偿公司保费收入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到220万美元。而巴菲特又利用了保险公司稳定的现金流进行证券投资组合操作。伯克夏公司在1967年收购上面所说的两家保险公司时,它们拥有2470万美元的债券和720万美元的股票,两年后,该组合的价值就达到4200万美元。

  整个70年代,巴菲特一共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并另外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

  整个60年代当然也是盖可公司的黄金时代。不过,70年代初期,在公司董事长大卫退休后不久,继任的管理阶层犯了一连串严重的错误,他们低估了保险理赔的成本,使得公司对外销售保单的订价过低,此举导致公司几乎面临倒闭的命运。所幸后来由于杰克•拜伦在1976年接手公司,并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后,才使得公司幸免于难。

  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从1972年的历史最高点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

  就在这时,巴菲特出手了。伯克夏在1976年下半年买进大量的盖可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到了1980年底,巴菲特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3%的股权。在往后的15年内,巴菲特并没有再增持股份,不过由于盖可不断地回购自家公司的股份,伯克夏在盖可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

  到了1995年,巴菲特同意以23亿美元买下盖可公司另一半的股份(1951年,盖可公司的总市值不过只有700万美元)。巴菲特向股东解释出“天价”收购的理由之一是:“盖可拥有两位相当优秀的经理人,一位是专门负责保险部门营运的托尼,一位是专门负责投资部门营运的辛普森”。

  巴菲特对辛普森的投资天份评价极高:“从1980年的这段期间,盖可的投资在辛普森的管理下,年度平均投资报酬率高达22.8%,同期标普只有15.7%。辛普森在盖可所采取谨慎保守专注集中的投资方式与伯克夏一致,有他在,对伯克夏来说绝对有相当大的帮助,而他的存在同时也使得伯克夏可以确保查理(伯克夏的副董事长)跟我本人万一要是有任何突发状况时,能够有一位杰出的专业人士立即接手我们的工作”。

  这并非溢美之词,辛普森一直做得很出色。2003年2月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还谈到,在几年乏善可陈的投资记录后,伯克夏终于有了起色。但这不包括辛普森,因为他为盖可公司管理的证券早已持续领先标普指数,

  同样,盖可公司也是巴菲特每年必须评点的“好学生”。盖可仍保持了公司创始时的保险直销定位,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完全拜其超低成本的经营模式所赐。巴菲特的对此的介绍是:“低成本代表低售价,低售价自然能够吸引并留住优良的保险客户,而整个营业流程在满意的客户向他们的朋友推荐盖可时划下完美的句点。靠着客户的推荐,盖可每年至少因此增加100万张保单,占新接业务量的半数以上,也使得我们新接业务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又进一步降低我们的成本”。面对2002年的盖可业绩,巴菲特用略带夸张的口气说是仿佛在做梦,必须用手掐一下自己才能相信这是真的。

  盖可在1996年被巴菲特全面收购时,获取的保费是29亿美元,200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9亿美元,该公司的2002年税前承保利润达4.16亿美元,几乎是2001年2.21亿美元的两倍。比较有意思的是,盖可的保险直销因特网业务前景也看好,新业务2002年增长了75%。

  (4)伯克夏价值之门

  任何一家公司的获利能力取决于(1)资产报酬率;(2)负债的成本和(3)财务杠杆的运用(也就是其运用负债而非股东权益来配置资产取得的程度)。多年以来,伯克夏在资产报酬率一项表现优异,让人艳羡。但正如巴菲特自称,“然而在另外一方面由于资金成本极低,也使得我们受惠不少,这点就比较鲜为人知”。

  伯克夏资金成本之所以可以压得很低,主要是由于公司用很有利的条件取得“保险浮存金”(float)。

  对大多数非保险业内的人士而言浮存金是个很生僻的词儿,但它对理解包括伯克夏在内的保险业实为重要。唯其如此,巴菲特在每年给股东的一封信中都会用几乎标准格式化的词语解释“浮存金”。

  浮存金是一项我们持有但不属于我们的资金。在保险公司的营运中,浮存金的产生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在真正支付损失理赔之前,一般会先向保户收取保费,在这期间保险公司会将资金运用在其他投资之上。当然这样的好处也必须要付出代价,通常保险业者收取的保费并不足以因应最后支付出去的相关损失与费用,于是保险公司便会发生承保损失,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

  “而当一家公司取得浮存金成本,就长期而言低于其他管道取得资金的成本时,它就有存在的价值;一旦保险事业取得浮存金的成本远高于市场利率时,它就像是一颗酸柠檬”。

  1967年伯克夏进军保险业以来,公司的浮存金每年就以百分之二十多的复合成长率增加。2001年底浮存金是355亿美金,去年底已增至412亿美元。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浮存金大部分时候的成本为零,甚至是负的,也就是说光持有这些资金就能让巴菲特赚钱了。2002年伯克夏的浮存金成本也只有极低的1%。如此低的成本并非伯克夏靠保险业的“垄断”得来,它需要经验、直觉和勇气,还要加一点运气。

  (5)巨灾保险

  巴菲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保险业所发生的意外,通常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有时候伯克夏的浮存金成本也会突然大幅上扬,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司从事巨灾保险业务,本身属于保险业中变动最大的一种险种。从事这类业务,伯克夏将保单卖给其他保险公司与再保公司以分散其面临超大型意外灾害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由于真正重大的灾害并不是每年都发生,所以伯克夏的巨灾业务极有可能在连续几年赚大钱后,突然又发生重大的损失。换句话说,公司的巨灾保险业务到底有多吸引人可能要花上好几年才有办法看得清。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重大损失的年头不是可能会发生,而是肯定会发生,唯一的问题是它什么时候会降临。

  这类险种如果未经过仔细的核算价值,很可能会形成极高的风险。巴菲特曾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二颗骰子要掷出十二点的机率约为36分之一,现在假设我们一年只掷出一次,每次可以收取100万的赌注,但一旦掷出十二点时庄家的你必须支付5000万美元。或许刚开始你会以为这100万美元得来全不费工夫,甚至有75.4%的机率保证你在前十年都不必付出一毛钱,最后你会发现就长期而言,接受这样的赌注对庄家来说实际上是亏大了,甚至有可能让你倾家荡产。

  不过,正如证券投资一样,知道是一回事,具体行动又是一回事。不少保险业者总会抱侥幸心理,把上述的“十二点机率”的36分之一看成是100分之一,以为轮不到自己倒霉。这样,在保险业界也会出现市场泡沫,大量资金涌入竟逐有限的保单生意,使得保费出现不合理的下降,然后几年之后吞食苦果。巴菲特多次表示不打“价格战”,因为“早在1970年代初期,伯克夏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类似的错误,结果在往后的二十年内,因为那个年代错误所付出的代价,造成理赔损失的帐单不断地涌进本公司,而我有预感我们将会为20年前所的错误继续付出代价,一张糟糕的再保合约就像地狱一样,进去容易但想出来可就难了”。

  (6)飞来横祸

  巴菲特没想到的是,他20世纪末再次进入了一次地狱。

  在90年代中期之前,伯克夏的巨灾保险进行得还是有声有色的。负责巨灾保险的伯克夏的再保险业务的掌门人阿吉特•杰恩生于印度,毕业于哈佛高学院,曾为ibm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工作,尔后加盟伯克夏公司。在他的主持下,公司在1996年承揽了佛罗里达的飓风险,又和加州地震局签约,金额都相当庞大。另外,阿吉特•杰恩还做出一些很有意思的案子,如当时拳王泰森的生命险以及保证中国卫星的发射及在轨道上周转一年,结果都获得成功。

  1998年12月21日,伯克夏完成了对通用再保公司(general re)220亿美元的购并案。通用再保是美国最大的产物险再保险公司,并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再保公司科隆82%的股权,两家公司合起来可接受所有保险险种的再保险,并在世界124个国家设有营业网点。

  巴菲特在当年致股东的信中,对通用再保赞不绝口:

  “几十年来,通用再保代表的是再保业界品质、正直与专业的保证,而在ron ferguson的领导之下,这个招牌更加获得肯定,关于通用再保的专业,伯克夏实在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给他们,反倒是他们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教我们”。

  收购通用再保,巴菲特也有情感因素。那就是该公司在1976年盖可东山再起的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巴菲特曾以智者的口吻嘲笑过很多失败的购并。如,他讲过一位拥有跛脚马主人的故事。他牵着病马去给兽医看,说:“你可以帮帮我吗?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这匹马的表现时好时坏”。兽医的回答正中要害,“没问题,趁它表现正常的时候赶快把它卖掉”。在购并的世界中,这样的跛脚马往往被装饰成圣物到处行骗。

  而通用再保就像一匹跛脚马。

  2003年2月,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对收购通用再保做了反省。巴菲特终于承认,1998年收购通用再保时,他的估价“完全错误”。“此公司当时严重夸大了自己的价值,而伯克夏的管理层,包括我,对此并不了解。另外,通用再保还积累很大的风险,如果发生灾难,比方说恐怖分子在袭击美国时引爆了几颗大型原子弹,那么这种风险会是致命的”。

  巴菲特还承认,“如果9•11事件世界贸易中心遭袭时,通用再保还是一家独立的公司,那么单单这次袭击就会威胁该公司的生存”。

  在回顾伯克夏的保险浮存金成本向来是零甚至是负的时候,巴菲特却提到2001年的浮存金成本惊人,达到12.8%,其中约一半可归于世贸大楼的损失(当然,伯克夏在1983-1984年,也曾经历过更为糟糕的年份)。

  通用再保在2001年亏损额是37亿美元,2002年已减至14亿美元。“去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以使该公司恢复元气,我现在很高兴地宣布,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巴菲特说,“通用再保目前已做好准备,将为伯克夏提供巨大数额的无成本的‘浮存金’,而且那些致命的灾难风险因素已被消除。通用再保仍然且有我在过去概述的极强的竞争能力。去年,它获得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因为其过去被评级为aaa的三个世界最大竞争对手各自被至少一家评级机构降级了”。

  (7)再保险业将不太平

  巴菲特在反省通用再保时,还说了一段话:“最近,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一家经常由主要经纪人推荐给一级保险人的公司——已经停止偿付包括有效和到期在内的索赔了。该公司对数百家现在面对巨额销帐的一级保险人欠下数十亿美元的债务”。这当然引起了世界财经媒体和保险业界的关注。其他保险公司管理人士称,巴菲特的声明是出于突出通用再保aaa实力的自身利益考虑,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不得不承认再保险业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少再保公司支付保险金的速度远远低于近来任何时期。

  我们知道,再保险商作为一级保险公司的保险人,提供的是分散风险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再保险商的存在使得一级保险商得以承保数额巨大的保单,因为再保险商同意支付由这些保单引发的部分索赔。如果再保险公司不支付索赔,一级保险公司仍需承担责任。因此,对于一级保险公司的利润来说,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再保险公司支付赔款的能力和意愿。

  例如,在百慕大注册的保险商ace ltd于2003年1月宣布,公司拨出22亿美元的准备金以支付石棉案相关的索赔,其中有18.6亿美元将来自再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在2003年2月提高索赔准备金时,有7亿美元将来自再保险公司。如果目前的再保险公司出现大量的拖欠情况,对一级保险商的营运打击会非常沉重。

  (8)伯克夏的机会

  这种状况可能给巴菲特以机会。

  巴菲特多次介绍过伯克夏再保险业务的三项竞争优势。第一,伯克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让保户得到百分之百的立即的理赔,通用再保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第二,当一件大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最迫切需要重新办理投保时,可能会发现很难再找到新保单,在这个时候,伯克夏保证绝对可以提供任何服务。最后一项优势是,伯克夏能够提供别处得不到的单一最高的投保上限。

  上述优势只有在再保险市场萧条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因为这时“廉价”的保单对客户不再有吸引力。他们会寻求与最强的再保险商打交道。伯克夏的子公司盖可也深受“廉价”

  保单之害,德国再保险公司gerling在2001年年底拖欠了盖可4700万美元,数额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再保险商。另外,几家再保险商都拖欠盖可的保险金不还。巴菲特在2003年致股东的信中介绍道,这些都是盖可公司管理人员在1981年-1983年为了贪小便宜造成的损失。

  那么,向来关注“安全边际”的巴菲特为什么要从事如此不确定性的再保险业务呢?

