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考考你的经济学常识:七个问题 (茅于轼) [打印本页]
作者: 弹涂鱼 时间: 2003-4-29 17:04
标题: 考考你的经济学常识:七个问题 (茅于轼)
1994年4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经济文化月活动。在开幕式上邀请了七八位北京经济学界著名人士到会发言,每人限定1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许多经济学家言犹未尽。会上大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教授作了7分钟发言,提了七个经济学的普通问题,难倒了不少北大师生。
他认为经济学知识是每个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应具备的,所以现在高中和大学里都要教政治经济学。但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能否传授有用的经济知识却可能存在问题,因此他出了七个普通问题,考一考非经济专业而学过一般政治经济学的学生。如果大部分问题都答不上,就证明当今的经济学作为一门大学里的公共课有加以改造的必要。这七个问题都不是冷僻怪题,但看来容易,却真难回答。七个问题激起了北大校园内一阵不平静的思考。
下面就是茅于轼教授所出的七个题目:
1.何以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
从简单劳动如餐馆里洗碗,到复杂劳动如外科手术大夫,几乎一切行业中中国的从业人员所得到的待遇远远比不上美国同行的待遇。我们也可以不用货币收入,通过汇率折算,而可以直接比较吃、穿、住、用、玩的实际生活水平,这一结论仍旧成立。
有的经济学家解释说,一般而言,美国工人使用的工具先进,所以同样劳动产出的价值较多。可是拿洗碗,理发等服务业来说,工具的先进并不起多大作用。再说中国也有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那甲工人的待遇仍不能和美国工人衍比。
由于穷国和富国同工不同酬,当他们之间发生贸易时,富国包含少量劳动的产品可以交换穷国包含大量劳动的产品,因而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富国剥削了穷国。可是在没有贸易往来时,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旧存在,这显然不能用剥削来解释。正因为存在这一现象,所以不少人希望移民到富国去,使自己支付同样的劳动能得到较好的享受。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泉源。根据这一理论,质量和数量相同的劳动应该创造出相同的价值,可是政治经济学从来没有对富国和穷国同工不同酬的事实作出任何最起码的解释。
2.投机活动是否创造财富?
这里我们将投机活动定义为一些人既不生产又不消费,买进只是为了卖出,并从买卖差值中赚钱的活动。这包括房地产、股票、期货的投机,也包括囤积居奇,制造价格差别从中渔利的行为。
如果投机活动不创造财富,那么投机赚的钱只是一种变相欺骗,把别人口袋里的钱骗到自己口袋里,那就和赌博没多少区别。世界各国政府多半禁止赌博,却极少禁止投机。
如果投机钱确实创造了财富,那么这一部分钱应该计人国民生产总值。那么请问,投机分子为谁服了务?生产出了什么产品?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3.交换能否创造价值?
据说,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等价交换,意思大概是说买卖双方谁也挣不了谁的钱,同
时谁也不会吃亏。可是做买卖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而是为了赚钱。无论是国际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任何一笔双方积极参与的公平交易,都同时为双方带来利益。当然,这并不是说做买卖永远都能赚钱,蚀本的情况是存在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双方出于自愿同意,任一方赔钱的交易是做不成的。
如果承认了交换能赚钱,试问这新增的价值从何而来?
假定一头羊与一柄斧交换,交换之前和交换之后都是一头羊一柄斧,仅仅是变换了他们的所有者。从劳动创造价值来看,交换能创利更不能自圆其说。
你是相信交换能创造价值,还是坚信交换不能创造价值,你的理由何在?另一种说法的错误何在?
4.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例。货币之所以有价,是因为它有购买力,因此货币交换的比例显然应该等于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这种论断大量地流行于当今肤浅的教科书里,但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两种货币的购买力的比取决于买什么东西。例如,用美元买汽车,其购买力约为人民币的20倍,但用美元买旅游鞋,两块美元也顶不上一块钱人民币。实际上,正因为买各种商品时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价不同,才有国际贸易发生。用美元买汽车便宜,而用人民币买旅游鞋便宜,所以才有中国出口旅游鞋进门汽车。
对上述问题比较接近的说法是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的供需情况,当用人民币买美元供不应求时,美元汇价上升,反之则下跌。然而这一答案只是对现实的描述,井未从经济理论上加以说明。譬如这样的汇率和购买力比较有什么关系?这种汇率有什么特点?它是有利于两国,还是不利于两国,或有利于其中的某一国?
5.“有计划、按比例”有什么错?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是“有计划、按比例”。每当国民经济出毛病时,我们总可发
现是某种比例失调所引起的,所以事先把比例掌握好,就不致发生比例失调的毛病,因而才有“有计划,按比例”的说法。市场经济则是靠着成千上万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它无疑带有盲目性。当然价格确能调节余缺,因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从而消费增加,生产减少;供不应求时则相反。然而这种余缺调剂能否实现我们所需要的比例,却没有任何保证,是什么理由,我们竟放弃了这个基本规律,改换为市场的盲目调节呢?
6.钱能不能度量价值?什么条件下它能?什么条件下不能?
我们知道,凡是不能交换的东西,都不能用钱度量其价值。健康是有价值的,然而不能交换。一个人生了病,不论他愿意出多少钱给别人,也不论别人有多愿意用自己的健康去交换钱,事实上也无法做到。除了健康,还有友谊、爱情、创造欲望和好奇欲望的满足等等,也都不能用钱交换。
那么,凡是能交换的东西是否都能用钱来度量其价值呢?工厂产品的价格高于它原料的价格,其差价是否精确地表明了工厂创造的价值?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即使工厂内部的生产状况完全照旧,它创造的财富是否也相应地变动?一个人做生意赚了钱是否证明他创造了价值?
7.是什么决定了一物的价格?
我们知道,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一般而言,产品的成本是企业已知的,所以上述问题也可以表述什么决定了利润。
利润的变化很大,有时可能是负的,这就是企业亏损;有时可能超过了成本,使利润率达到百分之百。企业没有不希望多赚钱的,那么是什么限制了利润呢?
合理利润又是多少?如果你是一名物价检查员,你将如何去执行任务?利润率达到什么水平可以称之为暴利?如果你认为利润率达到50%以上就可以算暴利,你如何去说服坚持10%作标准的人?
问题已经提了出来,答卷平均能评多少分,没有人统计。但从北大校院内沸沸扬扬的议论来看,大家开始反省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育是否有助于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大业?这种教学究竟给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大学教学本来应该领先于现实的发展,可是这一门课程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当然,这些司题并不是仅仅针对北大的。但几十年来北大师生一直是我国学术和文化的先驱者,也许会在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上率先行动。[em06][em10][em06][em10]
作者: 弹涂鱼 时间: 2003-4-29 17:07
一段时间后再公布答案。
请网友热情讨论!!
谢谢!
作者: yamhai 时间: 2003-5-3 14:43
这7个问题是经济学最为基础的问题,已经有比较标准的答案(可能还会进一步发展),目前是进入如何实际使用阶段的研究了。
作者: huangdi 时间: 2003-7-19 21:35
就是将马克思的经济学批评得一塌糊涂的!
作者: callmeceo 时间: 2003-7-26 23:39
:0其实很多问题用现有的经济学常识来理解和解释都没很多意义??市场真的按照理论那样走吗??理论知识只是总结和偏离于现实的!!!答对了一个问题有能证明是什么呢??就能衡量一个人的经济知识素养了吗?我是学财务的,但是对这些问题我反而没有很清晰的答案,那时因为离开了书本,我看到的环境大不一样!!
有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现在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以及汇率问题带来的问题
!