  这与巴菲特的自信和经验有关,即他擅长做“模糊的正确”而不是“精确的错误”之事。

  为此,巴菲特有一段很精彩的见解:

  “大家一定会问在保单有效期间我们最后真正必须支付理赔的机率到底有多大?老实说我们实在是不知道,而我们也不认为用电脑运算出来的程式可以帮我们什么忙,基本上电脑做出的预测根本就是垃圾,它们反而会让做决策的人误以为得到某种确定的假象,从而使得他们犯下了大错的机会大增。过去不管是在保险或投资业,这种离谱的情况屡见不鲜,看看投资组合保险在1987年股市大崩盘时所造成的惨况,有人开玩笑说,当时应该要跳楼是电脑而不是那些被它们所愚弄的人”。

  巴菲特认为,虽然伯克夏无法准确地评估风险到底有多大,不过公司却还是可以合理地接下保单,就像是你并不一定要真的知道一个人的实际年龄,才能判断他是否可以去投票或是一定要知道一个人几公斤重才认为他该不该减肥。同样的,伯克夏在接下保单时,心里早有预备,准备把90%的保费收入花在损失理赔与相关费用之上,慢慢的一段时间下来,公司就会发现,这样的订价是否合理,这绝对需要时间来证明。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一书的作者哈格斯特朗曾采访过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查理告诉作者,集中投资与从事巨灾再保险业务的思路是相似的。巨灾保险定价之所以棘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保险可以依赖大量数据的法则,而飓风和地震发生的次数却不足以建立可靠的统计数据。也就是说,再保险商不能仅凭过去的经验推断。例如,如果“全球变暖”真的发生,灾难发生的概率就会改变。因为气象条件的每一丝细微变化都会对天气情况产生巨大影响。巴菲特曾介绍:“最近几年,人口的膨胀使海岸保险的价值剧增。沿海地区是最易受袭击的地区,而飓风又是巨灾的罪魁祸手。20年前,由飓风引起的Χ美元的赔偿现在很容易成为价值10Χ美元的赔偿”。

  而集中投资也是低发生频率、高发生效果事件环境的典型范例。集中投资者很少下注,一旦下注就押在高概率事件上。如果管理得当,集中证券投资的失败频率较低,但失败真的发生了,后果将是惨重的,证券投资会遭受高于平均水平的重创。像国内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银广夏”等股票的失败教训是很好的例子。

  由于巴菲特及伯克夏公司不管在巨灾再保险和集中投资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相信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日子的再保险市场的状况会给他们机会的。

  (9)保险帝国将重新上路

  在2002年,伯克夏旗下所有保险业务的经营利润为26亿美元,扭转了2001年亏损12亿美元的局面。能取得如此成绩,除了盖可公司外,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写道:“阿吉特的再保险部门是我们去年筹资成本如此小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要在伯克夏年度报告上放一张照片,它将是阿吉特的照片,而且一定要彩色的”。

  阿吉特业务的再保险部门在2002年创造了5.34亿美元,超过了盖可公司的4.16亿美元。巴菲特强调:“我们在阿吉特的业务中承受了风险,它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的保险人所持有的风险”。

  但正如巴菲特每年几乎一定要对股东说的那样:

  “我们会不时地遭受重大损失,但是查理和我愿意去接受这种波动较大的结果,以换取长期的优良收益,而用其他的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收益的。由于多数保险商选择平衡的战略,我们被赋予了这种竞争优势,我们试图尽量最大化我们的优势。换句话说,我们宁愿要波浪起伏的15%也不要四平八稳的12%”。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22 10:48
资本教皇巴菲特是否“为富不仁”

钱琪

  巴菲特(WarrenBuffett)资本教皇触摸中国

  美国华尔街有很多赫赫有名的投资大亨,譬如彼得·林区(PeterLynch)、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但是单靠投资而跻身世界前十大富豪者,唯有华伦·巴菲特一人。

  12天时间差14亿港元“暗渡”中石油巴菲特是否“为富不仁”

  

  5月4日,巴菲特(WarrenBuffett)的上市旗舰公司BerkshireHathaway(波克夏·海瑟威)的股东大会结束,全世界的巴菲特迷们都沉浸在与“偶像”共处的陶醉中,纽约时间5月5日上午9点半,记者致电美国Berkshire公司采访公司主席巴菲特,被其公关婉拒。

  Maria小姐说:“巴菲特先生刚刚开完3天的股东大会,对股东和媒体已经作过五六个小时的解答,这是他一年中惟一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至于其他人……公司只有15个人,每个人都很忙,而且公司规定只有巴菲特先生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5月8日,从美国奥玛哈小城回到香港的Michael为记者带回了Berkshire股东会当日的盛况,Michael是个巴菲特迷,从1996年开始就持有两股Berkshire的股票,于是每年如朝圣一般地参加有巴菲特现身的Berkshire股东大会。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偶像、德行美誉远播的巴菲特,却在收购中石油股票的关键12天里,公众毫不知情,这将成为“股神”必须辩驳的一“大污点”。

  

  巴菲特自言露马脚

  巴菲特的家乡位于美国中部小城市奥玛哈,Berkshire公司在当地召开的股东大会是当地每年一度的盛事,今年也不例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1.5万名股东前往,多于去年的1.4万人,不管是华尔街的重量级券商、普通美国投资人,或是欧洲、亚洲等地方的巴菲特迷们,一大清早都会在会场入口前大排长龙,以便进场能坐到好位置。Michael说Berkshire的股东大会像一个嘉年华会,其属下的公司设置很多摊档销售糖果、纪念T恤、家庭产品、汽车保险以至私人飞机。Michael笑言,巴菲特成为带动奥玛哈小城旅游业的龙头产品。

  而股东大会的重头戏,仍然是Berkshire公司在当地体育馆安排的答问时间,在长达5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从5月4日上午9点到下午3点,巴菲特和其合伙人Berkshire的副董事长查理孟格(CharlieMunger)对股东包括媒体的提问,极具耐心。律师出身的查理孟格比巴菲特年长几岁,一向沉默,十足的冷面笑匠。两位古稀之年拥有亿万财富的长者,从容睿智,句句掷地有声。

  10多个关于Berkshire增持中石油的疑问,使得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注意倾听这个原本只有亚洲投资者才关心的问题。在巴菲特增持中石油股票之前,中石油——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很少为亚洲之外的人所了解。但是自从4月末爆出亿万富翁巴菲特的增持动作后,中石油迅速变成著名公司并成为基金们的爱股。4月24日以来,中石油H股一路攀升最高涨幅达到12%,中石油纽约ADR在短短一个星期内也升近9%。投资者在Berkshire股东年会上都希望从巴菲特那里得到一个“为什么”。

  而巴菲特婉拒发表他买中石油的原因,他认为谈论股票投资有悖他的原则,他更倾向保守个人的投资策略。巴说是香港交易所一项新的披露规则迫使他露出马脚。

  

  我们比巴菲特慢了

  香港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及期货综合条例》,今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董事和大股东的监管,持有上市公司5%(原来为10%)权益以上的股东,必须向港交所披露,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隐形股东”在新的披露规则下无所遁形。当然,最受人瞩目的就是股神巴菲特了。

  人们先是惊讶继而激动,以长期投资著称的巴菲特原来持有大量“中国石油”股份,约11.8亿股,占流通股的6.71%。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的回答不能阻止人们继续猜测亿万富翁为什么一路看涨中石油,而这与他在美国长期奉行的股票投资哲学显著背离的投资行为,绝对不像他所说的“(对中石油投资一事)那算不了什么,那是Berkshire一个很小的投资”,确实是Berkshire的一个小投资,但巴菲特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件小事来做。

  第一家爆出巴菲特进入中石油股份的消息是彭博社(Bloomberg)4月24日发布的,25日,财华社发布消息,巴菲特持有中石油流通股份由6.71%升至7.17%,随后国内外媒体广泛跟进。

  而消息报道的仅仅是巴菲特在4月9日的增持行为,而此时间巴菲特已经完成了大笔买入。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增持主要是在4月17日至24日期间完成,实际上增持工作从4月9日就已经开始,9日、11日、15日,分别在1.66港元、1.657港元、1.66港元价位买进8049万、8537.2万、3141万股;从17日开始步伐加快,分别在17日、22日、23日、24日以(17日买入价未披露)1.668港元、1.67港元、1.61港元买进1.7658亿、1.62082亿、1.0524亿、2.165亿股,持股比例也由4月9日之前的6.71%一路跃升至13.35%,总持股量为23.47761亿,按5月14日的市价计算流通市值在41亿港元左右,占中石油总股本1.33%。巴菲特增持中石油所费资金总额大致为14多亿港元,以简单加权平均计算,成本大致每股在1.65元左右。

  香港交易所资料显示,巴菲特4月份每一笔交易的披露都是在《证券及期货综合条例》103条的约束下:因股份取得或处置而导致你在上市法团(上市公司)的股份权益的百分率水平跨跃某个百分率整数(例如你的权益由6.8%增至7.1%,跨越了7%)。

  但是,巴菲特4月9日第一次增持中石油股份的情况在4月24日才披露出来,而根据《证券及期货综合条例》的要求,交易行为发生后的三个工作日就必须披露,也就是巴菲特在4月12日以前就必须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信息披露材料。记者联系香港交易所,香港证交所证实,4月12日巴菲特在提供了第一次增持行为的信息,但由香港交易所挂上网站,向公众公开是在23日。交易所声称因为新条例刚刚实施,4月1日后收到几千份来自股东的信息披露材料,处理上需要时间。

  这其中就耽搁了11天,媒体从交易所网站获取信息又迟去一天。也就是说投资者对巴菲特进入中石油的这一信息,有所反应已经是12天以后了,市场效率低下的代价就是你要付出比别人高的成本,我们很难揣测出巴菲特在短时间内进行大笔交易的意图和策略,但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跟风的投资者成本明显高于巴菲特本人,你绝对拿不到1.65港元一股的价格。

  

  巴菲特想要什么

  香港证券界资深人士认为,巴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并非不注重策略,他在股票市场的投资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实业投资的动向。巴菲特在奥玛哈股东年会上表示,早在3年前开始关注国家能源业,目前他手中持有全美石化业8%的股份,并将在今后几年内陆续增大能源股份额。巴在股东大会上明确强调“我不了解中国,所以不会对中国做出什么样判断,但是我明白的是石油行业在中国前景会好”。

  巴菲特虽然给了我们一个预期,但我们仍然感到模糊,最直接的利益来自哪里?买股票无非三个目的:其一,控股进入公司,进行经营;其二被动投资,获取股息回报。其三,低买高卖市场投机。

  香港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只有第一种符合巴菲特多年的投资原则。

  中石油是行业内最大的油气生产销售商。2000年4月7日,中石油全球初次公开发售每股面值为1元人民币的175.82418亿股的股票,其中H股134.47897亿股,4134.521万股为美国存托凭证即ADR(每一单位ADR等于100股H股)。资深市场人士认为,巴菲特由美国市场通过买入ADR而进入中石油,因为两者股价(H股价格:ADR股价/100×7.8)差距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石油ADR就是在美国市场买入其香港H股的凭证,对人员精练的巴菲特投资队伍来讲买ADR是捷径。

  以持股而言,中国政府仍持有中石油90%的股份,巴菲特凭借1.33%的股份显然难以充分表达意见,巴自我安慰“这要到投票时和中国政府保持一致,那就相当于我们一起控制公司了”。显然,巴对进入营运的预期并不很强烈,至少他很清楚,这绝不是短时间内的事情。

  2002年公司税前利润692.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469.1亿元人民币,每股基本及摊薄利润为0.27元人民币。

  一位香港分析师说,“巴在中石油上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投资者,因为中石油控制了2/3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

  因为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极大机会能够得到扣除税收前10%的回报。”

  但与此观点相反的是,所罗门美邦等投行正建议沽出中石油,他们认为更好的选择是中石化(386.HK)。

  如果排除前两种目的,有市场人士惊呼简直不敢设想,巴菲特会来炒卖中石油的股票,这太不符合逻辑了。

  香港专栏作者曹仁操则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那是“犯傻了”。

  巴菲特曾说过“买股票前,你要假设这只股票从明天起开始停牌3~5年”。我们不妨等待,让时间来告诉我们巴菲特究竟为什么买进中石油。

  

  巴菲特的Berkshire传奇

  买入中石油股份的BerkshireHathawayInc.是巴菲特的旗舰公司,实际上这是一个富人俱乐部,或者说,如果你加入得早,那么你已经就是富人了。

  纽约时间5月14日,Berkshire公司A股(BRKA)每股收市价73600美元,Berkshire公司B股每股收市价2451美元。由于Berkshire股票昂贵,所以像Michael那样只拥有1股、2股的小股东,把这作为亲近巴菲特的一种方式,在巴菲特迷中是普遍存在的。

  巴菲特的Berkshire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投资基金,投资于证券,也投资于产业,最多的是通过投资股票进而进入产业。Berkshire公司旗下拥有许多企业,主要涵盖金融保险、新闻事业及各种家用品诸如食品、家具、珠宝等生产与销售,同时拥有许多大公司的主要股权(通常为其第一大股东)包括美国运通、可口可乐、迪士尼、吉列剃须刀(Gillette)、麦当劳、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以及花旗银行等。

  巴菲特进入Berkshire,是在1955年,当时Berkshire与Hathaway合并,巴菲特以10万美金合伙,时年25岁。10年后,巴以1400万美元(7成股权)入主BerkshireHathawayInc.取得经营权。1970年起担任Berkshire董事会主席至今。1988年Berkshire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RK。巴菲特曾半开玩笑地对经纪商说:“假如你从今天起在两年内能成交一笔Berkshire的股票,你就算是成功了。”此话后,其股价一路攀升,在1998年最高涨到接近9万美元一股,在科技网络股红火的2000年上半年曾跌到4万美元一股。

  Berkshire的股本小且股权集中。

  最初能够分享巴菲特“点石成金”的天赋的人并不多,在1996年中,BRK分出一小部分股票进行存托,一股拆成30股成为BRKB股,原来BRK股份成为BRKA股,即Berkshire公司B股权益相当于A股的1/30。此后股本数量一直维持到现在的状况:Berkshire公司A总股本为131万股,B总股本为681万股,其中B股可以转回A股,A股不能转为B股。

  巴菲特近年开始逐步选择投资美国以外市场的因素之一,就是他认为美国的股价太贵,也许他是从价格和价值的相对角度看,而我们从绝对角度看,实际上他正是高股价的忠实拥护者,而高股价又忠实地维护了这个富人圈子,保持了纯度。

  有巴菲特迷认为,这是个良性循环,巴菲特投资成功造就富人,而在持续投资的过程中,富人比穷人理智得多,例如中石油股票投资,可看长也可看短,从容淡定。

  沃伦·巴菲特的雇员已经超过145,000人,并已遍布全球。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26 09:27
巴菲特理念的中国实践 活学巴菲特

证券市场周刊
 

  股市时常英雄辈出;同时,股市又不断上演着“大腕的葬礼”。多少风流人物,昨日在市场上还气吞山河,转瞬便销声匿迹,浪迹天涯。但有一个例外,他就是沃伦钒头铺亍W钚碌耐臣葡允 “头铺厮刂频牟讼姆哈撒韦(BerkshireHathaway)公司目前累计的可投资现金,已从一年前的373亿美元增至425亿美元。由此,伯克夏公司的股价至今仍以每股6.5万美元左右高居纽约交易所榜首。今年已经72岁高龄的巴菲特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投资定力从何而来?2003年4月,香港股市还未从伊拉克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又遭到了SARS疫情的沉重一击,市场一片肃杀之气,鲜有接盘资金介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巴菲特出手了。4月以来,巴菲特通过伯克夏公司不断增持中国石油(HK,0857)股份。仅在4月17日至24日短短的几个交易日,该公司即斥资10亿港元,四度买入中国石油股份。截至4月24日,巴菲特的持股量已经骤升至13.35%,成为“中国石油”的第三大股东。为什么是中国石油?巴菲特到底嗅到了什么?于我们而言,巴菲特的理念有否生根发芽的土壤,巴菲特的套路又有否施展的空间?

  ■中国及亚洲公司的机会

  对亚洲的公司感兴趣

  伯克夏股东大会是巴菲特向投资者布道的最佳时机,年年如此。

  2003年5月3日召开完股东年会的第二天,巴菲特召集主要股东聚会,并在会上公开表示了对亚洲公司的兴趣。他说他一直在寻找在亚洲投资的机会。巴菲特表示,他已经购买了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一些亚洲公司的股票,他也一直在日本寻找一些便宜的投资机会,但还没有发现好的机会。他说,“我们一直在亚洲寻找值得投资的公司,我们对购买亚洲公司的股票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买整个公司。”

  深圳新兰德的左旭云认为,对于总市值超过900亿美元的伯克夏公司来说,投资中石油的资金所占比重很小,可以说只是巴菲特在亚洲投资的一个尝试。2002年致股东一封信中,巴菲特就指出,在当前的美国市场缺乏投资机会;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显现的活力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巴菲特投资目光转向的一个背景。

  巴菲特拥有的伯克夏目前累计的可投资现金从一年前的373亿美元增至425亿美元,主要来自于旗下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对巴菲特而言,花费四百分之一的闲置资金确实不算大。巴菲特目前所持有的中国石油H股,按成本计占其所有股票投资的1.3%,按市值计仅占0.5%。

  巴菲特拒绝告诉大家他购买中国石油的理由,他说自己从来不谈关于他个人投资的策略。但由于巴菲特多年来在股市非同寻常的战绩,他的投资行为使得中国石油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这从消息披露后中国石油连涨5天可见一斑。而市场也因此传来了很多揣测。

  根据香港联交所提供的资料,巴菲特的伯克夏饭鑫せ鸸驹瘸钟兄惺 .2%的股份,然而,自4月9日以来,该基金公司不断提高其持有的中石油股份。4月9日当天,公司以每股1.66港元的均价购入8050万股中石油股票。随后,该公司又在4月11日和15日分别以每股1.657港元和1.66港元的价格买入了8540万股和3140万股中石油。4月23日和4月22日分别以每股1.67港元和1.668港元的价格买入了1.052亿股和1.621亿股中石油股票。其中对中石油股票最多的一次买入发生在4月24日。当天,该基金以每股1.61港元的平均价格购入了2.165亿股。伯克夏公司目前已持有中石油H股流通股的13%,占总股份的0.7%。

  为什么是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于2000年在香港上市,同时在纽约交易所发行存托凭证。中石油的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这家原来中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上游公司在经过1998年与中国石化集团的资产置换后,与中国石化一起成为国内最大的两家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集团公司。但是在重组的过程中,由于两家集团公司对原油的控制南北分治,拥有北方主要油田的中国石油仍然是最大的原油开采和提供者,中国石化每年所需的原油有15%须向中石油购买。

  由此,以国信证券石化行业研究员李杰求为代表的国内很多研究人士认为,巴菲特此番相中中石油股主要看重的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成长性,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尽管原油价格波动比较强烈,但放到10年的长期角度看,世界原油价格处于上升势头,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将会影响到全球。无论从中石油目前每股收益0.25元的盈利能力看,还是从未来的成长潜力看,该股票仅7倍市盈率的价格都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而更让“老谋深算”的巴菲特动心的是,中石油的派息能力更是超过了很多美国公司,4月24日,巴菲特最后一次、也是一次买入最多中石油股票的日子,恰是中石油除息日,每股派人民币0.069951元,加上中石油年中派息,去年全年派息197亿,每股0.12元。再加上不到7倍的市盈率,无论是和香港其他H股公司相比还是跟美国的能源公司相比,中石油都可以被看做具有投资价值的个股。

  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开放式基金银华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石松鹰认为:巴菲特购买中石油仍然是其一贯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的延续,相比美国S& 500指数20多倍的市盈率,中石油7倍的市盈率确实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另外中石油从各方面也符合巴氏的选股策略。

  另有一部分研究人士认为,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人,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对目标公司做过非常详尽的调查,因此,不排除巴菲特事先了解到中石油公司内幕的可能性。当记者询问中石油方面巴菲特在买入中石油股票前是否与公司高层有过接触时,公司方面表示他们跟记者得知此消息的时间几乎一致。同时,公司方面认为,巴菲特看好中石油主要是看中公司历年来的赢利能力及高股息回报。巴菲特是以谨慎投资著称的投资家,他的投资决策必然经过深思熟虑和仔细考察。