作者: rabing 时间: 2003-7-29 18:01
感兴趣!关注。。。自己想不出来,搬个板凳拿个小本记录。
作者: rejohn 时间: 2003-8-15 11:13
1.工资与购买力水平、供给需求有关,
2.投机不创造价值,但是能促进市场价格的发现,为价值交换创造条件,间接促进价值创造
3.交换创造投机,答案原理同二
4.汇率由两国购买力水平比值确定
5.有计划、有比例肯定错,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计划、比例失调
6.钱不能完全度量价值,钱只是反映价格,因为供求关系变动导致价格有时不能反映价值
7.供给与需求关系决定价格
作者: yzhass 时间: 2003-9-16 13:15
楼主给答案吧!
作者: mikewei 时间: 2003-9-16 15:33
很好的问题
值得思考
作者: jcl 时间: 2003-9-24 23:03
1.何以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
效率不同,效能不同。
2.投机活动是否创造财富?
实现了财富的有效转移,社会财富总值不增加。
3.交换能否创造价值?
交换的目的是满足各自的需求。
4.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两种货币总需求量的比率
5.“有计划、按比例”有什么错?
按成本效益原则,当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方法的实施成本高于其收益时,就会弃之不用。不是它有错,而是用不起。
6.钱能不能度量价值?什么条件下它能?什么条件下不能?
能。使用时可以。放银行就只是一个面值而已。
7.是什么决定了一物的价格?
市场
我的回答相当不全面,之所以要答,是认为教授在多处地方偷换概念,另外也有很多概念的内涵是不明确的。
花长篇大论驳倒某人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提供一些看问题的角度而已,以正视听。
最近在看他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实在看不下去。
作者: kelvinz 时间: 2003-10-2 11:15
值得思考!
经济学学了就忘!
作者: yuliming 时间: 2003-10-16 12:17
期待答案!!
作者: 临界 时间: 2003-10-17 14:43
很简单,第一个问题是由于个体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效率低
第二个问题是由于买卖过程提高了货币周转率
第三个问题是由于各取所需,物以稀为贵,满足了各自的需求,显然是创造了价值
第四个问题是由于消费错觉引起的,例如房价上涨我们说货币贬值,但同时车价又是下跌行情,汇率最主要看的还是综合实力比较
第五个问题主要是计划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六个问题主要是个哲学的问题,没有意义
第七个问题主要是由供需比决定
作者: lotus_123 时间: 2003-10-17 16:18
快说答案吧,等不及了。最好详细点,深入浅出,否则我这样的肯定看不懂的。
作者: jcl 时间: 2003-11-3 21:18
这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吧?
作者: liumouhu 时间: 2003-11-25 12:36
在《资本异论》中都有答案
作者: 卖身不卖艺 时间: 2003-12-16 17:22
那么请问,投机分子为谁服了务?生产出了什么产品?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让市场更充分!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3-12-17 10:43
由上面一些回答看到了“政治经济学”多年洗脑还是蛮见效的, 呵呵!
茅老的 “ 谁妨碍了我们致富”一书中,告诉了我们大多数“政治经济学”的答案为什么是错的,上面的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在那本书里也可以找到。
作者: winglight 时间: 2003-12-31 17:05
只回答第一个问题
1。中美两地是不同市场,当然会有不同的工资体系,就像西藏拉萨的蔬菜比肉类贵
2。不同市场之间的流通,有交易成本,阻止了更廉价的商品去取代昂贵的商品
3。没有完全相同的产品,就像肯德吉的可乐比士多店的要贵几倍
4。生活物价指数不同,实际购买力的差距与货币工资的差距也不是线性关系
结论就是,由于假设前提不成立,两者的价格本就没有可比性~~~
PS.曾经想看资本论。看了一百多页,看不下去,一个是内容生涩,另一个是太古老的理论,没什么研究的兴致了
作者: fishdd 时间: 2004-2-3 18:47
期待中,答案或者精确的解释 ,谢谢!找个沙发躺着听!!!!