  中石油下属分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巴菲特的介入,中石油创出了一年多来的最高价,但此前中石油的股价无疑被严重低估。公司上市后三年多来,年营业额由上市前的1817亿元上升到2444亿元,股东权益由2097亿元跃升至31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6亿元、455亿元、469亿元;借鉴BP等国际著名石油公司经验进行了脱胎换骨般的管理再造,形成了以集中财务管理为中心、以股东回报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体系;股息收益率平均高达6%,而目前美国公司平均股息收益率仅为2%。他认为海外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介入,必将使中石油获得更多向海外拓展的契机。

  另据2003年3月3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2年度345家世界最受赞赏公司名单中,中国石油位列能源类公司第十位,比上年提高了两位。

  初识巴菲特
中国人开始叫得上巴菲特这个名字,应该是1997年往后的事。但始于1996年的一波大牛市行情,却经常成为人们谈论巴菲特与中国股市关系的聊资,并认为是对那次上涨的重要解释。

  此后,《巴菲特如是说》等专门介绍巴菲特的翻译书籍资料在国内露面,国内不少证券分析师开始引用这位“奥马哈圣人”说明市场上涨原动力来自何方。巴菲特、伯克夏以及他们持有的一些知名公司,逐渐为大家所熟悉;而资料的丰富也使得一些职业投资人对巴菲特的投资思路、投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多年来,巴菲特被全球基金经理人奉若神明,即使在网络股高涨的那两年,巴菲特也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理智的基金经理人所遗忘。在科技股泡沫被越吹越大的时候,没有被冲昏头脑的基金经理们都会搬出巴菲特来,并说,“看,巴老并不看好科技股,不是吗?我们也该因此而警惕才是。”

  今年已72岁的巴菲特从十几岁就开始投资股票,师从美国证券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并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发挥到极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投资风格,身价从几千美元资本增长到今天的323亿美元,个人财产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尽管全球投资基金经理都将其视为投资楷模,但迄今能学其投资之道者寥寥。

  如果你有幸能将资产交于巴菲特打理,那将受用无穷。有人曾经算过,如果你在1956年交于巴菲特1万美元时至今日,你可能赚回2.5亿美元,而且还是税后盈余。巴老拥有的控股公司伯克夏至今仍以每股6.5万美元左右高居纽约交易所榜首。而这一高的“离奇”的价格相对公司经营状况而言却非常贴切。正如巴老在2002年年报中致股东的一封信所言,“我们2002年的净收益为61亿美元,这使我们每股账面价值提高了10.0%。在过去的38年里(也就是在现任管理层接管公司以来),每股账面价值已经由19美元涨至41727美元,平均每年增长率达22.2%。
投资人?商人乎?

  虽然是证券投资界将巴菲特率先带入了国内,但对于巴菲特究竟是以什么为职业、应该用什么称谓来定义他,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基金经理、投资家、战略投资者到银行家、商人,名头多多。

  “巴菲特应该算一个战略持有者。这不同于一般的投资公司(如想收购深发展的新桥投资),投资公司不会一下子持有一家公司十几年,通常经过重组包装后就卖出去,而巴菲特会持有时间很长。但他持有的目的还是源源不断得到回报,不会亲自经营操作,这又不同于实业家。”渤海证券投行部副总李文认为。

  而深圳新兰德咨询专家左旭云认为,巴菲特的内在气质是个商人。他把巴菲特的投资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创立合伙投资公司的巴菲特是实践格雷厄姆投资法的一般投资人,并在1956年至1969年期间获得了投资业绩平均每年29.5%的复利增长、平均年度报酬率超过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报酬率22%的好成绩。

  而1965年他取得了以纺织为主业的伯克夏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尤其是在1969年结束了合伙投资事业之后,巴菲特的投资与收购发生了转型。与一般的做企业不同,他不是具体负责企业的经营运作,而是做大手笔的资产配置——将麾下所有控股的公司利润收缴上来,根据对于各家企业盈利前景和成长性的判断,重新将资本分配到有效率的地方,使公司的总体资产达到更好的增值。

  左旭云跟踪了多年来伯克夏的年报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他以伯克夏持有的喜斯糖果公司为例来说明:当初巴菲特以2000多万美元买下了账面资产不足于2000万美元的喜斯,目前喜斯留存的账面资产为3000多万,而巴菲特从这里拿走了约4个亿的现金。

  现金主要是依靠股息和分红形式流出的。“现金奶牛”(cash cow)型企业是巴菲特的重要指标,而对于网络这样“有远景有转机”但还需要加倍投入资金的企业,无法赢得他的青睐。

  “巴菲特从喜斯拿走的这些现金,投入到其他利润增长和回报都胜于喜斯的公司去。他不会你提出需要买设备就给钱,他会看给你买设备之后的回报——这就是他运用大财技的经营方式,从而使其旗下公司盈利赢得平均超过20%的年增长幅度。”左旭云认为。

  巴菲特本人也持上面的观点。他曾表示,自己比较像生意人或曰商人(businessman),而非投资人(investor)。对于自己的工作,他曾经用“聪明的资产配置”来形容。显然,他在很大程度上把伯克夏的业绩也归结为配置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股价波动。







  巴菲特帝国

  巴老的伯克夏在华尔街甚至全球投资领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皆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神话。该公司最主要业务为直接及再保险业,其他业务范围涉及地毯制造与销售、建材生产与销售、制鞋业、能源业、飞机及轮船驾驶培训、家具及珠宝零售、金融服务(房屋租赁、运输设备出租等业务)糖果制售、农用设备制造、乳制品制造、家居用品销售以及报业,此外还持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股票,其中尤以可口可乐、吉列、美国运通、迪士尼这样家喻户晓的名牌著称,但惟独与高科技无关。2003年3月8日,伯克希尔公司公布了令人羡慕的2002年年报:营业收入423.53亿美元,净利润42.86亿美元,每股收益2795元,总资产1695亿元,净资产640亿元,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提到巴老的年报应该是投资者了解他的一个重要窗口。因为此人除了每年年报中给股东的信和每年年会中与股东的见面,其余几乎很少抛头露面,而对其多年来的投资策略更是讳莫如深。所以,很多观察他多年的投资研究人士对他的了解也无非是从每年年报的信中以及他在年会中与股东为数不多的交流。

  巴老几乎是从每年冬天就开始起草年报中那封致股东的信,这也是华尔街顶尖投资家每年必读的投资宝典,尽管其中并没有谈及其任何投资策略和技巧。

  巴老每年的信中,除了告诉伯克夏公司的股东们他们得到的丰厚收益,也会对美国金融业最受人瞩目的话题给出真知灼见,比如2002年的年报中,巴老就针对安然等丑闻的公之于众,畅谈了自己对CEO、独立董事等问题的改进意见,引起了金融界的又一次争论。

  这位72岁的老人何以对投资、管理都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手段,全来自于他多年来对无数公司年报的仔细阅读,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华尔街日报》、财经类贸易类杂志,悉心揣测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和其导师格雷厄姆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

  巴老不仅读自己公司旗下数十家企业的年报,也读这数十家公司所有竞争对手的年报,而他旗下的公司涉及十几个行业,也就是说巴老要读十几个行业所有公司的年报,“我想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在谈什么,有什么新发现,用什么策略。”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伯克夏可谓是个业务庞杂的控股公司,从1965年设立以来的38年中,只有4年业绩没有跑赢同期标普指数,该公司除了拥有无数子公司,还投资一些垃圾债券,其中最受巴老爱护和重视的要数为2002年的伯克夏年报贡献颇大的保险业务,伯克夏2002年42.9亿美元的利润总额中,汽车保险业务获得69亿美元的保险金,税前承保利润达4.16亿美元。截至2002年末,伯克夏公司累计投资股票的成本为91.6亿美元,年末市值为283.6亿美元,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3亿美元,这为巴老来年的投资准备了丰富的弹药。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5-26 09:27
续:

  巴菲特理念的中国实践

  在1997年股价走出66元高耸尖峰的四川长虹,对不少投资人来说至今记忆深刻。“当年还不知道巴菲特,但国内股市中已经有些看上市公司业绩投资的思想,我还靠这赚过钱呢!”现在是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的何先生说,当时看到四川长虹中报报出1元多钱的净利润,估算全年每股盈利怎么也超过2元了,可股价还不到20元钱。当时想,这种股票买了怎么也亏不了,一时亏了就拿着保准没问题,这一拿就拿到40多元,之后抛掉了。这是中国人最早对巴菲特理念的了解。
买公司而不是股票

  没有把自己当成茫茫股海中的一员,但巴菲特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毋庸置疑。很多人都把他奉为价值投资的楷模。但不少业内专家表示,不能如此简单地将二者画等号。

  开放式基金银华优势企业的基金经理石松鹰认为,价值投资的方式其实在任何市场上都存在,只不过我们讲的价值投资和巴氏、格雷厄姆讲的价值投资具有实质上的区别——他们的市场价值一般更接近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所以,市场上会存在市场价值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可能——按照格雷厄姆的理论,投资人只应该买进股价低于净值2/3的股票;而在中国,公司的交易价值一般会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所以,在国内做投资需要经理人对相对价值进行更多的判断。

  “还要区分开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前者是典型的价值投资,在公司的股价已经低于资产净值时才介入。”左旭云表示,巴菲特自己在《回忆录》中曾说,如果做一个忠实于格雷厄姆方法的投资人,自己很可能就是一个平庸的投资人。

  对于恩师,巴菲特形容自己身上流着85%格雷厄姆的血脉,但他也用“烟屁股投资法”来形容格氏“以低价买进某公司股票,待公司有转机后再高价卖出的方法”。

  差别在于另外的15%的血液——巴菲特承认那来自费雪。他从费雪处学来了对企业与经营特质作深入研究的方法。

  那么,证券市场对于巴菲特又意味着什么?

  左旭云认为,证券市场大幅波动、过度反应的特点,为巴菲特提供了好的买入机会。

  “依我们过去的经验显示,从公开市场所买进部分股权的价格远比整笔购并所谈的价格要低许多。”巴菲特自己也曾点明这个意义。

  除了格雷厄姆,“还要严格区分开巴菲特和彼得妨制妗薄I虾R晃缓M夤槔吹幕鹁碛种赋觥K淙涣饺硕继岢鲋煌蹲视谧约菏煜さ牧煊 《脊诿约壑低蹲 〉笳咦魑嫉目攀交鸬幕鹁 ∠匀桓侵と谐∩咸嘎鄣募壑低蹲矢拍睢4悠骄钟泄善钡氖奔淇 ”说梅林奇肯定短于巴菲特,从持有股票的数量看,又要多于巴菲特,更重要的是彼得妨制娌豢赡芄罱槿胍患夜 ∷钟泄竟善钡谋戎厥艿交鹜蹲实闹种终咴际 《头铺夭唤隹梢匝现赜跋旃镜墓芾聿 《 『芏嗍展旱亩韵蠖疾皇巧鲜泄尽?

  相对于“价值投资”,很多人士认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精髓应该说是“买公司而不是股票”,不关注短期的股价涨跌。

  巴菲特投资公司的标准为:所选公司一定要稳定经营、产品简单、财务稳健、经营者诚实理性、经营效率高、具有“经济商誉”、较高的“所有者收益”。而除去这种选择依据之外,非常重要的另一点是他能够长期坚持,始终不渝。石松鹰先生认为,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不被别人轻而易举的复制,就在于他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恪守自己的投资理念,在市场条件与其投资理念相冲突时,他宁可选择暂时退出市场,也不放弃自己的理念。也就是这样地不为市场所动,才能使他安全度过了美国历史上的多次股灾,成功地为股东保护和创造了财富。

  而石松鹰相信,正是由于巴菲特具有比较长时间的、稳定的业绩,这能给股东很大的说服力,使他们相信在以后的投资过程中,巴菲特还能做到与原来一样成功,因为巴菲特过往的投资业绩已经使得这些股东完全理解了他的投资理念。

中国能学巴菲特?

  中国的投资人能不能学巴菲特?长久以来,这都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的看法是巴菲特只可以借鉴,无法照搬。真正严格起来,按照巴菲特的方法在中国股市中几乎寸步难行。

  内地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在2001年年度报告中就指出,在国内证券市场当前状况下,类似巴菲特那样的绝对价值投资机会相当少,而我们从基本面研究为出发点的投资实际上是做相对价值投资。应该说这种投资环境对投资时机选择能力的要求相当高,这可能也是国内基金经理们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

  观看股市构成的基础“细胞”上市公司,银华的石松鹰先生也罗列出诸多因素制约:

  首先是当前国内很多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很多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这与巴氏股票选择标准中要求经营者诚实理性的要求相冲突。而巴菲特喜爱完全拥有一家公司,但国内大量不流通的国有股决定了其他投资人难以超越而成为控股股东;

  其次,巴氏对于他所投资的公司力求业务简单、容易理解,前景看好,但是国内证券市场在信息披露制度上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存在较多的信息不对称,而正是这种不对称造成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缺乏了解;并且也很容易形成内幕交易,侵害投资者的权益;

  尽管我们国家的会计制度越来越完善,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漏洞,再加上信息不对称,使得上市公司很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很容易形成内部人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机会;

  此外,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被市场高估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巴氏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选股标准,而且“所有者收益”也低于巴菲特的指标。

  巴菲特的资产规模和名望也是难以效法的。业内人士指出,在投资感兴趣的公司之前,因为金额庞大,持有股权甚多,所以,巴菲特有很多机会去接触公司负责经营管理的阶层,容易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和发展前景,这显然也是一般投资人难以得到的优势。

  股市中对于巴菲特多年的成功不吝赞赏,然而另一个事实是,繁忙的华尔街无法诞生巴菲特,巴菲特也远离华尔街的喧嚣躲在自己的小镇,二者犹如比肩的平行线各自前进。证券投资界的土壤似乎注定无法创造巴菲特。

  对此,石松鹰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能像巴菲特这样拥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在许多投资机构中,由于短期业绩的压力,使得许多投资经理人不得不在乎短期股价的涨跌,造成他们不能始终一贯地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在不同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之间轮转,而这样势必会对投资的长期收益造成影响。

  这种短期的巨大压力在目前的中国相当严重:证券公司的自营部门和民间机构多以一年作为投资期限,提出计划和任务;证券投资基金更是一周排一次名、一季度考核一次。“不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倒下,否则一切都是白搭。其实,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不少了。”一位基金经理说。
中国投资者的机会

  不过,石松鹰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在市场上的流动越来越流畅、越来越快,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国内机构投资者纷纷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越来越关注投资的基本面研究,使得公司市场价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相关度越来越强;QFII的加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的有效性,所以,上述的这种情形正在逐步改变,而且有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进程要快得多。

  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巴菲特接受专访时曾说过,他是一个在正确的时间,出生于正确的地点的人。如果生于1700年的美洲,他什么也不是。“能够生于20世纪30年代,就像是‘中了超级大奖’一样”,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迅速的发展,给他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发展机会。

  而很多接受采访的人士都认为,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类似的机会。申万研究所的康伟认为,近两年宏观经济指标的良好表现已经显露未来的势头,这种发展的力度和惯性会推动经济继续走好。

  鹏华基金管理公司一位基金经理则相信,在中国这种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和开放都在不断推进,越发激烈甚至残酷的市场竞争必然通过优胜劣汰筛选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如果现在能够发现这些企业的萌芽,开始介入,随着它们的成长一定会带来可观的回报。

  不过,银华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石松鹰也指出,国内很多企业经营历史比较短,许多行业均处于成长期,而且在加入WTO后能否保持原有的竞争力,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根据其较短的经营历史很难对其未来进行比较确定的判断。(记者耿馨雅柳瑛)
作者: lemon_me    时间: 2003-5-27 21:28
很好的!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6-5 10:56
活学巴菲特

证券市场周刊

  股市时常英雄辈出;同时,股市又不断上演着“大腕的葬礼”。多少风流人物,昨日在市场上还气吞山河,转瞬便销声匿迹,浪迹天涯。但有一个例外,他就是沃伦·巴菲特。

  最新的统计显示,巴菲特所控制的伯克夏·哈撒韦(BerkshireHathaway)公司目前累计的可投资现金,已从一年前的373亿美元增至425亿美元。由此,伯克夏公司的股价至今仍以每股6.5万美元左右高居纽约交易所榜首。今年已经72岁高龄的巴菲特先生,几十年如一日  
的投资定力从何而来?

  2003年4月,香港股市还未从伊拉克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又遭到了SARS疫情的沉重一击,市场一片肃杀之气,鲜有接盘资金介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巴菲特出手了。

  4月以来,巴菲特通过伯克夏公司不断增持中国石油(HK,0857)股份。仅在4月17日至24日短短的几个交易日,该公司即斥资10亿港元,四度买入中国石油股份。截至4月24日,巴菲特的持股量已经骤升至13.35%,成为“中国石油”的第三大股东。

  为什么是中国石油?巴菲特到底嗅到了什么?于我们而言,巴菲特的理念有否生根发芽的土壤,巴菲特的套路又有否施展的空间?

  -本刊记者 耿馨雅 柳瑛

  中国及亚洲公司的机会

  对亚洲的公司感兴趣

  伯克夏股东大会是巴菲特向投资者布道的最佳时机,年年如此。

  2003年5月3日召开完股东年会的第二天,巴菲特召集主要股东聚会,并在会上公开表示了对亚洲公司的兴趣。他说他一直在寻找在亚洲投资的机会。巴菲特表示,他已经购买了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一些亚洲公司的股票,他也一直在日本寻找一些便宜的投资机会,但还没有发现好的机会。他说,“我们一直在亚洲寻找值得投资的公司,我们对购买亚洲公司的股票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买整个公司。”

  深圳新兰德的左旭云认为,对于总市值超过900亿美元的伯克夏公司来说,投资中石油的资金所占比重很小,可以说只是巴菲特在亚洲投资的一个尝试。2002年致股东一封信中,巴菲特就指出,在当前的美国市场缺乏投资机会;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显现的活力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巴菲特投资目光转向的一个背景。巴菲特拥有的伯克夏目前累计的可投资现金从一年前的373亿美元增至425亿美元,主要来自于旗下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对巴菲特而言,花费四百分之一的闲置资金确实不算大。巴菲特目前所持有的中国石油H股,按成本计占其所有股票投资的1.3%,按市值计仅占0.5%。

  巴菲特拒绝告诉大家他购买中国石油的理由,他说自己从来不谈关于他个人投资的策略。但由于巴菲特多年来在股市非同寻常的战绩,他的投资行为使得中国石油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这从消息披露后中国石油连涨5天可见一斑。而市场也因此传来了很多揣测。

  根据香港联交所提供的资料,巴菲特的伯克夏·哈撒韦基金公司原先持有中石油7.2%的股份,然而,自4月9日以来,该基金公司不断提高其持有的中石油股份。4月9日当天,公司以每股1.66港元的均价购入8050万股中石油股票。随后,该公司又在4月11日和15日分别以每股1.657港元和1.66港元的价格买入了8540万股和3140万股中石油。4月23日和4月22日分别以每股1.67港元和1.668港元的价格买入了1.052亿股和1.621亿股中石油股票。其中对中石油股票最多的一次买入发生在4月24日。当天,该基金以每股1.61港元的平均价格购入了2.165亿股。伯克夏公司目前已持有中石油H股流通股的13%,占总股份的0.7%。

  为什么是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于2000年在香港上市,同时在纽约交易所发行存托凭证。中石油的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这家原来中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上游公司在经过1998年与中国石化集团的资产置换后,与中国石化一起成为国内最大的两家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集团公司。但是在重组的过程中,由于两家集团公司对原油的控制南北分治,拥有北方主要油田的中国石油仍然是最大的原油开采和提供者,中国石化每年所需的原油有15%须向中石油购买。

  由此,以国信证券石化行业研究员李杰求为代表的国内很多研究人士认为,巴菲特此番相中中石油股主要看重的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成长性,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尽管原油价格波动比较强烈,但放到10年的长期角度看,世界原油价格处于上升势头,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将会影响到全球。无论从中石油目前每股收益0.25元的盈利能力看,还是从未来的成长潜力看,该股票仅7倍市盈率的价格都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而更让“老谋深算”的巴菲特动心的是,中石油的派息能力更是超过了很多美国公司,4月24日,巴菲特最后一次、也是一次买入最多中石油股票的日子,恰是中石油除息日,每股派人民币0.069951元,加上中石油年中派息,去年全年派息197亿,每股0.12元。再加上不到7倍的市盈率,无论是和香港其他H股公司相比还是跟美国的能源公司相比,中石油都可以被看做具有投资价值的个股。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开放式基金银华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石松鹰认为:巴菲特购买中石油仍然是其一贯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的延续,相比美国S& 500指数20多倍的市盈率,中石油7倍的市盈率确实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另外中石油从各方面也符合巴氏的选股策略。

  另有一部分研究人士认为,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人,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对目标公司做过非常详尽的调查,因此,不排除巴菲特事先了解到中石油公司内幕的可能性。当记者询问中石油方面巴菲特在买入中石油股票前是否与公司高层有过接触时,公司方面表示他们跟记者得知此消息的时间几乎一致。同时,公司方面认为,巴菲特看好中石油主要是看中公司历年来的赢利能力及高股息回报。巴菲特是以谨慎投资著称的投资家,他的投资决策必然经过深思熟虑和仔细考察。

  中石油下属分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巴菲特的介入,中石油创出了一年多来的最高价,但此前中石油的股价无疑被严重低估。公司上市后三年多来,年营业额由上市前的1817亿元上升到2444亿元,股东权益由2097亿元跃升至31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6亿元、455亿元、469亿元;借鉴BP等国际著名石油公司经验进行了脱胎换骨般的管理再造,形成了以集中财务管理为中心、以股东回报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体系;股息收益率平均高达6%,而目前美国公司平均股息收益率仅为2%。他认为海外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介入,必将使中石油获得更多向海外拓展的契机。

  另据2003年3月3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2年度345家世界最受赞赏公司名单中,中国石油位列能源类公司第十位,比上年提高了两位。