作者: cesar 时间: 2004-2-11 22:00
1、工资由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决定。劳动需求又反映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同工不同酬由很多因素决定: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管制等)、最低工资标准(工会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生活资料的成本(房租、交通、教育等)等。当然,姚明是例外,所以,到哪里都是能力决定一切。
4、购买力平价论是有局限性的:1)许多物品是不容易贸易的,如理发,在香港要比在深圳贵几倍,当然,香港人可以到深圳理发,深圳的理发师也可以申请到香港去(好象不是紧缺工种哦),但这种套利是很有限的,无法消除两地的价格差,所以,港币在深圳购买的理发价值会继续大于香港,这样就产生了购买力平价背离;
2)一些可贸易物品并不能完全替代国外的相应产品,如一些消费者偏爱丰田佳美,
需求的增加会使其价格与同等类型的韩国现代相比而上升,尽管两个市场有价格差,也没有套利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实际汇率是一直波动的。而一国实际汇率的变动是其物品和劳务出口的决定因素。如人民币是紧盯美元的,最近美元的大幅贬值意味着相对于日本、欧洲的物品而言,中国的物品变得更便宜了,所以,中国对欧洲、美国的出口增长很快,当然,这对贸易双方都是有利的,但是由于涉及到政治层面、国家利益等,中国也备受指责,如输出通缩、失业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很大,个人觉得人民币汇率会升10~20%(2年内),所以,有钱的话,还是持有人民币现金或H股、A股好一点,呵呵~
作者: bolang 时间: 2004-2-15 12:07
虽然简单,但值得我们反思啊
作者: 淡泊 时间: 2004-2-16 17:26
说的都有道理呀
想知道答案
作者: cesar 时间: 2004-3-2 22:39
引用张大师的文章
人民币的争议
|
作者:张五常 2003-12-3 9:25:41 |
| 引用
|
----一种经济不可以持久地独善其身。一种经济的繁荣,不能持久地建筑在他国的衰退之上。
----民币的强势近来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争议。力主人民币升值的是美国。那里的一些议员联名上书,陈辞锋利,说中国操纵汇率,害得美国的工业一连35个月就业率下降,综合起来,中国可能导致美国工业损失了260万个就业职位云云。这些职位的平均年薪是5.4万美元。
----美国的经济对整个地球都重要,但不管格林斯潘最近的看好言论,我认为美国工业的就业率还会持续下降。美国的工资比亚洲好些地区高出20~50倍,加上本土的工业不断外移,我怀疑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提升20%才会阻止目前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如德国)、组织(如世银),甚至大有名堂的美国教授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外商更是极力反对,这可见问题相当复杂,让我分开来说说吧。
----1.人民币兑美元在1994年是8.7,1997年起调升至今天的8.25~8.3之间,有好几年的历史。如果说“操纵”,为什么早几年不那么说?同一汇率,人民币昔日不偏低而今日偏低,是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彼消此长的结果,而与人民币相比,偏高的外币何止美元?