  初识巴菲特

  中国人开始叫得上巴菲特这个名字,应该是1997年往后的事。但始于1996年的一波大牛市行情,却经常成为人们谈论巴菲特与中国股市关系的聊资,并认为是对那次上涨的重要解释。

  此后,《巴菲特如是说》等专门介绍巴菲特的翻译书籍资料在国内露面,国内不少证券分析师开始引用这位“奥马哈圣人”说明市场上涨原动力来自何方。巴菲特、伯克夏以及他们持有的一些知名公司,逐渐为大家所熟悉;而资料的丰富也使得一些职业投资人对巴菲特的投资思路、投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多年来,巴菲特被全球基金经理人奉若神明,即使在网络股高涨的那两年,巴菲特也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理智的基金经理人所遗忘。在科技股泡沫被越吹越大的时候,没有被冲昏头脑的基金经理们都会搬出巴菲特来,并说,“看,巴老并不看好科技股,不是吗?我们也该因此而警惕才是。”

  今年已72岁的巴菲特从十几岁就开始投资股票,师从美国证券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并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发挥到极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投资风格,身价从几千美元资本增长到今天的323亿美元,个人财产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尽管全球投资基金经理都将其视为投资楷模,但迄今能学其投资之道者寥寥。

  如果你有幸能将资产交于巴菲特打理,那将受用无穷。有人曾经算过,如果你在1956年交于巴菲特1万美元时至今日,你可能赚回2.5亿美元,而且还是税后盈余。巴老拥有的控股公司伯克夏至今仍以每股6.5万美元左右高居纽约交易所榜首。而这一高的“离奇”的价格相对公司经营状况而言却非常贴切。正如巴老在2002年年报中致股东的一封信所言,“我们2002年的净收益为61亿美元,这使我们每股账面价值提高了10.0%。在过去的38年里(也就是在现任管理层接管公司以来),每股账面价值已经由19美元涨至41727美元,平均每年增长率达22.2%。

  投资人?商人乎?

  虽然是证券投资界将巴菲特率先带入了国内,但对于巴菲特究竟是以什么为职业、应该用什么称谓来定义他,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基金经理、投资家、战略投资者到银行家、商人,名头多多。

  “巴菲特应该算一个战略持有者。这不同于一般的投资公司(如想收购深发展的新桥投资),投资公司不会一下子持有一家公司十几年,通常经过重组包装后就卖出去,而巴菲特会持有时间很长。但他持有的目的还是源源不断得到回报,不会亲自经营操作,这又不同于实业家。”渤海证券投行部副总李文认为。

  而深圳新兰德咨询专家左旭云认为,巴菲特的内在气质是个商人。他把巴菲特的投资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创立合伙投资公司的巴菲特是实践格雷厄姆投资法的一般投资人,并在1956年至1969年期间获得了投资业绩平均每年29.5%的复利增长、平均年度报酬率超过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报酬率22%的好成绩。

  而1965年他取得了以纺织为主业的伯克夏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尤其是在1969年结束了合伙投资事业之后,巴菲特的投资与收购发生了转型。与一般的做企业不同,他不是具体负责企业的经营运作,而是做大手笔的资产配置——将麾下所有控股的公司利润收缴上来,根据对于各家企业盈利前景和成长性的判断,重新将资本分配到有效率的地方,使公司的总体资产达到更好的增值。

  左旭云跟踪了多年来伯克夏的年报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他以伯克夏持有的喜斯糖果公司为例来说明:当初巴菲特以2000多万美元买下了账面资产不足于2000万美元的喜斯,目前喜斯留存的账面资产为3000多万,而巴菲特从这里拿走了约4个亿的现金。

  现金主要是依靠股息和分红形式流出的。“现金奶牛”(cash cow)型企业是巴菲特的重要指标,而对于网络这样“有远景有转机”但还需要加倍投入资金的企业,无法赢得他的青睐。

  “巴菲特从喜斯拿走的这些现金,投入到其他利润增长和回报都胜于喜斯的公司去。他不会你提出需要买设备就给钱,他会看给你买设备之后的回报——这就是他运用大财技的经营方式,从而使其旗下公司盈利赢得平均超过20%的年增长幅度。”左旭云认为。

  巴菲特本人也持上面的观点。他曾表示,自己比较像生意人或曰商人(businessman),而非投资人(investor)。对于自己的工作,他曾经用“聪明的资产配置”来形容。显然,他在很大程度上把伯克夏的业绩也归结为配置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股价波动。

  巴菲特帝国

  巴老的伯克夏在华尔街甚至全球投资领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皆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神话。该公司最主要业务为直接及再保险业,其他业务范围涉及地毯制造与销售、建材生产与销售、制鞋业、能源业、飞机及轮船驾驶培训、家具及珠宝零售、金融服务(房屋租赁、运输设备出租等业务)糖果制售、农用设备制造、乳制品制造、家居用品销售以及报业,此外还持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股票,其中尤以可口可乐、吉列、美国运通、迪士尼这样家喻户晓的名牌著称,但惟独与高科技无关。2003年3月8日,伯克希尔公司公布了令人羡慕的2002年年报:营业收入423.53亿美元,净利润42.86亿美元,每股收益2795元,总资产1695亿元,净资产640亿元,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提到巴老的年报应该是投资者了解他的一个重要窗口。因为此人除了每年年报中给股东的信和每年年会中与股东的见面,其余几乎很少抛头露面,而对其多年来的投资策略更是讳莫如深。所以,很多观察他多年的投资研究人士对他的了解也无非是从每年年报的信中以及他在年会中与股东为数不多的交流。

  巴老几乎是从每年冬天就开始起草年报中那封致股东的信,这也是华尔街顶尖投资家每年必读的投资宝典,尽管其中并没有谈及其任何投资策略和技巧。

  巴老每年的信中,除了告诉伯克夏公司的股东们他们得到的丰厚收益,也会对美国金融业最受人瞩目的话题给出真知灼见,比如2002年的年报中,巴老就针对安然等丑闻的公之于众,畅谈了自己对CEO、独立董事等问题的改进意见,引起了金融界的又一次争论。

  这位72岁的老人何以对投资、管理都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手段,全来自于他多年来对无数公司年报的仔细阅读,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华尔街日报》、财经类贸易类杂志,悉心揣测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和其导师格雷厄姆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

  巴老不仅读自己公司旗下数十家企业的年报,也读这数十家公司所有竞争对手的年报,而他旗下的公司涉及十几个行业,也就是说巴老要读十几个行业所有公司的年报,“我想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在谈什么,有什么新发现,用什么策略。”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伯克夏可谓是个业务庞杂的控股公司,从1965年设立以来的38年中,只有4年业绩没有跑赢同期标普指数,该公司除了拥有无数子公司,还投资一些垃圾债券,其中最受巴老爱护和重视的要数为2002年的伯克夏年报贡献颇大的保险业务,伯克夏2002年42.9亿美元的利润总额中,汽车保险业务获得69亿美元的保险金,税前承保利润达4.16亿美元。截至2002年末,伯克夏公司累计投资股票的成本为91.6亿美元,年末市值为283.6亿美元,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3亿美元,这为巴老来年的投资准备了丰富的弹药。

  巴菲特理念的中国实践

  在1997年股价走出66元高耸尖峰的四川长虹,对不少投资人来说至今记忆深刻。“当年还不知道巴菲特,但国内股市中已经有些看上市公司业绩投资的思想,我还靠这赚过钱呢!”现在是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的何先生说,当时看到四川长虹中报报出1元多钱的净利润,估算全年每股盈利怎么也超过2元了,可股价还不到20元钱。当时想,这种股票买了怎么也亏不了,一时亏了就拿着保准没问题,这一拿就拿到40多元,之后抛掉了。这是中国人最早对巴菲特理念的了解。

  买公司而不是股票

  没有把自己当成茫茫股海中的一员,但巴菲特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毋庸置疑。很多人都把他奉为价值投资的楷模。但不少业内专家表示,不能如此简单地将二者画等号。

  开放式基金银华优势企业的基金经理石松鹰认为,价值投资的方式其实在任何市场上都存在,只不过我们讲的价值投资和巴氏、格雷厄姆讲的价值投资具有实质上的区别——他们的市场价值一般更接近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所以,市场上会存在市场价值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可能——按照格雷厄姆的理论,投资人只应该买进股价低于净值2/3的股票;而在中国,公司的交易价值一般会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所以,在国内做投资需要经理人对相对价值进行更多的判断。

  “还要区分开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前者是典型的价值投资,在公司的股价已经低于资产净值时才介入。”左旭云表示,巴菲特自己在《回忆录》中曾说,如果做一个忠实于格雷厄姆方法的投资人,自己很可能就是一个平庸的投资人。

  对于恩师,巴菲特形容自己身上流着85%格雷厄姆的血脉,但他也用“烟屁股投资法”来形容格氏“以低价买进某公司股票,待公司有转机后再高价卖出的方法”。

  差别在于另外的15%的血液——巴菲特承认那来自费雪。他从费雪处学来了对企业与经营特质作深入研究的方法。

  那么,证券市场对于巴菲特又意味着什么?

  左旭云认为,证券市场大幅波动、过度反应的特点,为巴菲特提供了好的买入机会。

  “依我们过去的经验显示,从公开市场所买进部分股权的价格远比整笔购并所谈的价格要低许多。”巴菲特自己也曾点明这个意义。

  除了格雷厄姆,“还要严格区分开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上海一位海外归来的基金经理又指出。虽然两人都提出只投资于自己熟悉的领域,都冠名以价值投资,但后者作为公募的开放式基金的基金经理,显然更是证券市场上谈论的价值投资概念。从平均持有股票的时间看,彼得·林奇肯定短于巴菲特,从持有股票的数量看,又要多于巴菲特,更重要的是彼得·林奇不可能过深介入一家公司,他持有公司股票的比重受到基金投资的种种政策约束,而巴菲特不仅可以严重影响公司的管理层,而且,很多收购的对象都不是上市公司。

  相对于“价值投资”,很多人士认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精髓应该说是“买公司而不是股票”,不关注短期的股价涨跌。

  巴菲特投资公司的标准为:所选公司一定要稳定经营、产品简单、财务稳健、经营者诚实理性、经营效率高、具有“经济商誉”、较高的“所有者收益”。而除去这种选择依据之外,非常重要的另一点是他能够长期坚持,始终不渝。石松鹰先生认为,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不被别人轻而易举的复制,就在于他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恪守自己的投资理念,在市场条件与其投资理念相冲突时,他宁可选择暂时退出市场,也不放弃自己的理念。也就是这样地不为市场所动,才能使他安全度过了美国历史上的多次股灾,成功地为股东保护和创造了财富。

  而石松鹰相信,正是由于巴菲特具有比较长时间的、稳定的业绩,这能给股东很大的说服力,使他们相信在以后的投资过程中,巴菲特还能做到与原来一样成功,因为巴菲特过往的投资业绩已经使得这些股东完全理解了他的投资理念。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6-5 10:57
接上贴:
中国能学巴菲特?

  中国的投资人能不能学巴菲特?长久以来,这都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的看法是巴菲特只可以借鉴,无法照搬。真正严格起来,按照巴菲特的方法在中国股市中几乎寸步难行。

  内地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在2001年年度报告中就指出,在国内证券市场当前状况下,类似巴菲特那样的绝对价值投资机会相当少,而我们从基本面研究为出发点的投资实际上是做相对价值投资。应该说这种投资环境对投资时机选择能力的要求相当高,这可能也是国内基金经理们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

  观看股市构成的基础“细胞”上市公司,银华的石松鹰先生也罗列出诸多因素制约:

  首先是当前国内很多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很多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这与巴氏股票选择标准中要求经营者诚实理性的要求相冲突。而巴菲特喜爱完全拥有一家公司,但国内大量不流通的国有股决定了其他投资人难以超越而成为控股股东;

  其次,巴氏对于他所投资的公司力求业务简单、容易理解,前景看好,但是国内证券市场在信息披露制度上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存在较多的信息不对称,而正是这种不对称造成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缺乏了解;并且也很容易形成内幕交易,侵害投资者的权益;

  尽管我们国家的会计制度越来越完善,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漏洞,再加上信息不对称,使得上市公司很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很容易形成内部人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机会;

  此外,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被市场高估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巴氏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选股标准,而且“所有者收益”也低于巴菲特的指标。

  巴菲特的资产规模和名望也是难以效法的。业内人士指出,在投资感兴趣的公司之前,因为金额庞大,持有股权甚多,所以,巴菲特有很多机会去接触公司负责经营管理的阶层,容易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和发展前景,这显然也是一般投资人难以得到的优势。

  股市中对于巴菲特多年的成功不吝赞赏,然而另一个事实是,繁忙的华尔街无法诞生巴菲特,巴菲特也远离华尔街的喧嚣躲在自己的小镇,二者犹如比肩的平行线各自前进。证券投资界的土壤似乎注定无法创造巴菲特。

  对此,石松鹰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能像巴菲特这样拥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在许多投资机构中,由于短期业绩的压力,使得许多投资经理人不得不在乎短期股价的涨跌,造成他们不能始终一贯地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在不同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之间轮转,而这样势必会对投资的长期收益造成影响。

  这种短期的巨大压力在目前的中国相当严重:证券公司的自营部门和民间机构多以一年作为投资期限,提出计划和任务;证券投资基金更是一周排一次名、一季度考核一次。“不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倒下,否则一切都是白搭。其实,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不少了。”一位基金经理说。

  中国投资者的机会

  不过,石松鹰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在市场上的流动越来越流畅、越来越快,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国内机构投资者纷纷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越来越关注投资的基本面研究,使得公司市场价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相关度越来越强;QFII的加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的有效性,所以,上述的这种情形正在逐步改变,而且有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进程要快得多。

  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巴菲特接受专访时曾说过,他是一个在正确的时间,出生于正确的地点的人。如果生于1700年的美洲,他什么也不是。“能够生于20世纪30年代,就像是‘中了超级大奖’一样”,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迅速的发展,给他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发展机会。

  而很多接受采访的人士都认为,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类似的机会。申万研究所的康伟认为,近两年宏观经济指标的良好表现已经显露未来的势头,这种发展的力度和惯性会推动经济继续走好。

  鹏华基金管理公司一位基金经理则相信,在中国这种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和开放都在不断推进,越发激烈甚至残酷的市场竞争必然通过优胜劣汰筛选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如果现在能够发现这些企业的萌芽,开始介入,随着它们的成长一定会带来可观的回报。

  不过,银华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石松鹰也指出,国内很多企业经营历史比较短,许多行业均处于成长期,而且在加入WTO后能否保持原有的竞争力,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根据其较短的经营历史很难对其未来进行比较确定的判断。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6-5 10:57
“三不四要”理财法适合中国工薪族 拜师巴菲特

新闻晨报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投资家,但两人的投资风格却迥异。索罗斯喜欢激进和冒险,崇尚“要么赚很多钱,要么赔很多钱”,而巴菲特则看中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中国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一般不喜欢冒险,且多数人不具备索罗斯那样超乎寻常的承受力和判断力,所以,堪称巴菲特投资理念精华的“三不四要”理财法更适合中国工薪族投资者。


  ●不贪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到了1969年整个华尔街进入了投机的疯狂阶段,面对连创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却在手中股票涨到20%的时候就非常冷静地悉数全抛。后来,股票出现大幅下跌,不少投资者倾家荡产。

  ●不跟风。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赢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鸡犬升天。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人们这才明白他不盲目跟风的睿智。

  ●不投机。巴菲特的“投资不投机”是出了名的,他购买一种股票绝不在意来年就能赚多少钱,而是在意它是不是有投资价值,更看中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钱。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要投资有稳定经营史的企业。一个公司具有稳定的经营史代表良好的业绩和回报,投资这样的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波动。

  ●要投资资源垄断型行业。从巴菲特的投资构成来看,道路、桥梁、煤炭、电力等资源垄断型企业占了相当份额,这类企业一般是外资入市购并的首选,同时独特的行业优势也能确保效益的平稳。

  ●要投资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巴菲特与人们只注重概念、板块、市赢率的投资方式不同,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的。不熟悉、前途莫测的企业即使被说得天花乱坠也毫不动心。

  ●要投资那些经营理性、始终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巴菲特总是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企业。
作者: bob2002    时间: 2003-6-5 16:41
好像讨论很少!!
  我觉得中国的证券分析师们在谈学习巴菲特或彼得。林奇之前,先应该练练腿!!而不是将所有的时间用在电脑前,或埋在报表里。这不叫价值投资!!
  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价值一定要到那个企业去!!亲眼看看他的生产过程、他的厂房。听听他们的报告会。这样才会有第一印象。然后才是运用所掌握的工具去判断是否有价值。
  我不知道我们这么多地分析师、股评家有多少去过自己推荐的公司?有多少知道这些公司生产的是什么?卖给谁?至少我们公司就很少有证券的分析师来,来得多的是投行的人,主要也是谈所谓的“项目”合作。
  彼德林奇,一年大部份时间用来拜访上市公司。也许国内的环境无法让所有的分析师都能去拜访自己感兴趣的上市公司,但分析师一定要有跑断腿的思想觉悟
作者: Askings    时间: 2003-6-7 12:32
o ~~~~~~~~~~~~~
终于找到了,哈哈,看到巴菲特就兴奋,不知楼主能否将他每年的投资报告做成电子书籍呢?
非常感谢,期待
还有如何联系楼主?
my e-mail zas5678@sohu.com
              AsKing59@hotmail.com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6-7 16:15
我的联系方式:haitaoqi@163.com
MSN:htqi@hotmail.com

巴非特的每年投资报告我手边有,不过都是ward文档,如果需要,我可以逐步传上来,不过我没有时间做成电子书,不知那位家人愿意帮忙?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6-11 10:07
巴菲特致书股东:我是企业分析家

证券时报全景财经 吴鹍/文


  5月3日,巴菲特的旗舰伯克夏·哈撒韦公司举行股东年会。在这之前,董事会主席沃伦-巴菲特亲自撰写了“致股东们的一封信”,这是公司年报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充满着投资的智慧与哲理。

  2002年财年,伯克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业绩:净收入达61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2795美元,公司2002年的账面收益比标准普尔(S&P)500的表现还要高出32.1%。需要提醒的是,2002年对全球来说无疑是个经济衰退的年份。

  36页的“致股东们的一封信”占据了伯克夏公司年报的1/3,据说这是大师给股东们最长的信了。巴菲特对公司治理、股票分析、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的阐述,其观点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华尔街及投资界的广泛关注。

  巴菲特在信中说,“当我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者宏观经济学家……”。与此相反,在沪深两市,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证券分析家、市场分析家,股民对技术的膜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企业的分析,乃至行业的分析,却是相当的肤浅与缺乏。

  大师认为,目前美股的价位还没有回调到位,他说:“尽管普通股的价格已经在三年熊市中大大回落,但是我们还是很少发现哪怕具有一点点吸引力的股票。”他形象地比喻到:“如同宿醉后的难受程度和狂欢时的酒量成正比例一样,目前股市中消沉阴郁的氛围是对前几年疯狂泡沫的回报。”

  对于财务造假,大师表现出高度的怀疑与愤恨。“我们常常对那些声称能预测出公司增长数字的CEO们持怀疑态度,而当他们的数字准确地变成现实之后,我们的疑虑就更加深重……经理人可能会在最后时刻捏造数字。”敢于怀疑,这是大师成功的关键。直到今天,巴菲特仍然无法看懂安然公司的某些交易记录和解释。

  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大师在信中提出严厉的指责:“公司信息公布中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注脚和解释……你之所以无法看懂年报中的信息,是因为这家公司的CEO本来就不想让你知道这些内容。”伯克夏的年报密密麻麻写满了信息,尽管没有照片、彩图,但内容相当清晰。

  大师在信中呼吁,“当CEO们在工作上表现平庸甚至恶劣时,董事会必须有能力摆脱他们的控制,不管CEO本人的性格和举止有多么可爱有趣。”许多CEO出于个人贪欲大肆敛财,为吸引投资者的资金“善意”欺骗。巴菲特将此归罪于董事会的软弱无力,他打比喻说,董事会应该毫不客气地请平庸的CEO们走人,“董事会应该像18岁的新娘一样有勇气,当85岁的百万富翁新郎问新娘,如果没有钱她是否还会爱他?年轻的美人回答道:“是的,我仍然会爱你,但我会离开你”。

  小罗伯特·海格士多姆在《沃伦·巴菲特之路》中写道:“那些有足够的素质能把报告(伯克希尔·哈斯维公司的年报)从第1页读到尾的人得到的回报将是一剂兼具金融知识、幽默、坦诚的良药。”大师在信函的最后,邀请股东们参加股东大会,会前要准备好最尖锐的问题,会中“我们将租用美国运通公司(这是伯克希尔目前投资最多的股票)为你们提供交通服务……很少有人能够抵御TPC(2002年伯克希尔最大金额的收购)食品展览的诱惑……我们的GEICO公司为股东们准备了各地的保险资料和最新信息,会给你们提供股东特殊折扣……伯克希尔旗下BORSHEIM珠宝首饰店也将为股东提供特别折扣,据说将低于同行20%的价格,买得越多就越省钱,这是我太太和女儿告诉我的至理名言……”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6-11 10:37
巴菲特致书股东:我是企业分析家

证券时报全景财经 吴鹍/文


  5月3日,巴菲特的旗舰伯克夏·哈撒韦公司举行股东年会。在这之前,董事会主席沃伦-巴菲特亲自撰写了“致股东们的一封信”,这是公司年报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充满着投资的智慧与哲理。

  2002年财年,伯克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业绩:净收入达61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2795美元,公司2002年的账面收益比标准普尔(S&P)500的表现还要高出32.1%。需要提醒的是,2002年对全球来说无疑是个经济衰退的年份。

  36页的“致股东们的一封信”占据了伯克夏公司年报的1/3,据说这是大师给股东们最长的信了。巴菲特对公司治理、股票分析、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的阐述,其观点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华尔街及投资界的广泛关注。