----2.任何国家都有货币政策自主权。让人民币自由浮动,北京的货币政策绝对可以使人民币对美元再下跌。此举不善,因为可能引起不能接受的通胀。让人民币浮动上升,或把汇率提升,也有困难:前者的升幅可能很大,后者会促成再提升的预期,二者对今天很有希望的工业发展有杀伤力,数以万计的工厂订单将被搞得一团糟。
----3.美国投诉是有点道理的。人民币量与外汇储备看着一个美元汇价调整,美元要贬值会被人民币缠住不放,贬来贬去也贬不着对人民币的汇率。这不是人民币的问题,但美国可能说:“你不升值是你的自由,但为什么我要贬值你老是缠着我?”所以在今年3月我就建议人民币脱离美元而挂另一只钩。人民币可选一篮子物品,定下一个物价指数挂钩。初挂时与今天的汇价平过,坚守指数,放开外币。人民币的汇率于是成为有锚的自由浮动,稳如泰山,对工业发展更好,物价稳定,对任何外币的汇率可升可跌,外人是无话可说的。
----4.人民币的强势起于出口上升与外资涌进,但追上一层却不单是工资低廉,而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反映着人的质量)这六七年来急升。廉价产品到处都有,只是中国的工业产品抢先价廉质实,先拔头筹,于是树大招风。但我们怎可以小看人多智高的印度或有优良工业传统的东欧?真正的竞争其实不是中国与先进之邦的竞争,而是中国与其他有廉价人才之地的竞争。中国只不过是改革快了半步,与其向前看而沾沾自喜,倒不如多向后望,免得给人家在背后一刀斩过来。
----5.因为世界的格局有了大变化,中国的汇率厘定不应该单管出口可增多少或外资会进多少,重要的是要兼顾那些略逊于自己的竞争者。美国的议员应该考虑,拿开了中国还有那么多可以代替的顶上,吵100年也解决不了廉货进口与工业外移的问题。美国的经济学家雄视当代,可惜他们还没有学我这样,从整个世界的局势看经济。
----6.不详尽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大,但对好些国家(如韩国、日本、德国)有逆差,而入世后,中国的进口升得比出口还要快。这可见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升及人民币受到的升值压力,主要是来自外资的涌进。涌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不仅相宜,而且持久稳定。
----重要的问题是:先进之邦应不应该容许或甚至鼓励其厂商投资于中国及其他廉价劳力的地区呢?1988年我到台湾,郭婉容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应不应该让台湾厂商到中国大陆投资?我当时立刻响应:“如果不让他们去,他们就坐以待毙。”她也立刻说:“我也是这样想。”虽然今天台湾的经济不振,但如果台商没有大量投资内地,赚到钱,今天的情况会更糟糕。听说日本虽然本土工业不振,但消费力上升。此乃出外投资赚到钱之效果也。要有一段时期的结构调整(日本的经验是10多年)才可以办到,但我认为政府的适当处理可以很容易地把时间减半。
----7.美国今天遇到的经济困境,是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同样遇到的:即所谓一些发展中国家开放图强,先进之邦的经济结构一定要适当地改变。美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高科技雄视天下。可惜这几年微软的反托拉斯官司搞跨了那里的风险科技投资,“9·11”的恐怖与跟着而来的战争,皆不幸,把无可避免的经济结构调整提早放在眼前。
----8.我认为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容易。美国的知识分子明事理,懂得适应。而他们的众多经济学大师不要再以什么数学方程式或博弈理论看经济,而是要从整个世界的形势变化那方面看。这样看,他们是不会把经济困境归咎于人民币的。
----是的,自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以来,中国的经济今天面临的形势最严峻:工业发展一下子打进了世界赛的决赛周,免不了有点心惊胆战,手忙脚乱了。历史的经验是,一种经济不可以持久地独善其身,一种经济的繁荣,不能持久建筑在他国的衰退之上。世界的经济局势发生了大变化,在调整期间不可能所有国家皆受益。我们要从长远的世界整体看,而幸或不幸,中国担任的角色都重要。对世界经济,中国开始举足轻重。 IT经理世界
|
[/U]
作者: cesar 时间: 2004-3-2 22:41
货币不可无锚 |
作者:张五常 2004-2-20 8:14:25 |
| b23678c
|
----市场物价要自由浮动,但为了要减低交易费用,货币或明或暗总要下个锚或挂只钩。
----人民币应否升值引起舆论满天飞,有人说,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是尊重市场,是按自由市场的规律从事云云。这观点可能对,也可能错,但一般都有误解的成分。问题不简单,让我简略分析一下重点吧。