  巴菲特在信中说,“当我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者宏观经济学家……”。与此相反,在沪深两市,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证券分析家、市场分析家,股民对技术的膜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企业的分析,乃至行业的分析,却是相当的肤浅与缺乏。

  大师认为,目前美股的价位还没有回调到位,他说:“尽管普通股的价格已经在三年熊市中大大回落,但是我们还是很少发现哪怕具有一点点吸引力的股票。”他形象地比喻到:“如同宿醉后的难受程度和狂欢时的酒量成正比例一样,目前股市中消沉阴郁的氛围是对前几年疯狂泡沫的回报。”

  对于财务造假,大师表现出高度的怀疑与愤恨。“我们常常对那些声称能预测出公司增长数字的CEO们持怀疑态度,而当他们的数字准确地变成现实之后,我们的疑虑就更加深重……经理人可能会在最后时刻捏造数字。”敢于怀疑,这是大师成功的关键。直到今天,巴菲特仍然无法看懂安然公司的某些交易记录和解释。

  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大师在信中提出严厉的指责:“公司信息公布中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注脚和解释……你之所以无法看懂年报中的信息,是因为这家公司的CEO本来就不想让你知道这些内容。”伯克夏的年报密密麻麻写满了信息,尽管没有照片、彩图,但内容相当清晰。

  大师在信中呼吁,“当CEO们在工作上表现平庸甚至恶劣时,董事会必须有能力摆脱他们的控制,不管CEO本人的性格和举止有多么可爱有趣。”许多CEO出于个人贪欲大肆敛财,为吸引投资者的资金“善意”欺骗。巴菲特将此归罪于董事会的软弱无力,他打比喻说,董事会应该毫不客气地请平庸的CEO们走人,“董事会应该像18岁的新娘一样有勇气,当85岁的百万富翁新郎问新娘,如果没有钱她是否还会爱他?年轻的美人回答道:“是的,我仍然会爱你,但我会离开你”。

  小罗伯特·海格士多姆在《沃伦·巴菲特之路》中写道:“那些有足够的素质能把报告(伯克希尔·哈斯维公司的年报)从第1页读到尾的人得到的回报将是一剂兼具金融知识、幽默、坦诚的良药。”大师在信函的最后,邀请股东们参加股东大会,会前要准备好最尖锐的问题,会中“我们将租用美国运通公司(这是伯克希尔目前投资最多的股票)为你们提供交通服务……很少有人能够抵御TPC(2002年伯克希尔最大金额的收购)食品展览的诱惑……我们的GEICO公司为股东们准备了各地的保险资料和最新信息,会给你们提供股东特殊折扣……伯克希尔旗下BORSHEIM珠宝首饰店也将为股东提供特别折扣,据说将低于同行20%的价格,买得越多就越省钱,这是我太太和女儿告诉我的至理名言……”  
作者: 夜归灵    时间: 2003-6-11 13:49
楼上的提的很对,我在看巴菲特投资策略时也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6-13 16:29
资本和财富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越过临界点后,财富积累的速度会突然加快。对于巴非特来说,可能是100万美元,对于我们也许是100万人民币或1000万人民币。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其实是很弱的,因此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更应当把控制风险作为第一要务,以便为财富的增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 netsafe    时间: 2003-7-16 15:19
you are a good man. thank you so much. i have learnt more from your materials. Thanks again.
作者: marss    时间: 2003-7-20 21:51
价值投资理论和其他投资理论,其实都是围绕着基本的价值规律做的分析:商品的价格以价值量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投资理论,注重股票代表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注重的是本质的东西;其他投资理论,分析的则是价格波动的规律。
作者: qihaitao    时间: 2003-7-21 10:52
巴菲特、蝴蝶翅膀及SARS风暴  
文/飘渺  
    -学习沃沦·巴菲特的《忠告股东》
    巴菲特是美国的股神。
    2003年2月21日,巴菲特随公司报表,发表了他传统的“致股东们一封信”。在信中,巴菲特一如既往地表达了他对许多问题的独到见解。

    有经验的老家伙
    巴菲特在信中说到:“我们拥有一个出色的团队,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出于经济上的需要而工作,我们现在已经有六位年龄超过75岁的经理,我希望在未来四年里这一数字至少会增加到八位。”
    巴菲特这种相信“有经验的老家伙”的做法确实值得思考。大家知道,在此次非典突发事件中,有三位中国的老医生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一是蒋彦永医生,他在临床中首先感到SARS病毒的传播数据有误,察觉到SARS病毒对于接触人员的高感染率是此病的一大特征。所以,他上书中央,对于此病提出了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观点。
    其二是姜素椿医生。姜教授是首批被SARS感染的老专家,他身患多种疾病,特别是他的肺由于严重的肺部疾病还做过大手术,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他感到自己已经被感染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以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并以自己为试验对象寻找SARS的治疗方案。是他果断地制定出利用SARS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感染抑制型”治疗试验,这不但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也间接证实了在当时全世界也还无法完全确认的事实,即SARS确实是一种未知病毒所支配的顽症。
    其三是钟南山医生。钟南山教授是院士,他的事迹,报道极多,在此不作赘述。
    医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对自己所罹患的疾病束手无策。在此次抗击非典的危机中,我们看到中国这么多的老医生、老专家、老教授,他们平时是默默无闻的,但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却能够砥柱中流,能够发挥无比巨大、甚至无法想象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姜素椿医生对于此次抗击SARS的特别贡献,可能需要我们特别予以指出。
    根据巴菲特的经验之谈,“有经验的老家伙”是不可替代的。此外,老家伙们也没有后顾之忧,“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出于经济上的需要而工作”,所以他们敢说真话、敢做敢为、甚至顶撞领导。其中尤以“敢说真话”最为重要。
    经验是很值钱的东西
    另外,巴菲特也并未排斥新手。在他的企业里,虽然有“老马识途”,但是员工本身不可能都当董事,所以,他同时也主张,任何人只要做有用的事情,总会有相应的报酬。但正因为存在着“新手”与“老手”的区别,所以在一个企业里,对于新的管理者与新的员工,最好的报酬其实就是经验。
    巴菲特曾经说过:经验应该是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是别人无法抢走的最重要的个人财富。所以,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应该也如钟南山、蒋彦永与姜素椿所在的医疗领域一样,老人的经验,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否则,天下太平的时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有事的时候呢?一旦出现大乱子,再回头已成千古恨。
    不要下死命令!
    巴菲特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他的语言表达力强,生动活泼,但从来不把话说死,这也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样,巴菲特不但是说,他也以此看人,他对那些总是公布“预估利润”和“预期增值”的公司,也就是喜爱把“好话”说死的人,始终持有“怀疑的态度”。
    他非常肯定地说:投资与生意,很少是在平静的、无波澜的环境中进行,利润也不会一路平坦地发展。“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公司在下一年、甚至不知道在下一季度的收益状况。所以,我对那些总是宣称自己已经知道‘未来’的企业抱有怀疑态度?如果他们持续达到所宣告的目标,我们就会彻底地怀疑他们?经常许诺要完成某个数值的管理人,有时候会不惜一切地造假!”  
不能因为你是领导
    据报道,继我国全民抗击非典的战役开始以后,有不少地区“自立军令状”,他们称,“要是一所大学发生大规模疫情,某某人就立即引咎辞职”。还有更为惊世的言论,甚至有人表示,他已经下达了“死命令”:如果出现一例非典患者,该辖区分管领导“就地免职”!   
    时值“非典”,作为领导干部,严于律己是应该的,群众也乐于看到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领导们表现出一种破釜沉舟的气概和勇气。但是,抗击非典,最应该出来说话的人,首先是专家、是医生、是专业人员,而不是“百忙中”的领导干部。
    领导们的表率垂范,相信下面的干部群众更会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但是大家都知道,领导不是医生,他们并不懂如何防病、治病,在这方面,他们不可能比专家、比医生懂得多。“非典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他是领导,“官大表就准”,什么都能“说了算”。
    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事,这只是最简单的道理。   
    临床验证与公共危机
    正如世卫组织的一些专家所一再指出的那样,其实非典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可抗力”,依靠科学的方法,的确可防可控,但也有可能在某一个阶段“防不胜防”,何况关于非典的传染途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彻底弄清楚的。
    故此,更科学的态度是你要承认事实,不论是官是民,凡事不敢绝对化、一刀切,考虑到很多因素,这都不是简单地“抓一抓”就可以解决的。
    换言之,在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出现了“非典”,并不是因为防控不力的原因,而是某种不可控制的因素。只有承认这一点,敢于面对事实,才是直面困难理性的态度。但在我们的领导中,很多人都没有感觉到、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与巴菲特的经营理念相比,任何“行政命令”都暴露出不切实际的一面。医生的水平,患者知道。对于非典,钟南山教授的很多次病理答疑都在央视进行了直播,我发现,他最爱说、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我还不知道。
    实际上,在行政上下达某些“命令”的时候,更多的可能是有副作用,比如更多的恐慌包括形式主义的东西。正如巴菲特所说,这很容易“导致有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不择手段,以致酿成恶劣后果”。
    混沌理论中有个著名的“蝴蝶效应”,蝴蝶在东海岸轻轻地扇动几下翅膀,在西海岸却引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面临公共危机,越是复杂时期和突发情况,越能考验我们的理性和冷静。
    捏住蝴蝶的翅膀!
    中国古代有“不为良相,可为良医”的说法,所以,巴菲特如果不是投资家,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代良医。问题在于,真正的良医,可能并无什么名气。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扁鹊论医”的故事。
    有一次,魏文侯问扁鹊:你家有兄弟三人,谁是最好的医生呢?扁鹊说:“某昆弟三人,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谗血脉、投毒药、剖肌动腐,而名出闻于诸侯!”
    说白了,对于SARS,我们可能并不需要扁鹊这样的技术,做“面面俱到”的大文章,我们需要的是“上医”,是能把  SARS这只魔鬼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装回瓶子里去的那个人……所以,我们可以设想,一位好的医生,他首先不会是一只鸵鸟,只知道顽强地把脑袋埋进沙子里去!其次,也但愿他会如扁鹊的长兄一样,追求“名不出于家”的效果。问题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这种时候,出名就是一切,恐怕只有扁鹊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案,而扁鹊长兄的方法,巴菲特的方法,根本无人采纳!
    作为一种突发疫情,此次“非典”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然空前,但是这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出名的机会、表现的机会。每个人,每个专家,每个官员,都会在意这种出名机会,伺机宣传自己;在一个前途没有保障的环境里,只要一个正常的人,只要他的脑袋没有进水,他就不会采取“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的最优方案。因此,SARS就有被这种社会的不良经济环境所异化的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目前,我们也许根本就无法找到最佳的办法,根本无法“捏住蝴蝶的翅膀”,而只好共同对抗一场空前的、旷日持久的“SARS风暴”。
作者: 踏歌而行    时间: 2003-7-21 12:24
个人崇尚巴氏的价值投资理论,而不喜欢之盯着庞大的股市数据。
好文!顶
作者: liangyu    时间: 2004-3-20 00: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