----一、货币的主要用途是协助市场的贸易与投资,包括国际贸易与投资。这是说,货币的主要用途是降低交易费用,其他皆次要。很不幸,脱离了昔日的本位制后,好些国家把货币政治化:压力团体各有各的企图,赤字财政可用货币供应出术,通胀可作为间接抽税,等等,而什么大选在即,增加币量刺激一下经济是司空见惯的。
----二、自由市场的运作要让价格自由浮动没有错,但协助市场运作的货币一定要有锚(Anchor)。像国民党以前的关金、银圆券、金圆券等是无锚货币,增加了交易费用,是不可取也。锚是要有的,问题是选用怎样的锚。也就是说,货币要挂钩,问题是怎样挂及挂什么钩。下了锚之后,所有锚外之价应该自由浮动。
----三、昔日的金本位或银本位制度,货币的本身(金或银)就是锚。这制度的大缺点,是货币的供应量由金或银的供应量决定,缺乏弹性,不容易应付经济的急速增长或其他大的局势变化。香港目前的联系汇率,是港钞以美元为本位之锚,弹性较多,但利率要跟着美国走,也要放弃货币供应的自主权。
----四、那所谓无锚的Fiat money制度(今天英美采用的),其实也有锚,是由中央(或联邦)银行看着物价指数(一锚也)与经济指数(二锚也)来调控利率与货币供应量。这制度的弹性更大,但有三个缺点:1.看着物价指数调整是间接的锚,不是可以直接成交的指数,虽然货币的供应量与上述两个指数的连带关系存在,但调整的反应要有6个月至2年时间,而整个调整期可以长达五六年,其间可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两锚不容易兼顾,往往有冲突,顾此失彼。3.因为上述两点,Fiat money制度的锚不够明确,容易被政治与压力团体左右。
----五、用可以直接成交的指数为锚。原则上,中国目前采用的是以美元作为一个指数而为锚,保锚是以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调控。即原则上只有一个锚单以币量调控就足够,但因为时间问题,储备就有用场。因为这种锚可以直接买卖成交,制度清晰可靠,有说服力。但以美元为锚也有三个缺点:1.美国可能不高兴,引起争议。2.美元的走势不一定适用于中国。3.最重要的,以汇率为锚,为了保汇率可能引起外汇及其他管制,得不偿失。
----没有经济学者会赞同外汇管制。所以4年前,当我看见人民币是强币,但因为汇管而有黑市汇率低于官价的情况,就建议浮动人民币,希望能以此协助汇管的解除。今天的形势不同了。人民币的强势不用我看,汇管可以解除也不用我说。但今天,人民币浮动或升值对中国的工业发展会有大害,我解释过了,而通缩的幅度很难预测。
----六、以美元为锚,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是浮动的,但久非善策。人民币要选另一个锚(挂另一只钩),而看今天的形势,早转早好。但目前人民币千万不可选用英美的Fiat money制度之锚(经济指数与不能直接成交的物价指数)。原因是这些间接之锚需要长时间调整,而人民币一旦自由浮动,不知会被炒家炒到哪里去。换锚的选择是明显的:要选在原则上可以直接买卖成交之锚;换锚时要与今天的美元汇率平过;转换后炒家不会炒到人民币那边去。
----七、去年3月,我建议人民币转用半篮子外汇与半篮子期货的合并而挂钩(为锚也)。但后来再细心考虑,认为篮子中有任何外币皆不妥。外币国家可以联手反对,而又因为世界正在大变,中国货币的上选政策是以不变应万变,何况货币政策是要有稳定性的。
----我于是想,还是回到货币的基本用途那方面去吧。选一篮子物品为锚,可以是期货,可以是市场现货,组合后成为一个指数而为锚,只要某数量的人民币可以直接购入某大小篮子的物品,人民币就稳如泰山。这指数可以固定不变,但也可以有弹性,看着经济情况而略为调整,例如一篮子的物价指数可以按时提升或下降少许,但政府最好能预先说明这些小变动的上下限。以一篮子物品为锚,与目前的以美元为锚,是性质相同的,但以前者为锚,人民币对所有外币皆自由浮动。换锚时平过,而篮子内的物品如果选得适宜,炒家会止步。
----八、要维护一篮子物品之价为人民币值之锚,单是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加上一点外汇储备,就足够。但如果政府要兼顾其他,例如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来调控经济,储备就要增加。所以今年3月在《汇率战略论》中我指出,如果要兼顾经济调控,人民币的国际汇率要持久地略微偏低。
----九、7年来,中国的通胀率是零(其实略有通缩),而经济增长率还可保8%。我曾指出,保8%还可以维持一大段时间。这样,中国的货币政策可以容易地稳守一篮子物品之价,持久不变,因为不需要兼顾经济的增长指数。
----结论是清楚的。完全没有锚的货币不可取。市场物价要自由浮动,但为了要降低交易费用,货币或明或暗总要下个锚或挂只钩。人民币今天的强势,起于中国同胞与国际投资合并的生产力,但也正好说明北京在重要的货币上没有营私舞弊,令人欣赏。虽然贪污还多的是,但炎黄子孙终于可以在国际上高视阔步一下。天意也!
----人民币有强势、外汇储备充足,选取货币政策当然远比人民币有弱势、国债累累的情况来得容易。20多年的经济改革不是长时间,但毕竟是经历过千山万水,今天大可披襟岸帻!审时度势,按理办事,北京要集中于货币的基本用途来处理人民币。
|
作者: cnjg 时间: 2004-3-31 11:17
经济就是经济,离开或是没有了经济,谈什么都没有用!
我们是不会也不可能回到原始社会。
大家不需要明白这些问题,因为这些个问题,对于经济社会的人来讲,意义何在?
我们还是得努力的去工作!
作者: cydwl123 时间: 2004-4-1 12:22
没意思 你不可能让种地的农民知道这些1234567
也不可能让进城的民工知道为什么待遇不一样
说了那么多 最主要的是要和实际联系起来
生活水平提不起来
说什么都没用
[em05]
作者: gracechiu 时间: 2004-4-11 21:13
标题: 我的答案
我没有看过别人,不然还可以吸收别人的长处
1、为何穷国富国不同工同酬
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和普通产业职位的工资刚性,必然导致即使是与落后国家一样的职位,即使该职位的技术含量也不高,但是他们分享到了整体经济的先进和效率
2、投机是否创造财富
首先,投机是资金调度的方式,方便了资金流通和头寸调剂,其次,国家通过征税取得收益。所有有实际益处,不记入国民生产总值,是因为它们不是实体经济,没有具体创造,不符合目前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范畴。
3、交换能否创造价值
我认为交换能创造价值,但是价值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交换后实现了其使用价值后体现出了其内在价值,
我个人认为交换体现出了效率,本来双方拥有的不是最需要的,通过交换,都获得了缺乏的物资,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4、汇率由什么决定
汇率由很多东西决定,比如两国的经济实力、生产力水平、购买能力对比、外汇政策、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太多了,购买力对汇率的影响只有一部分而且,以偏概全就不对了。
5、有计划,按比例为什么错?
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里面是最活跃和灵敏的信号,
而有计划,按比例,是过于相信少数人的宏观调控能力。
6、钱能不能度量价值?什么条件下它能?什么条件下不能?
钱不能在所有场合度量价值,比如交换的概念,不交换的东西就体现不出经济学中所谓的价值。
而我们所说的健康、生命、爱情等不能用钱换,所以这样的场合不能用钱换。
钱能衡量价值,是在交换规律和市场规律起作用的领域。
钱不能衡量价值,当然是交换和市场规律之外的领域。
7、是什么决定了一物的价格?
是很多因素决定了价格,比如产品的成本,效率,供求、技术含量、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等,如果价格过高,吸引资金流入,增加供应,必然价格下跌,反之,则退出市场,价格上涨。
按照经济规律,始终会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直到平衡被打破,就进入新一轮平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1 21:18:26编辑过]
作者: 嘉嘉 时间: 2004-4-18 15:58
JCL,你的一些观点就我个人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但是你并没有点到问题的要害之处!我也是学管理和经济方面的,虽然说自己的学识不高只有研究生,但是我在毕业后工作三年来切身体会到了你提的一些观点。我个人觉得看东西要全面去看不能以点代面去评价它!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